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茶为话题的作文

时间:2022-11-30 05:34:03 话题作文 我要投稿

以茶为话题的作文

  茶文

以茶为话题的作文

  茶为生活增添了情趣与韵味,按照传统理论,文艺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因此,文学作品中,自然就少不了有茶的痕迹。文人墨客在文章里谈茶写茶,多是以茶为背景与舞台,最广为人知的有老舍的《茶馆》与汪曾祺的《沙家浜》,但是也有把茶作主题来写的,不过为数不多而已。

  写茶的,在风格上都是很轻松灵秀的,基本上都是随笔与小品。古典文言作品不必说,自五四以来的白话散文,但凡是写茶的,无不充满闲适情趣。以鲁迅剑拔弩张的文风,写《喝茶》的时候,也变得笔墨妩媚,不过,细读之下,还是可以看出文中暗藏的机锋。

  在现当代作家中,相当比例都有茶文,然而又几乎都是只有一两篇茶文。比如鲁迅,翻遍全集,我就没找出第二篇茶文来。当然也有例外,老一辈是周作人,他的茶文有七八篇之多,而且品味境界,在我看来,当数第一流。周作人的茶文,简约平淡,而又苦涩,极耐赏玩,称得上是茶味的文章。古代名士有以《汉书》下酒者,今人则不妨以知堂茶文佐茗。晚一辈作家有汪曾祺、陆文夫,当然,这里的老、晚,凭据的是文学史坐标系,若论现实,则汪曾祺老先生几年前即已作古,不可谓晚。汪老先生在同辈作家中,以茶人名世,不包括《沙家浜》,先后曾写过五六篇茶文,而且笔调颇有我所钟爱的《世说新语》风格,尤其是他回忆在昆明西南联大当大学生时泡茶馆的篇什,就是在世的专业作家者无论如何写不出的。陆文夫写茶文,主要是占地利之便,住在姑苏城中,有碧螺春可品饮,又是性情中人,若无茶文,反成怪事。

  新一代作家中,写有茶文的虽然也不乏其人,但是在味道上好像就总也难上品级。可能茶这一题材,本不适年少者来写,非年长者不能培养出感觉,而年轻的作家(至少在文化修养与艺术造诣上资浅或未入段)只能是为赋新诗强说愁。

  茶是雅事,茶文也就不俗。人人皆知,喝茶是会上瘾的,其实,读茶文也是会上瘾的。闲暇无事,读上几篇可堪品味的茶文,称得上是一种精神享受。茶话

  这里要说的不是关于茶的话,而是要说说茶与话的关系。

  每逢佳节,电视上就有关于茶话会的新闻。群贤毕至、老少咸集,清茶一杯、畅谈半晌,这就是茶话会。

  凡茶话会,必是无特别的议题、无重大目的,可以说,它带有相当浓厚的名流贤达节庆聚会的色彩。因为无甚事由,自然而然便无酒无宴;同时因为不是正式工作会议性质,对与会者什么也不款待,于礼未周,不太合适。这样,茶就成为最理想的招待用品。人手一杯热茶,再摆上一些干鲜果品、花生瓜子等,场面氛围既好,而又惠而不费。茶话会既不是招待性质的请客,也不是严肃认真的开会。一个"茶"字,赋予了茶话会非常超脱空灵的格调。

  其实,茶话会所备的茶水虽然不会差,可是,茶话会的核心在话而不在茶,因此,不会有人在茶话会上专心品茶。另一方面,茶话会毕竟也还算是会议,多多少少有场面应酬的意思,当然也不是尽兴谈话的地方。约定俗成,茶话会也不宜讨论有实质意义的重大话题。严格地说,茶话会于茶于话,都不是最理想的配置,但是作为社会生活中的一种活动形式,它与宴会、酒会、文艺晚会、舞会相比,又有其特殊的角色优势,其功能似乎也找不到合适的替代者。

  茶话会很有生命力,是由于茶与话从天性上就有内在亲和力。喝茶聊天,自古就是顺理成章的。茶可生津,其味芬芳,饮后令人神旺,旧雨新知,亲朋好友,品味香茗,谈兴自浓,可以名副其实的口角生香。这种私人之间的茶话,才是真正的赏心乐事。

  茶与话天生有缘,茶能使人说起话来更轻松无倦,而话又可令茶水味道更深长,长谈尤其不可无茶。老话讲,"酒后吐真言",因为酒精能够麻醉神经,使得喝酒的人变得口无遮拦;与喝酒谈话相比,饮茶谈话境界似乎就更高一层,而且也清雅得多,因为茶水会让人更清醒,说起话来,只会比不喝茶时发挥得更好。可以说,你不能随便和什么人都喝酒,但却不妨与随便什么人都喝茶。国人自古以茶待客,以茶佐谈,不是没有道理的。

  夜色中品茶,品人生

  一

  一篇报告终于脱稿,终于可以喘一口气,泡一杯茶了。注水入杯,闭目俄顷,细看茶水,鹅黄清澈,素雅清淡,似久藏琥珀,如水洗翡翠,未进口,已觉唇齿生香。细啜一口,淡淡清香在口中飘逸,齿颊留香。端杯起身开窗,唐渠景象,尽收眼底。

  风的抚摩,轻轻,茶的香气,袅袅。失落委屈的心情,渐趋平和,如一泓雨后的碧水。此时,惟茶懂我,以温柔的体贴为叶,以美好的呵护做垫,再用沸腾的热情为水,宽厚的包容当杯,喝出一天的好心情和一生的幸福。

  窗外,红霞夕照,屋内,茶香弥漫。这样美好的秋季,我心,如清茶般明净,手捧香茗,品着,牵出悠长的思绪,在心灵的白纸上渲染清幽灵动的图画。

  二

  深夜里,沏上一杯茶,听着王菲的《蝴蝶》,喜欢她用一贯慵懒散漫的声音,唱着爱情的空洞。此时,只是想通过她的声音寻找一种情绪,然后在这种情绪下写着自己忧郁的文字,注目自己一次又一次地游走在爱与被爱的边缘。

  在音乐的流波里,我触摸文字,不知道该去相信什么,该去坚持什么?如同王菲歌曲里的爱情,只是风际里一只脆弱华丽的蝴蝶。

  今天谁还在坚守爱情?固守着生命中的一点真性情,默默的独自在一旁欣赏人间世情的残酷与凄美。应该会有吧,他们也知道这个世界上最美丽的事物就如水晶玻璃饰品一样最易破碎。但他们依然会以自己的方式深刻地领悟着情感沧桑的真谛,如一盈水天的明月沉默不语、宠辱不惊。他们秉承着古典的信条,坚信无论红尘怎样喧嚣,总还会有人不愿寻找速食式的情感。

  三

  人生象一个致命的锯口,一道让我们茫然的歧路,只有在面对歧路时,我们才领略到了一种疼掣心扉的选择和缘由,原来我们都在寻找一个家,原来我们都在寻找自己的归属,原来我们的心都是害怕寂寞的,想有个人陪在身边,想在深夜的时候,有温暖的手可以抚摸,想把自己对生活的厌倦寄托在另一个人身上,想改变自己的贫乏和寂寞。

  生命就象是一次盛装的晚宴,我们都戴着假面在其中跳舞。哲学家E?B?怀特说:真实的生活只是生活的一种。这句描述了我们所有人的生存境地。我们目前所过的真实的生活,并非就是我们本该或者我们愿意过的生活,我们期待的生活,是我们心灵的“彼岸”;而我们被偶然卷入的生活——我们被迫过的生活,作为一种不得不沉沦其中的生活就是我们的“此岸”。这就是我们所有的无奈。

  四

  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都市的黄昏来得很早,站起身,推开窗户,我所在北方的这个城市,视线所及是苍茫茫的一片暮色。天地有四季轮回,人有悲欢离合,遥想前尘往事,不觉件件皆休!向南遥望,想到远方一个同样在寂寞中独自行走的美丽女子———于是,就会想起一片湛蓝的海。我常常会梦着自己独自漂流在海上,不觉悲感交集,生命是一个寂寞的圆周;生命是一个美丽的误会,我和你都是被放逐的离人,我和你都是在黑暗中寻找家园的浪子。

  五

  每次喝茶,都喜欢透过玻璃杯眯眼凝视,茶色金黄,仿佛从茶里看出一片夕阳来。几片茶叶正翩翩升飞,含天地之灵气,日月之精华,酝酿成一脉幽香,久违的太虚清气荡然于胸,引得思绪飘摇迷离。

  记忆中最早留下茶的印象是十几岁的时候。那时候,我的一位老师,是北京支宁青年,写得一手好字,也是好酒喜茶之人,我后来对茶酒的喜欢,也是受了他的影响。他是我小学时期代最崇拜的人。一到假期,于寻常巷陌、斜阳草树中,结茅屋一间,著书作文,独饮清茶。看他品茗,细腻之中犹见粗犷豪爽。茶壶像小酒壶一样大小,里面放了差不多半壶茶叶,把壶放在炭炉上,烹之至沸,然后倒入酒杯一样大小的茶杯中,不曰喝茶,而曰啜茶。偶然在茶叶里放一两片茉莉花,立即飘出一缕清香,尤其是在他的纸窗土屋下,别有一番滋味。

  他的书房常常烧着一点檀香,那时候我的父亲,还有几个相识好友,他们在这种恬静的意境中,从五代的诗词说到书道、历史、生命、信仰,谈话间静默时眼睛向远方注视的神态,让人真切地感受到平和与从容。父亲讲,老师疾恶如仇,激情奔放,性格像酒一样火烧火燎,蔑视人间的一切功名和地位,宠辱不惊,如茶一般深沉广博而缄默清淡,当不可同日而语。也许酒乃世俗生命之依托,茶乃精神生命之归宿,摆脱了尘世喧嚣的生命便浓缩成一杯寂静之水冲开的茶。那时,我尚是十几岁的大孩子,正是“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年龄,于大人的话题漫不关心,印象模糊更不要说有什么认识了。往事烟飘云散,斗转星移,不觉已过二十多个寒暑,然而我对那冷落的庭院、秋后的落花、淡淡的清香慢慢滋生了说不出的思念,愈久愈浓郁。

  品味人生三道茶

  品味人生,就如品味云南大理有名的三道茶。三道茶指上三次茶之意,每道茶烤煨的方法与配料都不一样。第一道茶:其味甚苦;第二道茶:苦中带甜;第三道茶:淡淡有味。茶如人生。三道茶,代表了三种人生境界。

  青年是道苦茶。

  苦学本领,增长见识,拓宽视野,苦拚未来,与命运相搏击,奋力铺就人生基石。人生处处是考场,唯青年时期最多最难最关键,也最复杂最凶险最富戏剧性。每一场青年考,都是苦心苦力苦行程。

  吃苦是青年的必修课。食不必奢华,充饥暖胃就行;衣无需锦丽,蔽体保暖就好;行不必车马,抵达目的地,安步当车也好。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这是对青年寄予的厚望。苦,是上苍馈赠给青年的最好礼物。

  良药苦其口,利于病;青年茶苦其味,利于人。苦青年,才有甜未来。

  中年是道甜茶。

  人之秋,为中年。收获,是中年的关键词。爱情完美,家庭幸福,母慈儿孝,心宽体胖,事业如日中天,实力如鼎矗立。中年是人生的甜筒,品味中年,进口冷滋滋,甜津津,入肚却暖哄哄,甜丝丝,是难得一品的如饴甘味。中年是一首清甜的歌,旋律如纯白的奶糖,散发香浓的醇味,音符像浓郁的咖啡糖,飘散沧桑的甘味。

  人到中年有好福,酣享甘甜,好似在人生甜海里来回畅游。

  晚年是道回味茶。

  莫道老来万事休,此时风景最迷人。老年,往事历历,青年的苦,中年的甜,都是回忆的佐料。往事经时间风干,老来就着思念下酒,那是深度的迷醉。有道是,老来人更俏。此俏是岁月的屐痕闪着点点金光,光阴的故事动人的诉说。晚年,记忆是雨后深巷里的茉莉花,无处寻花,却于若有若无当中,顿感清香弥漫,无处逃遁。

  不经时光浸染,开不出灿烂的人生之花来。俗话说:家有一老,胜过一宝。老的好处在于回首漫漫人生路,不经意间流露出来的人生哲理、生命追问和终极关怀,统统汇成一个深不见底的碧潭,浓缩世间所有的好或者不好,供人资鉴,是人生的至宝。

  人生晚年,是时光累积的生命厚度,是人生航程中,永不倾覆的指路航标。

  三道人生茶,道道有真味。莫叹人走茶凉,也莫悲茶尽杯空,茶暖茶凉,茶盈茶空,都是人生味。浮生若茶分三味,有苦有甜也有回味,此时的苦,不必悲叹,自己的甜,也不必自骄,诸般滋味都会化成一道浓香而漫长的回忆。记忆长着翅膀,会带我们在万般滋味里,自由自在地飞翔。

  一杯乱世茶

  那一年,才子胡兰成与才女张爱玲缔结婚约,珠联璧合的一段姻缘,形式有点草草。她提笔蘸墨写道:胡兰成张爱玲签订终身结为夫妇……他接笔补道:愿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之后,他去了武汉,在那里认识了护士小周。黄昏,在汉江岸边,双双并肩散步,你侬我侬。再后来,他又去了温州,身边的女人是秀美,一个读书,一个刺绣,花好月圆的样子。而她,在上海,对他,无一日不思念。

  她渡水辗转,去温州的乡下找他。人在渡上,看那有水有天、有路有桥的江南风光,她觉得欢喜而亲切,只因,这里有他的气息。短暂的搁留,心酸多过欢喜。

  是他太幼稚了,还是她太宠他了?他以为她爱他,就会爱他的一切,甚至包括他爱的别的女人。世间还有这般道理?!而她以为,他应毫不犹豫地选才女的她。只是不料,他不选!他是妹妹好,姐姐也好。男人眼里,才女是虚衔。叹,才女只懂舞弄文字,却不懂识人。文人的情话好比戏子口里的唱词,绕梁三日的动听,但,不可信,更不可久信。这厢才说过细碎的软语,转身那厢又与人耳鬓厮磨了。怕凉了姐姐,又怕冷了妹妹,多情至于滥情,滥情至于无情。

  一时脑热,爱了也就罢了,怎可以轻易脱身呢!她不懂。40年代那样的一个乱世,许多人谨慎封笔,韬光养晦,她却独树一帜,赶乱世成名了。因为文字,他拜访她,她认识他。她说: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可她的心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也是因为那个乱世,他躲到温州乡下,在他回沪的最后一次相见后,她搬家,并给他去了一封信:我已经不喜欢你了。你是早就不喜欢我了……你不要来寻我,即便你写信来,我也是不看的了!好个“我已经不喜欢你了”,像一夜花尽似的凄凉利落,没有半点拖泥带水。

  可我看她,她的爱情,更像一杯茶。她是爱茶的,以至于她笔下的人物,或悲或喜的爱情,都与茶有了一点儿关联。《倾城之恋》里,范柳原第一次请柳白苏上香港的上海馆子吃饭,饭毕,范柳原将玻璃杯里的剩下的茶一饮而尽,然后迎着亮瞧杯底的一片残茶,竟像一片蓊郁的森林了。绿色的茶叶贴着玻璃壁,横斜有致,像翠生生的芭蕉。错杂在杯底的茶叶,像末膝的蔓草与蓬蒿。迎着一片光亮,用心看,一片残渣中也见出美了。一对精明自私的庸俗男女,在一个兵荒马乱的年代,在一座倾覆的城里,竟也刹那间感受到了平凡夫妻的那一点真心。苍凉。像暗夜的一点星火,叫人看到了一点光色,却也更见出了暗夜的浓稠和幽深。

  而她自己呢,这个爱茶写茶的女人?乱世为壶,那个他是煮她的沸水。她在沸腾里舒展,生色,吐香;然后,人走,茶凉,香随晚风逝。

【以茶为话题的作文】相关文章:

有关以茶为话题的作文04-02

以茶为题的作文04-05

以明天为话题的作文 以明天为话题的作文02-26

以让为话题的作文12-21

以让为话题作文12-09

以爷爷的苦楝茶为题的作文04-16

以迷为话题的作文 - 小学话题作文01-25

以静为话题的作文03-13

以温暖为话题作文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