时间:2022-11-30 17:05:13 作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历史传承作文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历史传承作文,欢迎大家分享。

历史传承作文

历史传承作文1

  时间带走了人,留下了历史去传承。

  ——题记

  豆大的汗珠从脸颊上不断的滑落,倍感炎热,而此时。一座亭子正向我示意。

  我像是找到了什么救命稻草一般飞奔过去,渐渐地心静了下来,我开始打量着亭子。

  岁月的洗礼使它开始出现明显的裂痕,风雨的洗礼却不损分毫,烈日的浸蚀使它仍然伫立着。

  亭子上的字迹已开始斑驳,寻着旁边的介绍,可见“望兄亭”三字。

  这三个字似乎极其具有深意。

  有一对好兄弟,每次遇见,他们总是畅谈理想,每一次都会聊到很晚,于是弟弟把哥哥送到村口,他就提着灯笼给兄长以光明,以温暖,而自己则目送兄长到家,这份亲情一直被他们延续下去。

  原是一份积淀的亲情造成的佳话,原是手足情深带来的温暖,原是坚持带来的`感动,造就了“望兄亭”,它永远站在那里,诠释着这份亲情。这份亲情虽似水一般平淡无奇,却难以割舍,虽似蓝天一股朴素却又难能可贵,虽似小火花却足以照亮人的整个世界……

  这份亲情和这座亭子同在。出手,即可摸到他们交谈的气息;凝视,即可看到他们微笑的脸庞;聆听,则可听到他们的欢笑……这份情一直会被传承着。

  望兄亭,持续着这亲情,一年又一年,一年又一年,永不褪色……

历史传承作文2

  我的家乡坐落在中国东南部,青山绿水,常年安详而宁静。而在每个“4.19”,在县里的一座名叫警钟山的山上,总会有浑厚的钟声,伴着警笛,划过苍穹,响彻全城,打破闲适与宁静。这一天是县里的空袭日,已经七十七年了,飞机和炸弹的轰鸣早已不再,而那警笛,却从未远去。

  警钟山我去过很多次,见过四季的风景,大多无一例外的沉静。我见过那钟,像极了古时候庙里的古钟,而表面已有许多的锈迹。钟声传递这一个时代的力量,穿越天际,穿过山上的密林,直抵人的心底。

  仿佛是一首不散的悲歌。

  我们的脑海里海闪动着那个时代的记忆。那是命运多舛的祖国,那也是十四年的艰苦卓绝,八年的前仆后继。我们是远离战争的人,或许不清楚战争的残酷性,却深刻明白铭记历史的重要。我们没有亲历战争,没有目睹战争,但在白发老者浑浊双眼中的泪水中,或许能对那个年代有所感悟。

  我俯下身,拾起历史的遗物。

  在那个风起云涌的年代里,在那个烽火遍地的岁月里,我看见,一条巨龙,睁开浑浊的双眼,以一种深沉的姿态,慢慢觉醒。我仿佛能看见,二十九军的将士,在长城上用大刀击退日军一次又一次的冲锋;在上海,我仿佛能看见,淞沪战场上的中国军人拿着落后的装备,即使付出巨大牺牲任不退半步,用血肉之躯打破日本军部“三个月侵占中国”的荒谬预言;我仿佛能看见,飞虎队的官兵,以绝对的劣势勇猛的扑向日军。

  那是个有太多故事的沧桑岁月。我面对这往事,轻轻叹口气。现在我有幸能看见,这条巨龙,开始觉醒,以一种庄严的.姿态俯视脚下的土地。他身上的伤口不断的愈合,但已成了永久的伤疤。他眼神里露出自信,在他的子子孙孙万众一心的努力下,他跃跃欲试。那是一条蓄势待发的巨龙。

  中国已不是以往的中国了。社会的日新月异,使我们共同见证了龙的苏醒。然而,我们不能忘记历史。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历史,用以激励,不可遗忘,需要更多人不断传承下去。曾经我们有着不堪回首的往事,那惨绝人寰的历史是任何人都不可以轻易抹去的。时间会带走历史的亲历者,带不走的是伤痛。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就如同那每年都会从上顶上传来的警笛,时刻提醒我们。那是历史的伤痛。勿忘国耻,警钟长鸣。

历史传承作文3

  说起家乡杭州,人们最先想到,往往是闻名中外的西湖、古色古香的江南建筑、清香沁人的龙井,或是秋天开遍大街小巷、香气扑鼻的桂花。但我却与别人不同,对于我这个从小爱好历史的孩子来说,记忆中最深刻的还 是那杭州城里一座座形形色色、记录着历史的博物馆。

  从小,我就喜欢去妈妈单位附近的杭州历史博物馆转转。坐落在热闹的吴山广场旁,杭州历史博物馆的整栋建筑却朴实无华,并不显眼,没有络绎不绝的游人,也多了几分清静,就像一位淳朴的农妇在静静等待她的客人。一走进门厅就能看见原始社会时期的展厅,展厅里放满了原始社会时期的器一具,有捕猎用的`箭、叉,有用于生活居住的,比如做饭的勺、盛水的碗瓢之类。一想到在没有水没有电的恶劣环境里,原始人竟能制作出这样的工具来,不得不叫人心生敬佩。

  一直往里走,你会看到左右两侧豁然开朗,这里是南北朝时期的展厅。这里收藏着国家一级保护文物、被誉为“镇馆之宝”的战国水晶杯!乍看之下,这只水晶杯一点儿都不起眼,几乎跟家里用的玻璃杯没什么区别,表面还 有很多咖啡色、脏脏的痕迹。可听讲解员介绍,这水晶杯是在1990年杭州半山镇石塘村战国墓出土的,是用优质天然水晶制成的宝用器皿,在国内十分罕见。战国水晶杯的制作技巧和工艺水平在当时来说的确令人惊叹,怪不得被视作“镇馆之宝”呢。

  伴随着一阵优美的音乐,拐个弯便来到了隋唐五代展厅。这里陈列着隋朝时期杭州出土的文物,一旁电子屏幕中正演绎着隋朝时“灯火家家市,笙歌处处楼”的场景。顺着楼梯往上走,号称宋代“百事繁庶”的天上地宫、元清时富庶热闹的大都市映入眼帘,都在悄悄向我们述说着杭州当年的繁华景象。

  每次离开杭州历史博物馆,我总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心里还 在杭州古老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畅游。妈妈告诉我,我们杭州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历史文化名城,这其中少不了先人们的勤劳和智慧。他们代代相传,将杭州建设得美丽而富饶,让我们子孙后代可以安居乐业。我想,我们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少年,更应该努力学习,传承历史,不断创新,将杭州打造成的未来的一流世界名城!

历史传承作文4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五千年悠久绵长的历史长河淘洗了无数的文化遗产。北京的长城,故宫,西安的秦陵兵马俑,郭煌的莫高窟,玉门关,江浙的同里,乌镇自不必说,即便是开埠百年的上海滩的万国建筑,城隍老街的弄堂石路,哪一样不是历史的见证,文化的足迹?

  要让世界了解中国,我们就必须继承中国的文化,保护身边的文化足迹。记得央视的《实话实说》曾就一颗千年古榕该不该砍做过讨论,人们都从实用主义出发认为不能砍,唯独梁从诫先生说了一句:“想一想吧,它出生于李白的年代啊。”这句唯一从文化传承的角度看待千年古榕的话不禁令人深思,冯骥才先生也说:“没有心思写小说。”当里弄胡同被“罗马花园”“澳洲别墅”吞没时,他投身城市文物拯救中,使天津的估衣街得以保存,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中国的文化复兴便在这点滴之间。

  同时我们的眼光也要放远,西方文明同样使全人类的文化瑰宝,我们也应传承。歌剧与京剧,卢浮宫和颐和园等,它们的地位是一样的,在全球化的进程中,文化必然向多元化发展,在承认不同时,更需要强调一个“和”字。一个现代人要了解各地的文化,进而尊重他人的文化,使筷子的握刀叉的互相尊重欣赏,这才是全人类的幸福。

  当然,传承人类的文化遗产离不开人们的慎视,要取其精华,去其糟,中国封建传统中的三纲五常,忠君思想,西方的唯心,主义霸权主义作为人类文化思想遗产的负面代表,是要不得的。

  时代在发展,一味抱着文化遗产终无所成的,正如鲁迅先生说的;“不生育不流产而等待一个英伟的“宁馨儿”终是不可得的,对待全人类的文化遗产,我们仍需要创新,事实上,文化传承的过程本身就是创新过程,我们继承中华传统文化时,必然受西方新思想的影响,新的文化便在我们手中诞生,历史是发展的,终有一天我们创造的也会成为未来的文化遗产,要让后人看到不断丰富的文化,我们不创新,更何待人?

  我们必须明确,今天我们保护人类的文化遗产,传承文化是以现实与未来为目的的,过分脱离时代的文化终会被淘汰。

历史传承作文5

  芜湖县地处江南水乡,历史悠久,山川秀美,古时这里称“鸠兹”,早在四五千年前就有高夷人和山越人居住。几千年来,先人们在这里围湖造田,勤劳躬耕,他们通过种植稻谷、蚕桑、捕鱼、狩猎等生产劳动,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并形成多种古文化并存传播和撞击交融,因而具有丰厚的民族文化积淀,芜湖县民歌就是这丰厚的民族文化的结晶。

  从唐杜牧诗《再过芜湖感旧》中“讴谣”的记述看,芜湖县民歌有着悠久的历史。这丰厚的民族文化积淀在其漫长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历经沧桑,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击浪前进,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它是先人们在长期农耕生活和稻作习俗中创作出来的以叙事、娱人为内容,以朗诵、歌唱、行为为载体的传统民间艺术。

  一是具有极其珍贵的学术价值和艺术水平。它以艺术感染力和通俗易懂的歌唱形式,为各地百姓所世代传唱,曲调委婉优美,高亢激越,在语言的音调、演唱的节奏、感情的表达等方面都体现出独特的乡土气息和艺术魅力。

  二是具有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价值。它以农耕经济为基础,以其悠久的音乐历史和多元的文化特征流传于世,是体现汉民族现存文化传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萌生、形成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与当地的民族史、文化史息息相关,它全面、完整、生动地体现着本民族、本地区的文化传统。

  三是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民歌是农耕社会的缩影,在古代,劳动大众为反抗压迫、向往幸福自由、表达美好愿望、渴求婚姻自由和享受丰收的喜悦,祈求大自然和神灵的保佑,从劳动生活中迸发出心声,声发而为歌。因此。它对于研究当地农耕社会的生产发展、民俗风情及意识形态等,都具有重要的历史参考价值。

  建国后,芜湖县政府十分重视民歌的搜集和整理。1958年曾搜集民歌200余首,选择96首编印成《芜湖县民歌》;1978年,县文化馆举办民歌搜集整理培训班,又搜集整理出一批地方特色突出的民歌;1987年,组织文化馆、站专业人员搜集民间歌谣236首,其中民歌107首;20xx年,在全面深入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的基础上,对搜集到的民歌资料进行了全面细致地整理。20xx年11月芜湖县民歌已被芜湖县政府公布为第二批县级非遗名录,并将由县文化馆出版《芜湖县民歌》。

  芜湖县民歌形式多种多样,内容十分丰富多彩,且题材广泛各异,思想内涵深刻,主要有劳动歌、生活歌、情歌、儿歌、仪式歌、时政歌、历史传说歌及其它歌八大类,其曲调优雅,旋律优美,江南乡土味浓郁,尤其是“秧歌”和“春歌”,则是我县民歌中的又一朵异花,它风格独特,表演形式多样,可走村串户演唱,又可搭台整场表演,十几种板腔相互混用,以打击乐锣、鼓、钹及唢呐、响板等伴奏。这些民歌,堪称农耕社会生活的缩影和民俗生活的大观园,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醇厚的地方特色。按题材分类,主要归结为:

  一是有较强节奏感的劳动号子,即是在劳动过程中创作并演唱的且与生产劳动内容有关联的民歌,如“打夯号子”、“车水号子”、“船工号子”等。

  二是清亮悦耳的民间山歌,主要是在山野劳动生活场景中演唱,其声调高亢 ,节奏欢快,如“采茶山歌”、“牧童山歌” 等。

  三是抒情优美的民间情歌,这是青年男女在劳作或休闲时演唱的、以表达爱意、交流情感的民歌,如“和姐”、“调情”、“望郎”等。

  四是酣畅淋漓的民间小调,这是在劳动之余休息、娱乐、节庆、喜庆等场合演唱的,如“采茶调”、“打牙牌”等。

  五是音韵抑扬顿挫的哭歌,即旧时家中嫁女或做丧事时一种哭的形式,称为“哭嫁”或“哭丧”,如“三杯酒”、“十杯酒”、“十月怀胎”等。

  所有这些民歌,都是来自社会民间生活的鲜活见证,眏衬出芜湖人的人生、婚姻、教育、是非和审美观念,深刻折射出特定历史时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因此,保护和传承好芜湖县民歌对于继承和弘扬民间传统文化艺术具有极其重要意义。

  然而,这些具有极其珍贵艺术价值,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价值以及历史价值的不可再生的民间文化瑰宝,其生存状况实在令人堪忧。主要表现在:社会经济的发展、商品经济的繁荣,人们忙于各种经营活动,没有空闲时间去欣赏民歌,更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学民歌,特别是青年人一般长期在外打工,更谈不上学民歌。因此,这些民歌将面临失传和被社会淘汰的危险;随着广播、电视、网络的发展,人们可以足不出户即可随时看到各种新闻和文化娱乐节目,接受各种文化信息,而对于那些古老的民歌,却很少有人理会,许多人根本就没有兴趣;随着时代的发展、历史的更替,老的民间艺人和民歌手也越来越少。因此,民歌面临着人亡艺绝的严峻状况。

  历史在发展,社会在进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文化、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给人民生活各个领域都带来了深远影响,同时也是对民歌生成和发展的挑战,主要表现在:

  一是国民教育的发展、城乡义务教育的普及、广大青少年在学校全新的教育模式中,接受着各方面文化知识的教育,但接触民歌的机会却很少,致使民歌在青少年一代逐渐失去影响力,出现了传承的断层;

  二是中外文化交流活跃,外来文化源源拥进,加上影视、广播、网络等传媒的普及,广大群众有更多条件和机会感受来自各方面的文化气息。文化娱乐活动和娱乐形式不断丰富,社会文化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使人们的审美情趣发生很大变化,从而改变了群众文化结构的格局,使民歌从群众娱乐生活中渐渐淡出;

  三是市场经济的驱动,群众生活观念、价值观念发生了变化,从过去封闭的小农生产方式迅速走向开放,追求奔小康、求富足,把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投入到经济生活中去,闲暇集中娱乐的机会相对减少。特别是农村中很多青年人纷纷离乡外出务工,作为民歌活动主体的农村阵地日渐缩小。面对巨大的冲击,芜湖县民歌也经受着严峻考验,处于生存的十字路口。民歌是我们历代先辈历经沧桑创造出来的文化成果,是民族智慧的结晶,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应该大力加以保护、传承和发展。

  与时具进,这是一切事物生存、发展的关键。历史上各种文化形态都是在不断适应其境遇的变迁中才得以延续下来的,我县的`民歌历经数百年传承不衰,自然也不会例外。这既是一种挑战,更是一种机遇。只要坚持民族文化的发展方向,顺应时代潮流,积极应对,我县民歌完全能够延续和传承,并能找到新的发展路子,得到更大繁荣。作为我们群文和“非遗”工作者,应尽职尽责,保护好这份民族文化之瑰宝,弘扬其优良传统,使其在新时期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笔者认为,要保护、传承和发展芜湖县民歌,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一、提高对民歌的认识,充分发挥其自身优势。首先,民歌有深厚的根基,它源于生活,为人民群众所创造,又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可以说人的一生几乎都是在民间音乐(包括民歌)陪伴中度过,民间诸如婚丧嫁娶和时令节庆大都是歌乐相随,有的还刻意用民歌来表达内心世界的喜怒哀乐。其次是民歌具有丰富的文化积淀。我县民歌品种繁多,题材丰富,并历经长时间的传承演变,积淀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因素和不同时代民间音乐家的创作成果,内涵十分丰富。其三是民歌的形式人民群众喜闻乐见。民歌始创于民间又在民间流传,且以其所在地区特定的社会经济环境和文化环境,作为赖以生存的条件,具有醇厚的生活气息,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方风格,体现了各地区的人文背景和审美情趣,其表现形式自然为群众喜闻乐见,民歌所具备的这些优势,说明它并没有落后,也没有过时。对此,我们应有清醒的认识,积极扶持它,充分发挥它的优势,使之在新形势下,在社会变革的大潮下,迎接挑战,找到自己的位置。

  二、加大对民歌的保护力度。民族民间文化属于非物质文化保护的范围,而作为民族民间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民歌,毫无疑问应作为抢救与保护的对象,而政府的关心和支持对于它的生存和发展又至关重要。因此,我们必须紧紧依靠各级政府的组织和领导,特别是各级宣传文化部门,对此更责无旁贷,要把它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并要有一定的政策、法规和制度保障及物质财力支持,如在完善文化馆、站建设的同时,加强其业务人员、特别是从事“非遗”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组织工作能力,建设一支精干、高效率、有活力的“非遗”工作队伍,并尽可能帮助他们解决开展正常业务所必须的物质和经费等问题。主管部门要指导督促所属业务部门,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抓好民歌保护中的关键性大事。

  三、将民歌融入各种民间传统习俗活动。民间有各种传统节日和风俗习惯,逢重大节日通常都要开展一些传统文艺活动,这一平台既是民歌传承的方式,又是民间文化相互交流学习的好机会。因此,宣传文化部门应加强引导,认真扶持,在开展各种传统文化活动中,可将民歌列入重点内容,还可举行民歌演唱会、民歌演唱比赛或民间文艺汇演等,这对民歌的保护、传承和发展,都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芜湖县民歌中蕴藏有不少真品,象“和姐”、“采茶调”、“四季相思”等就是一种很有特色的民歌,通过民间文化的相互交流,还可进一步发掘民歌中的特色品种,使其发扬光大。

  四、结合时代特点对传统民歌进行新的创作。今天,我们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标之一,就是为了促进人类社会的文化创新。而我们对传统民歌的保护,实质上是一种创造性地转化。具体地说,就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所具有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观念和行为方式来改造、更新传统民歌,使之符合现代化的要求,并在自我超越中获得新的生命力。

  而要对民歌进行新的创作,首先是要结合时代特点,进行民歌理论研究。同其它文艺作品一样,民歌虽然也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作者头脑中的反映,但在创作中却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艺术特点。既然我们把风格和艺术特点作为界定民歌的标准,那么就不能不对它(包括民歌的语言、结构、表达方式等)进行一番深刻的分析、研究和探讨,这样才能加强引导,提高民歌创作的质量和品位。其次是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民歌创作队伍。高素质的民歌创作队伍是促进新时期民歌创作的关键。可通过文化馆、站举办民歌创作培训班,请富有创作经验的民间老歌手、老艺人介绍创作、演唱经验和知识,以培养和带动青年作者的创作兴趣,启发他们的创作思路。再次,可组织专业和业余文学作者在搜集整理民歌的基础上,通过采风和体验生活,在实践中学习和积累创作经验,积极投身民歌创作。还可在一定范围内组织开展民歌创作比赛,以充分调动创作人员的积极性。

  五、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扩大民歌的传播。民歌传承,历来都是言传口授、耳染心记的方式。今天,已是信息化时代,仅仅依靠传统的传承方式显然已不适应了。为了有效地保护民歌的优秀遗产,使更多的人能感受到它的美,应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民歌演唱进行录音、录像,将其中的精品制成光盘,并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广为传播,以扩大它的影响。

  六、结合旅游开发,使民歌与旅游互动发展。党中央提出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科学发展观是一切工作的指导方针,传统民歌也同样要努力为经济建设服务。这种服务功能体现在各个方面,而结合旅游开发,使民歌与旅游经济互动发展,就是服务的最佳结合点。人们出来旅游,一方面是要观赏自然风光,感受祖国山河之美,另一方面还要涉猎各地的风土人情,了解从未见过的新鲜事物。民歌正可以其与当地民风民俗不可分割的关系和古朴而浓郁的乡土气息,使外来游客大开眼界,对它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同时,民歌本身就是很好的旅游资源,把它与旅游经济开发结合起来,就能实现互动互惠,共同发展。

【历史传承作文】相关文章:

关于中秋节传承历史的作文11-14

传承家风作文06-23

传承与叛逆作文精选03-29

传承良好家风作文06-23

传承好家风作文11-17

传承中国汉字的作文12-09

父爱传承的高中作文12-04

传承为题作文12-09

传承作文范文与指导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