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磨难》的日常性

时间:2016-11-11 08:37:49 原创文学 我要投稿

谈《磨难》的日常性

《磨难》这部七十多万字的小说沉甸甸地拿在手中,有一种横空出世的感觉,深感兖州这片土地真是卧虎藏龙。我对小说没有研究,讲点自己的读后感权当为在座的老师跑龙套吧。

现在是个温和的时代,我们喜欢多情地往身后看那些变动不居的时代,《磨难》恰好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范本,不同于反思文学的,带着泥土自然芬芳的作品。在那个中国老百姓改天换地的年月,一切风水在轮流转,政体成为上苍意志的指挥棒,动乱如钟摆在均衡着什么,而人类生活的日常性却均衡着一切乱世。在那种荆天棘地,虎狼扑面的苦难岁月,季氏家族有曲折但不富于传奇性。他们不是时代浪潮中见风使舵的机会主义者,只是以自己心灵的良善和坚韧不屈,顺应自然地经营着日常人生的平民百姓。作者以画心的文笔全面而有效地诠释了动乱中,社会底层的生存体验和常态的世俗人情。这种日常性巩固和强化了小说的自然之美,而成为关注生存,歌颂人的天籁之作。

《磨难》一直是我期待读到的作品,为什么这样说呢?作为七O后,又一直生活在农村,对于那段岁月,虽然读过一些知识分子的反思作品,还是有种隔阂。饭桌上,父母忆苦思甜的闲话中也常常涉及到“人民公社,大跃进,大串联,斗地主”等之类的名词,作为普通农民,他们也搞不清怎么回事。但那些片言只语却一直勾起我的疑惑和好奇:在那种政治的洪流中,父辈们作为农村的普通民众有何感想和作为呢?种种战天斗地的场景又是一幅怎样的人生画卷?他们的精神真相又是如何漫卷红旗的呢?当然,我希望读到的是一种返璞归真的视角,而不是浮光掠影的描摹和解嘲的戏谑。《磨难》的传统写实,恰恰亲切自然地填补了我记忆里的这一份空白。

自己也到了好追忆往事的年龄了,童年的乡土记忆真的很模糊,留下的只是一个个无所依附的画面,所能写下的也是经过艺术加工的.想象。而《磨难》里对地域性风土人情,世俗伦理,家长里短的素面朝天的工笔白描,鲜活地还原了那些流失的记忆。即使以散文的视角,摘开来读小标题下的篇章,都是十分优美耐读的。深感在农村题材的写作中,这篇小说里许多宝藏式的乡村经验,将会给我们提供许多有益的参照和借鉴。

小说里有大量的人物对白,这些语言反映着各类人物在通常之道德,通常之人情,通常之境遇下的思想见地,精神风貌。这些方言语汇,与生俱来般流淌成作家血液里的文学资源,散发出我们家乡特有的地理环境里的生活气息,本土民风民俗扑面而来,令人不禁莞尔神会。

在乡土日常生活的重复表象中审视乡土经验,作家并以一种自觉的文化承担,俗韵雅奏般调动使用着活泼,明亮,幽默,富有想象力的方言俚语。并善于在时空交错的各种场景中,以对话的方式,把兖州这一带的方言土语,歇后语,猜谜,笑话,群众喜欢抖的包袱撂得侃子,自然穿插在小说的情节中。这些语言是经过作家苦心梳理净化融合的,像带着点泥土的花花草草栽活在小说的土壤里。这些母语的活力,四两拨千斤的分量,远胜于那些虚伪的矫饰和苍白无谓的景物渲染。语言是故土的根,怎样留住我们的根,这部作品为这一方地域文化的延续与变迁留下功不可没的依据,为我们提供了乡村生活教科书式的原生态范本,也是一部民间话语集大成的史志之书。

当下,农村生活的场景,习俗,渐渐成为影视剧里浮光掠影式的背景道具。那种真正深入生活,在泥里土里摸爬滚打过的细节体验,是画面的表现力所不能承载的。比如“2、相亲”中对季远老汉的刻画:他捂着口鼻打了个怪喷嚏,怕惊醒别人;去抠鞋洞里的泥块,抠不动了发觉是麻线丁子;他生气闹情绪却半推半就地顺从小孙女来穿鞋。当然,这样精微的生活细节在书中俯拾皆是。读这本书时,对细节的偏爱,时常弱化了我对故事情节的关注。这些原汁原味,泼烦的烟火人生拟出本书的底子。读着读着,就觉得是自己村里的左邻右舍揣着他们的小心思向我走来;这种日常语言的随和入心,甚至鼓动我萌生了一个想法:当父母老的哪儿也去不了了,陪在他们身边打开这本书慢慢地朗读,我觉得他们能懂,会听得津津有味,这是多么天伦的喜乐图啊。也许,这正是文学人民性的魅力所在吧。

胡兰成在《中国文学史话》中记载了一件事。一个日本陶工对他说:“只做观赏用的陶器,会渐渐窄小,贫薄,至于怪癖,我自己感觉到要多做日常使用的陶器。”一个陶艺家要经常烧一些日用的产品,比如平常吃饭的碗,喝茶的杯,装菜的碟,由此来平衡自己的艺术感受,以免使自己的感觉走向窄小,贫薄,怪癖,这是一个很大的艺术创见。因此,胡兰成说,“人世是可以日用的东西,也正因为它的日用性,所以都是贵气的,所以可以平民亦是贵人。”

在这个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多元化的文学时代,蹈虚的作品越来越多,只有物质的写实与精神的抽象相平衡相结合,才能产生富有广阔意蕴的经典之作。《红楼梦》没有大观园的日常写实,也不会升华出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大虚来。

二十年间,好人要活,心术不正,心里藏着虎豹者也要活,人与人之间,与历史与体制之间产生的冲突与积怨已成过往云烟。《磨难》像一面镜子,以自然的维度,再现了他们的生之喜悦,生之悲哀,带着他们在盲目或自觉的命运里找心寻命。这种尊重民众灵魂的慈悲写作,在日常化的叙述伦理中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也正是《磨难》的高贵之处。

这部小说,应该是兖州这片土地上,近年来里程碑式的扛鼎之作。

尘归尘,土归土,日常有着大地一样的中和之质,超验着,思辨着,夯实调和着人生五味。最后,愿我们都像董老师那样,做一条地下的蚯蚓,深掘泥土的芬芳,发出大地上寂静的鸣唱。

董兆元老师的《磨难》由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非个人自费出书。二零零一年完成,二零一四出版,在此感谢有文化担当的出版社。

【谈《磨难》的日常性】相关文章:

1.谈《磨难》的日常性

2.磨难

3.感悟磨难的励志文章-感悟人生磨难的文章

4.磨难励志的话

5.磨难话题作文

6.面对磨难的励志名句

7.面对磨难的励志的话

8.不畏磨难的励志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