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如何直击命题作文核心的备考指导
所谓命意,就是赋予写作行为以准确的意图,这是写作行为的起始点,又是目标点。作文的有效命意最终反映出来的就是作者关于某一对象的价值判断,它表现为某种情感,或是某种观念,前者倾向于记叙性文章,后者倾向于论说性文章。以下,笔者将告诉大家如何选好角度进而得出符合要求的命意判断。
突破点一
抓“三主要”
“三主要”包括主要对象、主要关系和主要意向。主要对象即材料或命题的核心对象(词素),主要关系即对象之间的相互关系,主要意向即材料或命题的主要内容及其情感倾向。怎样抓“三主要”进而形成判断,下面分成两类来讲:
(一)话题作文、命题作文
这一类作文,命意的关键在于抓住话题或命题中的核心词素,具体操作如下。
1。操作原则:把抽象命题具体还原,再把具体概念抽象提升;或者把大话题从小处着手,小话题从大处引申。
如2007年上海卷作文“必须跨过这道坎”:关键词“坎”可视之为喻体词,那么需对它进行具体化,“坎”意味着成长、发展、前进过程中遇到的障碍、困难、矛盾,如家庭变故、升学受挫、心理失衡等;当然,我们也可以对它进行抽象化,如诚信之坎、诱惑之坎、困境之坎等。
又如:2008年山东卷话题作文“春来草自绿”中“春”是关键词,把“春”这个比喻还原,大而言之,可以是盛世祖国的春天、和谐社会的春天、素质教育的春天等;小而言之,可以是个人成长需要的各种条件,如父母之爱、老师之爱、同学友谊或家庭的温暖、学校的关怀、班级的团结等。
2。操作方向:操作方向也就是朝哪些方向去具体化、抽象化主题,朝哪些方向小处入手或大处引申主题。一般情况下,同学们可从自然、人生、精神、生活、社会、历史等层面去思考和挖掘。
3。操作方法:围绕核心词素进行遣词造句。即以该词或标题中的核心语素为中心词,组合成短语或造出表意明确的语句,这短语和句子本身有可能构成这篇文章的命意判断。
针对“望”这一话题,通过组句的方法可直接得出判断。如:望是一种追求,一种向往,是人生向前的动力;望,观望,冷静地观望,它是大是大非前的冷静,是大风大浪前的睿智;望,奢望,它是一种不切实际的追逐,最终,在望中一切都可能变成虚无;望,望乡,望月,它是一种情思,是天上人间又一缥缈的情思。
又如今年重庆卷“在自然中生活”,“在自然中生活”主要对象(核心词素)是“自然”“生活”,有两对象就存在主要关系,主要意向很明确,是倾向于赞同或认可的,即在生活中要学会欣赏自然、尊重自然、彰显自由个性或提倡顺其自然的生活态度等。具体操作时,需界定“自然”的内涵,可具体化为“自然界”,也可抽象为一种生活观,前者是在“自然”层面上的立意,后者是在“人生、精神”等方面的立意。如:在自然中生活,我们会发现内心深处无比向往的时光;自然地生活,可营造一颗诗意善感的心;自然地生活,让人诗意地栖居;自然地生活,是人生的精神突围;自然地生活,收获那一份淡定与从容。
这里需特别提醒的就是文章的主要意向即情感倾向,它是文章之根。乍看,高考作文题似没有情感倾向,其实,情感倾向早就被命题人埋藏于题目中了,只是需要你淘尽沙砾而已。如2006年北京卷题目《北京的符号》,其实是让写作者针对现在的学生过于浮躁、热衷于国外的精彩,使过去那份沉淀在国人心目中亘古不变的本土情结越来越显尴尬的情况发表自己的观点。其间潜藏着脉脉含情的温馨提示:热爱你的家乡,热爱你的生活,热爱你脚下的那方热土吧。如果审题时悟出了题中蕴涵的这种特殊情愫,就会用饱满的激情,流畅的语句书写出浓情淋漓的文字,文章也定是上乘之作了。
(二)材料作文
对于没有提供话题的作文(主要是材料作文,包括看图作文),更要抓材料中的“三主要”,确保不偏离。譬如下面一则材料:
《於陵子·人间》中讲了这样一则故事:有一只蜗牛,想振奋起来干一番事业,却又时时责备自己软弱无能。它想向东去攀登泰山,计算一下要走三千多年;又想向南去涉长江和汉水,计算一下也要走三千多年。再想想自己的寿命,不过朝暮之间就要死去。于是不胜悲愤,枯死在蓬蒿杆上,被蚂蚁嘲笑。
此材料的主要对象是蜗牛(抓蚂蚁就不妥),主要关系是蜗牛与其梦想等,主要倾向是对蜗牛行为的质疑或否定。写作文在此基础上去命意就不会有任何偏离。
突破点二
做“三追问”
“三追问”即三层哲学追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譬如“修身”这一话题,我们便可从以上三个角度进行分解。
1。是什么:谈修身的内涵,如炼人格、修骨气、静心、育意志,修正气等;
2。为什么:谈修身的价值,如修身与人生、修身与社会等;
3。怎么样:谈修身的方法,如读书、艺术、亲近自然、走进古迹等。
有了如上的化解,准确判断就显得轻松易得了,我们就可以从“修身贵在养气”“修身是人生的必修课”“读书以修身”等方面来立意。
2008年上海卷“他们”,可追问“他们是谁”“他们怎么样”“他们什么值得我关注”等。
再看《於陵子·人间》那则材料,分析时可围绕蜗牛的结局问“蜗牛这种行为的本质是什么”“为什么蜗牛最后郁郁而终”“为什么蜗牛没能实现其梦想”或“蜗牛怎样才不会这样”等,最终可以正确地命意,如“凡事要量力而行”(认清自我、找准自己的位置)“从实际出发”“心在当下”“梦想要靠行动去实现”“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等。
专项训练
1。以“齐”为话题,做审题立意的设计。
解析:“齐”可以具体化为“见贤思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向别人看齐”“齐心协作”“人心齐,泰山移”“百花齐放”等;进而可以加工成完整性的观点,例如:“百花齐放”是对团队的感召,对自私的救赎;“见贤思齐”是对更高人生的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更是一个有志者的使命。确定好具体的写作点后,才能从自然、人生、精神、生活、社会、历史等层面去搜索素材,再根据素材的性质决定写作的文体。
2。阅读下面一则材料,做审题立意设计。
水从高原流下,自西向东,流入渤海。渤海口有一条鱼逆流而上,它一会儿越过浅滩,一会儿冲过急流,穿过湖泊中层层的渔网,穿过湍急的壶口瀑布,越过山涧,挤过石罅,游上了高原。然而,它还来不及发出一声欢呼,就变成了一条冰鱼。
若干年后,一群登山者在唐古拉山的冰块中发现了它,它还保持着游的姿态;有人认出这是渤海口的鱼。一位年轻人感叹说:“这是一条勇敢的鱼。”一位老者叹息说:“这是一条愚蠢的鱼。”
解析:针对以上一段材料,同学们可追问:文段主要对象是什么?怎样看待这条鱼的行为(肯定角度、否定角度)?这条鱼为什么有这种结局?从这几个追问中,便可得出准确的立意。
3。阅读下面一则材料,做审题立意设计。
央视有一档公益栏目叫“圆梦行动”,走进湖南的那期节目至今令人难忘。
节目中的女孩叫黎川,来自长沙一个普通农民家庭,考取了四川师范大学声乐专业,是村里多年来唯一一个大学生,家庭极为困难。学习声乐费用昂贵,她的父亲就利用农闲进城打零工,即使再难也没有拖欠过学校一分钱。
央视记者王志来到黎川家的时候,正赶上她的父亲为了凑足女儿上大学的费用,准备把家里仅剩的稻谷给卖了。王志在现场邀请黎川演唱一首歌。黎川平常练声时拿的话筒竟是一个伞柄,让王志感到很吃惊。她告诉王志,刚刚演唱的歌名叫《永恒的信念》,是她在学习声乐遇到困难感到沮丧时,鼓励自己不要放弃而创作的。王志认真听完,连声称赞唱得好。王志问黎川,她家里把谷子卖掉了,那以后吃饭怎么办,黎川沉默了。王志瞧了瞧那些堆在角落的谷子,微笑着站起身对黎川说,这谷子他买下了,当作欣赏她演唱会的门票。憨厚的黎川爸爸非常感动,不停道谢。王志还对他说:“这是缘分,给我一个机会认识你们。”
解析:材料信息点不止一个,但聚焦点应该是王志对待黎川的行为上。王志慈善之举让人深思,这不仅仅是出于对弱势群体的一种物质救助,更是对被救助者尊严的一种维护。所以我们可以立意:缓解经济困难,不是扶贫的全部价值,尊严才是最高的慈善。
【如何直击命题作文核心的备考指导】相关文章:
高考前夕如何备考的高考指导03-24
如何指导学生写好半命题作文呢05-02
命题作文指导04-16
中考作文指导:半命题作文标题该如何补充05-03
命题作文写作指导03-22
命题作文的写作指导03-17
考研教育备考指导05-08
语文命题作文写作指导03-22
重建命题作文的写作指导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