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应届大学生求职意向与企业需求差异化探究分析论文
论文摘要: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而企业可以说是吸收大学生就业的主力军。本文在对应届大学毕业生和企业进行双向调研的基础上,探究当前应届大学生求职意向与企业需求间的差异,尝试在大学生和企业之间建立一次沟通对话的机会,以期为应届大学生、高校、企业提供相关有价值的信息,为促进大学生就业提供一些有益借鉴。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求职意向,企业需求,差异
在我国受金融危机影响经济不景气及高校不断扩招的大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目前却存在:一方面,应届大学生就业压力大,求职难,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另一方面,不少企业的人才需求得不到满足,招聘不到合适的人员。因此我们思考:大学生求职难,原因在哪里?应届大学生的求职意向与市场和企业的实际需求之间,有没有出现脱节?进行应届大学生求职意向与企业需求差异化的探究分析有助于解决这一系列问题。
一、应届大学生求职意向分析
本文在对威海地区高校应届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进行探究,使用SPSS16.0对调研数据进行分析后,总结归纳如下:
1.对就业地区的选择。对于“您的首选及次选就业地区分别是?”这一问题的回答来看,应届毕业生的首先就业地点仍集中在北京、上海、广东、及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而选择中西部地区的比例则非常小,人才的地区供需矛盾较为严重。
2.对求职渠道的选择。随着时代的进步,信息的传播渠道日益拓展,大学生的求职途径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在“您对求职渠道的选择是?(限选三项)”这一问题的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出社会招聘会、招聘网站、校园招聘会三足鼎立,分别占55.9%、54.8%和52.1%,可见招聘会仍是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形式,另外招聘网站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网投”也成为众多大学生求职渠道的一个普遍选择。“亲戚朋友及老师的帮助”、“媒体(电视、报刊等)”则分别占16.0%、11.7%,也可反映人脉资源对大学生求职的帮助和求职渠道的多样化。
3.对就业单位的期望。外企是最受应届大学生青睐的就业单位,高达33.5%的应届大学生表示会把外企作为自己就业时的首选;有25.5%的大学生把国企作为自己就业时的首选单位;政府机关位列第三,所占比例为14.9%;选择这三类就业单位的大学生比例超过了70%。外资企业有良好的薪酬待遇、较好的用人机制、完善的培训制度对具有自我实现需要的应届大学生具有普遍的吸引力,大型国有企业经历了近几年市场经济的考验而立足于市场,不仅在经济效益上取得了发展,在企业的用人、薪酬和管理等各种机制上也在逐渐成熟,逐渐与市场需求接轨,因而吸引大学生的眼球。而选择“一般企业”、“自主创业”及“其他”的比例较小,为了更好地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这些方面应引起足够重视,值得反思。
4.对企业的期望。从“如果进入您最想进入的企业,您最希望从企业中得到什么?”这一问题的调查结果来看,应届毕业生最想从企业中得到的是优厚的薪酬福利、自我实现的价值和广泛的人际关系,可以看出应届大学毕业生在期望有良好的物质基础的同时,也期望得到精神的满足,主要是自我实现的需要和社会需要。
5.对就业能力素质的认识。调查发现,在应届大学生最看重的就业必需素质或能力中,专业素质、道德品质、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位列前四;在应届大学生自己看来,目前自己最欠缺的是相关工作或实习经验,其次是欠缺就业知识和技能;同时“对社会缺乏了解”成为困扰应届大学生求职的首要因素,这说明大学生与社会缺乏有效、实质性的沟通交流,心理不成熟,对社会不了解,因此采取措施增加大学生对社会的了解,成为大学生求职教育的当务之急。
二、从企业人力资源需求角度分析
通过对几十家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相关负责人的问卷调查及深入访谈,本文对企业人才需求的状况分析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对招聘环节的安排。在对企业招聘环节安排方面的调查中,对于招聘信息的发布渠道,有80.0%的企业选择网站,53.3%的选择人才招聘会,45.7%的选择人才市场,与应届生的求职渠道选择相一致,同时企业将面试视为招聘的重头戏,并且精神面貌(如自信心、言谈举止)和专业素质成为面试考察的重点,而试用期间,企业着重考察的是大学生的工作态度、执行能力和学习能力。
2.对大学生素质的要求。通过访谈及问卷调查,我们得出企业最看重的是大学生的道德品质,其次是专业素质,同时认为合格大学生应具备的能力依次是沟通协调能力、承受压力克服困难的能力、基本问题解决能力。33.3%的被访企业认为缺乏实际的工作经验是大学生就业难的最主要原因,26.7%在企业认为主要原因是学校教学体系陈旧,与社会的需求脱节。
3.企业提供的薪酬。应届毕业生期望的薪酬福利在1500元以上的就占95.1%,而企业对应届大学生求职薪酬的考虑1500元以上的仅占26.6%,这说明应届大学生对自己第一份薪酬的期望和企业所能提供的薪酬存在一定的差距,这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人才供需的不匹配。
三、应届大学生求职意向与企业人力资源需求方面的差异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应届大学生求职意向与企业人才需求方面存在很大差异,这种差异的存在会在应届大学生和企业之间形成巨大的鸿沟,从而导致人力资源不能合理、有效配置,对企业及大学生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具体差异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大学生对就业区域及就业单位的选择形成了与企业间的人才供需矛盾。应届大学生的首先就业地点仍集中在北京、上海、广东、及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同时大学生对外企、国企、政府机关的青睐形成新的“独木桥”现象。这使得大学生人力资源供给和企业人才需求严重不相匹配,从而从根本上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和经济欠发达地区企业的人才补给。
3.大学生的期望薪酬与企业可提供的薪酬有差距。大学生对企业薪酬福利的期望,处于偏高状态,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大背景下,企业可提供的薪酬受经营成本、收益的限制,应届大学生只有调整心态,适当地降低预期薪酬才能减少与企业之间形成的鸿沟。
4.对素质能力的看法存在差异。对比大学生和企业的选择可以发现,在看重的素质能力方面,二者之间的选择存在差异,企业对大学生“品德”的重视程度远远比大学生对自身“品德”的重视程度高,“品德”方面主要包括大学生诚信、勤奋、踏实等方面。从中看出,“德才兼备”是企业用人的恒久标准;而大学生更倾向于表现“才”的方面,而对“德”的方面重视不足。
四、应对策略的思考
1.大学生方面。调整自己的就业心态,在选择就业区域、就业单位性质、薪酬期望等方面不要过度集中于一点,适当地扩大自己的就业选择,从长远的人生职业规划考虑,做好择业就业选择;同时加强自身素质能力的培养,重视品德修养,并且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增加对社会了解的同时,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从而更好地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
2.企业方面。积极宣传企业的人才需求情况及培养计划,使企业信息与大学生所掌握的信息保持对称。客观真实地反馈大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及遇到的种种困难,通过正确有效的舆论引导,促进大学生平稳就业。承担企业社会责任,以对大学生的爱护、理解和宽容的心态来共同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
3.高校方面。树立“合理定位,就业为本”的理念,使专业和课程设置更趋合理,并改变培养模式,将统一要求与多样化教育、专业教育与素质培养、研究型人才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适应不同学生不同的发展要求。加强职业规划与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建立大学生和社会以及用人单位之间更流畅、有效的沟通交流渠道,从而与基于需求的人才培养体系靠拢。
【应届大学生求职意向与企业需求差异化探究分析论文】相关文章:
文秘专业需求分析的介绍05-07
高考数学的分析探究05-05
探究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义所在分析05-08
应届生求职意向模板05-10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探究论文05-12
销售人员培训需求分析报告04-01
博客结构化需求分析报告04-01
2018企业对大学生需求状况调查报告05-09
大学生社会实践效果分析论文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