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优美作文段落摘抄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初中优美段落摘抄15句
1、人生的路上,总是一如既往的悲欢离合,一路上风尘过往,有些事情,有些感情总是要搁浅。是男儿的,总要走向远方,不会再触目情殇,不会有太多的留恋,也不会寂寞悲愁,寂寞又怎能耐得住盛世的繁华?情殇又怎能春暖花开?留恋又怎能不情殇?男儿当有浩瀚林海的胸怀,可以容人,可以纳百川,更可以乐彼性情。男儿英气见于甚处,于情,于志,我想那便是沧海旷宇。
2、以善良为师,得到的是正义和正直的教诲,即使步履平凡,也不失不俗的境界。以善良为师,得到的是质朴和慷慨的帮助,即使交往淡如水,更不失君子风范。善良使人的心灵仁爱,使人的视野宽广。
3、回忆是一壶茶,一壶用情感的弗水冲切的溶茶:翻滚、起伏,然后冷却、沉静,像起起落落、欣喜狂悲的人生终归于“万物看开,得矢随缘”的平淡恰栝美。
4、回忆是“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的恍然幽梦,回忆是“过尽千帆皆不是,晖脉脉水悠悠”的沦然肠断。
5、雄鹰在苍穹中能够翱翔万里,必将注定有无数摔下山崖的痛苦,我们锲而不舍的努力,定要要面对无数失败和徒劳,因为明天永远在昨天的前方未知,或许精彩就在踟躇的路口吟歌,让且行且远的年华,变得朦胧不晰,摸不清弥漫在雾里的光明,在迷幻里失去了生命之光和年华之色之际,终体察不到他人也无法观察自己。当经历风吹雨打的坎坷之后,才发现,原来;我们自己原来输给自己。
6、身隐于市,时常感叹夕阳的落寞和无奈。此时,远方乡野的炊烟袅袅,朦胧里渐渐晕开宁静的底色。只是眼前依旧车流似河,柏油路上点缀着点点星光,在纵横交错的线条里回转。夕阳早已摁不住它的喧嚣,繁华的街道勾勒出迷离不安的余悸。
7、追求是一种持之以恒的过程,只要心中存在着这种信念,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你一定会到达幸福的彼岸。但其中必定会有狂风暴雨,冰山触礁,它们就像逆流一样阻止你前进的步伐。这时,你不要退缩,不要气馁,哪怕最终只在幸福之门外徘徊。毕竟,我们追求过,努力过,与狂风暴雨拼搏过。追求就是一种幸福。正如泰戈尔所说过的一句话:“天空中没有留下鸟的痕迹,但我已飞过”。
8、她的脸好像绽开的白兰花,笑意写在她的脸上,溢着满足的愉悦。她的嘴角上扬的美丽的弧度。
9、幸福是一条缓缓流过的长河,我沿着河岸向上寻找……哦!原来“追求”才是幸福的源头。
10、在漫长的人生之旅中,误会扮演着消极的角色,增添着生活的的烦恼,使本应精彩的人生变得千疮百孔,为生活平添几多曲折,几多艰辛。最伤是误会。那么,为了保护自己,也为了保护他人,请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抛弃愚昧与狭隘,永怀包容之爱心和理解之慧心,勇于展开心灵的对话,拒绝误会,远离误会,免遭误会之伤!我曾猜想,误会是一个简单抑或是复杂的词。说它复杂,只要凭着良好的心态,也便不觉得那么委屈;说它简单,又好象不止那一回事。我们擦亮理解之窗,敞开包容之门,聆听心灵之音,从而洞悉生活之真,弘扬人性之善,回归生命之美!让我们永存虔诚之心,共同追求没有误会的人生境界!太多的误会,消耗了生命肌体的元气,也掩盖了生活本来的真实面目。
11、误会是一种心灵的隔阂,它与默契分道扬镳。心灵的隔阂由误会产生,它使心灵之间无法自由连通。误会割断了默契的脉搏,使人们之间的微妙关系,不再散发出生机勃勃的活力。误会是一种心胸的狭隘,它与包容格格不入。心胸的狭隘制造了误会,也产生了怨恨。园囿于自己的个人世界,陶醉于自我的意志观念。狭隘与包容绝缘,她点燃了误会的导火索,终于爆发了误会的冲突。误会是一种心智的愚昧,它与理解水火不容。心智的愚昧导致了误会,也延伸着怨恨。执迷不悟于事实的真相,津津乐道于偏执的误解,曲解了生活的本义。愚昧远离理解,昭示着误会的杀伤力,带来伤害和错过。
12、宽容是一种美德,宽容可以平息不必要的纷争,宽容可以让社会更和谐,宽容也可以改变人生。
13、也许青春是老屋旁那棵老梧桐树,会在一年又一年的轮回里开放着淡紫色的梧桐花,风起的时候,花瓣整齐翻飞,在黄昏的记忆里诉说着老屋的那些泛黄的故事。也许青春是骑着单车背着小书包每天经过的那条小路,夜色朦胧的雨中一路欢叫着踏过的征程,雨停后,路边那几棵不知年岁的桂花和洋槐散发的清香,在身后的石板路上痴痴守候,久久不肯散去。
14、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15、人生的长河,我们只是一粒粒尘埃,有了生命的同时,就会一直往前走,寻找适合自己的路途,风再大,雨再大,总有一条狭缝让我们穿过,哪怕泥泞,哪怕划伤了脚,相信总会见到阳光,相信自己闭上眼睛的那一刻,在心里告诉自己不曾后悔在世间走过。
【初中优美段落摘抄】相关文章:
摘抄优美段落04-10
优美段落摘抄05-02
优美段落的摘抄05-02
初中优美作文段落摘抄05-02
散文的优美段落摘抄04-12
优美段落文章摘抄04-12
散文优美段落摘抄05-02
经典文章优美段落摘抄05-02
名著优美段落摘抄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