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湾湾里的瓦书房
山湾湾里的“瓦书房”
作者:贤者无忧
在金堂县广兴镇熊安村有一所小学,叫熊安村小学。但是,当地人都叫它“瓦书房”。为何不叫学校,叫“瓦书房”呢?炎热的初秋,近80高龄的熊安村老书记刘西金给我们讲述了“瓦书房”的由来。
在“湖广填四川”时,刘日顺一家千里奔波来到熊家沟,开荒种地。开初,熊姓人家很不满,矛盾迭起。为了化解矛盾,刘日顺主动帮助熊家抢收抢种,担水劈柴。日子久了,大家就与原住民熊姓人家和谐相处了。后来熊姓人家的后辈在朝廷做了大官,就举家迁离了熊家沟。刘日顺念着熊家对他们的好处,一直不改地名,这个地名一直保存至今都叫熊家沟。
刘日顺来到这里后,勤于耕种,辛勤劳作,家业越做越大。他写信叫来老家的刘日义,一起在此安家。从此,两弟兄在此安居乐业,繁衍生息。
刘家为了方便祭祖、聚会,修建了祠堂。农历每月逢9举办祠堂会,办坝坝宴,增进感情。平时就是刘氏长老议事的地方,人们都叫它“刘家祠”。 ( )
刘氏家族在此地繁衍生息,人口逐年增多,小孩子也越来越多。到了民国时期,就有了很多适龄儿童,没有办法接受教育。20世纪30年代,刘家的第5代传人刘府道年轻时远赴成都读书,接受文化教育。学成回家后,帮助家里打理账务,管理刘家祠堂。村里的小孩子,喜欢跑到祠堂玩耍,刘府道就和他们游戏玩耍,然后教小孩子们识字、唱歌、打算盘,后来聚集的小孩子越来越多,他就开始做起了正式教员,教授小孩子认字,学习《论语》《三字经》《百家姓》等传统文化名篇。当时,祠堂设施非常简陋,一张四方高桌子,四张长板櫈,大家围在一起,就算是上课了。
随着人丁兴旺,要求读书的.人越来越多,刘家祠堂已经无法满足需要。开明的刘家人在祠堂旁边修建了十几间大瓦房,正房高大宽敞,通过九级阶梯才可以进入厅堂。两边的耳房稍低一些,供作生活之用。房屋的房梁和支撑柱都是大圆木,隔墙用竹编而成,抹上白色洋灰。屋顶盖上用刘家瓦窑烧制的瓦。房顶脊梁上面,中间雕花,两侧塑有龙头,非常气派。房屋的中间有一个大院坝,屋后挖有一口水井,供人们生活只用。房屋修好后,刘府道将孩子们搬入这个瓦房读书。开初人们叫它大瓦房,也有的叫它书房。久而久之,人们就叫它“瓦书房”,后来大家将这附近都叫做“瓦书房”
从此以后,朗朗的读书声就从这个瓦房子里面传出,在这寂静的山湾湾里飞扬。清晨,全村的小孩从四面八方纷纷前来上学,有的要走几里山路,来到“瓦书房”。上午,刘府道就教授识字、画画、打算盘,中午还要给孩子们做饭;下午,带领孩子们在院坝里做游戏、躲猫猫、跳绳等,锻炼身体。黄昏的时候,孩子们各自回家。
刘先生的教授很有方法,孩子们学到不少东西,家长们都非常满意,一传十十传百,“瓦书房”在附近几个村落有了很大的影响力。孩子们一批批的长大,一批一批的到来。刘府道又请来两个稍早毕业的学生,作为助手,扩大了书房的规模,形成了小班、大班,开始分层次区别教育。每学期有的学生送给刘府道一斗米或者一丈布,没有钱的家长就轮流来书房帮忙做饭洗衣打扫卫生,还有的学生家长就帮刘家挖地犁田,作为学费。瓦书房就这样一直坚持下去,直到解放。
解放后,人民政府大办教育,将“瓦书房”改为广兴公社熊安小学。小学从一年级到五年级,开有5个班。用石板做课桌、凳子就是学自己从家里带来,一学期完后,自己带回家。老师基本都是附近稍稍有点文化的人,后来有城里的知青来到这里教书,再后来县教育局就派有公办教师在此任教。就这样,“瓦书房”为当地的适龄儿童就近读小学发挥了重要作用,大大方便了当地百姓。从“瓦书房”读完小学后,不少的学生考入广兴公社中学读初中。初中毕业后,到竹篙区读高中。有很多的学生考入大学,还有的考入国家重点大学。
后来通过几次改建,“瓦书房”已经成了一所完小,教学条件和教学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到2011年,由于附近就读的学生减少,教育局撤销了这所办学80多年的学校,现在附近的学生走5里路去广兴镇中心小学读书,校舍依然保存至今。
历经80多年的沧桑,从“瓦书房”里走出一辈又一辈的孩子,成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成了国家的栋梁。“瓦书房”虽然没有办学了,那充满梦想的读书声还在山湾湾里回响。
二〇一六年八月二十四日
【山湾湾里的瓦书房】相关文章:
3.同湾风韵
4.同湾夜色
5.浣溪沙·同湾
6.同湾小酌
7.同湾初雪
8.同湾仙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