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十大标准

时间:2024-08-09 09:56:56 林惜 心理健康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十大标准

  心理健康的人能够善待自己、善待他人、适应环境、情绪正常、人格和谐,心理健康的人并非没有痛苦和烦恼,而是他们能适时地从痛苦和烦恼中解脱出来,积极地寻求改变不利现状的新途径。以下是小拜年给大家整理的关于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十大标准,欢迎阅读!

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十大标准

  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十大标准

  1、充分的安全感

  安全感是人的基本需要之一。抑郁、焦虑等心理,会引起消化系统功能的失调。

  2、充分了解自己,对自己的能力做出恰如其分的判断。

  超负荷的工作,会力不从心,给健康带来麻烦。

  3、生活目标切合实际

  如果个人目标定得太高,必然会产生挫折感,不利于身心健康。

  4、与外界环境保持接触

  人的精神需要是多层次的,与外界接触,一方面可以丰富精神生活,另一方面可以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以便更好地适应环境。

  5、保持个性的完整和和谐

  个性中的能力、兴趣、性格与气质等各种心理特征必须和谐而统一,方能得到最大的施展。

  6、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

  现代社会知识更新很快,为了适应新的形势,就必须不断学习新的东西,使生活和工作能得心应手,少走弯路,以取得更多的成功。

  7、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中,有正向积极的关系,也有负向消极的关系,而人际关系的协调与否,对人的心理健康有很大的影响。

  8、能适度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人有喜怒哀乐不同的情绪体验。不愉快的情绪必须释放,以求得心理上的平衡。但不能发泄过分,否则,既影响自己的生活,又加剧了人际矛盾,于身心健康无益。

  9、有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与兴趣爱好

  人的才能和兴趣爱好应该充分发挥出来,但不能妨碍他人利益,不能损害团体利益。

  10、在不违背社会道德规范下,个人的基本需要应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

  常言道:知足常乐,忌讳不切实际的追求。

  青少年常见的心理问题

  1. 学习问题:常见的有学习困难、被动学习、丧失学习兴趣、厌学、逃学等。随着课业内容及难度的增加,有些青少年容易产生畏难心理,甚至厌学等问题。有些青少年甚至认为自己前途渺茫。

  2. 网瘾问题:现今社会,互联网对青少年的影响超乎想象。有些青少年长时间、习惯性地沉浸在网络游戏中,对虚拟世界产生强烈的依赖,意志力又比较薄弱,以至于达到了痴迷的程度,出现难以自我解脱的行为状态和心理状态。

  3. 情绪问题:青春期的青少年正值叛逆期,容易出现情绪问题,例如情绪低落、烦躁、易激惹、有敌意等。在门诊,青少年焦虑、抑郁最常见。

  4. 人际关系问题:青春期阶段,青少年和父母的关系发生了改变,青少年开始建立与家庭分离的自我认同,他们开始寻求更多的独立性,而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内心有不安全性,一方面,他们要求独立,希望能够摆脱依赖父母的生活,渴望走出家庭,建立伙伴关系;另一方面,他们又缺乏自信、害怕挫折,总是担心自己的缺点和短处不被人接纳,甚至让人生厌。与此同时,与父母的代沟、被同学冷落忽视、与老师关系不好等也让他们头疼不已。

  如何辨别孩子是否出现心理问题

  1. 难以入睡或易惊醒,持续的睡眠质量差。

  2. 较长时间感觉惊恐不安,失去安全感。

  3. 对自己、他人失去信心,对学习、生活极度失望。

  4. 感觉无助、空虚,情绪持续低落。

  5. 不想和他人交流,性格突然变得内向,甚至孤僻。

【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十大标准】相关文章:

孩子心理健康的十大标准12-07

中学生心理健康标准12-07

中学生心理健康含义及标准12-07

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12-07

心理健康的标准12-07

中年心理健康的标准12-07

最新心理健康的标准12-07

心理健康的标准介绍12-07

心理健康的具体标准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