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2-12-09 19:23:09 心理健康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当代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

  当今的中学生的心理存在着很大的问题,这些都有可能随着时代的变化造成对学生学习、生活的许多心理矛盾。中学阶段是中学生心理从不成熟到逐步成熟的关键阶段。由于特殊的生理、心理特点,是一个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矛盾的时期,而且又处于青春发育时期。所以中学生中出现的不正常心理状态很多,诸如厌学心理、孤独心理、焦虑心理、嫉妒心理、狂想心理、害羞心理、性心理等。对此,我们应该理解为正常的心理反应,通过开展健康心理状态,形成稳定的心理素质,使学生善于面对人生,面对挫折,成为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如下是当今中学生的许多心理问题和措施。

当代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

  一、当代中学生的生活环境

  走上讲台,放眼望去,坐在老师面前的几乎是清一色的独生子女,只有少部份有姊妹。这些孩子大都聪明伶俐,活泼可爱,充分体现了“少生优生”的好处。在我国较发达地区,独生子女家庭生活一般都较为富裕。一个三口之家,吃穿当然不用发愁,住房条件优越,拥有汽车家庭的数量正逐年增加。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真正享受着“皇室”家庭般的“衣食无忧”的小康生活。留给学生的唯一的任务便是学习。就巴中的绝大多数学生而言,他们早晨七点多钟上早读,然后正常上课时间为八小时,晚饭后还要上两个多小时的晚自习。一天从早到晚,学生在课堂的时间长达九到十个小时。此外,对于初三的学生星期六或星期天学校还得补课半天。学生们在校奔于寝室、食堂和厕所“三点一线”之间。在校外奔命于学校与家庭的“两点一线”之间。星期天休息时间,小学年级学生还得寻找各种老师接受琴棋书画等各类特长教育。初中年级学生要进入各种文化辅导班或请家教补习各科文化。

  由此看来,学生除了吃饭睡觉以外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根本没有完全属于自己并供自己支配的点滴时间,就体育课时间都是在教室内学习,学习构成了他们日常生活的全部内容。他们的家务出“五一”、“十一”之外劳动几乎为零,体育锻炼几乎为零,社会实践活动为零,……。因此造成了普遍存在的学生动手能力差,创造力低下,思维不够敏捷。试想一下,在上述社会生活环境下培养起来的中小学生怎么会有巨大的潜力和无限的创造力呢?这种单调枯燥的生活又怎么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如何能引导他们对生活充满美好的憧憬,又怎样培养出富有创造力的一代青年呢?在重重重压之下,学生们心中的那一抹彩虹则只能化作光怪陆离的幻影罢了。

  当代的学生,虽然所生活的社会环境优美,物质条件极其优越,但生活在家庭、学校与社会的三重压迫下的学生怎么会健康成长。在高度压力下他们会产生厌倦学习,厌恶生活,抱怨家长、老师甚至整个社会的愤世嫉俗的情绪。他们根本没有快乐可言,有的只是抱怨作业太多,成绩太差,家长老师太凶。难怪家长老师与学生总是格格不入,他们之间的隔阂日益加深。久而久之,学生的不满情绪会爆发出来,他们不完成作业,逃学,去网吧上网聊天,谈恋爱。考试成绩不好不敢回家甚至离家出走。更有甚者,有些学生与不良人员结伙犯下罪行等等。试问一下,造成这些现象出现的根源在哪儿呢?

  伴随着上述现象和问题的存在,当今应试教育又使得学生的学习成绩发生了明显的两极分化,现在的许多学校都把优生、差生划分开了,分的什么实验班、鸿智班等,让优等生的成绩越来越好,问题生的问题越来越严重。但成绩的好坏还在其次,由片面追求升学率所带来的成绩两极严重分化的背后,还有一个更为严重的问题:优等生与问题生的心理问题。让他们自己对学习产生紧张和厌烦的心理。广大教师几乎自觉不自觉地犯着同样的错误:把学习成绩好、听话的学生一律视为优等生,并且他们自身存在的所有问题与不足都被优良成绩的光环所遮掩了,这样让他们从自己的心理找不到自己的不足,从而会感到骄傲。而对于成绩差、不驯服的学生,都一概视为问题生。问题生当然自身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他们自身所拥有的一切闪光点往往也容易被忽略不计了。这样就会让这些学生自己感到很自卑,认为自己没用,看不起自己,这样就会给他们在学习上造成很大的影响。学习好的不而此时,“金无足赤,人物完人”的古训也就丝毫不起作用了。事实上,广大老师没能站在公平的角度上、平等地看待每一个学生、并公正到位地给予评价。所以,优等生时时受宠,被视为“天之骄子”。而问题生处处早白眼,被看作班级学校里的“克星”。大家想过没有,优等生就没有这样那样的问题?问题生就存在某些闪光点吗?事实证明,在应试教育阶段,社会、学校、家庭培养出来的孩子、学生都存在着严重的健康心理问题。

  上面的这些种种都会造成学生对学习的厌倦。从而产生厌学症,在管理中,时常发现有极少数学生,长期由于家长或教师对其要求过份严厉,使其感到精神上或自卑上受到伤害,一种情绪上变得烦躁、抑郁、狂燥,经常与家长、老师发生激烈冲突;另一种情况是逃避,诸如离家出走等这种现象是常会出现的。这种心理状态产生,主要是教育方法不当引起的。这就是要求家长和教师必须彻底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坚持正面教育,要循循善诱,以情感人,注重平时教育,不要等问题发展到很严重时采取过激行为。同时,要教育和引导学生,按照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来严格要求自己,正确理解校长和教师的良苦用心,使其正确认识自我,正确认识他人,不致于采取极端行为。

  这种心理状态的形成,主要是由于紧张的学习压力、社会压力、家庭压力和旧压力等因素引起的。尹某是高二一位女生,学习成绩较好,家长及学校对其期望较高,自己也希望高考时能考出好成绩。于是,她学习非常刻苦,平时除了学习还是学习,很少有其他活动,也不同学生交流,生怕自己学习成绩会掉下来。由于过分的压力,使她成绩反而有所下降。她感到前途无望,整天胡思乱想,神经高度紧张,时常认为有人想谋害她,恐惧不安,经医院检查属轻度精神分裂。诸如类似的例子在高中学生中为数不少,这就给教育者提出了一个重要唯一的出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各种类型的人才,帮助其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学校要加大实施素质教育力度,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使其各方面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二、当代中学生心理特征的共性

  生活在上述物质条件、文化氛围中的学生,他们的理想、观念、价值取向与父辈有着天壤之别,他们一方面得到很多,但同时又失去很多:得到的是物质的充分享受、社会和学校的关爱、家庭的呵护备至;失去的是坚强的意志、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得到的是智商的极大提高,失去的却是情商的极度低下。而情商却是一个人事业上取得成功的保证。综合来讲,失去与所得相比较,失大于得。这就使得当今的学生存在着以下的共同弊病:(1)做事独立性差,缺乏起码的生活自理能力,凡事过分依赖家长。(2)极其懒惰,不善于动手动脑,一切坐享其成,仍是那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3)自私自利,性格孤僻,以自我为中心,很少考虑他人的利益与感受,不善于与他人合作,甚至排斥他人。(4)缺乏吃苦精神,遇到困难时轻易退缩。(5)心理承受能力差,意志力薄弱,经不起挫折。只爱听表扬的话,不愿接受批评意见和建议。(6)情绪不稳定,容易产生急躁心理,动辄发脾气。(7)虚荣心强,攀比家庭优越程度,比吃穿。认为自己过得比别人好。(8)上进心不足,情感脆弱,容易撒谎。欺骗家长和老师(9)自我封闭,集体观念淡薄,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不愿意帮助集体或他人。(10)缺乏必要的同情心,对于别人的困难,往往视而不见或袖手旁观。(11)心胸欠宽广,容易斤斤计较。(12)做事情不彻底,往往虎头蛇尾或一遇到困难便半途而废。

  可以看得他们的心里会出现什么嫉妒的心理,也就是他们所说的“红眼病”,这在中学生中相当普遍,尤其在女同学中更是如此,比吃比穿。当某些同学因表现好,成绩好,得到老师表扬,同学们尊重时,少数同学则会产生嫉妒心理。譬如想方设法贬低他人的优点和长处,想方设法抹去他人的成果,想方设法算计他从,甚至通过搜集他人的“隐私”将他人思想搞乱,搞臭。他们总希望自己强于他人,而当他们不如别人时,他们会常常因嫉妒而产生敌意。当他们认为不被人喜欢、欣赏和尊重时就气急败坏等。嫉妒心理对中学生的正常学习、生活干扰很大,因此,我们必须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使具有这种心理状态的人认识到,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命运只能靠自己把握,帮助他们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坚决克服其不良心态。

  当代中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相当突出,但并不是说他们没有优点可言。他们自身所具有的优点也是与其父辈们不同的。他们具有以下的长处:(1)聪明活泼,好奇心强,求知欲望高。(2)善于思考,反映敏锐,敢于发问,对事物喜欢寻根问底。(3)表现欲望强,想象力丰富。(4)讲究卫生,讲文明,对人有礼貌。(5)身体、心理发展快,身体素质好。(6)兴趣广泛,接受新鲜事物快。(7)重感情,结交广泛,善于交友。

  通过以上情况对当代中学生优点与不足的比较,我们不难看出,他们的心理特征与成年人还是有非常大的不同。在实际开展教育的过程中,我们不可以简单地用“好”和“坏”来判断一个学生。我们必须根据培养目标和新形势下青少年身心等各方面的发展规律,全方位地研究学生。摒弃旧的眼光和观点,用新的观念和标准来看待他们,用全新的方法和手段来教育他们,特别是对优等生和问题生的心理研究,是摆在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而迫切的任务。在评价学生的时候,必须把他们放在开放的活动的环境中来考察,要用同等的眼光来对待他们的评价,而不应用学习成绩这一把尺子来衡量它们。成绩优异的就是优等生,否则就是问题生。这样的评价太片面,太狭隘。那么针对现实存在的新情况、新问题,可以看出成绩好的将来不一定就有出息,差的不一定就没用。

  三、反思与对策

  经了解《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的教育》中明确指出:“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才全面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对当代中学生调查表明,一半以上的学生都存在心理问题。造成了学生情绪、性格、人际关系上的严重缺陷,影响到人们的社会适应及品德、个性的发展,甚至导致犯罪行为。在这种状态下,那么就得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能。这样才能把他们自己内在的东西发挥出来。据我所了解国内外学者的心理健康标准不尽相同,但大致可归纳出以下6种标准:(1)对现实的正确认识;(2)自我调控能力;(3)自知、自尊与自我接纳;(4)与人建立密切关系的能力;(5)人格结构的稳定与协调发展;(6)对生活有热情工作效率高。比起我们国内来说我们差远了。他们所具备的心理条件是我国所不能达到的问题。

  及早的让学生们从新认识当今的健康心理。有以下几点:

  1。加强对学生的竞争意识、忧患意识和生存意识的教育教师、家长乃至全社会必须认清形势,顾全大局,对学生加强个人生存教育,提高他们的竞争意识,让他们从以前的差等生中及早的专为优等生,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这是一个人立身处世必不可少的优良的心理品质。在培养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千方百计地告诉他们一粒米,一棵粮食都得来之不易。培养他们从小养成节约的美德。此外,还要时刻注意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自理习惯,自己用餐、收拾餐桌、刷洗碗筷。学会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如拖洗地板、收拾房间、自己的衣物自己清洗等。平日里做事情要有条理,不要眼高手低或虎头蛇尾,而要善始善终。

  2。加强挫折教育,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

  挫折是人生中常常遇到的,若不具备良好的耐挫折心理品质,走向社会难免不出问题。当代的孩子,从小生长在一个宽容到及至的环境里。他们受到家人的过分溺爱,从没有受到过任何的委屈。可想而知,这样的孩子情感会是多么的脆弱。因此,要想促进学生自我意识的觉醒与发展,增强抗挫折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就得去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和他们做生活和学习上的朋友。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一方面帮助学生形成豁达开朗的而不是心胸偏狭的生活态度,一方面分析学生心理受挫的原因,引导他们正视挫折,使他们的行为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从此改变过去的旧观念和旧思想。

  3。培养学生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

  鼓励学生参与了解社会,重视生活技能的培养,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是“以人为本”素质教育中的核心内容。一方面重视树立学生服务于社会的意识,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个人能力。让学生在完成中学课程之后,让学生参与社会活动,要使学生动手、动脑大胆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提高学生各方面能力,使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接轨。因为一个人毕竟要走进社会生活的大熔炉中,所以在学校里就要培养学生将来应对社会生活所具备的各种技能,为切实走上社会做好充分的准备。因此主要的责任就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衣食住行样样尝试。

  4。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素质

  当代的学生由于缺乏劳动能力的培养,因此他们的劳动技能素质几乎为零。劳动是人类生活的第一需要,所以,具有熟练全面的劳动技能是一个人生存的第一要素。在学校教育中,要提高学生对劳动意义重要性的认识。要让他们认识到,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不仅要有正确的人生观,健康的身心和丰富的知识,而且要爱劳动,会劳动。此外还要尽可能地利用周围学校、社会上的环境和条件,给学生创造参见社会实践和锻炼自身劳动技能的机会,因为劳动技能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培养得来的。同时,在劳动中,学生才可以把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和学以致用能力,这是最关键的问题。为将来走上社会服务于社会打下牢固的技能基础。

  5。提高学生的身体心理素质

  当代的学生依赖性很强,独立性很差。事实上,一个人心理依赖性程度越高,心理承受力就越低下。因此,我们必须把培养学生的自主自立品质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来抓。第一,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让学生掌握一些生活常识,逐步做到生活自理,以适应未来社会的竞争。第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推理能力和分类概括能力。第三,给学生主动权,要大胆放手让学生组织开展各类活动,给他们提供展示才能的机会,鼓励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和自我教育。第四,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心理品质。通过合作教育,培养学生和谐健康的心理品质,创造友爱融洽的人际关系。

  实践证明,良好的情绪、积极的心态、健全的人格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未来发展能够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心理素质已成为构成人的整体素质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内容和目标。学校教育理应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塑造学生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以迎接人生新的挑战。深刻把握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趋向,深入探究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模式,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有益于培养他们的健全人格心理。

【当代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相关文章:

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方案05-09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05-09

中职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分析及对策05-09

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及对策论文05-11

职教学生心理健康的问题及对策分析论文05-12

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05-09

浅谈高职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论文05-12

山区小学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论文05-12

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有哪些及应对策略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