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俭的母亲
节俭的母亲1
文/刘和军
“该花的钱才花,不该花的钱分钱都不能花!”这是母亲节俭的原则,更是她常常叮嘱和告诫我们做儿女的一句口头禅。
每次回家,看到厨房里不管是莴苣、芹菜,还是冬瓜、大葱,母亲买来的蔬菜总感觉没那么新鲜、水灵,可经过母亲的厨艺烹饪,端上桌,吃在嘴里,又是特别的香甜可口。母亲说,买小菜要买季节菜,认准买农民自家种植的“土菜”,别看样子不好看,没什么卖相,那可是绝对的农家菜,比起那些大棚菜,更加的原汁原味,绿色纯正,而且还价廉物美。向她讨教如何才能辨认时,母亲只说,买得多了,就自然有经验了。
记得去年,我和同事到上海出差,空闲就去逛南京路,来到华联商厦时,琳琅满目的商品比比皆是,同事是大买特买,我也为母亲看上了一件外套,花1750元购了下来,也算是上海之行留下的一个纪念。回家来,拿给母亲,母亲好像很识货,“这衣服很贵吧!又乱花钱。”还一个劲的说自己有衣服穿,衣服不在于多时髦、多漂亮,要的是干净、得体,穿在身上就舒服,给人就有一个整洁的形象。知道母亲节俭,我也急忙给母亲解释,在上海这衣服便宜,都是厂家直销价,两百多块钱就能买上一件,母亲听后,虽半信半疑,但也停止了继续给我“上课”,在镜子前试穿着。
不知不觉间,潜意识里,母亲的一言一行也影响了我的生活习性,步行上下班、做义工、乐善好施。母亲的节俭,让我明白了一个坚贞不渝的道理:物质条件优越了,但中华民族艰苦朴素、勤俭持家的传统和精神永远不能丢、不能忘、不过时。因为节俭,使人善良,因为善良,所以懂得感恩,因为勤俭是德之美,因为善良是人之本,因为心存感恩的人,才能收获更多生活的快乐和人生的幸福。
作者:刘和军(中国电力作家协会四川分会会员)该文首发《四川广播电视报家周刊》20xx年第45期
节俭的母亲2
母亲一生节俭,从苦难的日子里过来的人更懂得生活的艰辛,即便是现在的生活条件好了,但是节俭的习惯依然没有改变。
“五一”回到家里,看到母亲晾在外面的毛巾,黑黑的,表面全部起毛了,于是我就到超市买来了四条新的。
谁知中秋节回到家,外面仍然是那几条旧的毛巾,我奇怪了,才多长时间全部用坏了吗?我对母亲说:“我再去买几条毛巾吧”
“别去买了,你上次买的我还没有用呢。”母亲对我说:“又不是不能用,在家里别人又看不到。”
我心里一酸,母亲是怕花钱,旧的多用一天,就能少花钱。
母亲的节俭也体现在她的穿着上。父亲在世的时候,我没有给她添置过一身衣服,她穿着几年前甚至于十年前的衣服,不愿意换新的。父亲去世后,我一次性的里里外外给她置办了三套,我想应该可以轮换着穿了。
可是我有一次放假回去的时候,她依然穿着一件领子烂了的内衣,我对母亲说:“不是有新衣吗?为什么不穿?”
母亲却说:“这衣服又不是不能穿,不就是一件内衣吗,你买的外套我都穿了的。”我看了一下她房间里的外套,还是新的一样。“你外套也没有穿几次吧。”母亲就不好意思地说:“也只有到外面去的时候才穿一下。”母亲讲的去外面,就是去走亲戚的时候。
这一次我真执拗地要母亲换掉衣服,把烂的、旧的做了一次清理,直接扔了出去。母亲不同意,说一些旧的留着做小孩的尿布,我不禁笑了起来,对母亲说:“现在的小孩不都用‘尿不湿’了吗?”
母亲听到我这样说,也任由我扔掉了,但是还是在旁边絮絮叨叨地说:“现在的年轻人怎么还去花那个钱弄什么‘尿不湿’呢,生活好了,人都懒了,换换尿布又花不了多少时间。”
我听着哭笑不得,又不能反驳她。其实我心里很懂,她是要帮我们省钱。
节俭的`母亲3
一头长长的黑发,但头发里也隐藏着一些银色的“项链”。她是谁?她就是我的妈妈。
妈妈很勤劳,在她的眼里,家里的活儿数不胜数。放假也不休息,还在家里做家务。有时我会心疼地问:“妈妈,您累不累?坐在沙发上休息一会儿吧,家务活儿我来做。”这时,妈妈就会抚摸着我的头,微笑着说:“好孩子,出去玩儿吧,妈妈不累。”但我想:妈妈一定很累,因为她有时一边喘着粗气一边干活,只是她不想让我知道罢了。
妈妈不但勤劳,而且节俭。每次她都舍不得花钱。有一次,我嫌这件衣服不好看,便不高兴的对妈妈说:“妈,这件衣服不好看,把它扔了吧。”妈妈听了语重心长的说:“你就知道好看!衣服只要不露皮不露肉就行了!”唉,要是说打嘴仗,我永远不是妈妈的对手,所以只好甘拜下风,心不甘、情不愿地穿上衣服。
这就是我的勤劳又节俭的妈妈。妈妈,我爱你!
节俭的母亲4
我的钢笔总是滚到地下。转眼间,大多数都命丧于此。这不,我前天又摔坏了一支。
这回,我可不敢向妈妈要新钢笔了。我光是在钢笔上花的钱,可就不止100元了。如果跟妈妈说了,她一定会说我不节俭,三十多元的钢笔没用两天就坏了······唠叨个没完。幸好修一修还能用,就是太粗了,写出来的字丑陋无比,而且随时都可能漏水。我再也忍受不了啦,决定回家就告诉妈妈。
今天,我回到家,妈妈就问我“你的字怎么越来越丑了?现在就弄的满手墨水。”
我鼓起勇气,一口气把真相全都说了出来。说完后,我的心好像解放了,不再像以前那么憋得慌了。再看看妈妈:脸立刻沉了下来,眼睛直直地看着我,似乎在沉思什么。我这下可后悔了:妈妈肯定会说我的!但是,能换来一支钢笔,也值。
“以后,我再也不弄坏了。”我小声地说。
但是,我的话好像并未说服妈妈。这下可糟了!以前,妈妈尽管再三嘱咐我,但还是把新钢笔给了我。而这次,妈妈一声也不吭。她一向节俭,会不会因为我太浪费,而不给我买呢?虽然妈妈很节俭,油笔快没水了,只要还能用就要用到底。但是,我可不喜欢用坏笔。
从这以后,我就非常爱护我的文具了。
节俭的母亲5
我母亲今年86岁了,经过岁月沧桑的磨砺,已满头银发,一张饱经风霜的脸,布满了道道皱纹,但总是带着慈祥的微笑,显得神采奕奕,可亲可敬。我母亲农民出身,没有文化,但思维敏锐,头脑清晰,记忆力强,为人厚道,乐于助人。一生平淡无奇,没有耀眼的光荣事迹。但最值得称赞的是,我母亲一生节俭,实在是令人可歌可泣。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经济还处在贫穷落后阶段,大帮哄的年代,使好多农村家庭温饱都解决不了,日子过的非常艰难。我老家在辽西农村也是一样,吃饱肚子就感到无比满足。过去我家七口人,我们姊妹五个,父亲是人民教师,在外从教,工作低薄。母亲在农业生产队劳动,收入也是寥寥无几,勉强维持日常生活。
在缺衣少食的年代里,我母亲为让我们衣着得体,饱食康健,千方百计满足我们的需求,而自己过着清贫的生活。过去我们农村都以粗粮为主,高粱米和玉米面是家常便饭,母亲煮高粱米饭时,经常给我们捞干饭吃,自己吃稀饭,我跟母亲说:“我们都吃干饭,你为啥吃稀的?”母亲说:“我胃口不好,吃稀饭利于消化。”其实我知道,我母亲胃一点毛病都没有,是怕我们吃不饱,影响身体发育,而自己吃稀饭,目的是节省下来的粮食给我们吃好。吃菜也是这样,给我们盛的菜都是干的多,我母亲自己盛的菜都是菜汤多。特别是年节做菜时,自己碗里的肉都挟给我们吃。自己一口都舍不得吃。我们劝她也吃点肉,我母亲说:“我不爱吃肉,一吃肉就恶心。”我是家中的长子,懂事比弟弟妹妹早,知道母亲的心思,但母亲的一番话,我又没啥说的,只能装在心里,同情母亲的良苦用心。
过去,农村人冬天吃菜大多以萝卜、土豆、白菜为主,夏季丰富多样的各种果蔬,根本见不到,吃不着。为让一大家子人,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母亲千方百计的想办法,解决冬天吃菜问题,冬天到来之前,我母亲每年都早早的腌制一大缸酸菜,还把秋天收获的小黄瓜、豆角、辣椒、茄子等腌制一小缸咸菜。另外还晒一口袋萝卜干,用做拌咸菜吃。母亲最拿手的是,用盐水煮一大锅芥菜疙瘩,煮熟后,用树条穿成串,晒成干,晒干后,芥菜疙瘩上挂满一层白色的盐霜,冬天没菜时,用手抹擦一下芥菜疙瘩上的盐霜,吃起来咸之有味,最能促进下饭。我母亲说:“多腌点咸菜吃,冬天就少买点菜,节省下来的钱好过年。”我母亲经常对我们说的一句话是:“过日子要节俭,要细水长流。”因此,我母亲在日常生活中,处处进行节俭,精打细算,从不乱花一分钱。记得我母亲过去有一件蓝布衫,穿脏了就洗,穿坏了就补,一穿就是十多年才彻底丢弃。我们穿的服装鞋帽,只要不太破旧,我母亲都舍不得扔,总是把旧服装鞋帽洗干净后,依次给我下面的弟弟们穿。平时我们一家人想吃顿大米白面,我母亲总是在大米白面中掺点粗粮混合吃,我们都说母亲太抠门,一顿纯细粮都舍不得给我们吃,母亲说:“不是我舍不得,每年按人口分的大米和白面太少了,我平时不省着点,家里来客人吃啥?过年过节吃啥?”我们听了母亲的话也无奈,就盼着年节早些到来改馋。
进入八十年代后,国家全面进行改革开放,国民经济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解决了温饱问题,都过上了衣食无忧的幸福生活。而我母亲时刻嘱咐我们:“日子好了,不要忘记过去,过日子更要勤俭节约。”现在,我们姊妹五个都相继成家立业了,有的任职县团级领导干部,有的晋升为小学高级教师,任职校长,有的出国打工,赚取外国人的钱,有的自己开超市,当小老板,我也晋升为农艺师,从事种业科研工作。小日子都过的红红火火。因为父亲去世的早,与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擦肩而过,令我们遗憾终生。为把母亲过去缺失的幸福生活,现在补回来。我们姊妹们争先恐后的为母亲晚年奉献一份孝心,但我母亲只要是奢华、贵重、多花钱的一份心意,一律不接受。
现在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我的姊妹们都相继迁到城镇里生活,住着漂亮的楼房,享受着现代化的生活环境与幸福生活。我老弟在镇里买了楼房后,母亲也一同前往,但住了一段时间后,我母亲感觉没有农村居住方便,提出种种理由说:“住在城里连个种菜的地都没有,并且吃菜、喝水、用电、取暖、物业费等花销太大。”因此,非要回农村老房居住。万般无奈,我们姊妹们只好听从母亲的抉择。闺女是母亲的“小棉袄,”母亲不但喜欢闺女,而且闺女又能精心照料好母亲。为让母亲的晚年生活过的舒心愉快!经我们姊妹们共同商量,决定把老房重新装修一新,让我妹妹携家人,陪母亲回到农村暂住,了却了母亲的心愿。按我们每个家庭现在的生活条件,母亲认为的各种消费,我们都能轻松的承担得起。但醉翁之意不在酒,母亲的用意是,住农村不但出行方便,而且不拖累子女,又能减少花销,才是母亲的初衷。
我母亲从小至今,没带过金银首饰,也没穿过奢华的衣裤,更没进过高档酒店吃过大餐。我们做儿女的说句心里话,都感到遗憾与内疚。现在,我母亲的年龄日益增高,为让母亲晚年幸福快乐!身体安康!我们经常给母亲买些生活用品和补养品,母亲得知钱花的多,不但不接受,还要训斥我们一番,说我们不会过日子,净浪费钱财。因此,我们了解母亲的心思后,再给母亲买东西时,事先都要精心编造善意的谎言来蒙骗母亲,使其接受。
前些年,我给母亲买了一套纯羊毛线的衣裤,当时花了近千元,送给母亲保暖御寒,我对母亲说:“这是晴纶精纺的,只花了一百多元。”我母亲接过衣裤用手摸了摸说:“这毛线真柔软细腻,摸着都有发热感,过去我穿过的毛衣,摸着都发硬创手,现在的加工技术可真好。”我在一旁看着母亲,心里偷偷的笑,看来年纪大的母亲还是好骗的。我母亲过去有抽烟的习惯,我老弟经常给我母亲买“人民大会堂”牌香烟,给我母亲抽,我母亲问我老弟:“这烟多少钱一盒?”原本十二元一盒的香烟,我老弟只说两块钱一盒,说多了怕我母亲不抽,我母亲听说二元一盒后说:“这还行,要是贵了,我可抽不起那洋烟。”现在我母亲年龄大了,为了不给子女增加经济负担,又利于自己的身体健康,早就把烟戒了。去年,我三弟在城里超市买点速食海参,每只三十元,给母亲补身。母亲看着海参问:“这是啥东西?”我三弟说:“是大虫子,用水泡开就可以食用,吃了对身体好,还能延年益寿。”母亲问:“多少钱一个?”我三弟说:“三元钱一个。”我母亲马上回答说:“这么小的虫子还三元一个,也太贵了,净浪费钱,咱可吃不起,我身体挺好的,以后别买了,有钱给孩子买点“健力宝”喝多好,还能提高孩子的体力。”我三弟听后背过脸去,眼角湿润了,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
现在,休闲旅游已成为时尚,人到晚年都喜欢到外面走一走,看一看,欣赏一下祖国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及祖国大好河山的绚丽美景。我们姊妹们都想在休假期间,带母亲去南方旅游,让土生土长的东北母亲,去南方看一看热带美景。但是,一次经历让我母亲再也不想远走了。那是二十多年前,我父亲带我母亲去了一趟河南省郑州市,探望我的亲叔叔,来回往返消费了七八百元,回来后心疼的好天没睡好觉。我母亲说:“七八百元得买多少东西,这不是败家吗﹖”现在我们谁说带我母亲出去旅游,都是难中之难,我母亲就是一句话:“钱浪费在路上,还不如帮助有困难的人,帮了人家,人家还得念叨你们的好。”
时下,不论是农村还是城镇,经常看到子女们给父母祝寿的场景。我们每次在母亲六十六、七十、八十寿辰之日时,主张为母亲操办一下寿辰庆典,以表我们做子女的一份孝心,但都被母亲一一拒绝了。我母亲说:“为我祝寿,煮碗长寿面,放两个鸡蛋,就足矣,浪费那些钱为我搞寿辰庆典太不值了,不搞寿辰庆典,我身体不是也很好吗!只要你们有孝心在,我就满足了。”
母亲节俭度平生,深受我们子女们的敬仰与爱戴,但对母亲一生吃尽了苦,而我们做子女的,又感到羞愧难当。母亲是伟大的,她心中装的是对儿女们的爱,有这样的母亲,也是我们的骄傲与自豪。在母亲的熏陶与感染之下,我们也处处厉行节俭之风,虽然我们的日子好了,生活富了,但我们姊妹们没有一个佩戴金银首饰的,没有一个穿过高档皮草服装的,没有一个自家进入豪华酒店吃大餐的。我们要以母亲为榜样,教育好下一代,把节俭的优良传统,世世代代的传承下去。
【节俭的母亲】相关文章:
1.节俭的母亲
3.节俭叙事作文
7.节约节俭名言警句
8.节俭格言警句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