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对下一代的忧患
当今中国,城市中适龄儿童的入学率近乎达到百分之百,升学率也很可观。可是在部分农村能上到初中甚至高中毕业的比例可能不是很大。在服务行业打工的群体中,有相当一部分青年连初中都没有毕业,就辍学急着往大城市里跑。到了城里他们首先模仿的是城里人的穿着,但是走样了:比如,下班后穿着不算好看的睡衣去购物、还有那看上去极不舒服的高跟鞋,走起路来躬腿扭胯,男孩子们也光着膀子出入,这些仅仅是外表的不和谐。
重要的是言谈举止上的差异:在我的单位里十九岁的山东姑娘也不是第一次出门打工,自报学历是高二,可当我们说到世界杯时,她竟不知是什么东西。因为我们是在超市工作,她以为我们说的世界杯是超市的商品了。她问我世界杯是什么?我问她:你以为有玻璃杯、塑料杯,那世界杯该是啥样的呀!连她自己也笑了。
还有好多本该同龄人了解的到东西她们不知道:她问我,回民是什么呀?让我一时惊诧!据她自己讲,她刚从学校出来时在一个工厂打工,看到回民食堂不知是怎么回事,有人问她,你们山东有回民吗?她回答没有!一些方言就更不用说啦!比如本市的老年人中有把酱油说成“青酱”的、有把腐乳说成“酱豆腐”的'。当有顾客问及这些商品时,她回答没有。人家问我:超市怎么会没有最基本的调料呢?
我讲这些不是用来讽刺城乡差别,而是在担心我们国家的发展,在下一代身上能有多大改变,毕竟农村人口的比例不小啊!因此,在工作中我们尽量起到传、帮、带的作用,把我们的经验和教训提前告诉他们,使之少走弯路。
我相信,以上的种种现象恐怕不是个案,对于我们这些中年以上的人来说,有责任重视起来,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只有这样,我们全民族的整体素质才能得到提升。
2010年7月22日随笔 ( )
【我们对下一代的忧患】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