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记者团个人工作总结(精选9篇)
时间总在不经意间匆匆溜走,我们的工作又告一段落了,回顾这段时间以来的工作成果,你有什么感悟呢?好好写写工作总结,吸取经验教训,指导将来的工作吧。你还在为写工作总结而苦恼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大学生记者团个人工作总结,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大学生记者团个人工作总结 篇1
一、 总结
大学伊始,对于大学有太多的美好愿望。对于一个初入大学的学生有太多的迷茫,刚刚开始我设想过很多,想过加入学生会,但是一看见学生会的要穿正装,我就打消了这个念头。之后想了许久,大学生记者团来招新我感到新奇就加入了。这确实是对我的一个考验,因为我比较的内向,但我的坦然面对才行,经过这几个月我有了很大的改变。我庆幸我能够坚持下来,并且还将继续坚持下去。时间过得很快,在短短的几个月,我完成一次蜕变,在人生的路上,这些都将成为我宝贵的经验。
二、 工作总结
回顾这一学期的工作,我个人可谓感受良多。既学到了很多新的知识和理念,也还感到任由很多不足之处需要改进。在这一学期中,我与新闻部的同学共同经历了很多新闻事件的报道活动,从中体会到了团队精神的.重要性,完成了很多意义深远的新闻报道。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1.熟悉采访的基本礼仪和业务知识;
2.参与部门的各项培训;
3.学习并参与团内各项活动,见证了学校的各县大型活动和大事件;
4.做好部门日常采访及写稿工作;
5.20xx年重庆市高校校报研究会年会暨好新闻颁奖会议;
6.总结部门工作。
短短三个来月,对于我来说却是受益匪浅。我将会在今后的工作中,在团队的平台上,常请示勤汇报,力求把工作做得更好,在工作中磨练意志,增长才干,与记者团共进退。
大学生记者团个人工作总结 篇2
自从加入了大学生记者团以来,时间转瞬即逝。回顾大一一年的工作中,我个人可谓是感受良多。即学到了很多新的知识和理念,也还感到仍有很多不足之处需要改进。在上一年中,我与上级们,各个部门共同出划了很多板报。从中体会到了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在去年整整一年的时间里,我们美编部一共出过数十次板报。在面对各种规模较大的板报活动,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了其中。我本人也从中增强了组织能力和协调融洽能力。对美编部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也正是记者团给了我这样的参与和学习的机会。在出板报的同时,我也深刻的感受到部门领导给与我们美编部的支持和帮助。在今年的出板报工作中,我们还是会与各部门加强协作,再接再厉。
此外,在个人工作方面,我也还存在一些需要改进和努力的地方。新的开始,新的期待,美编部制定了新的计划。
一. 制定工作制度,缩短出版报的周期,合理安排人员出版报,保证质量,提高效率。
二. 做好与综合部在工作上的桥梁作用,共同合作,与其他各部门共同努力。
三. 加强部门内部交流,想要做好工作。首先要从自身做起,所以在今后的工作过程中,要不断的'进行内部人员的交流,培养彼此间的默契程度,增强部门的团结意识,以增强部门凝聚力,树立美编部良好形象。
四. 加强部门间的交流,在认真完成本部门工作的同时积极配合其他部门的工作,增强部门人员的人际交往能力,力争做到真诚,切实服务于记者团。
总之,一切计划都是本着为记者团服务的宗旨,部门人员的积极配合和记者团的有力支持将是我们美编部奋斗前进的动力。在此过程中,我们美编部不懈努力,为记者团树立更好的形象做出自己的贡献。
大学生记者团个人工作总结 篇3
一、本学期工作回顾:
在学院党委宣传与发展研究中心领导、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在新闻部成员的通力配合、事务部成员的积极参与、编辑部成员的齐心协力下,《泮池苑报》本学期出版、发行了第10、11、12期。无论从版式设计、内容选择,还是专题策划、栏目革新等方面都有较大的提升,《泮池苑报》正在一个良性的轨道上不断向前发展。
1.出版、发行了三期报纸:分别于9.10、10.20、12.5出版了第10、11、12期报纸。按学期初拟定的工作计划,原应出版4期报纸,但由于第1版的重大新闻跟不上出版速度,且本学期的报纸在稿件选择、审核、校对上较之前更加严格、精细,所以按实际情况的更订了工作计划。
2.按原定的“学院部门负责人专访”方案的计划,分别在第10、11、12期的“综合新闻”版上刊登了教务处主任曹骥、学工处主任彭中、大学生发展指导中心主任欧阳光磊,管理学部主任肖来荃、基础学部主任史千里,经贸学部主任万楚军、.工学部主任秦宜敏、图书馆馆长程彩虹等领导的专访。此举搭起了学院中层领导与师生间沟通的桥梁,扩大了学院各项工作的宣传力度,得到了学院师生的一致首肯。
3.在学期初进行了“我的奥运故事”和“感受荆州”的征文启事,但由于宣传力度不足和同学参与积极性不高等原因,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只是将产生的一批好的文章在《泮池苑报》第11期的第4版上进行了刊登。
4.在报纸的出版过程中,编辑部成员一是在保留传统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以贴近实际、贴近同学为目标,根据需求开辟一些新栏目,如《评论员文章》、《图说新闻》、《草样年华》、《影评》等。二在保证品牌的同时,对现有可行性较高的传统节目进行了完善,如《留言传情》的参与面扩大、《新书推介》的内容量增加、《文化长廊》的荆楚特色加强。这些举措受到了大多同学的好评,使《泮池苑报》的声誉不断提高、受众不断扩大。
5.外宣组在报纸的发行中,认真履行职责,将报纸发放到了每一个班级、寝室,并积极、主动进行宣传。且不断增加报纸在校园的发放力度,每一期都在泮池拐角进行了发刊,又根据发放人员的反馈,将第12期报纸在西校区投放了1200份,基本上做到了人手一份。使《泮池苑报》作为学院唯一正式的官方纸质媒介的影响力不断加强。
6.按《长江大学文.学院新闻媒体稿酬标准及支付办法》的文件精神,已申请将《泮池苑报》第7-10期的'稿费进行了发放,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编辑部成员辛勤劳动的肯定。
二、下半学年工作设想:
1.按有品位、有深度“校园《南方周末》”和信息量大、贴近生活的的“校园《楚天都市报》”为发展目标继续加大报纸的版式设计、栏目革新、内容选择。在版式设计上将以美观、大气为宗旨;在栏目革新上将以贴近实际、贴近同学,利于宣传、扩大影响为目标;在内容选择上将加大对教学信息、德育成果、科研成绩等的展示。
2.编辑部本学期主要是按要闻、综合、互动、文艺四个板块来划分人员的,但由于在实际操作中可行性不大,下学期准备按内容..、版面策划、栏目主持人、文字校对四个方面来划分。
3.下学期将加强报纸的群策群力,让所有成员能真正的融入到报纸中。一是开好编前会议,主要由团委会成员参加,以保证报纸的质量和导向性;二是吸取团内多数人的意见,加大版面策划的多元性;三是继续深入开展“读报沙龙”活动,让所有成员读报、评报,以更好的改进错误、总结经验。
4.下学期将进一步做好报纸版面专题策划。本学期已做过《大学看点》、《荆州导航》、《运动会专版》等专题版面,下学期将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积极创新,加大报纸专题的策划。
5.在前人的基础上,又经过本学期三期报纸的出版实际,第3版的栏目在不断革新,主持人也不断趋于固定。下学期拟定把各不变的栏目实行固定的主持人,以便办出一定的风格和特色。
6.加大反馈机制,一是要充分利用网络的便捷性,拟开通《泮池苑报》百度贴吧;二是每两期制定一份反馈表,发到各班,及时收.多数人对报纸的意见;三是设立《泮池苑报》信箱,以便更好的收.稿件,开办好《留言传情》、《泮池贴吧》等栏目。
7.拟开展一次办报经验交流会。为了拓展生存空间、加强合作交流,拟邀请《长江大学报》、《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报》等荆州相关高校的学生记者进行办报经验的交流,以互通有无、学习经验、加强联合。
8.切实建立好《泮池苑报》的编外稿员队伍,积极发现一批爱好文学的同学,建立长效的合作机制,保证《泮池苑报》稿源的充足和文章质量。
大学生记者团个人工作总结 篇4
一、记者团的常规工作是协助我院老师做好院报的编排及发放工作。从20xx年4月份成立以来,总计刊印发行近100万字的院报宣传我院新闻动态。本学年院报工作又上升了一个新台阶,校报工作管理机构和院报编辑部皆以设立。而且院报已从去年月刊做到半月刊。本学期院报的投稿量也呈直线上升,我院各级领导、各系部领导及广大师学等对院报给予了很大的支持与帮组。院报的编排工作是在学院的专职编辑及兼职编辑的带领下由一群优秀的学生记者负责初版编辑工作。院报的发放以扩展到全院范围内的师生阅读交流和校外的相关组织、人员的交流。本学期院报工作取得了一定可喜的`成绩,顺利通过江苏省高校校报质量考评。
二、社团的内部管理工作有:招新并考核登记了新一届记者团成员,通过竞选的形式完善了组织机构。建章建制,完善记者团章程,拟定并获通过的“记者团工作条例”,保证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本学期在常规的例会中增加读书评报的专场例会,并详设评报例会的制度,为以后的记者团内部管理拓宽渠道。办公室每月对主席团、记者部和常规部进行量化考核工作。
三、社团活动文化建设主要是开展记者团两大特色活动:上半学年举办“记者节”,下半学年举办大学生记者团的周年庆活动。并配合学院社团联合会选送社团巡礼节和社团文化节的活动和节目。上学年成功举办“追梦文学、共舞青春”师生元旦联谊晚会。本学期又成功策划并顺利举行院报大学生记者团成立三周年庆祝活动。清明时节组织社团成员前往扬州革命烈士陵园举办“缅怀革命先烈、弘扬民族精神”的凭吊活动。在社团巡礼节活动中成功选送“用笔尖记录真实、用言语传递真情”的主题征文活动。为了提高团内及我院学生的新闻素养,记者团指导老师武智老师作了“高校形象与新闻宣传暨大学生采访工作专题讲座”。记者团成员在军训时进行了大型的采访活动,并在近期还对我院院领导进行了精彩的人物专访。
四、社团间交流主要有与我院宣传类、文学类社团以及兄弟高校学生媒体的交流。如与我院广播站及星梦文学社的交流,与环境资源技术学院的大学生记者团以及藏纯杂志社的交流等。现阶段,与其他社团的交流主要是互听例会、共同采访,希望以后能有稿件交流、联谊活动等加强合作。
展望未来,我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提高学生记者的采写能力,记者团在我院社团中人数居多,但真正在写作上有能力人却并不多。指导老师主讲的培训、学生记者之间的交流,要归结为学生记者的实际采写。比如学院的一些大型会议和领导的专访,就发现自身的采写能力有很大不足,驾驭大型稿件很困难,更别说能写出新意了。学生记者就应该积极发现新闻,寻找新闻人物,在日常中常写稿,多写一些副刊、博客之类,锻炼自己的文笔,所谓熟能生巧。才能在记者团的工作中出奇制胜。我的总结完毕。
大学生记者团个人工作总结 篇5
这篇姗姗来迟的工作总结,写写停停,作为单细胞生物,我总是不愿意思考太多,于是拖了这么久,工作总结也应该写成自我反思了。
与记者团相遇,是一场无意中的邂逅。我记得我是在跟同学一起去找提款机的时候看到了记者团招新的摊位,我曾经很多次想过要在大学时加入社团来锻炼自己,但这之前我对社团工作完全没有任何概念。加入记者团对我来说是一次尝试,也是一种挑战。我一向懒散,耐心也不够,能否坚持下来确是个未知数。
对于写作我并不擅长,我不认为喜欢看几本书就能写出什么好东西来,虽然有时候读他人作品总会吐槽一番,但我实是个看客,所谓写作也只是无聊时随性一笔,真正拿出来可登不得大雅之堂。进入文编部后我确实有点压力,时常在想自己是不是选错了,是不是做不到,因为比起其他人我实在交不了很多稿。焦虑之余就想努力一把,可惜努力的结果就是记事薄里码了好多个半成品却没法继续,由而认识到自己的渺小与不足,世界之大,我只是一粒沙。
转眼就是半年,这半年过得如此之快是我没有想象到的。比起任务的压力,我感受到更多的是感情。在这半年里,我认识了很多人,但是真正熟悉的还是部里的小伙伴们。严肃的宙部,温柔的颖姐,沉稳的乔姐带领着我们一直向前,从你们身上我学到了很多。虽然我不爱讲话,也不会活跃气氛,但是看着大家闹腾是件很开心的事。10月18号是我的生日,刚好也是我们团里的第一次大例会,那是我20年来第一次有除父母以外的人记得我的生日,这里文字匮乏形容不了的感动,我会一直铭记在心。
最初听到部长们或者团长们讲到“人情味”这三个字就想,什么时候我能了解它,感受它,到现在,真真正正觉得我是这里的一员,我爱记者团这五个字,没有心是喊不响的。不管是已经在团里呆了一年多的`部长还是依然青涩的我们,都是将自己青春里最美好的一段裁剪下来,认真的织入记者团这匹华丽的丝绸中,点点滴滴才能汇聚一路繁华。
套用网络上的一句话,时光不老,我们不散。也许下一个半年我依然不够好,但是我还在路上,我还会坚守。
大学生记者团个人工作总结 篇6
早在军训期间,记者团就开始追踪报道本院的新闻动态;同时,又有一大批新干踊跃加入我团。五十周年校庆的到来,不仅是对母校历史的回眸和未来的瞻望,也是对刚刚添新换貌的记者团的首次大的挑战和考验。对此,记者团在团内老干的指导率领下,积极到现场报道,并发表了多篇歌颂母校的文章。牛刀初试,不求功,但求经。
紧接下来的校运会让我团真正崭露头脚。全团在学院团委领导的指导下,由团内老干部们带领,齐心协力,组织各个班级书写数万篇运动激励稿,为田径场上的运动健儿们加油喝彩。三天的努力奋战,换来的是丰硕的战果和喜悦的笑容。我们与运动健儿们共甘苦。不曾想此前零散的记者团,此刻是如此的团结,再大的工程也能被完成。一种团队精神跃然于心,让我想到那场冰灾,那场大地的震动。极大的悲与喜让人潸然泪下。
此后与同事代表记者团去了两次社会福利院。许多被遗弃的孤儿怯避与此,残疾,智障,幼小,这是被遗弃的种种理由,让人心酸心痛得不忍再看她们天真无邪的笑脸。作为一名记者团的干事,本应准确完整记录此事,难耐手拙力微,只待高人出应。此实为我心。然身临此境,于我心又变得沉重了起来,一种责任感上身,忽想自己不是那个18岁的毛头小孩,却变成了想救世的英雄。
我团在经历了两次大的活动的08-09上学期的确取得了不少成绩,添新换容并没抹去其昔日的英姿,反而较先前更有所进步,也算是“任务完成”了吧!大概,一个团队必当在困难面前团结一致,才能咬牙挺关,如凤凰般浴火重生,硕果才能累累于我们喜悦的眼前。也可能只有困难于大家,责任于个人,方可调动每一个人的积极性,让每一个人都感觉到自我的价值,胜利才真正属于每一个人。
实践于社会,通过记者团这个舞台,可以看到许多以前未看到的东西。社会福利院里的孤儿们以及从她们身上所发出来的某中东西,就是我以前未曾遇到过的。我们虽不是什么救世主,但也不能让那些“社会边缘人”永远被置于冷清的的社会角落,尽管院内的“妈妈们”几乎给尽了母爱。任何一种不很光明的存在都是每一个人的责任,需要全社会的团结来解决。记者团既然被称为记者团,就应发挥记者的效应。这方面,其他一些社团的行动可能就要受制而后了。
本届学生会在成立之后,在校领导和学生处、团委老师的具体指导和支持下,紧紧围绕学校创建本科院校的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学生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工作职能,经过全体学生会成员的共同努力,不断拓宽工作领域,创新工作模式,改进工作方法,整体上完成了学期初定的工作计划,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最重要的.是我们学校的“升本”工作在我们学生会共同的不懈努力下圆满的结束了,我们这一届的学生会见证了学校正式升为本科这一光辉时刻。我们是荣幸的,因为在学校升本这一期间我们学生会所有成员都付出了许多的汗水,我们为学校升本工作做出了贡献。我为我能给学校升本出一份力而感到高兴。同时也为学校正式升为本科而感到自豪。
经过一年的不懈努力在部门成员的共同协作下我们生活部计划书中的活动也完成得差不多了。从中我们深刻认识到了合作的重要,同时也认识到活动计划策划的重要,更重要的是我们学会了怎样对学生会对广大师生负责。我们知道,我们的认识还是不够的,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在保持我们的原则立场不变的前提下,继续更新与完善自己、部门等。那样,我们的使命才得以完成。我们还须继续努力。
在各部门的配合下上个学期我们生活举办了“第四届水果拼盘”大赛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此外,我们还积极参加了团委学生会举办的一系列活动。
缺点和不足
在学生会将近一年的时光中通过对学生会的不断了解我认为我们校学生会有以下缺点和不足:
一、学生会各个部门之间缺乏交流和沟通,致使学生会的一些大的活动,组织工作不能完全到位,缺乏整体性和连续性。整体学生会成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我们校学生会和各个系学生会缺乏沟通和交流
三、我们还没有做到真的和和师学交流和,有好多的师生都不知道学生会各个部门到底是负责什么工作的什么的。我们应当多通过一些活动,拉近学生会与老师及同学们之间的距离,增强同学们对学生会的了解、信任与支持,这样也能增强学生会成员的责任感。
在学生会里我学到了不少东西,更重要的是学会了怎样去做人,如果有机会我会在学生会继续干下去,而且要干的更好,我对学生会的印象比较满意,通过以上建议的要求,希望学生会认真实施,这样不断去改造,学生会才能创造出美好的明天。
屹立于世纪之巅,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学生会如何在日益走向开放的校园中发挥基层学生会的作用,为我校的升本和跨越式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在以后的工作实践中,我们要不断的努力与探索,扬长避短,使学生会的各项工作在稳定中创新,在创新中稳步前进,逐步走向完善,我坚信:只要我们以积极的心态主动的工作,无悔的付出,一定会谱写出更加壮丽的篇章。
以上是我系团总支、学生会一学期工作的简单总结。在过去的一学期里,我们取得了很多成绩,也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可.但是,我们也深深明白我们自身仍旧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在此也简单总结如下,以便改进和完善:
本届学生会在成立之后,在校领导和团委、团总支老师的具体指导和支持下,充分发挥学生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工作职能,在广大同学的鼎力协助下,经过全体学生会成员的共同努力,不断拓宽工作领域,整体上完成了学期初定的工作计划,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回首往昔,比照今天,感慨万千:从过去的经验浅薄到现在的游刃有余,从过去的手足无措到现在的成竹在胸,从过去的一片空白到现在的丰富多彩,不论是主席团还是各部部长以及干事们都有可喜可贺的收效。在短暂的一个学期里,大家做了很多工作,苦过也喜过。流下了许多的汗水。一个学期的工作很多,在此,我们对这一学期以来的工作进行认真的总结,从而使学生会的工作再上新的台阶。
大学生记者团个人工作总结 篇7
三个需要引起注意的问题
1.一区学生完成稿件数少
除校友采访(1959级校友回校)、人物采访(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优秀共产党员)等稿件外,一区学生几乎没有完成其他稿件,也就是说他们的工作很少涉及学生活动新闻、周末谈等关注普通学生生活的层面,对新闻网和副刊的支持也不足,完全无视开学初制定的“每人每月3篇稿件”的要求。
这其中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课业繁忙和对学生生活失去新鲜感。根据学校的课程安排,一区的学生大多课业繁重,以电气学院电气工程系的课程为例,每天基本都是3大节课,还有大量的实验。而且随着专业学习的深入,学生对课外复习、课外实践的需求和对保研、考研、就业的压力都在增加,加之一区学生对自己学习要求都很高,所以忽视团工作也可以理解。另一方面,学校对学生活动的投入越来越少,学生活动,尤其是社团活动在一区难有作为和发展,有特色的学生活动非常少,新闻素材的减少也给学生发挥才能制造了困难。
所以在看到一区学生完成稿件数少的事实同时,也应注意到其客观的原因,而且大部分一区学生在部需要的情况下还是尽力分担了一部分报道任务,比如电工电子大赛、创新、微软小学者等稿件。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弱化交稿指标,而改用指定活动,即不强调“每人每月3篇稿件”这样量化的指标,而改用由部指定一区学生报道任务,同时还可以引入末位淘汰机制,例如对每学期交稿质量最差或数量最少的.学生劝退。这样一区学生不用自己寻找新闻素材,而由部统一管理报道任务,一方面均衡了一区学生的出稿数量,另一方面也督促不积极的一区学生努力提高自身新闻素质。本学期的一区学生工作,实质上已经实行了该方法,但不够全面彻底。
2.一区学生例会出勤率低
考虑到2021级一区学生一共6人,故开学初将原本每周一次的例会改为每两周一次,但出勤率依然很低,但值得肯定的是,大部分一区学生在缺席前都会先请假,并说明理由。
这说明例会制度确实存在不足,即例会的内容设置有些空洞,例会纪律也经常得不到保证。所以希望以后的例会能有一个大家都感兴趣的议程,包括评报、稿件分析等,并强调例会纪律,包括专心记笔记等。
其中评报机制在2021年有,但之后因为公寓收不到报纸等原因而停止,希望以后可以恢复。每周周末点评上上周出版的,如果公寓无法收到报纸,一区学生可以有大约一周时间来部索取报纸,不影响评报。评报一方面可以督促学生看报纸、学习新闻写作、交流稿件,另一方面也是对报纸的一种反馈,了解大学生想看怎样的报纸,对校报的长远发展也有一定作用。而会议纪律问题则主要因为会议地点设在部,电脑面前,有人上网,有人改稿,造成了不专心听例会的现象。希望可以出台例会纪律条例,用规章制度说话,维持会议纪律。
3.一区学生采写能力层次不齐
大部分一区学生对某些稿件的写作不熟悉、交稿质量不高是不争的事实,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在于两个方面,即缺乏锻炼、没有有效利用例会。有些学生交稿少
大学生记者团个人工作总结 篇8
一、团建工作
经过本学期初的选拔、组建,院第三届大学生记者团聘团长、副团长各一名,部长四名,下分采编一部、采编二部、美文部、摄影部。第三届记者团延续了第二届记者团的运行模式,并且将工作更加细致的分工,使得各组组长的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让我团工作更加有层次化,并且我们加强了各个部门之间的交流让各组在专一的同时也加强了整体的合作。经过一个学期的检验,分部门工作的模式使得团内任务更加明确,但是仍然有不可避免的优缺点。优点方面,各部门分工明确,各成员本身工作中心十分清晰,使得工作整体变得更加流畅等。不足之处,各个小组工作量不够均衡,使得每个人的负担不尽相同,也使得各组工作单一等。
二、完善制度建设,强化组织管理
根据记者团的发展和实际需要,我们对记者团的章程进行了重新修改,而且还分别增加学习和培训制度、采写和交稿制度以及例会制度等管理办法,以促进团队管理的制度和条理化。并且,由于团内纪律严明,气氛温馨,记者团全体成员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一个学期来,记者团记者热情高涨,认真负责的将本职工作做好。而且团内各成员的能力在相互学习合作中得到了加强,在“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提升,在提升中奉献,在奉献中快乐”的办团宗旨下,我团成员均得到了很好的锻炼,能力方面较入团之前有了很大提高。
三、强化学习,提高技能
针对团内学生记者的新闻报道方面基础知识的缺乏,我们一直在邀请学校有关方面的老师对学生记者进行新闻写作培训,但由于本学期老师们一直没有时间,所以没有安排培训课程,但是下学期一开学一定会邀请老师对我们进行专业技能培训,提高我们的新闻写作能力。
四、引导与治理相结合
在团队管理上,坚持以各项规章制度为准则,本学期大部分学生记者都能按照制度要求自己,其次贯入以情治团的方法,多开展活动,让每个学生记者对我们这个团队都有感情,在这里不仅是工作关系,还是朋友,甚至是兄弟姐妹一样,互相帮助,互相理解,立足于把记者团打造成一个团结奋进的团队。
五、学期工作
在本学期以11级学生记者为中心,我们用手中的纸笔记录下了
本学期院内一幕幕精彩的瞬间。
1、参与到我院迎新工作中,并进行全程报道。
2、第三届记者团招新,接纳新成员并且进行了团内的选拔工作。
3、协助校报编辑社完成第一期、第二期校园报纸的出版;
4、配合我院成功举办安徽中澳科技职业学院第一届田径运动会,并且协助学生会积极参与到校运动会中;
5、积极配合校领导开展寝室文化节的宣传活动;
6、配合我院学生会完成各项活动的宣传任务;
7、加强与学生会和校内记者站等组织的交流,为团内工作积极开展和我院影响力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五、在总结中反思,在交流中发展
记者团坚持两周一次的例会制度,我们这一学期各项重要工作会开展策划工作,集思广益,大家一起讨论,这样才能提高大家的积极性,也能够展现每位学生记者的潜能。并且,团员们互相交流,还能够让大家了解一个活动的重要性,在这样的环境下逐渐形成一个团结协作的氛围,提高了工作效率,也提高了整体的战斗力。六、建议与不足
1.学生记者的整体素质还得继续提高,新闻采写水平也需要提高,写作方式方法需要创新。
2.多举办新闻写作培训,提高学生记者的专业素质。
3.加强与兄弟院校的交流合作,走出校园,学习别人的经验,取长补短。
4.新闻的时效性还需进一步提高。
5.摄影记者需要加强专业技能的学习,也要适当给予摄影记者一些奖励。
大学生记者团个人工作总结 篇9
三个需要引起注意的问题:
1.一区学生记者完成稿件数少
除校友采访(1959级校友回校)、人物采访(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优秀共产党员)等稿件外,一区学生记者几乎没有完成其他稿件,也就是说他们的工作很少涉及学生活动新闻、周末谈等关注普通学生生活的层面,对新闻网和副刊的支持也不足,完全无视开学初制定的“每人每月3篇稿件”的要求。
这其中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课业繁忙和对学生生活失去新鲜感。根据学校的课程安排,一区的学生记者大多课业繁重,以电气学院电气工程系的课程为例,每天基本都是3大节课,还有大量的实验。而且随着专业学习的深入,学生对课外复习、课外实践的需求和对保研、考研、就业的压力都在增加,加之一区学生记者对自己学习要求都很高,所以忽视记者团工作也可以理解。另一方面,学校对学生活动的投入越来越少,学生活动,尤其是社团活动在一区难有作为和发展,有特色的学生活动非常少,新闻素材的减少也给学生记者发挥才能制造了困难。
所以在看到一区学生记者完成稿件数少的事实同时,也应注意到其客观的原因,而且大部分一区学生记者在编辑部需要的情况下还是尽力分担了一部分报道任务,比如电工电子大赛、创新、微软小学者等稿件。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弱化交稿指标,而改用指定活动,即不强调“每人每月3篇稿件”这样量化的指标,而改用由编辑部指定一区学生记者报道任务,同时还可以引入末位淘汰机制,例如对每学期交稿质量最差或数量最少的学生记者劝退。这样一区学生记者不用自己寻找新闻素材,而由编辑部统一管理报道任务,一方面均衡了一区学生记者的出稿数量,另一方面也督促不积极的一区学生记者努力提高自身新闻素质。本学期的一区学生记者工作,实质上已经实行了该方法,但不够全面彻底。
2.一区学生记者例会出勤率低
考虑到2008级一区学生记者一共6人,故开学初将原本每周一次的例会改为每两周一次,但出勤率依然很低,但值得肯定的是,大部分一区学生记者在缺席前都会先请假,并说明理由。
这说明例会制度确实存在不足,即例会的内容设置有些空洞,例会纪律也经常得不到保证。所以希望以后的例会能有一个大家都感兴趣的议程,包括评报、稿件分析等,并强调例会纪律,包括专心记笔记等。
其中评报机制在2008年有,但之后因为公寓收不到报纸等原因而停止,希望以后可以恢复。每周周末点评上上周出版的《哈工大报》,如果公寓无法收到报纸,一区学生记者可以有大约一周时间来编辑部索取报纸,不影响评报。评报一方面可以督促学生记者看报纸、学习新闻写作、交流稿件,另一方面也是对报纸的一种反馈,了解大学生想看怎样的报纸,对校报的长远发展也有一定作用。而会议纪律问题则主要因为会议地点设在编辑部,电脑面前,有人上网,有人改稿,造成了不专心听例会的现象。希望可以出台例会纪律条例,用规章制度说话,维持会议纪律。
3.一区学生记者采写能力层次不齐
大部分一区学生记者对某些稿件的写作不熟悉、交稿质量不高是不争的事实,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在于两个方面,即缺乏锻炼、没有有效利用例会。有些学生记者交稿少,自然得不到锻炼,采写能力也没有很大提高;没有评报机制,例会上缺少采写能力的培养,总不能要求每个学生记者都无师自通吧。所以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在于解决前两个问题。
两件值得欣慰的事:
本学期清明放假期间,2008级学生记者出游大青山,活动非常艰苦,一整天,很累,但也看出大家的团结。活动参加者、2008级学生记者一年前在二区共同的“师兄”,张宽说:“那个山很高,但互相搀扶着,我们还是爬了上去,下山之后很累,但留给我们的回忆很甜蜜。”他还说:“我和这一届学生记者团的感情都很深。”生活中,2008级学生记者也能互相关心、帮助。所以有一件事情需要明确:学生记者团的基础是成员间的`感情。希望这一点可以向下传承。
2.学生记者新老交流
本学期,李丽、邓海峰、马立军先后回到二区,为新记者讲述自己的经历,2008级一区学生记者除1人外,也都回二区与新记者交流经验,吉星老师坚持参加二区例会,作为一区负责人,我参加了后半学期二区的例会(前半学期因为课程原因,未能参加)。这都为新老学生记者的交流创造了条件。而为了更进一步交流,希望每学期可以有一次新老记者的团队训练,我将联系team为学生记者团进行团队训练。
一份统计:
一区学生记者在大三之后,是否会继续留在校报?90周年校庆,也就是2008级学生记者大四的时候,是否能分担部分采写任务?综合平时表现,是否能托与重要稿件?通过平时的交流,大致有以下统计,作为备案。
一些初步设想:
编辑部统一安排学生记者采写任务制度
学生记者自行发现新闻线索,应先与编辑部沟通,确定该新闻是否可以报道;
编辑部需要分配给学生记者的任务时,根据学生记者平时交稿数量,尽量均衡地分配,即先询问交稿最少的学生记者是否接受任务,以此让每个学生记者得到锻炼;
学生记者有权接受编辑部的任务,也可以无理由拒绝;
对于比较重要的活动,可以分配给两个或多个学生记者完成,以保证采写质量;
接受编辑部任务学生记者应该按时交稿;
每次学生记者交稿,根据任务难度、完成效果等,由编辑部评分,对每学期总得分最低,或低于平均分过多的学生记者进行劝退。
【大学生记者团个人工作总结】相关文章:
大学生记者团个人工作总结范文03-27
大学生记者团工作总结03-30
高校大学生记者团工作总结04-15
大学生记者团编辑部上半学期的个人工作总结04-26
大学生记者团的工作心得04-02
大学生记者团述职报告12-08
大学生记者团上半年工作总结01-24
大学生记者团寒假的实习总结03-30
大学生记者团委述职报告范文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