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文段阅读复习之文言文虚词篇

时间:2024-09-16 15:19:44 中考复习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中考语文文段阅读复习之文言文虚词篇

  【知识导学】

中考语文文段阅读复习之文言文虚词篇

  文言虚词包括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兼词。常见的文言虚词有:安、但、而、耳、乎、何、故、或、既、乃、其、且、然、若、遂、所、为、焉、也、以、已、矣、于、则、者、之等等。文言虚词的数量虽然远不及实词多,但使用频率之高,用法之灵活,语法功能之强,在汉语发展过程中变化之大,都远远胜过实词。可见,掌握虚词意义及用法十分重要。

  一、分清虚实

  文言虚词大多是从实词中借用过来,或由实词虚化出来的,因此,许多词既可以是实词,也可以是虚词。在学习时,必须注意通过具体的语言环境,去辨别某个词在句中是实词还是虚词。可以说分清虚词实词是学好文言虚词的第一步。如“将军宜枉驾顾之”(《隆中对》)中的“顾”,当“探望、拜访”讲,是实词;而“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中的“顾”,当“却”讲,是虚词。

  二、辨明用法

  虚词大都是多义的,要根据它在句子里的作用来确定它的意义。

  如“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唐雎不辱使命》)中的“夫”,在句首,是发语词。而“今若是焉,悲夫”(《黔之驴》)中的“夫”,在句末,是助词。又如“何苦而不平”(《愚公移山》)中的“而”,是连接动词和宾语的;而“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小石潭记》)中的“而”,却是表示修饰与被修饰关系的。可见,同一个虚词,所表达的意义有时是不同的,必须结合上下文才能判断。不同的虚词又可以表示相同的意义,如“以三保勇而多艺”(《冯婉贞》)中的“而”和“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中的“以”字,意义相同,都是连接前后部分的连词。又如“子何恃而往”(《为学》)中的“何”,与“上胡不法先王之法”(《察今》)中的“胡”字意义相同。

  因此,对待虚词需要我们随时留心,多加辨析,既注意同一个虚词的不同作用,又注意不同虚词的相同之处。

  三、通晓古今

  要了解虚词的作用,还应该与现代汉语比较,了解它的变化,大致有以下五种情况:

  1.有的沿用下来。如“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中的“且”,今作“而且”“况且”讲。又如“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十则)中的“然后”,今天仍然作“然后”讲。

  2.有的消失了。如“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中的“夫”,作发语词;“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中的“者”,起停顿作用。现代汉语中就没有这种用法。

  3.有的意义或用法发生了变化。如“虽我之死”(《愚公移山》)中的“虽”,是“即使”的意思,表示退一步说;现在则与“但是”“可是”相照应,表示语意的转折。又如“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所以”,起提出结果以究其原因的作用,而现在则用于“因为……所以”的句式,只起表明结果的作用。

  4.有的改用别的词代替。如“何苦而不平”(《愚公移山》)中的“何”改成“什么”;“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中的“乎”改成了“呢”;“力拔山兮气盖世”(《垓下之战》)中的“兮”改成“啊”;“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中的“噫”改成了“唉”等等。

  5.有的虚词从义演上转成别的词。如“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中的“顾”,当“却”讲,现在就用“却”了。又如“曾不若孀妻弱子”(《愚公移山》)中的“曾”,当“竞”讲,现在就用“竞”了。

【中考语文文段阅读复习之文言文虚词篇】相关文章:

中考语文复习阅读教学指导实词虚词08-09

中考语文考前文言文阅读复习12-09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复习知识要点的梳理03-09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复习的典型例题释析12-09

中考语文复习之修辞手法复习12-09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复习重点难点剖析讲解03-09

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指导08-27

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爱莲说》08-13

高考语文文言文虚词《于》的用法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