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写作指导

时间:2024-07-16 09:07:38 作文指导 我要投稿

材料作文写作指导[优选15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材料作文写作指导,欢迎大家分享。

材料作文写作指导[优选15篇]

材料作文写作指导1

  从“四角度”审题立意

  我们知道,材料作文所给的材料形式是灵活多样的,或政论散文,或名人轶事,或寓言故事,或名言俗语,或幽默漫画,但不管是何种类型的材料,其主题都是明确的。而针对同一种材料,人们却能写出观点不一,各具色彩的文章。这就要求我们多角度地去思考,这样才能做到全面地认识问题,避免视角的片面性。材料作文主要可从四个角度审视:横向、反向、延伸、类比。

  为了说明这个问题,现以下面的材料为例:

  有个鲁国人,擅长织麻鞋,他的妻子擅长织白绢。他们想到越国去居住,于是有人对他们说:“你们将会贫穷不堪了。”这个鲁国人问他是何道理,那人说:“麻鞋是穿在脚上的,而越人是赤脚走路的,白绢是做帽子的,而越人是披发的,你们夫妻的特长,在越国是无用武之地的,怎么不穷呢?”这一材料,就可以根据上面所讲的四个角度来立意。

  1.横向立意:就是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思维顺着原材料所告诉读者的指向去考虑。据此,我们顺着原材料分析就会发现,由于越人赤脚走路不戴帽子,那么鲁人到越国去必然会穷。这就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脱离实际。这种立意的好处是能紧扣材料的基本倾向、主要观点,因而不会出现偏题、走题的现象。

  2.反向立意:就是把原材料的问题倒过来想想,从相反的角度对原材料提出质疑。那么,我们对上述材料就会提出疑问,鲁人到越国去一定会穷吗?我们会认为正因为越人赤脚、披发,鞋帽就大有市场,就会得出鲁人未必会穷的结论。这就要求鲁人敢于尝试、敢于冒险、敢于改革。这种立意是一种扩散性思维,能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写出新意,是寻求新思想,提出新见解,阐发新理论的.一种思维角度。

  3.延伸立意:就是在原材料已知内容的基础上,对原材料作合理的联想,进行恰当的推理、引伸。我们就会设想:鲁人听了劝告之后,会有什么反响呢?去还是不去呢?去与不去各将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呢?这就需要每个人作恰当的想象,从而得出“亏本生意做不得”,“无用武之地焉能致富”等观点。这种立意是顺向立意的更深一层的发展,有利于学生想象思维的进一步发挥,使学生能够进行恰当合理的逻辑推论,写出立意新颖、主题深刻的文章来。

  4.类比立意:就是通过联想,把材料的已知内容同材料外的其他内容由此及彼地联系起来考虑,找出其中的相似点。这样,就可把材料内容与当前实际联系起来,进行类比,告诉我们办企业、做生意,要根据当地的生产、消费、风土人情等情况,也要根据需要与可能,那么就要求我们考虑动机与效益,又要扬长避短,才能生财有道。这种立意便于联系实际,提炼深刻、高远的主题,使作品富有浓郁的时代色彩和生活气息。

  以上看来,如果我们能够对一则材料进行多角度的思考、分析,那么就会有许多观点从中产生,我们在写作的时候也就能够做到得心应手,写出一篇符合要求的文章来。

材料作文写作指导2

  某公司雇了一位英国人做守卫。这位守卫做事认真,一丝不苟,很多人觉得,让他当守卫实在太可惜。一天,经理对他说:“我想提升你,让你当办事员,薪金也可以多一点,意下如何?”守卫默不作声,过了一会儿,他出乎意料地说:“难道我有什么过错吗?我已经干了二十多年的守卫,没有任何失职,为什么要把我的宝贵经验一笔勾销,调我去做生疏的工作呢?”这个平凡的故事,发人深省,给了我们很多启迪。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④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一、从守卫的角度立意:正面——做自己擅长的事情,或应从事适合自己的职业,或坚持不懈地做好一件事情。相关材料,如鲍叔牙拒绝相位举荐管仲;爱因斯坦谢绝总统职位,钻研科学;钱钟书辞去中国社科院副院,一心钻研学问。反面——不能因循守旧,要有突破精神;要勇于尝试,敢于挑战自我;放弃已有,尝试新的人生。相关材料,如著名音乐家谭盾在音乐上突破创新;徐悲鸿中西合璧,独树一帜;齐白石从木匠到绘画大师。

  二、从经理的角度立意:正面——善于发现人才、使用人才,为人才搭建施展才能的平台。相关材料,如齐桓公重用阶下囚管仲,雄霸天下;刘备三顾茅庐,天下三分有其一;李斯特破格收徒弟,“星光大道”、“我要上春晚”等让草根明星大放光彩。反面——要合理使用人才,把他们放到适合的位置上;或用人要用其长。相关材料,如诸葛亮用马谡导致失街亭;赵王用赵括,导致四十万赵军全军覆没。

  钟表的任务是指示时间,它的时针、分针、秒针一刻不停地在运动,为人们报时。这是它所擅长的,就像豹子善于奔跑,鸟儿擅长飞翔一样。我们也有自己所擅长的,做我们所擅长的,那是我们走向成功的基石。著名的台球手丁俊晖曾被报道过他曾连续一个月没说过一句话,显然,不善交流是他的致命伤,他不善交流,但他有一手好球技,他得到过台球世界级赛事的冠军,他也是中国台球的领军人物,为中国创造过许多第一。年轻时他因为台球方面的天赋而被国家对重点培养。台球正是丁俊晖所擅长的,他在台球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正是这些,让丁俊晖在打台球手的`道路出类拔萃。他不善表达,但并能不阻碍他走向成功,因为他做了他所擅长的事。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一生有数千项有益于人类进步的发明,他发明家的智慧和天赋,让他一步步走向了成功。但他在日常生活方面表现得一塌糊涂,他不懂得收拾整理自己的生活环境,不注意自己的形象,生活质量低。但他丝毫没有因为这个而影响自己的发明,他把自己的一腔热血都倾注在了发明上,用各种发明为人类造福,为自己赢得成功。因此,人们提到爱迪生时只记得他是“发明大王”,并不在意他的另一面。爱迪生做了他所擅长的事,他成为一个非常成功的发明家。诗人李白一生放荡不羁,四处游玩,因创作了许多著名的诗歌而被冠以“诗仙”的称号。他虽四处游历,却也是有一腔报国热血,渴望建功立业,怎料皇帝不给他机会,认为他不适合作官,只是一介书生罢了,或许皇帝的决定是正确的,这激发了李白更多的创作才能,他将政治上的不如意全都写进了诗中,创作出了许多著名的诗歌,流传于今。他的“长风破浪会有时,只挂云帆济沧海”至今都激励着人们。李白不能在官场上一展宏图,却可以在诗坛里自由挥洒,他用他所擅长的诗词,为自己在中国的诗歌领域里占得一席之地。李白正是做了自己所擅长的事。每个人的人生都会经历无数个拐点,拐过这个点,或许就是不一样的人生,但你心中应该清楚,这个“不一样”是你擅长的吗?一帆风顺的人生是我们追求的,如果你能熟练地驾驶帆船,让它冲破阻碍,一直不断前进的话,那又为何不可呢?(王倩倩)点评:观点是“做自己擅长的事情”,很符合材料的意思——英国守卫做守卫很出色,那是因为他适合做守卫。另外,议论分析比较辨证,论证充分,很不错。

材料作文写作指导3

  阅读下面的文字,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人说,与其活在别人的阴影下,不如勇于突破,活出精彩。

  也有人说,与其碰得头破血流,不如追随别人,也能成功。

  写作指导

  从第一则材料的角度看,可以抓住三个关键词:束缚(阴影)、突破、精彩。其立意可以表述为:冲破束缚,寻求突破,赢得精彩人生。

  从第二则材料的角度看,可以抓住二个关键词:追随、成功。其立意可以表述为:只追随(借鉴、模仿、继承)别人的知识(经验),也能取得人生的成功。

  从一、二两则材料的角度看:运用求同存异的审题方法,抓住三个关键词:追随、突破、精彩(成功)。其立意可以表述为:在追随的基础上,寻求突破,就可以获得成功(精彩)。

  以上三种立意均属于符合题意,但如果写第三种立意,应提高一个档次评分。

  例文

  在追随中突破

  □一考生

  有的人的成功是靠追随别人而获得的,这样的人在失去方向后终会落魄;有的人的成功是靠突破阴影而取得,但有时也会因为盲目突破而更加迷茫。

  而我想说的是:追随与突破是成功的左膀右臂,在追随中突破重围,你可能就是下一个被追随的人。

  追随着成功者身上的闪光点而去学习,这才是追随的本质。白居易便是杜甫的追随者之一,白居易习得了杜甫的忧国忧民情怀,才有了《观刈麦》《卖炭翁》等关心贫苦百姓著作的问世,他在杜甫的身上追随到了精华;再说马云的司机,他拒绝了马云给他加薪升职的好意,而一直做一个最“贴身”的追随者”,殊不知司机在马云与别人的谈话中汲取了不少投资技巧,最后竟然也身家百万。

  然而,光有追随显然是不够的`,突破则更为重要。你汲取了别人的闪光点,但也需要自身的突破,而不是一个复制品。一个人的社会价值显然与他的不可替代性成正比,而这不可替代性正是你突破自我而取得的。

  邯郸学步、东施效颦的笑话已经不言而喻了,他们在追随的过程中成了复制品,终会被大众耻笑,在追随中迷失了自我。

  但也不乏在追随中突破自我的,正如白居易终究在突破中成了白居易,而不是下一个杜甫。著名文学家马尔克斯是海明威的忠实粉丝,他在追随中突破了写作的手法,突破了风格,成为了魔幻现实主义的领路人,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他在追随中突破,从而取得了不朽的成功。

  而突破也不是盲目突破。这种突破应该是建立在汲取别人的优点而对自身的一种突破,突破只是让你不要成为复制品,而并不是让你完全排外、不学习借鉴任何人。

  所以,在追随中突破,是活出精彩人生的最大原动力。让我们学习他人优点,寻找出自己的不可替代性。

  评点

  这是一篇得分为62分的考场佳作。作者能抓住“追随”“突破”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展开论述。主体部分采用了递进式论证结构,不仅论述了 “是什么”“为什么”,而且提示读者“怎么办”。对文学掌故的熟稔使用,不仅具有“事实胜于雄辩”的力量,还赋予文章浓厚的文化气息。

材料作文写作指导4

  一、漫画类材料作文的概念

  漫画,就是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反映现实生活或时事的特殊艺术形式。它用夸张的手法达到表现幽默而深刻的主题思想的艺术效果。所以对于漫画作文的审题立意,其关键是读懂漫画。

  首先,要从整体上来认识漫画,弄清漫画的画面意义。这主要看画面特征与构图要素之间的关系,从特征中找到“话题”,从关系中找到“情节”,从而找到画面显示的显性主题或故事。

  其次要理解漫画,一般来讲,漫画多是对现实生活的喜剧化、夸张化、荒诞化表现,往往含有“借题发挥”的'深刻寓意,画面中越是夸张得厉害的地方越是问题的症结,也越是体现寓意的地方,因此,要注意透过夸张解读其寓意,理解漫画针对什么问题,表达了怎样的观点。

  最后要拓展漫画,依据画面意义及其寓意,展开联想。分别从相关、相似、相对、相反、因果、条件等诸多方面,联系现实生活,找到与画面主旨相对应的现实素材,尽量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领域、不同的侧面来思考。立足于画面内涵,着眼于现实生活。从画面与现实的“勾连”中,确定话题及立意的方向。要达到能将理论映照到具体的现实题材的目的。

  二、典例示法

  阅读下面的图画材料,按要求立意。

  漫画材料

  根据上述图文,选准角度,明确立意。

  三、思维导引

  本图画内容一目了然,关键是要参透其寓意。先围绕漫画文字“都什么年代了,有鱼吃还捉老鼠!”进行审题立意,把中心确定为不因外界条件的变化而忘记自己的职责(本分)。

  可以批评吃鱼的三只猫:猫的职责是抓老鼠,但因为一盘鱼摆在面前,就对该抓的老鼠视而不见,只盯住了鱼。其中一只猫安逸地享受,吃得脑满肠肥,神态怡然,另外两只猫对捉鼠的猫面露不屑之态,它们在议论、讽刺捉鼠的猫——“都什么年代了,有鱼吃还捉老鼠!”

  可以赞扬不贪鱼而勇于捉鼠的猫。猫,它的主要职责就是竭尽所能,尽最大努力去打击各种各样的“耗子”。这是好猫必须具备的最根本的素质。鱼可以比喻安逸的环境、优厚的利益、迷人的诱惑等。

  四、立意参考

  (1)履行好自己的职责,不管诱惑多大,都不能迷失自我,坚持干好本职工作。

  (2)贪图享受者、沉沦诱惑者必将被人唾弃,被社会抛弃。现实生活中,也有这样一些懒猫,主人把它们喂得饱饱的,而它们却尸位素餐,不去坚守自己的职责,在生活富裕的情况下忘记了自己的职责,啃老族、不思进取者、坐享其成者,不也是那三只猫的化身吗?人生在世,诱惑很多。丰厚的利,华丽的衣,可口的食,诱人的“鱼”……凡此种种,大有“乱花渐欲迷人眼”之势,如果沉迷其中必将丧失自我,丧失原则。

  (3)时代在变革,生活水平在提高,可是优良的传统不能丢,不能忘了本真——猫天生要捉老鼠,猫的立身之本也在于捉鼠,而非吃鱼!

  (4)不能盲目从众,要有自己正确的辨别力。大家都在吃鱼,而另外一只猫在捉老鼠。对于有鱼吃还捉老鼠这个方面可立意为“不能怕别人的风言风语,不要盲目从众,要仔细甄别”。

材料作文写作指导5

  我们有些同学平时怕写作文,写日记也总是三言两语,草草了事。是啊,“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造成这种现象归根结底的原因就是在平时不注重观察生活,感受不到生活中细微的感人事情,课外阅读面窄,不注重材料的积累。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开源活水”,积累材料。

  一、在观察中积累

  叶圣陶说过:“写作材料的普遍于整个生活里。”观察与写作的关系很密切,它可以获取第一手材料,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从“小”察起

  一说观察,有人就只想到那精彩的场面、感人的事例,似乎只有这些才值得观察。其实不然,自然界的一草一木、一花一叶,大雪后的田野、细雨中的青山;潭中鱼儿怎么游泳、林中鸟儿怎么唱歌,由静态到动态,由个体到群体,都是观察的对象。父母兄弟的生活习惯、性格脾气、工作学习;老师同学的音容笑貌、言谈举止、兴趣爱好;亲朋好友的穿着打扮等都是观察的内容。我们要做生活的有心人,不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总之,要从“小”察起,这样,会觉得生活中有永远观察不完的内容,会逐步养成观察的习惯,提高观察能力。

  2、全面细致

  所谓全面,就是对事物的全貌、事物的发展全过程、事物构成部分,以及事物彼此之间的关系,从头至尾、由此及彼地进行观察。如对于人,可以从外貌、行动、语言等方面去观察。例如《故宫博物院》一文,作者对故宫博物院的观察很全面,抓住了故宫的总体特征,使人们对故宫的总体布局、建筑结构、宫殿房屋等有一个清晰完整的印象。

  3、精于思考

  茅盾先生说过:“想象的,就是观察……观察的范围愈广阔,想象力就愈加丰富。”观察离不开思考。当你看到一处景致迷人,选什么样的词语,用什么样的比喻将它描述出来呢?这就需要思考。当你见到一件事而感动得泪盈满眶时,把这件事及这段情描述下来,这就需要思考,如果没有思考是写不出来的。

  4、讲究方法

  我们不但要勤于观察,而且要善于观察。有许多课文是学习观察的范本。通过的'分析,可有目的、有计划地积累观察方法,提高观察能力。

  二、在阅读中积累

  一篇篇精选的课文,一段段优美的文字,都是作文中闪亮的“贝壳”;生动有趣的朗读,可以激发学习欲望,诱发想象、模仿、创作的激情。

  1、分析法

  有的用词造句看似普通,却有非常丰富的内涵,单靠读一读、想一想是难以体会其中奥妙的。这时就须用比较的方法,联系实际还原生活的方法来体会遣词造句的精妙。

  2、想象法

  对意境优美的句段或全文可展开想象,体会文中意境之美。具体方法有图文对照想象,联系实际想象,拓展延伸想象等。

  3、朗读法

  有的用眼看,不一定能充分体会它语言的艺术美,而只要读一读则可比较细致地体会,如节奏美、音韵美等,连意境美、思想美也可在朗读中加深体会。

  其实“材料”在哪里?“材料”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只要用心去感受、用心去体验、用心去表达,就一定能写出好的来。

材料作文写作指导6

  例2:有一年轻人跋山涉水历尽艰辛去寻找宝物,最终在热带雨林找到一种能散放香气,放在水里却沉到水底的植物,他想这肯定是宝物,就满怀信心地把香木运到市场去卖,可是却无人问津,隔壁的木炭总是很快卖光。开始年轻人还能坚信自己的判断,可是最终改变了想法,把香木烧成木炭,结果很快一抢而空,他很高兴,回去告诉他父亲。父亲却老泪纵横。原来,青年烧成木炭的香木,正是这个世界上最珍贵的'树木——沉香,只要切下一块磨成粉屑,价值就超过了一车的木炭。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话题,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从材料中所涉及到的各种角度分析立意:

  1、从年轻人的角度立意:

  (1)每一个人都有一段“沉香”的经历,但往往不能发现并珍惜它,反而对别人的“木炭”羡慕不已,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利令智昏、本末倒置,让蝇头小利蒙蔽了自己智慧的双眼。

  (2)做事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不能墨守成规,思想僵化,要像材料中的年轻人那样,改变想法,舍得放弃,才能达到“一抢而空”的效果。

  2、从沉香的角度立意:

  现实生活中,人才被埋没的现象十分严重,往往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如果你是一个人才,你就不能被动的去等别人来发现你,而应该主动去实现你的价值,让自己闪闪发光。

材料作文写作指导7

  考点精析:

  1.材料作文的材料类型:

  ①故事型:它包括梗概故事和片断故事、寓言故事。

  ②论说型:它包括名言警句、哲理语段、议沦文段。

  ③事例型:名人事例,凡人小事。

  ④情景型:设置一个特定的情景(生活场面,特别的细节)。

  ⑤图表型:一幅漫画或一个图表等。

  2.材料作文的分类:

  ①供材料写记叙文;

  ②供材料写议论文;

  ③供材料写说明文;

  ④供材料写应用文;

  ⑤根据材料写局部(补写);

  ⑥根据材料缩写、扩写、改写。

  解题方法与技巧:

  1.材料作文的审题

  材料作文审题侧重于两个方面:—一是要弄清题意,二是要明确要求,可采用下列步骤:

  ①读懂材料:针对不同类型的材料的不同意蕴,找出你感受最深的细节.抓仆材料的中心

  ②看清要求:材料作文的要求是考生作文应遵循的法则,如果对相关要求把握不准,理解不透就会给审题和作文带来影响。要同读材料一样,逐字逐条细细品味,把握其精神实质并据此作文。

  ③选好角度:一要根据自己的写作能力(擅长写的文体)和对材料的理解程度,选择自己最易写了的、最好把握的、有话可说的、有事可写,有情可扦的角度人手。从小处着手,从小处着笔,以小见大。二要注意求异创新,因为大家写的都是同?一材料、如何避开"落俗"。就要靠求异创新,否则的活就是千人一文,千文同意,应从那些不被人重视,又有价值的方面,进行突破,写别人没写出来的旨趣,给入耳目一新之感。

  ④精心布局:材料相同、所拟的题目也大体相似,有的题目已拟好,要"新"就得靠"新"的思路,"新"的结构,根据所定的文体,可按下列方法安排作文的结构:若写成记叙文,可采用"纵式结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和"横式结构"(即从不同方面选择不同材料,分别叙述,材料之间是并列关系。如《谁是最可爱的人》)。若写成议沦文,可按"提出问题(引沦)——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的模式,或稍作调整去写作。若写成说明文.可采用"特征式结构"(即是什么、怎么样、对象特征)和"顺序式特征"(空间方位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前者多用于写实体事物说明文,后者多用于写事理性说明文。⑤注意语体:相同的材料可以写出不同体裁的文章。在表达时,一定要根据所写的文体运用得体的'语言加以表达,力求明晰畅达,自然得体。

  2.看图作文写作程序

  看图作文是一种变"图"为文的作文方式,主要训练和考查学生的观察思考力、想象创造力和表达能力,其写作程序是:

  ①读题目:了解题目要求,明确所规定的体裁。

  ②析图:要根据确定的写作文体来看图、读图。若写说明文,就要看图的结构,渚如画画的主体、背景、细节、层次以及文字、对话等。若属汜叙文,要着重观察每一幅图或多幅图之关系,全面了解图中的"情节"。若写成议论文,就要着力探求画面的深层含义,依"图"论理.并联系实际,引申联想,立意构思。

  还可以从如下角度"析图":

  A.看"情节的发展"——组合图;

  B.看"事物的变化"——立体图;

  C.看"人物的对比"——人物图;

  D.看背景映衬——讽喻图;

  E.看比喻手法一—讽喻图。借助类比联想,喻义探求、比较综合、分析图文的整体意念。

  ③立意、构思,表达,要依体而定。要灵活处理,依据确定的文体,拟好提纲,按照提纲作文,并注意修改。

  3.材料作文注意事项

  ①不要忽视题目限定的条件。如果不按要求,照抄材料原文,没有写出自己所要表达的内容,就难写出有创意的作文。

  ②不能抛弃所给的材料,任意发挥,更不能与材料的旨意相悖。

  ③所供图表和材料是作文的基础,把握其中所含的信息,立意表达要切合图文(材料)。

  精典例题:

  例①认真阅读以下材料,联系生活实际和自己的切身感受,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

  塞德尔的事业

  有一位80岁的德国老人,名叫玛?塞德尔。最近,她被检查出得了癌症。当知道了自己不久于人世时,她想尽快完成两件事。一件事是她有一大笔钱,总价值约300万马克,她想全部捐献给中国的改造沙漠事业。塞德尔一生最珍爱书,她买了许多书。她的第二件事就是把这些珍贵的书籍全部送给中国。

  塞德尔认为中国是保持民族文化传统最好的文明古国,也是最有希望的发展中国家。因此她把世界未来发展的希望、个人良好的愿望寄托在中国身上。早在两年前,她就拖着年迈的身躯亲临内蒙古考察,并在磴口县投资。改造沙漠是关系世界环保、子孙生存的大事。曾有报道每年中国有近一个中等县的土地沙化,问题十分严峻。塞德尔于是决定将所有的财产投入改造沙漠的事业中来。

  塞德尔要求自己很严,生活很节俭。她没参加德国医疗保险,看病要自己花钱。得癌症后,她面临两种选择:一是花很多钱输血,换血维持生命;一是花一点钱,保证再活一两年,完成她尚未完成的事业。她毫不犹豫选择了第二种。得病后,她有病仍然乘公交车,买食品不去高档店。然而对赞助的事业她却出手大方,不仅反对中国给予赞助,还要继续把自己所有的钱都献给中国的沙漠治理。分析:这是一个给材料作文。做这类作文,首先要认真阅读材料,明白文章的立意;然后再由此阐发开去,或记叙、或议论、或描写、或抒情。

  例②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读好书能陶冶性情、增长智慧;读坏书会使人误入歧途、走向绝路;不读书将使人愚昧无知、无所作为。提起读书,也许你想记叙亲身经历、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有关读书的真人真事,也许你想讲述有关读书的生动故事,也许你想论述有关读书的真知灼见,也许你想介绍有关读书的有效方法,也许你想发表读书后的评论感受,也许你想展开有关读书的神思遐想......

  要求:①根据上述材料,任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写一篇500字以上的文章;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校名、人名。

  解析:这是一个典型的"材料作文"题。命题人用哲理性的语言阐述了读书的功用,罗列了有关读书的人和事、道与理、方与法,并附注厂相关的写作要求及注意事项,,只要认真品读所列材料,明确棚关要求.选好写作角度,拟好作文题目,定好写作文体,就可以展开记叙、或议沦、或说明。

  所谓"角度",就是你打算写什么体裁的作文,,材料中几个"也许"就是供你选择的,你可以写自已艰辛的读书生涯,也叮以写你周围类似"孔乙已"、"范进"式的读书人的故事,还可以写其它,但这类内容的适用文体是记叙文或小小说。若是你想论述有关读书的真知灼见,适用的文体足议论文;若是从介绍有关读书的方法的角度写,适用的文体是说明文。

  如何拟题是材料作文的—个难点,更是—个重点。题目是文章的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好的文章标题,能反映文章的"心灵",即能反映文章的中心。题目必须简明、醒目、能吸引入,反映文体特点。常见的拟题方法有:

  A.以时间、地点为题,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B、以人物为题,如《孔乙己》、《范进中举》;

  C.以中心事件为题,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D.以某"物件"为题,如《小橘灯》;

  E.以论述的范围为题,如《想和做》,

  F.以沦点为题,如《淡骨气》;

  G、以没问等修辞句式为题,如《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宇宙里有些什么》;

  H.以说明对象为题,如《中国石拱桥》;

  I.以拟人手法为题,如《向沙漠进军》等。

  此作文可拟出如下题日:

  记叙文:她终于上学了、我与书的故事

  议论文:谈读书、"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小议

  说明文:我的读书方法、介绍—种有效的读书方法角度选好了,拟定了题目,就要选择自己最擅长写作的文体,依体作文。

材料作文写作指导8

  例1:时下浮躁的娱乐行业流行一种所谓的“炒作”,方法无奇不有,花样迭出,这种情况让人想起了挪威着名小提琴家欧雷·布尔的故事。

  年轻的他在欧洲巡回演出时好评如潮,但米兰着名评论家在报纸上写到:“他是一位未经正式训练的音乐家。如果他是一颗钻石的话,他还处于粗糙、未经雕琢的状态。”面对这种情况,年轻的欧雷至少有两种选择:一是置之不理,因为说他好的声音太多了;一是用时下流行的“炒作”,打官司。但是欧雷却选择了听取评论家的建议,并根据评论家的意见,苦心钻研技艺,面壁十年,终于在26岁时成为世界级着名小提琴家。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话题,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从材料中所涉及到的各种角度分析立意:

  1、从小提琴家的角度看:

  (1)人要正确对待别人的批评;

  (2)要苦练自己的基本功,切实提高自身素质。

  2、从评论家的角度看:

  人要敢于说真话,不管有多少人与自己的意见不同只要认为自己的是正确的,就要敢于坚持。

  3、从背景介绍看:

  背景介绍中提到“炒作”,这是作文内容与当前生活联系的表现,行文时可以用对比的方式,从当前有些人的浮躁心理入手,谈论人应该怎样——正确看待自己,认真对待别人的意见

材料作文写作指导9

  材料作文

  在一节心理辅导课上,老师让对自己目前的座位不满意的同学举手,结果第一次有30人举手。老师让同学们自由交换座位之后,再让对新换座位不满意的同学举手,尚有15人举手。接着,老师再一次让大家自由交换座位,之后再举手,仍有12人不满意。这时,老师问大家是否还想再交换座位,大家都说不想了。因为,这时大家已经明白,再怎么交换下去,也不可能让100%的同学满意。

  在学习、生活中,不仅是排座位如此,还有许许多多的事情也是如此。这个心理实验给了你什么启示?你在生活中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吗?

  当蝴蝶穿过两岸光阴

  酒是仙泉,温厚醇绵,给人以无穷回味;酒又是穿肠毒药,让人悲从中来。于是有人说,生活如酒,让人爱恨难舍。

  其实,生活本无所谓仙泉或毒药,一切取决于心境。

  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很坚实的说出“满意”二字的,就像在一次自由交换座位的活动中,每个人挑的总是自己最喜欢的,但他却还是会举起那只表示不满意的'手。看来,这,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座位的好坏问题了,因为这意味着并不是你所接受的生活怎样,而是一种心态,一种面对人生面对现状的心境。

  人生不可能事事都像预想中那么顺利美好,也许不经意间你的希望就会变成深深的失望而刺痛幼嫩的心灵。你可以抱怨并把这股怨气注入你的世界而让它更加支

  离破碎。这就好比你得到了一间房子,欣喜之际,你却突然发现墙上有道细细的裂缝,那渗入的冷气也许就会吹散你所有的喜悦,愤怒的你可能会飞起一脚,踹完后发现这条缝已被踹成一个大口,吞噬着你的快乐,让你在无尽的埋怨之中挨寒受冻。但“满意”者却不会这样,他会欣赏到房子里典雅的布局,房子外清丽的风光,然后愉快地修好那面墙,自在享受冬日的阳光。其实“满意”“不满意”之间只是隔了一扇门,而那把钥匙,就一直握在你的掌心。

  我们都曾经是一只蛹,都想在最美丽的春天变成最最美丽的蝴蝶,可当它好不容易睁开双眼,却发现前面是阴雨绵绵。不过所有的蝴蝶都不会丧气,它还会一直往前飞,当蝴蝶穿过两岸光阴,前面一定有晴天。只要自已还能张开翅膀,蝴蝶就不会彷徨,因为只有在风雨之后,才会体味到温暖的阳光。

  蝴蝶不在意自己身在何方,更不会徒羡他人的轻松,它会以一种知足满意的心态,欣赏自己降临的地方,只要在自己心中播下种子,那花儿就会时时在心底开放。

  就象每一张红叶上都有着伤痕,我们活着,就得学着面对。红叶可以把整个秋天的灿烂燃烧到天边,让秋风把自己定格成一幅永恒的画面,我们也一样,让自己学着满意,学着去发现身边的快乐,身边的美丽。

  当蝴蝶穿过两岸光阴,即使是在盛日炎炎之下,它也可以突然地发现:有一朵雪白的睡莲,正静静地滑过来,上面有温润的黄色的花蕊……

材料作文写作指导10

  1. 聚焦关键法。即勾画材料中体现命题意图的评议性词句,从而进行正确立意。

  2. 明确褒贬法。即判断材料的感情倾向,确定立意方向。

  3. 概括中心法。即准确地提炼材料的中心,归结观点句。

  4. 由果推因法。即推导出造成材料所列现象或事件结果的本质原因,并由此确定立意。

  5. 明确关系法。把握材料中不同对象的主要关系,如依存关系、主次关系等,找到立意的'突破口。

  材料作文之大忌

  1、忌文章一开头即用“读了这则材料”、“看了这幅漫画”之类的话代替对材料的引述,把写作文等同于回答问答题,因为一旦离开具体试卷我们就不知“这”为何云。

  2、忌对原材料进行随意改动,杜撰原材料的故事与情节,或者对原材料进行续写。

  3、忌“引材料”时生搬硬套,原文照搬。

  4、忌抛开材料,信马由缰。

  5、忌就事论事,局限于材料。应本着“文章合为时而著”的原则由此及彼,联想生发开去,借题发挥,写出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使文章真实而具有现实性。

材料作文写作指导11

  【作文题目】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你不能改变容貌,但你可以展现笑容;你不能左右天气,但你可以改变心情;你不能预知明天,怛你可以把握今天;你不能样样顺利,但你可以事事尽心;你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拓展它的宽度。

  这段话对你有什么启发?能引发你怎样的联想?请依据材料的一句话或几句话,确定中心,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导写】

  写好本篇作文,首先要认真阅读材料,明确材料的主旨,选择得心应手的话题。从以上的材料来分析,其主旨是:“虽然我们不能改变客观条件,但我们可以做出主观努力。”由此我们可以确定话题为“客观现实和主观努力”:当然也可以从其中的一句话出发,确定话题分别为:“展现笑容”、“左右天气与改变心情”、“生命的长度与宽度”等。当然,你还可以运用异向思维对材料中的观点进行质疑,例如,对材料中的“你不能预知明天,但你可以把握今天”,你则可以提出“把握住今天,你就可以预知明天”的观点作为话题,它不仅合乎题意,还能让人耳目一新。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通过认真分析思考,要锁定一个具体、窄小的话题,不要动辄就以《谈笑容》、《谈谈主观努力》、《生命小议》为话题或题目,开口过大,很容易写得空泛而不着边际。

  【例文一】

  活出精彩来

  吴燕

  南山的不老松可谓傲然挺立几千年,可它终,究只能孤零零地站在那里;一现的昙花虽是白驹过隙,但它经历了那云卷云舒的苦辣酸甜。生命的意义不在于它的长度,而在于它的宽度。

  我们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却可以让它变得宽广变得精彩。生命的精彩在于艰苦的奋斗,在于无私的奉献。只要有付出的生命,那都是美的。诸葛亮,赤壁鏖兵,六出祁山,一生短暂,却成就了他神机妙算,一代武侯的英名;李煜,望明月而生别恨,临春水而泪双流,一生短暂,却成为了无数文人墨客心目中的“词宗”;杜甫,孤鹤独舟,愁苦潦倒,却是关注民生疾苦的令人高山仰止的诗圣;发明家爱迪生,一生有一千多项发明,平均每星期就发明一样造福于人类的东西;安徽小岗村村支书沈浩因过度劳累去世,他始终怀着一种重任在肩的使命感,为群众不知干了多少实事。他们没有浪费自己的生命,他们在有限的生命长度中,用自己的手,加宽了.生命的宽度。他们都是不朽的人!

  然而,商纣王空活一世,只落个暴虐的千古骂名;秦桧空活一生,只能跪在岳武穆祠前忏悔;魏忠贤空活一辈子,也只能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遗臭万年。

  生命是一个充满神奇色彩的名词,它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它的长度,更重要的是它有没有对得起生命的宽度~

  生活之美,需要每一个人去创造;生活之精彩、生活的宽广在于你的奋斗、奉献。不要责怪上天赐予我们的时间太少,不要责怪时间流逝太快,也不要责怪生命太过短暂。因为生命不在于长短,关键在于你是否让你的生命活得精彩!

  【思维路径】

  读完材料后,我对最后一句感受颇深。生命的长度,应该指人的寿命,在这世上活动的时间i生命的宽度,其实就是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活动的内容,如果再往深入讲,我觉得应该是指生命的内涵、生命的价值,一种精神层面上获得最大满足的追求。有的人的生命宽度是狭窄的,他庸庸碌碌,无所事事,只注重物质享受,得过且过,麻木不仁地生老病死,那么他创造的生命坐标平面只有窄窄的一条:而有一些人,他们创造生命的最大价值,不断充实、丰富生命的内容,拓展生命的内涵,追求精神上的最大满足,他们延伸了生命的宽度,创造的坐标平面是恢宏的,壮丽的,甚至是不朽的……他们也因此获得了人们的尊敬与热爱,正如小塞涅卡说的那样:“内容充实的生命就是长久的生命。”由此,我便围绕“生命的长度和宽度”去议论,让“生命的精彩”贯穿全文。

  【例文二】

  笑容亦是一种美

  刘雪

  她,黝黑的皮肤,短小肥胖的身材,一张不太讨人喜爱的脸,跑起路来表情最痛苦,她,就是我的小学同学“胖妞”,她那灿烂可爱的笑容至今让我难以忘怀。

  “胖妞”的本名我已经有些模糊了,因为大家从一开始就给她起了这个外号,大概也没入叫过她的名字。“胖妞”长得有些丑,甚至可以说是不尽如人意,每当别人用她的容貌来攻击她时,她那副天真的笑容却是必不可少的武器。

  记得有一次,“胖妞”从外面刚一走进教室,就有一群无聊的男生开始做“文章”了:

  “唉,‘胖妞’,长得丑不是你的错,可出来吓人就是你的不对了吧!”“哈,哈……”

  “怪只怪中国没有制定一条法律,不允许长得丑的人出来吓人,所以我这张脸还得出来吓吓你们这些嚣张的男生。”没想到,“胖妞”已经咧开大嘴,开始一连串的反击了,弄得那些男生也无言以对,黯然而退、

  一上体育课,“胖妞”就像受刑似的,跟在我们后面吃力地跑着。有的同学劝她不要再跑了,跟体育老师说说情好了。可“胖妞”随即一挥手,笑嘻嘻地说:“没关系,反正老师看到我这张不可爱的脸也不会心软的。再说,胖子的毅力也不比你们这些瘦子差哦!”那滑稽的表情让我们这些女生都笑弯了腰,但大家打心底都被她的`那种不服输精神所感动。

  “胖妞”也很会关心体贴别人,每当别的同学考试没考好或遇到伤心事时,她都会悄悄走过来安慰,然后展开那特有的笑容,说:“小小挫折一下就会过去的,你看,像我这种胖子不都一天天在别人的嘲笑中挺过来了吗?何况你长得那么漂亮。让我们一同高喊‘胖子’和‘瘦子’都万岁!”那位伤心的同学很快又破涕为笑了。

  “胖妞”就是这样一个人,永远都展现着她那可爱的笑容。其实,容貌只代表一个人的外在美,而笑容却能展现出一个人的心灵美。

  笑容亦是一种难得的美。

  【思维路径】

  看完材料后,我明白了这五组排比句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一个道理:要辩证地看待生活中的种种际遇。面对人生中许多我们无法改变和预知的东西,我们完全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生活态度来改变生活。在选择材料时,我想到了以前的一位同学,她虽然长得不美,可她一直微笑面对生活,生活得很快乐。便依据材料第一句确定了中心,并在文章倒数第二段用议论性语言点明了中心。

  【素材超市】

  1.思想可以使天堂变成地狱,也可以使地狱变成天堂。

  ——雨果(法国)

  2.杨绛先生在《隐身衣》一文中说道:“假若是个萝卜,就要力求做一个水多肉脆的好萝卜,假如是白菜,就要做一棵瓷瓷实实的包心好白菜。”

  3.生活的空间,须借清理挪减而留出;心灵的空间,则经思考开悟而扩展。打桥牌时,我们手中所握有的这副牌不论好坏,都要把它打到淋漓尽致;人生亦然,重要的不是发生了什么事,而是我们处理它的方法和态度。假如我们转身面向阳光,就不可能陷身在阴影里。

  4.有意义的生命,更主要的是能笑对一切,坦荡迎接生命历程中的各种挫折,承受各种打击,在欢乐中,在奉献中,在抱负中。这样的人,生命才有意义,这样的生命,经历才更加精彩,这样的经历,才能磨炼人生,才能启发人生,才能改变许多偏见,才能激励更多的人,共同迎对生命的挑战,才能走出各种因素造成的极限。

  5.光明使我们看见许多东西,也使我们看不见许多东西。假如没有黑夜,我们便看不到闪亮的星辰。因此,即使是曾经一度使我们难以承受的痛苦磨难,也不会是完全没有价值的。它可使我们的意志更坚定,思想、人格更成熟。因此,当困难与挫折到来,应平静地面对、乐观地处理。

  6.有位叫帕斯卡尔的法国哲学家说过:“人是能思想的苇草。”人的生命或许是世界上最脆弱的东西,但是由于思想的存在,使人类生命有了一种超乎物质的可永存的意义,这就是生命的宽度。没有思想的生命是纯粹的行尸走肉,其长度虽大,它的宽度却始终为零,而长乘以宽的整个生命的内容依然是零。

材料作文写作指导12

  【文题展示】

  随着依据莫言作品改编的电视剧《红高粱》在各大卫视的热播,“莫言热”又一次在全国掀起,人们在尽情享受一场视觉盛宴的同时,也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震憾与惊喜。在这震憾与惊喜之中还有很多启人深思的东西。莫言女儿管笑笑在参加山东卫视《笑看红高粱》的录制时,曾爆料《红高粱》最初的手稿被莫言焚烧了。莫言却说:“这是作家对自己严格的要求。因为旧的手稿总是有一些东西让人留恋,很难下决心重起炉灶。烧掉了,只好逼着自己重新开始写,重起炉灶。”

  读了上述材料之后,请你自选角度,自主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写作指导】

  “莫言焚稿”既是一个成功者的抉择,也是一个富有启发意义的事例。是啊,用心写成的手稿一把火烧了固然可惜,但如果留着则会“让人留恋,很难下决心重起炉灶”,“ 烧掉了,只好逼着自己重新开始写,重起炉灶”,这样就会进入更新一层的境界,获得别一种成功。

  “莫言焚稿”这则材料告诉我们过去的事,也许有值得留恋的辉煌业绩,或许也有追悔不及的'遗憾,但这都已经成为过去。背负着昨天的痛苦、挫折、失败的阴影,无法做到豁达、坦然,只会使步履沉重,最终可能阻碍事业的成功和生命的进程;把昨天的荣耀记挂在心头,也会成为前进的羁绊,世界上有无数的人年轻时创下了令人瞩目的事业,老了一事无成,就是躺在昨天的功劳簿上睡觉,有的甚至顽固守旧,阻碍了历史或科学的发展。在特定情况下,对所追求的目标有所放弃才会有所获得,一味盲目追求,可能失去更多。学会放弃意义重大。放弃是一种选择,痛苦的选择、明智的选择。生活中有的东西是可以放弃的,如虚名、小利,但有的东西却永远都不能放弃,比如尊严、责任、诚信等。放弃的目的是为了获得。莫言的成功不就是最好的例子吗?

  明白了材料的内涵之后,我们就可围绕材料的主题行文立意,以下一些思路可供参考:

  1.放弃是另一种形式的选择:我们离开家乡宁静的生活来到都市,是为了能更好地发展出自我;我们放弃了城市安逸的生活来到偏僻的山村教书,是为了奉献自我;不收取贿赂是为了清白为官,不卑躬屈膝是为了一身正气……

  2.生活中有的东西是可以放弃的,如虚名、小利,但有的东西却永远都不能放弃,比如尊严、责任等。这些都是人之为人的最根本的东西,放弃了它们,我们就会沦落为社会的渣滓。

  3.通过一个人放弃的东西,我们可以看出这个人的性格和品质。钱学森放弃国外优越的条件回到百废待兴的祖国,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代科学家的爱国情怀;一位老模范工人每每把自己应得的荣誉让给年轻的一代,从中我们可以看到爱护青年、无悔奉献的高尚品质。

  4.放弃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我们拒绝了游戏机的诱惑是为了获得优秀的学业,我们放弃了青春期青涩的果子是为了获得成熟的情感……

  5.可以从放弃与获取的关系入手,展开自己的论述。

材料作文写作指导13

  五步成文法——“引”、“析”、“提”、“联”、“结”

  1、“引”——定向剪裁,概述材料。

  所谓“概述”,就是不能将题目所给材料原文照搬,而是对准自己立论的指向剪裁材料,使材料为我所用的“定向剪裁”。应抓住材料的核心内容简要叙述,引述时应注意:

  ①、要有针对性。即所引的材料一定要符合题旨的需要,能为中心(论点)服务;同时根据中心(论点)的需要,恰当地处理好所引材料的详略。

  ②、要概括。即对所引用的材料,根据中心(论点)的需要,以最为浓缩的精要语言对它进行高度地概述,而省去不必要的过程和细节描写。

  2、“析“——分析材料,突出感悟点。

  “析”,就是围绕议论的中心对引录材料内容的寓意进行扼要分析。要求分析得准确,切合事理,语言精要。“析”的目的是为中心(论点)的提出创造理论的条件。

  3、“提”——提出论点,纲举目张。

  “提”,就是通过材料的分析之后,顺势提出中心(论点)。根据内容的需要,有时也可以将“析”与“提”两部分的观点“合二为一”。 中心(论点)是全文内容的“神”,材料组合的“纲”,起统帅作用。因此,中心(论点)的提炼,必须做到:扣材、准确、稳妥、鲜明、简洁。

  4、“联”——联想联系,论证论点。(主体部分)

  “引”“析“后,作文就完成了对材料的处理。“联”是运用材料提供的道理来类比社会生活,议论社会生活的过程。可以联想类似的道理(从道理上论证),也可以联想相关的社会生活现象(从事实上论证)。这部分是作文的重点,既要放开思路,又要概括力强;既要重点突出,又要尽量正反结合。

  表述观点(分论点)的角度:

  1、原因:从 为什么 的角度思考

  2、结果:从 结果会怎么样 的角度思考

  3、态度:从 应该以什么态度去对待 的角度

  4、方法:从 如何去做 的角度思考

  5、“结”——重申材料,深化论点

  结尾呼应开头,或进一步强调论点,或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或提出希望要求。

  新材料作文之大忌(忌,即 不要 )

  1、忌文章一开头即用“读了这则材料”、“看了这幅漫画”之类的话代替对材料的引述,把写作文等同于回答问答题,因为一旦离开具体试卷我们就不知“这”为何云。

  2、忌对原材料进行随意改动,杜撰原材料的故事与情节,或者对原材料进行续写。

  3、忌“引材料”时生搬硬套,原文照搬。

  4、忌抛开材料,信马由缰。

  既然要求根据材料来作文,就必须以材料为根据来联想生发,不能置材料于不顾,而天马行空,脱缰狂奔。材料作文要求若即若离,不即不离。由此可见,写材料作文是带着镣铐的舞蹈。

  5、忌就事论事,局限于材料。

  在吃透材料的基础上,应本着“文章合为时而著”的原则由此及彼,联想生发开去,借题发挥,写出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使文章真实而具有现实性。

  例文:

  校准自己的秤

  “可也怪,人怎么是直着走的?”这是王永玉画作中一只螃蟹的台词。(引)

  螃蟹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呢?或许因为它蟹眼近视,见少识短?或者因为蟹心太小,只装得下自己,容不得别人?我想多半是后者。螃蟹的自我感觉太好了,以为自已横行,别人也得霸道。拿自己的好恶去强求别人,却不知道在指摘别人的时候,可笑的正是它自己。(析)

  由是我想,高贵的人啊,可不要象螃蟹一样自以为是呀!请你在称量别人的时候,最好校准自己手中的秤,先称一称自己。(提)

  记得有一个老套的故事:从前,某国有一眼泉水,名叫“狂泉”。国人喝了这泉水,没有不发狂的。只有国王食用井水,不患狂病。结果国人反而认为正常的国王是狂人,大家要合力治疗他的“狂病”。他们对国君又烧火艾,又扎银针,又灌汤药,直到国王也发狂,大家才欢心乐意。(联1,古代寓言)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闹剧呢?是因为国人意识不到自己的错误,是因为它们的是非标准发生了颠倒。

  这种以不正常笑正常,把正常当不正常的现象历史上不乏前例。汉代苏武囚于匈奴,同是汉人的卫律劝苏武说,你看我“负汉归降匈奴”,“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宝贵如此”, 你怎么这么不识时务呢?卫律恬不知耻,当然遭到了苏武的痛斥,落得千古骂名。(联2,古代人物)

  当今现实生活中,象螃蟹这样自以为是,黑白不分的家伙似乎越来越多:有头发染得半红半黄的男女指着别人的满头黑发说,“老土,你怎么不去染一下呀?”靠歪门邪道混得职称的前辈“关心”后辈说,“不就少了论文吗,真傻,怎么不去抄几篇呀?”新官上任,亲朋故旧会说:“怎么不趁机捞一把啊?”这些人就如自以为是的螃蟹和喝了狂泉的疯子一样,本来自己横行已是“另类”,结果却笑话别人傻气。(联3,现实生活)

  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很复杂。我想,主要是因为社会变革过程中,一些人面对权钱利色等诱惑,丧失了正确的立场,颠倒了是非标准,结果以丑为美,以耻为荣。说到底,是极端个人主义在作怪。如果不引起警惕,后果是十分危险的,小而言之,它见笑大方,败坏了自己的形象,阻碍了自身的发展;大而言之,它恶化了社会风气,影响了社会和谐。(深1,挖根源)

  现实中不是有很多类似的怪现象吗,危害祖国成了“斗士”,背离人民成了“本事”,愚昧无知成了“时尚”,好逸恶劳成了“潇洒”,损人利己成了“能耐”,见利忘义成了“聪明”,违法乱纪成了“勇敢”,骄奢淫逸成了“荣耀”,如此等等。长此以往,是非混淆,荣耻颠倒,以耻为荣,以荣为耻,社会怎么能健康发展呢?(深2,说危害)

  所以,我们要加强学习,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在张扬个性,追求百花齐放的时候,更要树立正确的是非观、荣辱观、美丑观,这样,才不至于“蟹”眼看人低,才不至于脱离社会准则,突破道德底线,做出些见笑大方甚至祸害百姓的事来。(结,解决办法)

  [评析]本文从材料中螃蟹的好奇入笔,抓住螃蟹奇怪人的直行这一结果发出疑问,查原因,定论题,提观点,这种读后感似的写法使论题和观点紧扣材料。论证部份分别从古代寓言、古代人物和现实生活三方面联系开去,避免了就事论事,使内容丰富,论据充分。然后,进一步探求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分析其危害,使论证更加深入。最后,提出解决办法,要树立正确的是非观、荣辱观、美丑观,照应标题,使文章结构完整。

  警惕螃蟹及其他

  燕雀不会理解鸿鹄,蜩、学鸠不会理解鲲鹏,子兰不会认同屈原,秦桧不会认同岳飞,自然界、人类社会中这类形同冰炭、判如霄壤的物与人太多太多,不足为怪。(议)

  现在,我奇怪于一只螃蟹。奇怪于黄永玉的画作《螃蟹》及其解说:“螃蟹:可也怪!人怎么是直着走的?”明确的'说,是奇怪于螃蟹的奇怪,奇怪于螃蟹对人类的不理解不认同,同时,对这只螃蟹以及类似的人与事多了一些警惕。(引用材料,提出观点)

  我警惕于横行霸道者的好心情。荀子批评过螃蟹的浮躁,说它虽六跪而二螯,却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身者。更多的人鄙夷它的是横行霸道。曹雪芹说它:“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元好问说它:“横行公子本无肠,惯耐江湖十月霜。”螃蟹不自知其丑恶、丑陋,反而自以为是,不可一世,这就值得人们玩味与警惕了。可以进一步想一想,社会上,坏人洋洋自得,好人郁郁寡欢的情况难道还少吗,能不警惕吗?能不反思吗?(议、联1)

  我警惕于以不正常为正常的是非标准。自己横行霸道,就奇怪于责怪于别人的正道直行,甚至于将横行霸道定格于行道规范,我可以断定,你一介匍匐扁行的螃蟹,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是可笑而不自量的。因为正道直行的人怎么瞧得起你,怎么听从于你?然而,在我们身边,在我们社会,类似的以不正常为正常的事还少吗?甚至,把不正常作为正常的价值取向、是非标准的情况还少吗?前几年,你没有“三证”,就有可能被当作“三无人员”关押起来,有可能像孙志刚一样死于非命;现在,你如果没有本地户口又想在本地就读,就可能要交一笔数量不菲的择校费;你如果不是公职人员,生病住院,医药费就可能全部自个儿掏腰包。不一而足。人们已经习发为常,麻木不仁了。但我以为这正是我们应该心有警惕,力图改变的。关键的一条,是不能让“螃蟹”有太多的发言权,不能以“螃蟹”的是非标准作为人类的是非标准。不然,我们有人性、人道、人心的人类可就遭罪了。(联2)

  我警惕于黄钟毁弃,瓦釜雷鸣的逆向选择。“看你横行霸道到几时”?是一句俗语。意思是天理昭彰,你横行霸道,为非作歹,你就是秋后的蚂蚱,蹦不了几天,你就狐狸尾巴长不了。从整个历史进程看,这也是对的,人间正道是沧桑嘛。但从历史的某个阶段,某个局部看,奸诈者为民立范,飞黄腾达,正直者做牛做马,呜乎哀哉的情况却也太多。自然生态的优胜劣汰,到了政治生态、社会生态里,往往却是劣胜优汰。屈原就不是子兰的对手。他激愤,他哀叹:“接舆髡首兮,桑扈裸行。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伍子逢殃兮,比干菹醢……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他的悲剧,逆向选择的悲剧仍然悲剧般地一代代地上演。北岛的诗仍然是真理。我警惕,我痛心。(联3)

  由黄老的画,我想起了鲁迅的话:人们常怪异于横行霸道的坏人何以要活在世上。但不明白,这世上有时候不是我们让不让坏人活命的问题,而是坏人让不让我们活命的问题。我想到了伏契克的《绞刑架下的报告》的最后一句话:“人们啊,我是爱你们的,你们可要警惕啊!”(结)

  [评析]这是一篇文气酣畅,才气逼人的好文章,开头从燕雀不解鸿鹄,秦桧中伤岳飞等自然、社会现象入笔议论,引出螃蟹不解人类的话题,同时提出对螃蟹以及类似的人与事要警惕的中心论点。中间论证部分联系古代和现实生活实际,采用并列式结构,用三个“我警惕于”提出分论点,紧扣论题,文脉清晰。结尾部分,引用鲁迅和伏契克的话,再一次重申了“要警惕”的观点,使首尾呼应,结构完整。

  文章抓住“螃蟹不自知其丑恶、丑陋,反而自以为是,不可一世”来批判和立论,不仅紧扣材料,思想深刻,而且联系生活实际,针对性强。写螃蟹丑恶的一段,通过引用前人诗句来证明,论证有力,有文采,充分展现了作者浓厚的文学功底。写屈原的一段,对比“奸诈者为民立范,飞黄腾达,正直者做牛做马,呜乎哀哉的情况”,思想深刻,足以让人颤栗和警醒。

材料作文写作指导14

  材料作文写作指导

  材料作文要“三清”“三扣”

  材料作文的内容一般来说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话题式”的材料。

  在所给的一段文字中表达一个相对集中的中心,或者是一个相对明确的语意指向,我们把这一中心总结出来后,按照“中心”来构思、写作,就完全是在围绕“材料”来写了,这类的材料作文,我们把它看成是“话题”作文,只是多了提炼中心的环节。另一类是“选择式”的材料。

  在所给的文字中展示出所给话题的几个方面,考生只要选择一个方面来写就可以了,这种形式多见于“格言”、“哲人说的话”中。面对灵活的表现形式,缤纷的文字内容,考生往往不能抓住材料的根本,导致作文偏题、跑题,成为困扰考生的难点。写好材料作文其实并不难,面对材料,考生要做到“平心静气”,摒弃一切浮躁心情,调整好自己的写作状态——这是写好材料作文的前提条件。审题要“三清”

  1.看清材料,领会内容。在阅读材料时,要注意判断这段材料属于哪类材料作文,具体理解整体材料的内容,要把材料实实在在地读懂,这一环节重在整体把握材料。

  2.理清内容,提炼中心。这一环节是决定是否跑题的关键,一定要认真对待。在整体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如果是“话题式”的内容,要概括其中心,明确材料的主旨,这就是写作要确定的主题;如果是“选择式”的内容,需要选取一点,来确定这一点的主要方向,从而确定作文的写作主题。

  3.读清要求,规范写作。读完材料后,千万不能忽视的是“写作要求”。材料叙述后的要求需要细细阅读,如果有“根据材料”、“结合材料”的文字,最好作文里要巧妙体现材料的内容或影子,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引材料”,但“引材料”时切忌生搬硬套;如果没有上述文字要求,就可引可不引了。然后再看具体的写作要求,明确作文在拟题、文体、写法、字数等方面的限制,然后再规范地写作,决不能“越雷池一步”。构思要“三扣”

  1.扣住材料,明确文章的主题。主题是文章的灵魂,也是联系材料的主要纽带,因此作文中的主题一定要明确突出,这是写出优秀作文的必要条件。不论是记叙文还是议论文,主题最好与所给材料有直接联系,并且在作文各个部分(开头、中间、结尾)都有体现,所以在构思时“点题”的设计就尤其重要了。

  2.扣住主题,明确文章的重点。如果要写一篇议论文,中心论点的论证无疑是全文的重点;如果要写一篇记叙文,重点部分就是最集中体现文章主题的部分,对这一部分的描写要尽量丰富、形象,从而明确其在文章中的地位,进一步突出文章的主题。

  3.扣住重心,明确文章的亮点。文章的亮点是最吸引人的地方,它可以是全文的素材选择、情节构思还可以是语言表达、修辞的运用等等,不管是哪个方面,总之需要考生把文章的亮点在有力地突出主题的同时明确出来,这样作文就增添了亮丽的色彩。写作要“五个一”

  一个靓丽的题目:题目文章的眼睛,一个精炼又吸引人的题目,是一篇精彩的文章内容的集中体现,所以千万不要简单处理自己的作文题目,在拟题时要特别关注这一点。

  一个引人入胜的开头:文章的开篇要显示出自己驾驭语言的能力,新颖、别致的开篇往往是吸引人的最主要的亮点。

  一句点明主旨的话:在具体的写作行文中时刻要明确作文的主题,因此要想明确主题,至少一句点明主旨的话是必不可少的。

  一个耐人寻味的结尾:结尾像是乐曲结束时的音符,越是回味无穷,越是让人觉得妙趣横生。

  一个整洁的卷面。

  介绍材料作文几种审题立意的方法。

  1、提炼本质

  这种方法就是抓住材料所反映的本质性的问题去立意。这种方法适用于平实的叙述性材料。这类材料没有明显的是非曲直,所表达的中心也不含蓄,就靠我们提炼出一个带哲理性的观点。例如:

  1987年,75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集会。有人问一位诺贝尔获奖者:您在哪所学校,哪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最有价值的东西?出人意料,这位学者说,是在幼儿园。“在幼儿园学到什么呢?”学者答:“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了事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要仔细观察大自然。从根本上我学到的东西就是这些。”这位学者的话代表了科学家的普遍看法。在分析材料时,就要抓住学者话的本质。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无私友爱品质。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不贪的本质。东西要放整齐:严格的习惯。做错了事要表示歉意:知错必改的品质。吃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我们看出,老学者在幼儿园学到的是一些良好的品质和习惯,这些良好的品质和习惯使他取得了成功,实现了人生的价值,所以这一材料的本质问题就是:从小养成良好的'品质和习惯使人终生受益。以此为论点,深刻,准确。2、道理升华

  这种方法适用于比较含蓄的隐喻型材料,寓言,带有哲理性的自然现象。运用这种方法是要在分析概括材料中心的基础上进一步展开联想,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从而提炼出更深、更新的观点。例如“滥竽充数”的典故从一般意义上来说是在讲没有本领的人混进来冒充有本领最终总要现出原形。从这个道理引申开去,我们可以想到人必须有真才实学的重要性。1990年高考作文材料提供的是寓言《小姑娘与玫瑰园》,20xx年的《智子疑邻》都属于这一类型,分析这类材料,就要揭示蕴涵在材料中的那个“理”,然后再将这个道理的适用范围扩大化。又如《猎户》引《淮南子》中有一段:

  畋不掩群,不取麕夭;不竭泽而渔,不焚材而猎。就这一段话联系现实写一篇议论文。

  有同学就事论事谈打猎,有的同学谈要保护小动物,要有恻隐之心;有的同学从效益的角度谈方法。这些都不得要领。也有的同学谈要保护生态平衡,不能把野生动物灭绝,这似乎都扣题了,但恰恰犯了一个错误:就事论事,没有上升到理论高度,没有在理论的指导下去“俯瞰”生态平衡这一问题。

  不论是打猎,还是捕鱼,这几种做法有着共同的实质:只顾眼前利益,不顾将来。这就是蕴涵在材料中的那个“理”,从这一点出发,我们就可以这样立意:凡事要有长远眼光,要留有余地。再用它去联系联系现实生活,我们会自然的想到一些与此相似的事情,如弃学经商等。

  漫画这种形式也常被采用。如1996年的“截错了”就是如此,漫画一般用夸张,幽默,讽刺的手法反映现实,多属于隐寓型的,所以也应该揭示画面所蕴涵的那个道理,再放之于现实,加以升华,而不能就画论画。

  3、同异互求

  这种方法就是把几个不同材料的某一共同点提出来,加以概括提炼,作为文章的论点。这种方法首先适用于相似排列的多元式材料。如有这样一组作文材料:第一则材料是一正面名作家,晚年伤病困扰,不辍写作;第二则材料写一老教育者前半生有重大过失,晚年不堪

  外族入侵,保持名节,骂敌遇害;第三则材料中的陈独秀是中共创始人,曾犯过严重错误,晚年赋闲,贫病交加,仍不屈事微敌。三则材料的共同点是保持晚节、夕阳无限好,人间重晚晴。这一共同点就应是作文立意之所在。另有一个题目也给了三则材料,要求根据材料写议论文。

  A有人问世界著名球星贝利他最满意的进球是哪一个,他回答说:“下一个。”B有人问我国著名导演谢晋他拍得最满意的影片是哪一部,他回答说:“下一部。”C鲁迅先生说过:“不满是向上的车轮”。

  认真思考一下不难看出,这三则材料的共同点都是在讲“不满足已有的成绩才能进步”的道理。找到了这一共同点,文章的中心论点就可以确定下来了。

  4、自由评论

  这种方法适用于是非型材料,这类材料作者不摆明自己的观点,也没有明确的倾向,需要我们分析其中是非曲直,拿出主见。一般说这类作文不求结论的一致性,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言之成理即可。如有这样一则材料:

  某车间主任的人选在大黄和小黄之间难以确定,新厂长想通过下棋测试性格确定一个人,与大黄下,大黄稳扎稳打,出手老练,三局都握手言和,与小黄下,小黄猛打猛杀,咄咄逼人,既有开局三斧头又有“半路杀出个程咬金”,前两局直杀得厂长无还手之力,第三局宣称一定要赢厂长,不料只下了个平局,小黄不肯罢休,拽住厂长再干,厂长不干了,因为他已物色好车间主任了。

  需要指出的是,有些材料将褒贬爱憎的感情或明或暗地体现出来,这就是材料的是非倾向性,对此不可视而不见。辨明材料中的倾向性,可以判断自己提炼的观点是否正确。如以下这则材料:

  当断臂的维纳斯展示在人们面前时,无数好事之徒趋之若鹜。他们提出种种接上断臂的奇思妙想,维纳斯的断臂就如一个充满诱惑力的圈套,但迄今为止没有任何设计能获得普遍的赞赏。

  5、反弹琵琶

  有个鲁国人,擅长织麻鞋,他的妻子擅长织白绢。他们想到越国去居住,于是有人对他们说:“你们将会贫穷不堪了。”这个鲁国人问他是何道理,那人说:“麻鞋是穿在脚上的,而越国人是赤脚走路的,白绢是做帽子的,而越国人是披发的,你们夫妻的特长,在越国是无用武之地的,怎么能不穷呢?”

  我们可以把材料中的问题倒过来思考和分析,从相反的角度对原材料提出质疑:鲁人到越国去一定会贫穷吗?也可能正因为越国人赤脚、披发,鞋帽才有大市场,从而可以得出鲁国人未必会穷的结论。这种立意是一种逆向思维,这类辩证置疑的文章,如果角度新颖,立意深刻,有思辩色彩,能很好地抓住阅卷老师的眼球。

  在分析材料、提炼观点时还应注意的一点是思路要灵活,要学会多角度分析问题。比如“滥竽充数”这一成语故事从不同角度分析就可提炼出几个不同的观点。达"芬奇画蛋的材料,从广义上说,可以提炼出“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万丈高楼平地起”的观点;从学生的角度考虑,可以悟出“学好基础知识、练好基本功很重要”的道理;从教师的角度则可以探讨“名师出高徒”、“抓好基本功训练的必要性”的问题。

  多角度地分析问题,不仅有助于提炼出富有新意的观点,同时也有利出培养思维的变通性、发散性。多角度分析材料,必须从题目要求出发,不能脱离材料牵强附会,同时还应从自己熟悉的、有创见的方面选择恰当角度、确立文章的中心。材料作文审题示例。

  以上五种方法,并不能包括审题立意的所有方法,也还都是纸上谈兵,要想使之发挥作用,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在写作中去实践,去摸索,去总结,从而不断提高写作水平。

  【训练1】

  阅读下面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800字。

  在美国阿拉斯加温利钦自然保护区,为保护区内的鹿群,人们射杀了狼。十几年后,鹿群从4000只发展到40000只,但它们体态笨拙,没有了昔日的灵秀,并且因为体质衰弱,开始大批死亡。人们只好把狼再请回来,鹿又开始四散奔逃,但却恢复了昔日的勃勃生机。「思路引导」材料内容前后是因果关系。应该立足材料所述事物的“果”去追溯事物的“因”,然后就其“因”立意,联系现实生活中的某一方面展开议论。消灭了狼,鹿无忧无虑,饱食终日,数量大增。人们似乎达到了保护鹿的目的,但鹿没有了天敌,也就消除了生存的压力,于是导致体质衰弱而大批死亡。

  联系实际,我们不难想到人类的生活。如果像材料中的鹿群那样,没有生存的压力,人的意志就会消沉,精神就会空虚。可见,竞争是促进发展的重要条件。正如古人所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训练2】

  请认真阅读下面这则材料,联系实际,选取一个角度,自行立意,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不要写成诗歌。

  一位富商,临终前,见窗外的市民广场上有一群孩子在捉蜻蜓,就对他四个未成年的儿子说,你们到那儿给我捉几只蜻蜓来,我有许多年没见过蜻蜓了。四个孩子飞速下楼,来到了广场。不一会儿,大儿子就带了一只蜻蜓上来。富商问,怎么这么快就捉来了一只?大儿子说,我是用你刚才送给我的那辆遥控赛车换的。又过了一会儿,二儿子也上来了,他带来了两只蜻蜓。二儿子说,我把遥控赛车租给了一位想开赛车的小朋友,他给了我三分钱,我只用两分钱向另一位有蜻蜓的小朋友租来的。爸,你看这是那多出来的一分钱。富商微笑着点点头。

  不久,老三也上来了,他带来了十只蜻蜓。三儿子说,我把遥控赛车在广场上举起来,问:谁愿玩赛车,愿玩的只需交一只蜻蜓就可以了。富商拍了拍三儿子的头。

  最后到来的是老四。他满头大汗,两手空空,衣服上沾满尘土。富商问:孩子,你怎么搞的?四儿子说,我捉了半天,也没捉到一只,就在地上玩赛车,要不是哥哥们都上来了,说不定我的赛车能撞上一只落在地上的蜻蜓呢。富商笑了,把儿子搂在了怀里。

  「思路引导」从材料看,富商让孩子捉蜻蜓的目的就是在他临终前能够享受到和人们一样的快乐,那就是见一见自己许多年没有见到的蜻蜓,这是对生命多么深切的眷恋啊!作为儿子,不管采取什么手段,只要能给临终的爸爸带来蜻蜓,带来快乐即可。所以,前三个儿子,虽然不是捉,是换、租、拍卖,但目的达到了,就没什么可责备的。那么,是不是四儿子没有捉到一只蜻蜓,爸爸就不高兴啦?也不是的,材料上说:“富商笑了,把儿子搂在了怀里。”说明,四儿子同样给富商带来了快乐,这个时候,蜻蜓的有无就显得不重要了,关键是那充满童趣的过程,给他们自己,也同时给临终的父亲带来无上的快乐。

  所以,我们审读材料,一定要整体把握材料的中心内涵,不能只抓住只言片语。像这则材料,如果只抓住前三个儿子聪明,有商品交换意识,或者是提高效率,会动脑筋,讲方法,具有创新意识,这正是现代人所应具备的,而老四死脑筋,不会变通一下方法,是思想传统、守旧、低效率的表现;或者肯定老四诚恳认真的态度,否定前三个儿子投机取巧、不劳而获的态度等,这恐怕就偏题了,因为富商毕竟不是给儿子们出一道智商测验题,或者品德考察题。临死的人了,不就是希望儿子们快乐地活着,而自己临终前也想得到和平常人一样的快乐吗?

  至于如何立意,可以多角度,但无论从哪个角度立意,对材料一定要整体把握,材料“快乐”的中心内涵不能丢掉。比如我们可以立意为“快乐在于行动的过程中”。有了观点,就在脑子里问自己为什么——为什么快乐在于行动的过程中呢?材料是一个

  方面,可以作为一个方面的论据。一个富商,生前为生意日夜奔忙,很有可能没有真正享受到生活的什么乐趣,或者对于快乐的内涵可能没有真正的理解,但到了临终前见窗外的市民广场上有一群孩子在捉蜻蜓,他就感到那捉蜻蜓的过程是最大的快乐,他让他的儿子们都去体验一下。这是对人生真正的大彻大悟啊,可却到了他临终的时候!但不要就材料论材料,而是要由此及彼地去联想,想一想我们平时所积累的材料(包括阅读积累和生活积累)中有没有与之相类似的事情,或者与之相反抑或与之相关的事情。有了这些联想,思路自然就打开了。

  【训练3】

  与但丁、莎士比亚齐名,被称为世界诗坛三大巨匠之一的歌德,享年83岁,就在他逝世前的7个月,才完成了大型歌剧《浮士德》下卷的创作——补写完了难度较大的第四幕,使他的创作生涯达到了自己的巅峰。

  他的好友爱克曼在问及歌德的创作经验时,歌德只说了一句话:“我的创作好比推一块石头上山,石头不停地滚下来,我又推上去。”

  歌德的回答非常简单,却给人很多启迪。请根据上则材料,结合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思路引导」像这一篇材料作文,首先就要弄清歌德这句话的含义。这句话是个比喻,它把创作的过程比作上山推石头,石头不停地滚下来,又推上去。这就道出了创作的艰辛。伟大的作家总是为自己树立更高的创作目标,向更大难度的创作高峰挑战,这样才能创作出更为辉煌的作品。当然这个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其间会经历反复的失败,甚至创作出现迂回、倒退的情况也是有的,但真正伟大的作家不会失去向上攀登的意志,这就需要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精神和毅力。歌德创作的秘诀原来也就在这里。这是我们对材料喻意的理解,是为材料作文的第一步定位。

  紧接着是提取论点。歌德成功的秘诀实际上印证了一个普遍的道理:无论做什么事情,想成就一番大事业,没有上山推石头的那股韧劲和毅力,都是不可能成功的。这样推理,论点就可以提炼出来了。比如“百折不挠方为英雄本色”、“坚忍不拔才能走向成功”、“人生就是要向自我挑战”、“挑战人生的极限”、“人生的目标永远在巅峰”等都可以作为论点。

  有了论点,下一步的工作就是要为自己的论点找论据。这是同学们写作的难点,关键是平时积累的材料太少。为了说明论点,道理上的阐发、议论当然是必要的,但事实论据的使用更重要,事实胜于雄辩,不然,没有事实为证,文章怎么会有实在的内容,怎么会有说服力呢?关键是我们要学会调动,调动我们大脑中平时所积存的材料,产生由此及彼的联想,用最恰如其分的材料来说明论点。

  比如说要论证“人生的目标永远在颠峰”这一论点,歌德写作《浮士德》当然可以作为一个例证,拿来作为论据当然是可以的,但光有这点材料是不够的,还要由之产生相关、相似等类的联想,看还有哪些典型的材料来论证这一论点。比如说余秋雨,他本来是上海戏剧学院的教授,在戏剧理论研究方面已经达到了某一个巅峰,但他并不满足,而是为自己在前面又竖了一个目标,那就是文化散文,于是他周游全国,对历史文化产生美学的观照和理性的思考,写出了一本《文化苦旅》,开创了文化大散文的先河,可以说他在这方面又达到了一个巅峰了,然而他依然不满足,又在前面为自己竖立了一个更大的目标,于是他周游世界,于是《千年一叹》《行者无疆》等又捧到了我们读者面前。人生就是在这样的不断否定自我、超越自我、挑战自我的极限中不断前进的,直至达到生命辉煌的巅峰。像余秋雨这个例子,我觉得来论证这个观点还是比较恰如其分的。

  其他的,大家还可以去想。但要注意,一定要恰如其分,不能似是而非;要确有其事,不能胡编乱造,更不能妄加揣测,凭主观臆测,强加于人。在以上论证充分的基础上,就可以做出结论了。

  例说材料作文的立意分成

  湖北十堰一中徐有国

  《语文学习报》人教版高二总349期【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变脸是运用在川剧艺术中塑造人物的一种特技,是揭示剧中人物内心思想感情的一种浪漫主义手法。观众非常感兴趣,看过之后,无不惊叹。其实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会变脸的人不计其数,变得更快,变得更绝……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

  【思路导引】

  试题提供了一则关于在川剧艺术和现实生活中变脸的故事。要求“全面理解材料”,立足材料的整体含意。从形式上看,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但允许考生“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又体现出话题作文的某些特点。反观近几年高考材料作文的命题思想,均体现了材料作文与话题作文的双重特征,呈现出一种平稳发展的延续性。本题目的设置权且算是一次有益的实践与巩固。

  面对这样的题目,认真研读材料,准确把握其整体含意,无疑是写好作文的重要前提。那么,这个故事包含哪些侧面(或者说角度)呢?其中的川剧变脸特技,未必是值得深究的对象;关键在于材料末尾结合现实生活审视变脸现象的一句话“其实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会变脸的人不计其数,变得更快,变得更绝。”“绝”既可以看作是对“现实生活中的变脸”的积极肯定,也可以当成是对它的有力批判。由此生发开来,自然是符合题意的。剖析这个试题的立意,首先要认真解读“脸”的含义,这就需要我们看前面的所供材料了。由材料不难看出:“脸”既可以理解为实际生活中的脸,像脸面、脸庞、脸色等浅表性的含意;又可以看作是抽象意义上的脸,比如人的心理素质,为人处事的态度等。总之,“脸”在这里变成了一个符号,一个能呈现出一定的外部形态特征供人审察分析的符号。

  明白了“脸”的含义,写作思路就打开了。我们可以赞同变脸,梁启超说过:“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想得到可持续性发展,惟有不断地汲取他国、他民族的优势和精髓,不断地科学合理变通,那种固步自封、墨守成规的态度与做法是不可取的。小到一个人,“以人之长,补己之短”,有效地借鉴他人的长处,为我所用,未尝不可,切忌“夜郎自大”。当今世界正逐步趋于全球一体化,现实生活中的任何事物都是彼此关联的,孤立中求发展,无异于自掘坟墓。

  基于“赞同变脸”这个立意角度,我们还可以这样构思。一个人,在不同的生活情境中,必须呈现出不同的脸,这样的人生才是真实的,完美的。像警察,在歹徒面前是虎豹,在百姓心中是老黄牛,在家人身旁是小绵羊。像教师,在学生心里是红蜡烛,在后学者眼里是引路人,在校长的麾下又是学校发展的主力军。同时一个人要想有所作为,就应该依据当时特定的生活情境进行一定的合理的变脸,不至于使自己身陷泥淖,难以自拔,从而影响到自己一生的发展。

  当然,变脸自有变脸的好处,如果我们反弹琵琶,坚持不变,坚持自我,也是完全切合题意的。这样一来,就把话题转移带我们熟悉的领域中了,学生应该有材可选,有话可说,无形之中增加了写作的广度。在这方面的材料储备较为丰富:文天祥宁死不变节,布鲁诺投身火海捍卫真理,吉鸿昌胸前挂着“我是中国人”的牌子,东施效颦、邯郸学步、鹦鹉学舌等历史典故的反面例证……坚持正义,坚持真理,坚持自我,绝不用人格尊严和生命去换取功

  名利禄,绝不因倾羡学习别人的长处而丢失了属于自己的东西。

  从文体上看,既可以讲述“变脸”的经过,又可以讨论“变脸”的结果,适合记叙、抒情、议论类的各种文体的写作。学生完全可以选择自己擅长的文体,自由地表达观点和态度。总之,本题在立意上趋于开放,介于材料作文与话题作文之间,能考查考生的见识水平,也有利于考生放开手脚,道出独立的见解,写就富有个性和灵性的千字佳作。情景材料作文的观点提炼法

  怎样写好情景材料作文?第一,阅读全文,弄清大意。第二,舍次留主,抓住关键。第三,分析推导,提炼观点。其中第三点,是写好情景材料作文的关键。怎样提炼观点?方法有三种:

  一、因果推导法

  示例1猩猩,兽之好酒者也。大麓之人设以醇尊陈之饮器,大小具列焉,织草履,勾连相属也,而置之道旁。猩猩见,则知其诱之也。又知设者之姓名与其父母祖先,一一数而骂之。己而谓其朋曰:“盍少尝之?慎勿多饮矣!”相与取小器饮,骂而去之,己而取大者饮,又骂而去之。如是者数四,不胜其唇吻之甘也,逐大爵而忘其醉,醉则群睨嬉笑,取草履着之,麓人追之,相蹈藉而就絷,无一得免焉,其后来者亦然。大猩猩智矣,恶其为诱也,而卒不免于死贪为之也。根据上面的材料,我们分三步进行。

  第一步,阅读全文,弄清大意。这是一则寓言故事,讲的是猩猩面对山里人的诱骗,由清醒理智,对设圈套的人的反感、厌恶,到后来到底禁不住酒的诱惑,终于喝得越来越多以致酩酊大醉,最后落入山里人的圈套而导致全军覆没。

  第二步,舍次留主,抓住关键。猩猩们的最后结果是什么?“卒不免于死”。是什么原因使猩猩们“就挚而死”呢?文中结尾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贪为之也”。

  第三步,分析推导,提炼观点。导致猩猩死的原因,是它们经不起考验和诱惑,好酒贪杯,本性难改。尽管猩猩们开始时头脑清醒理智,曾经与诱惑抗争,但是它们的防范不是善始善终,不能坚持到底,因缺乏毅力而以失败告终。依上述诸多“原因”可提炼以下观点:

  ①贪婪=自取灭亡

  ②要克服自身的缺陷

  ③要立场坚不动摇

  ④要有毅力持之以恒

  由以上分析可知,因果推导法是由材料的结果出发,向上逆推出事情的原因,就其原因而提炼出观点。二、比较分析法

  示例2美国康乃尔大学做过一次有名的实验,他们把一只青蛙冷不防丢进煮沸的油锅里。这只反应灵敏的青蛙,在千钧一发的紧要关头,用尽全力,跃出势必使它葬身的滚烫的油锅,跳到锅外安然逃生。过了30分钟,实验人员用同样大小的铁锅,在锅里放了大半锅冷水,然后把那只刚刚死里逃生的青蛙放到锅里,在锅底用炭火慢慢地烧着。开始,青蛙很惬意,等到它意识到锅中的水温已使它熬受不住,必须奋力跳出才能活命时,一切已经为时已晚,它浑身乏力瘫软,呆呆地躺在水里坐以待毙,这只可怜的青蛙就这样葬身于锅底。第一步,弄清大意。讲的是有关青蛙的实验过程及结果。

  第二步,比较异同。这是一次对比性实验,同一只青蛙,同样的锅。实验的过程不同:第一次是滚烫的油锅,第二次是锅中的水由冷水变温水再变成沸水。实验的结果不同:第一次是奋力跃出,第二次是坐以待毙。

  第三步,提炼观点。青蛙在突如其来的危险面前,它能警觉则得以生存,但当危险在平安环境里悄悄来临时,青蛙则由囿于安逸而放松了警惕,最终因无力反抗而葬身锅中。通过

  比较,可以得出如下观点:

  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②要防患于未然

  ③和平环境里更要具忧患意识

  比较分析法,是将不同的材料或材料的不同方面作比,判断其利弊得失,由此得出结论或观点。

  三、归纳总结法示例3绵羊开店。

  绵羊先开了家理发店,刺猬第一个光临,绵羊给它烫了一个跟自己一样的卷发,刺猬气坏了,因为它的头发是防御武器,这下可没用了,于是告到工商局,绵羊的执照被吊销。绵羊只好改开缝纫店,乌鸦第一个照顾生意,绵羊给它缝了身跟自己一样的白衣服,而乌鸦的家族从来就忌讳白色,以“恶意伤害”之名起诉,绵羊的营业执照又被吊销。屡败屡战的绵羊接着又开了家饮食店,狐狸是第一位顾客,绵羊给了它做了份自己爱吃的炒青菜,而狐狸一贯吃的是荤菜,从不吃素菜,后果不难预料,绵羊又被吊销了营业执照。第一步,这是一则寓言故事,讲的是绵羊三次开店均告失败的事。

  第二步,绵羊三次开店为什么失败了呢?给刺猬烫发,使刺猬失去了防御武器;给乌鸦缝白衣,犯了乌鸦家族的“忌讳”;给狐狸吃青菜,有故意作弄之嫌。通过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一切从自己的主观愿望出发而不顾实际情况,只能是屡战屡败,不仅害人害己,自己也得不偿失。由此可以提炼出以下观点:

  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②凡事要实事求是

  ③一切要为他人着想

  ④不能一刀切

  由上可知,归纳总结法是从同一材料的不同方面或不同材料的共同点进行归纳,找出其本质特点,以此来提炼观点。

  文章的立意取决于审题。审题不清,那么立意就不准;立意不准,就会出现偏题、跑题现象。“棋失一着,全盘皆输”就是这个道理。材料作文审题原则

  ①整体性原则

  仔细阅读所提供的材料,切实弄清材料的中心和实质,不要只抓住其中的只言片语,以局部代替整体。当然,重视材料中起关键作用的语句是正确而且必需的,但它在必须在整体框架下进行。如这样一则作文材料,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作文:

  一伟大雕塑家完成了一座非常完美的雕塑,有人问她:“你是怎样雕出如此完美的雕塑的?”雕塑家回答说:“其实,这座雕像原来就在那里,我只是将它多余的边边角角去掉而已。”其实,在人生中,你就是那座雕像,只要去掉“多余的边边角角”,就能获得完善的自我,而那位出色的雕塑家,就是你自己!我们该怎样“审”这则材料呢?

  有的同学抓住了关键词“雕塑自我”,以此为话题,立意为“我勤奋努力塑造自我”、“我通过多读书塑造自我”、“我选择好的朋友塑造了自我”、“我培养自己高尚的情操来塑造自我”等等。有的同学更是出新:“我不用祛除自身的毛病,因为每一个成功的人都有缺点错误。”这样行不行呢?不行!只抓住材料本身的“只言片语”来立意,没有能够准确把握出题者的真正意图,未免偏颇。既然是审题,就应该审得全面,把材料作为一个整体来分析,而不是分割蚕食,片面立意。如我们把上面这则材料当做一个整体来分析就不难发现:除了“塑造自我”这个短语以外,“去掉多余的边边角角”也是很重要的一个信息。“去掉?多余的边边角角?

  才能塑造完美的自我”才是材料的中心内涵,围绕这一点立意选材文章就已经成功一半了。再如这样一则作文材料,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作文:

  武汉市的珞珈山,是武汉大学的所在地。山上有闻名遐迩的樱花园。每年的樱花时节,游人如织。总见一些青年朋友穿着和服在樱花丛中摄影留念。一次,一位在武汉留学的韩国青年见此大为不解,她对她的导师说:“他们为什么要穿着和服去照像呢?我们韩国也有樱花,但从没有人穿着和服去同樱花照像。”她的导师苦笑了一下,无言以对。

  这则材料从导师的“苦笑”“无言以对”来看,表现了导师对那些穿着和服照像的青年人的不满和鄙视。导师的心声体现了命题者的意图,也体现了材料的主旨,即批评那些穿和服照像的中国青年,批评他们崇洋媚外,民族尊严沦落,国家观念淡薄。这则材料所涉及的对象有四个:一是游人,二是中国青年,三是韩国青年,四是导师。这四个对象表现为材料的四个角度。而最能表现题旨和意图的是第二和第四角度。在第二和第四个角度中,假如从反面立意,指出“苦笑”是思想封闭的表现,由此而论证中国要走向世界,要增进各国人民的友谊,就必须解放思想。这个文意,虽然新,但不符合材料的题旨和命题者的意图。所以,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我们应当引导学生正确把握角度与题旨的关系。如果一味求新,“反弹琵琶”,只会曲解原材料的意思。

  ②多角度原则

  很多材料包含两个或更多含义,因此分析材料时,要运用发散性思维,很快列出由材料中引出来的观点2~5个,然后找出一个对自己写作有利的分析角度去写。如这样一则作文材料,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作文:

  有个鲁国人,擅长织麻鞋,他的妻子擅长织白绢。他们想到越国去居住,于是有人对他们说:“你们将会贫穷不堪了。”这个鲁国人问他是何道理,那人说:“麻鞋是穿在脚上的,而越国人是赤脚走路的,白绢是做帽子的,而越国人是披发的,你们夫妻的特长,在越国是无用武之地的,怎么能不穷呢?”

  1.横向立意:就是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思维顺着原材料所告诉读者的指向去考虑。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脱离实际。这种立意的好处是能紧扣材料的基本倾向、主要观点,因而不会出现偏题、走题的现象。

  2.反向立意:就是把原材料的问题倒过来想想,从相反的角度对原材料提出质疑。因为越人赤脚、披发,鞋帽就大有市场,就会得出鲁人未必会穷的结论。这就要求鲁人敢于尝试、敢于冒险、敢于改革。

  3.延伸立意:就是在原材料已知内容的基础上,对原材料作合理的联想,进行恰当的推理、引伸。

  “亏本生意做不得”,“无用武之地焉能致富”等观点。

  4.类比立意:就是通过联想,把材料的已知内容同材料外的其他内容由此及彼地联系起来考虑,找出其中的相似点。

  办企业、做生意,要根据当地的生产、消费、风土人情等情况,也要根据需要与可能,那么就要求我们考虑动机与效益,又要扬长避短,才能生财有道。

  ③明限制原则与话题作文相比,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限制性非常强,必须要明确材料题旨来确定立意。如这样一则材料,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作文:

  有一个生长在孤儿院的男孩,悲观地问院长:“像我这样没人要的孩子,活着究竟有什么意思呢?”院长交给他一块石头,说:“明天,你拿这块石头去卖,但不是真卖,不论别人出多少钱,绝对不能卖。”

  第二天,男孩蹲在市场的角落,真有好多人要买那块石头,而且价钱越出越高。晚上,院长要他明天拿到黄金市场去叫卖。在黄金市场,竟有人出比昨天高十倍的价钱要买那块石头。

  最后,院长叫男孩到宝石市场去卖这块石头,结果,石头的身价较昨天又涨了十倍,甚至被传扬成“稀世之宝”。

  院长对男孩说:“生命的价值也就像这块石头一样,一块很不起眼的石头,由于你的珍惜而提升了它的价值。”

  在进行作文训练的时候,有很多同学以“珍惜”为话题,写“珍惜友谊”、写“珍惜时间”、“珍惜幸福生活”、“珍惜学习机会”等,都未免偏颇。只要我们再全面深入地进行分析,就会明白这则材料的主旨才是话题——“只要自己看重自己,珍惜自己,你的生命就有意义、有价值。”材料对“珍惜”有了更具体的限制。

  ④倾向性原则

  有些材料,客观地叙述一件事,说明事物或现象,不带命题人任何主观感情色彩和思想倾向;有些材料则正好相反,在叙述、说明或评论某个事物时,明显地流露出作者的情感倾向,这样我们可从材料的情感倾向入手来审题立意。如这样一则材料,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作文:

  当断臂的维纳斯展示在人们面前时,吸引了无数好事之徒趋之若鹜。它们提出种种接上断臂的奇思妙想。维纳斯失去的手臂就如同一个充满诱惑力的圈套。但迄今为止仍未有任何设计能取得普遍的赞赏。

  材料中的情感倾向十分明显。“好事之徒”、“趋之若鹜”等词贬斥之情溢于言表。对想接上断臂在做法持否定态度,对断臂维纳斯持赞赏态度。据此可立意为:应顺其自然,不能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如果不注意分析情感倾向,立意为:坚持就是胜利或攻书莫畏难。就明显偏离题意。

材料作文写作指导15

  一、抓关键词,仔细分析命题者的思想倾向和感情倾向。

  命题者在命制试题时,往往将自己对材料的理解认识、感情倾向融合在材料与提示中,因此,要想准确恰当的审题立意,必须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语,仔细分析命题者的意图。如以下材料:周国平曾经这样说过:狂妄的人自称命运的主人,谦卑的人甘做命运的奴隶。除此之外还有一种人,他追逐命运,但不强求;接受命运,但不胆怯。走运时,他会揶揄自己的好运;倒运时,他又会调侃自己的厄运。他不低估命运的力量,也不高估命运的价值。他只是做命运的朋友罢了。

  材料虽然提出了对待命运的三种态度,但抓住材料中的“狂妄”“谦卑”两词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命题者意在让你否定“做主人”和“做奴隶”的做法,而赞同“做命运朋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联想生发就会得出以下理解:“做命运的奴隶”,屈从于命运的安排,在失败、厄运面前一蹶不振,当然为人们所舍弃。而像贝多芬那样“扼住命运的咽喉”,像司马迁那样“肠一日而九回”“忽忽而不知所往”,固然精神可嘉,但毕竟生活得太过沉重。而把命运当作朋友,坦然乐观的面对命运所给予的一切,往往会生活得既积极又满足。就像坚定乐观的霍金,面对不幸命运,带着感恩的心态坦然地接受一切,积极乐观的完善自己的人生。

  二、把握材料寓义

  当前中考材料作文要求从材料中寻找一个恰当的角度。提取出一个话题,自拟题目写作。因此,审题立意成为写作的首要问题。而材料对主题的.确立有着客观的、不容更移的“制约性”,很多考生把握不了材料所透视出来的中心。往往脱离材料另起炉灶,造成“跑题”。

  请看下面的作文题:

  独木不成林/只有千树万树紧相依,才有那阵阵松涛/一花不成春/只有千朵万朵压枝低,才有那满园春色/滴水不成流/只有千点万点长聚首。才有那万顷碧波。//亲爱的同学,生活又何尝不是如此/生活正是因为有了你。有了我。有了他/有了你、我、他的和谐相处。才五彩斑斓。

  要求:①根据你对这段文字的理解,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自拟题目写作;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字数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一则材料往往是多义的,你要注意最符合命题意图、最能体现材料指向的意义。上例所给材料是一首诗,理解诗的主旨才能确立写作的主题。这首诗的主旨体现在最后两句:“生活正是因为有了你,有了我,有了他/有了你、我、他的和谐相处,才五彩斑斓。”根据材料中的这个关键句,可以提取出“生活需要合作”、“和谐相处才有美好生活”、“团结就是胜利”、“集体就是力量”等写作话题。

  三、比喻、寓言类材料,先概括材料大意,再通过寻找与生活的对应点,深入理解题旨。

  寓义性材料的题旨和意图是隐含的、不外露的,只有更深一层地理解分析它的寓义,才能正确地把握题旨和意图。如以下材料:   一群刺猬冬眠,天气寒冷,他们相互之间挨得很紧,结果相互之间刺伤了对方;他们相互之间离得远了,就感觉不到温暖。最后他们选择了一个不远不近的恰当距离,相互之间既不刺伤对方,又能互相得到温暖。

  这则材料主要意思是刺猬之间应该保持恰当的距离,但仅仅看到这点还是不够的,还应该进一步找到所对应的现实生活:父母与子女应该保持恰当的距离,朋友之间也需要保持恰当的距离,个人与金钱、权势之间也应当保持一个恰当的距离……这样与现实生活一比较、对应,就会发现,两者之间有许多共同点,这个共同点,就是作文的依据和基础。

  四、选择恰当角度

  对同一材料,不同的考生会有不同的选择角度,要选取那些最能表现题旨的角度。如下面一则材料:

  犹太人经常鼓励自己,“没有卖不出去的豆子”。意思是说:如果没有卖出豆子,你可以加入水让它发芽,几天后可以卖豆芽:如果豆芽卖不动。那干脆让它长大,用来当豆苗卖;而豆苗卖不出去,则可以移植到花盆里。当做盆景:如果盆景也卖不出去,那么就再次移植到泥土里,让它长大,几个月后。它就会结出许多新豆子……   请认真阅读以上材料,自拟题目,文体不限,写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这则材料的意思是:当你遭遇挫折时,不要轻言放弃,只要及时调整心态、改变自己,机会迟早会眷顾你的。材料的中心是“豆子”。并不是“犹太人”。而有些考生则认为这则材料反映的是“犹太人做生意精明”,结果从这个角度人手。作文严重脱离材料主旨。因此,在把握材料题旨的基础上。选择正确的角度进行写作,是这类材料作文写作成功的保证。

  五、发散思维打开思路

  对“材料”必须先展开“发散思维”,思维打开了,可写的内容就丰富多彩了。如下面一则材料:

  五岁的晶晶在院子里玩耍,不小心摔了一跤。两天后,妈妈发现晶晶的左手举不起来了,原来女儿的锁骨受伤。妈妈又急又疼,可晶晶却有了意外的收获:“妈妈我现在知道哪边是左边了!”晶晶太小,一直分不清左右,这下好了:痛的就是左边!   晶晶摔了一跤就分清了左右的经历,给了我们许多有有益的启示:受挫折的过程往往就是获得真知的过程。走过崎岖小路,才能真正体味生活的欢乐;穿过茫茫迷雾,才能深切感受阳光的明媚。不经风雨,怎见彩虹;不吃一堑,难长一智……   晶晶的故事是否让你联想到生活中的某些经历或见闻?是否获得某些感悟和认识?请你拿起笔,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五岁的晶晶摔疼了左手,却从此获得了分辨左右的本领。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多方面的,为考生提供了充分发挥自己才华的宽广空间。考生既可沿着题目中的提示打开思路,选择立意,比如:立意一:痛苦中包含着收获。立意二:事物总是辩证的,坏事也会变成好事。立意三:走过崎岖小路,才能真正体味生活的欢乐;穿过茫茫迷雾,才能深切感受阳光的明媚。立意四:不经风雨,怎见彩虹;不吃一堑,难长一智!还可依据自己的知识积累与生活经历等的情况,发挥自身的优势,拓展思路,比如:立意五:亲身体验的事,留下的印象最深,给自己的帮助也最大。立意六:有时不幸也是福。立意七:苦难往往带来甜果。

  六、使用材料,恰当巧妙

  在材料作文中,材料在文章中的使用,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一般来说,引用材料有两种形式,即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化用)。根据文体的不同,使用材料也有不同,一般而言,写成议论文,开头最好引述材料,以便更好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其他文体也不能完全脱开材料,要在恰当的地方直接和间接引用一下材料,否则容易造成于材料疏远的感觉。

  七、读清要求,规范写作。

  读完材料后,千万不能忽视的是“写作要求”。材料叙述后的要求需要细细研读,这样才会写出符合要求,主旨的好文章。

【材料作文写作指导】相关文章:

材料作文写作指导06-20

新材料作文写作指导06-20

材料作文审题方法写作指导11-21

材料作文写作指导(精选15篇)07-15

材料作文写作指导(锦集15篇)06-21

作文写作指导09-27

作文的写作指导11-05

作文写作指导02-06

作文写作指导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