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初中语文教师读书演讲:这样做语文老师
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
在交流之前,我想先和大家聊个题外话,就是这次读书活动戒了我“迟到的网瘾”。为什么说是“迟到的呢?”因为在我们家有一个约定:为了儿子,不要电视、不装无线,不玩手机,不玩电脑,我们简直成了这个时代的“网络白痴”。所以,下班后,我们大量的时间是外出散步或读书。可是自从年前换了手机,装了无线,家里变了,完全变了,哪知白天与黑夜,哪管下雪还是下雨,我与老公一人一部手机,一头扎了进去,网络中的内容真是花样翻新,我们俩也忙得不亦乐乎。非要熬到实在是睁不开眼,关机时总要狠狠地扔下句话:再不玩了。可是第二天睁开眼的第一个动作是开机、刷屏,忙忙忙。
有点小庆幸的是,虽然我们已身陷其中,无法自拔,但对儿子的污染不是太彻底,可是他原本安分的心却变得心不在焉了,他在跟我们攀比,你想想,一对痴迷手机的父母对儿子喊一声:“赶快学习去。”这句话还有多少力度?他总是回一句:“你们玩,让我学?”那天,我看到了放在床头柜上,学校发的读书笔记,我打开书,坐在儿子的书桌旁,翻书,摘抄,没想到,儿子静了下来,安心学习了,于是我们家又重新回到了读书、散步的日子。
看来,书是有魔力的,它不仅能改变我们自己,还能影响孩子,影响一个家庭的氛围,影响我们的个人素养,影响到我们的教育教学,最终影响到我们所教出的所有孩子,真的,让我们一起来读书吧!
寒假中,在我痛改前非后又读了不少书,有一本对我的影响比较大,是夏昆老师的《中国最美的语文》。夏昆是一名语文教师,又不仅是一名语文教师,他将美好的艺术融入生命并影响学生。他执着前行,用实践告诉我们,可以这样做语文教师。印象中的夏老师是这样的:一脸胡子、一根辫子、手持一把吉他的一个大叔,像是一个流浪的音乐诗人。但他的的确确是一个真正的语文教师,他给中国教育这片自由美丽的语文教学田野带来了缕缕清风。这清风,让中国的语文界,也感受到了这风的温度和力量。
经常会在网络中看到他的文字。文如其人,他的思想与他的外形一样,特立独行,充满了冲击力,寒假读到了他的《中国最美的语文》。我拿到书,一看封面,中国红便吸引了眼球,甲骨文体的“中国最美的语文”和楷体的“中国最美的语文”相映成趣。封面上“以文学之美充盈生命、以音乐之美滋养心灵、以电影之美教化人情”三句话,体现了夏老师语文教学的三大内容、三种方式以及三个目的,最终“培养出一群博学、宽容、幽默、有品位、有责任感的男人”、“培养出美丽、温柔、善良、知性的女人”。我想,如果我们都能如此,我们的教育必将处处充满了温情。
夏老师的教室里,有林木的叹息,早晨的颜色。
17年前,当他第一次把吉他带进教室,教学生们唱英语歌的时候,他并没有想到这件事对他和他的学生们的影响会如此深远。他并不是英语老师,而是语文老师。那时候,他刚担任高一的班主任,学生英语水平普遍较差,作为班主任,他帮助任科老师开展教学。他教学生唱英语歌,他带上吉他,在每周的班会课上,讲完有关事务之后就教学生唱英语歌。从《雪绒花》到《昨日重现》,从《无心快语》到《此情可待》,十几首歌教下来,学生的英语水平还真有了些提高。而这时候更有学生表现出对音乐的浓厚兴趣。他干脆就开设了一门鉴赏课:从贝多芬《第五交响曲》中感受与命运的抗争,从柴可夫斯基《天鹅湖》中感受最美好纯洁的爱情,从维瓦尔第《四季》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当这届学生毕业后,他明显看到了他们与其他学生的不同:他们拥有对美的感悟,更拥有对美的珍惜。尽管他们后来都没有从事与音乐有关的职业,但是很多人告诉他,音乐一直陪伴着他们,他们为高中这段音乐之旅感到幸运。
他曾经在《唐诗的江山》后记里这样写道:20年前,我上高二。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我郑重地拿出了一个崭新的作业本,用直尺从中间把本子分成两半,右边抄宋词,左边抄唐诗,抄的第一首诗是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很多人都有过这样一个本子,用来写下或抄录自己觉得最美好的东西。有的人抄流行歌曲,有的人抄琼瑶小说的片断,有些人抄美文,那个本子是那时候自己最珍贵的东西。(其实,学生时代的我们也同夏老师一样有过这样一个珍贵的小本子)但当他成为老师时,他的学生面对诗词只剩下一句话:“老师,这个要不要背?”这使他感到一种无奈和凄凉。他决意和学生一起找回诗词的本来面目,找回本属于它的美丽。在开设音乐鉴赏课的同时,他开设了第二门课:学生主讲诗词鉴赏课。他利用每节课开始的5到10分钟,让学生事先选择诗词进行阅读分析,然后抄写到黑板上讲给大家,之后他进行点评,并对学生抄写、分析诗词时出现的错误进行纠正。
到了高二,人教版语文教材通常会有一个戏剧单元,他会给学生放映《雷雨》、《茶馆》等电影。每到这时,往往就是学生的节日。他开设了电影鉴赏课。他精选了十余部中外优秀电影,利用班会、晚自习时间给学生放映,并在观影后以讨论会或周记的方式对电影进行探讨。于是便出现了这样的情景:晚自习,整幢教学楼的孩子都跋涉在书山题海中,他们的教室却关着灯,老师和学生一起沉浸在光与影的世界里。而他觉得最重要的一个部分,是在每部电影观看之后学生们写的数十篇影评。苏珊·桑塔格说:“电影既是艺术,也是生活……电影的诞生是个奇迹,奇在现实竟能如此奇妙地瞬间再现。电影的全部就是在努力使这种神奇感永存和再生。”
讲王勃时,他找来电影《王勃之死》的片段,让大家了解《滕王阁序》创作背后的故事;讲王维时,他请来古琴爱好者为大家现场弹奏《阳关三叠》;讲贺知章和张旭时,他请来本地书法家为大家讲解中国书法之精妙;讲李白时,则会由他现场弹唱由李白诗篇改编的歌曲;讲边塞诗时,他提炼出唐代边塞诗的反战元素,并且与《现代启示录》、《我们曾是战士》等国外反战影片进行对照。
因为美无尽,追寻美的脚步便不止息。
《中国最美的语文》与其他关于语文教学的书籍不太一样,没有整篇的教学设计,没有各种磨课过程,更没有公开课实录。书中或讲述语文课堂上的教学故事,或讲述孩子们的趣事儿,或发表对于当前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一些观点看法。语言并不犀利,字里行间充满了一个语文教师对生命的爱与尊重。也许正是如此,才能坚定地行走在最真实的语文教育之路上,不忘初心,坚守最美的语文教育!
书中说,“语文在书本中,更在生活中;在现实中,更在历史中”。所以,不仅是诗歌鉴赏,就连音乐鉴赏和电影欣赏,甚至动漫、吉他、骑游均可以进入语文课堂。夏老师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和内容,将课堂还给了学生,在尊重自己生命的同时又尊重了孩子们的生命,丰富着那一群群朝气蓬勃的青年学生的校园生活,使学生们的心灵逐渐丰盈饱满。世界的美好,生命的美好,不断地展现在他们面前,给他们的生命底色又增添了亮丽的一笔。
记得初为人师之时,我曾经敢于对初中的孩子们说:你们是想要自己,还是想要分数?那时,孩子们的回答是:我要自己!声音坚定而响亮!十几年后的今天,我已没有了当年的勇气,但夏老师还保持着从前的激情。一个体制内的语文教师,他要冲破的不仅仅是体制的束缚,更多的是要冲破心灵的束缚。
从这些文字中,我们可以更全面地读懂夏老师,一位率性、纯真、温柔、广博的男子。夏老师的教学形式与内容、风格是无法复制的,但是他所带给我们的启发是什么?就是周校长在昨天的总结动员大会中反复强调的核心素养: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我们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培养提高孩子们的核心素养。
夏老师的学生和孩子们是幸运的,我也是幸运的。有幸读过夏老师的文字,更深刻懂得什么才是真正的教育。但愿以后在三尺讲台上,我也能成为像夏老师一样的语文人。
我的交流结束,再次祝大家:读有所获,获有所乐,乐有所福!我们大家都幸福!
【初中语文教师读书演讲:这样做语文老师】相关文章:
征文演讲:我是这样做教师05-07
初中语文老师作文04-19
初中语文老师总结3篇(初中语文教师总结)06-13
初中语文老师述职报告11-12
初中语文老师培训自我总结04-19
初中语文教师实习总结04-17
初中语文老师求职信03-31
初中语文教师研修总结04-29
初中语文教师教学总结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