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师德手册学习心得

时间:2022-12-27 17:08:07 学习心得 我要投稿

中国师德手册学习心得

  我们心里有一些收获后,马上将其记录下来,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总结以往思想、工作和学习。到底应如何写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国师德手册学习心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师德手册学习心得

中国师德手册学习心得1

  “教育大计,教育为根本;教育发展,教师是关键;教师素质,师德最重要。”这是教育部长周济强调的,也是《中国师德手册》的核心部分。手捧着《中国师德手册》细细品读,慢慢思考,我感觉最深刻的是一个字“爱”。爱岗敬业的爱,关爱学生的爱,都是那么的令我感到身上的责任之重大,对爱的理解也更加深刻了一些。爱,是人类复杂情感中最高尚,最纯洁的感情。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有个是十分精彩的比喻,他说:“教师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的心灵。晶莹透亮的露珠是美丽可爱的,却又是十分脆弱,一不小心露珠滚落:就会破碎不复存在。学生的创造心灵,就如同露珠,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倍加呵护。”这种呵护就是爱。那我们要如何来体现这份爱意呢?

  一、真情实意

  爱是人的一种基本需要,爱是学生的一种心理寄托,是一种内心渴望。一旦学生的这种心理需求得到满足,就可以启迪学生的心灵,唤醒学生的理智,沟通师生之间的了解,增进师生之间的友谊,使师生之间的情感产生共鸣,学生就会从内心深处对教师产生亲近感和依恋感,学生就会把对教师的爱迁移对教师的尊重,接受教师的教育上,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油然而生,从而产生最佳的学习效率。因此教师要让真情时常涌动,用真挚、深厚的情感发出强大的爱流,把心里的情感用语言、行为表达出来,让学生品尝到被爱的滋味。

  二、尊重理解学生

  人与人之间的尊重是相互的。尊重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师生之间的关系也如此。只有尊重理解学生,学生才能尊重信任你,才能对教师无话不说,甚至把埋藏在自己心底的秘密告诉你,这样师生之间就架起了友谊的桥梁,教学工作也得心应手,效果好。所以说,尊重、理解、信任是打开学生心灵,实施爱的金钥匙。

  1、尊重理解学生,就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学生的自尊。

  尊重学生,首先要尊重学生人格。教师应该有民主作风,做到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还要保护学生的自尊。过去班主任总是高高在上,以威严换取尊严。但事实证明,这种所谓尊严,不过虚有其表。只有当教师以无微不至的关怀打动学生时,其高尚的品德、出色的教育和真诚的情感才能赢得学生的爱和敬意,教师的尊严丰碑才能在学生的心中树立起来。

  2、尊重理解学生,就要倾听学生心声,走进学生心灵。

  教师对学生真挚的爱是感染学生,教育学生的情感魅力。学生是一个正在成长的群体,在学习生活中不可避免会出现各种问题,如学习落后、人际关系不好等,这些问题的出现是年龄使然,班主任应该善于做个倾听者,把自己当做学生的朋友,主动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从而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走出阴影。苏霍姆林斯基说:“不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便没有教育文明”这就是说,对于学生的得与失,冷与暖,好与恶,喜与悲……教师都要放在心上,做在实处。争取做到:学生哪里需要教师,哪里就有教师的身影。

  3、尊重理解学生,就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尊重理解学生,核心是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空间。教师应当承认并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发展学生健康的个性,以形成学生的独创性。在教育的目的、内容、方法上,要把个性的多样性作为一种有价值的东西、一种财富来加以接受。只有这样,每一个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才成为可能。尊重学生的个性,就是尊重学生的未来。

  三、面向全体

  师爱之所以崇高、伟大、纯洁、持久,很重要一方面就是它是一种真正的“博爱”,把教师比作太阳,它就应该照亮教室的每一个角落,把教师比作甘露,它就应该滋润课堂的每一棵禾苗。公平,公正、无私是师爱的基础和体现。爱干净、聪明又漂亮的孩子是人人都具有的情感,是人的天性,爱丑孩子、脏孩子,甚至“带病毒花朵”似的孩子才是真诚的爱,才是理性的爱,才是班主任普遍提倡信奉和遵循的爱的原则。班主任对学生的爱,目的专一而形式多样,它渗透于学校工作每一个环节,贯穿于教书育人的全过程。对于班主任来说“爱的教育”应是面向全体的:有时如“润物细无声”的春雨,点滴渗透,沁人心脾;有时如“当头棒喝”,振聋发聩,令人幡然悔悟,痛改前非。

  四、讲究艺术

  教育是一门塑造人的灵魂的艺术。有人说:“教育技巧的全部奥妙在于如何热爱学生。”班主任教育学生的实质是师生两颗心愉快地碰撞,在师生双方不断碰撞中,实现感情的交流、融洽、升华,由情知到理知。因此,班主任必须讲究教育艺术:以宽厚的师爱赢得学生的信赖,以深沉的师爱激起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以高尚的师爱教学生怎样去爱。要知道尊重信任是爱,严格要求也是爱;赞扬褒奖饱含着爱:批评处分也体现着爱。

  教育的本质是爱,爱是一种真挚的情感,爱是一付治疗心灵创伤的良药,爱是一把打开学生心扉的钥匙,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们要知道每一扇门的后面,都是一个不可估量的宇宙;每一扇门的开启,都是一个无法测量的未来。班主任只有心理时刻装着“爱”,装着学生,学生心理才能也装着你。愿我们教师用发自内心的爱,使学生体验到一片真诚之心,在爱中健康成长。

中国师德手册学习心得2

  通过学习《中国师德手册》一书,让我对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从而使自己更重视了自己的言行举止在学生面前的表现。也使自己进一步提高了师德素养的水平和要求。从中深切地体会到:

  教师职业行为的示范性引导性特点,要求我们必须躬行实践,为人师表。被尊为万世师表的孔子早就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陶行知把师表第一原则解释为,要学生做的事,教师要躬行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师要躬行共学,要学生遵守的规则,教师要躬行共守。教师首先必须有敬业精神,热爱教育事业。教师的工作是神圣的,也是艰苦的,教书育人需要感情,时间、精力、乃至全部心血的付出,这种付出是要以强烈的使命感为基础的。

  首先,不要抱怨,要“甘于平淡”,让压力更有价值。俗语说“非淡泊无以致远”,怎样才能使自己的心情调节到最佳的状态来继续这平凡而伟大的工作呢?甘于平淡吧!最快乐的不是一味地追求平庸,更不是追求富有的物质生活,而是甘于平淡。在这种平静的心态下,教师才可以更好的工作和学习。那如何让压力更有价值呢?也是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在重重的压力下,化压力为动力,更要注意身体和心理的健康。毕竟,“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了健康的身体,什么也谈不上。这个是对待工作的正确态度,教师不能不好好工作,但也不要没有科学的工作态度与方法。与学生一同健康成长就是最好的。

  其次,爱学生,以己度人,将心比心。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师爱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没有这一重要的教育资源,教育就将成为不施肥的苗圃,不浇水的花畦。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兴趣爱好、情绪和情感、选择和判断,让学生主动学习,让自己的心和学生的心融为一体。有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就会对学生的终身成长起到深刻的影响。师生关系的基本内涵是教育民主,尊师爱生,教学相长。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目标得以顺利实施的根本保证。

  再次,终身学习,不断提高。俗话说,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斗水。要培养高水平的学生,要求教师学识渊博,学业精深。人不学不如物。经常学习可以明确是非,摆正关系,提高素质,增强后劲。古人云:教育者当先受教育。教育永远是一个开创的事业,教师永远是一个前进的职业。不学无术,不进则退,这些道理人人知道,当代社会知识更新飞快,要对学生负责就得跟上时代的步伐,教师不能一刻不学习、不更新自我的知识结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否则就会成为名副其实的“老”师——观念老土、知识过时的“老”师。对于一个教师来说,最大的危险就是自己在智力上的空虚,没有精神财富的储备。

  最后,将“师德”进行到底。只有理论不行,师德是要在实践中体现出来并对学生起到正面教育作用的。教育本身是很有人性化的'、充满感情的神圣的活动,教师对“师德”不能只是停留在理论方面的学习,不能脱离社会、脱离时间、“空洞化、形式化、口号化”,而应该更从关注人的显示生命的需要出发,采用适合现代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的教育方式,去施与“德”并影响学生的生命,使他们朝着正确的方向按照自己的选择健康地成长。

  教师是一个职业,一种责任,她就是要研究人,长期不断地深入人的复杂的精神世界。名副其实的教育,本质上是品格教育,教师就是这种教育的实行者,她必须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帮助和塑造学生的人格,使其对社会有用。请记住,不好的教育是我们将来的痛苦、辛酸,是我们对其他的人们和整个国家的罪过。教师应该努力地通过师德来润泽人心,塑造和谐的人格,构建和谐的社会。

中国师德手册学习心得3

  通过对《中国师德手册》的学习,对于从事多年的教学工作的我,对它又加深了一层认识。

  一、教师要经常自省。

  我认为教师这项工作,体现师德的意识是很强的。为人师,不仅要对幼儿负责,也要对社会负责、对科学负责。如果马马虎虎教学,也可以应付过去,这只是敷衍塞责履行教学工作。如果我们养成了自省精神,就可以在一日工作完了之后,自检一下自己是否尽职尽责。反省自己可以激励自己,这是积极进取的表现。一个人,贵在自知之明,这需要有自省作为手段。不省,自己就不知道自己长在哪里,缺在何处,一个人缺乏自知之明,容易骄傲自满,时间一长,就会脱离群众,就会退步,就会降低自己威信。当然,只有自己努力才是唯一的方法。

  二、要正确对待幼儿的意见。

  师幼之间保持一种人格上的平等。我认为要建立一种和谐的师幼关系,教师与幼儿之间的教与学的关系实际上是一对矛盾,处理得好,会教学相长,形成一种师徒般的师生关系,但处理不好,会产生对立情绪。老师应去研究幼儿的心理,研究人的个性,因为每个幼儿都有不同的个性,然后根据不同个性的幼儿去因材施教,去处理一些问题,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老师要多了解幼儿的要求,只要多了解幼儿的要求,我们的`办法才会更多,处理问题会更慎重,师幼间只要形成了一种和谐关系,教学工作、思想工作就会比较顺利。

  三、必须树立平等对待观。

  我觉得每个幼儿都有自身的闪光点,只是我们老师没有把他发掘出来。每一位幼儿都是祖国的花朵。我提倡平等对待,教师应服务于全体,不厚此薄彼,努力做到一碗水端平,让所有幼儿同乘一辆前行的车;教师应服务于全面,促使其全面发展。

  四、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促进幼儿的智力,潜能开发。

  作为教师深感责任重大,对幼严格要求固然是必要的,但不能认为师幼间就是一种教育与被教育的简单关系,因为这种不平等的师幼关系会阻碍师幼间的平等交流,观点具有权威性,久之则会压抑幼儿的潜能。

中国师德手册学习心得4

  通过学习《中国师德手册》,使我对师德师风有了进一步的理解。所谓师德,就是教师具备的基本的道德素养。爱岗敬业,热爱学生,教书育人,诲人不倦,严谨治学,为人师表……这都是师德。教师的职业道德应是集公民的思想、政治、法纪、道德等方面的优良素质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统一集中的具体表现。这种表现概括地说,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爱国守法、爱岗敬业是师德的基本要求

  热爱祖国是每个公民,也是每个教师的神圣职责和义务。人民教师要牢记人民的嘱托,要遵循法律的规范。教师的职业有苦也有乐,平凡中见伟大,只有爱岗敬业,教师才能积极面对自身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才能自觉、不断地完善自我,才能在教育活动中有所收获。

  2、关爱学生、教书育人是师德的核心

  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师德的核心。热爱学生,了解学生,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不歧视学生,建立民主平等、亲密的师生关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师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师德的人格力量

  俗话说: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德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它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力量。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个人简历”这说明凡是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应该做到;凡是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先坚决不做。时时处处为学生榜样,事事件件做大家表率,在工作、为人上严于律已,以身作则,这样才能达到为人师表的目的,才能在学生中树立威信,才能使学生对你口服心服。

  4、终身学习、不断进取是师德的升华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技术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不学习,就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够不断充实自己,才能不断吸收新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育方法和教育途径。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断提升自己、完善自己。

  总而言之,我们的学校、我们的教师如果能时时处处把师德建设、提高师德修养放在首位,并努力实施、积极参与、加强提高,我们的教育事业就能得以蓬勃、健康的发展,我们的学生就能得以成为新世纪建设的栋梁。

【中国师德手册学习心得】相关文章:

《中国师德手册》教师学习心得06-09

员工手册学习心得05-10

员工手册学习心得07-22

员工手册学习心得13篇01-25

《中国师德手册》读后感范文03-31

师德学习心得03-24

师德学习心得08-12

心系中国梦师德的征文05-08

大学学生手册学习心得范文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