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与黄山文章

时间:2020-09-30 09:48:20 文章 我要投稿

黄帝与黄山文章

  公孙轩辕黄帝在黄山的活动可能是个迷!黄帝在这里升天也是个谜。包括黄山在内的一部分学者也认为黄帝在黄山是种传说。我不能批评任何学说论点,而只能建议我的读者和一起走进黄帝文化的隧道,亲身体验以下黄帝以及黄帝文化究竟是什么样的历史面貌。然后再看一看黄帝文化在黄山究竟是怎样的积淀。

  一、黄帝陵肇始何时?

  既然目前主流学派都认为黄帝陵是真正的黄帝文化,那么黄帝陵究竟肇始何代呢?黄帝陵所在的黄陵县仅仅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更名的。黄帝陵也是汉代武帝后才被命名。黄帝在陕西黄帝陵被祭祀开始于晋朝。从这几个明显的时间段来看,我们就发现陕西的黄帝陵也是世俗盲目肯定为万世沿袭下来黄帝逝世的地方。实际上黄帝在中国更多的是种文化概念,而不是具体的人物传记历史。我们可以看看伟大的历史学家司马迁是如何记录和描述黄帝的。

  二、司马迁论黄帝给我们的启示

  汉代伟大的历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所描述的黄帝族谱是迄今为止最为历代官方和公众认可的史料。但司马迁从来没有提过黄帝的出生地和去世地。这个族谱是否可靠,我们尚待研究。但是也许就是司马迁的"演义"才使得以汉民族为核心的中华民族得以最终形成。黄帝才正式作为始祖被全民族所接受。在规范的历史文献中,黄帝这个名称的首次出是在春秋时期的《礼记》。那时黄帝的地位并没有被推崇到人文始祖的地步。到了汉代,黄帝的文化意义已经大大超过了黄帝现实存在意义。

  黄帝真有其人。司马迁写道:"黄帝者,少典之子也,姓公孙,名轩辕"。这说明黄帝不是神,是个有名有姓的人。关于黄帝的出生地,司马迁并没有告诉我们他出生在哪里。司马迁的史学态度是严谨和客观的。其实正如林河先生所著的《古傩寻踪》一书所言:"黄帝的时代离我们太远了,无论是古人还是今人,都是靠口头传说去认识黄帝的,传说的真实与否,只能依据传说的合理性去判断"。关于黄帝的死,同样司马迁在《史记》里除了说"黄帝崩,葬桥山"外,也没有告诉我们黄帝究竟在何地逝世。但是我们根据司马迁的记载可以推断黄帝客死南蛮荆楚之地。在《史记·封禅》里有这样一段记载:"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须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余人"。可见自古以来黄帝的死和逝世的地方都是个谜。那么黄帝葬于桥山又是怎么回事呢?《史记·封禅》已经作了明确的解释:"上曰:'吾闻黄帝不死,今有冢,何也?'或对曰:'黄帝已仙上天,群臣葬其衣冠'"。这样陕西的黄帝陵只是个"衣冠冢"。因为有了司马迁的权威记载,后世也没有做妄断。历来也有学者认为,"黄帝采首山铜"铸鼎时遇到黄龙而升天,那么黄帝应该死于首山。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司马迁在写作时用的是"采首山铜",而并不是"采铜于首山";这就是说"首山铜"是当时一种铜矿石的名称。换言之,黄帝的升仙处司马迁没有说明究竟在哪里。如果说铜矿在首山的话,司马迁却又说"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黄帝把从首山采来的铜运到荆山去铸造铜鼎。事实上,这是不太可能的事。荆山是黄帝升天的地方才更为合理。因为荆山在楚蛮之地,不在中国。这个荆山应该在较"中国"而言的南方"荆蛮"某个地方。黄山自古以来就有"吴头楚尾"之说,也就是吴楚两国交界的地方。说它是荆楚之山也未尝不可。春秋战国以前的中原各国从来就没有记录吴越地区的历史和文化。《史记》也承认:"夫子作《春秋》,而略吴"。战国晚期,楚国统一了整个长江流域以及以南大部分地区。所以,中原人称"大楚"之奇山黄山为"荆山"也是很正常的。可以有把握地讲,黄帝是在南方某地采集铜矿时逝世的。这正是青铜时代的早期,符合目前"三代"断代工程的研究结论。鉴此,我们从司马迁论黄帝的言语中可得出三个有趣的结论:一个是黄帝逝世的地方不在北方或中原,北方只有黄帝的衣冠冢;二是黄帝的家系包含了西北和东南两大族群;三是上古的夏商周三代不同的政治族群都是与黄帝有关的亲缘氏族。周族的一支"吴泰伯"就是从西北来到长江流域,并长期居住在南方荆蛮地区的一个大部族,最后形成了古吴国。我们知道古吴的核心基地

  主要是在南陵县大工山一带。这里有数千年以前的铜矿遗址。黄山恰好是古吴发源地青弋江流域的源头。因此黄帝到黄山无论是逻辑上,还是史实上都是成立的。

  三、轩辕黄帝为什么来黄山?

  我们以前很少思考黄帝文化为什么会出现于黄山。为什么轩辕黄帝要来黄山?庞大的华夏民族之所以可以形成,是因为在上古时期就存在着一个长时间的部落战争和文化征服战争。征因为不停的战争与媾和形成了多民族的融合,以至于形成了占据幅员辽阔的国土面积的华夏古族。炎黄时期,两个大族轮番做主。《史记》曰:"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轩辕部落发迹时,炎帝部落已经开始衰落了,不能号令天下,也无力控制天下。黄帝与炎帝打了三场战争,并建立了征服天下的信心。这时期,南北部落之间的土地征战、资源争夺、人口争夺等社会矛盾已经非常激烈。"炎黄大战"、"黄帝战蚩尤"说明了南北、东西部落族群发生了多个方面的利益矛盾。黄帝来黄山的时间应该在战胜了南方大盟主-炎帝和东南部大盟主-蚩尤。其主要目的是进一步征服蚩尤和炎帝部落的人民,侵占他们的土地和资源。

  轩辕黄帝所处的是青铜时代,尤其是与蚩尤大战后对铜资源的需求显得格外强烈。我们知道史书记载了蚩尤当年铜头铁身的传说实际上是蚩尤部落已经使用了金属兵器和金属盔甲。黄帝战蚩尤付出了极其沉重的代价。因此,黄帝南征江南目的是寻找铜矿和冶炼铜的技术。我们知道黄帝在黄山的民间传说讲的是在黄山随浮丘翁学习"炼丹术"的故事。道家所讲的炼丹术实际上就是古代的金属冶炼技术。

  四、黄帝文化在黄山的形成

  黄帝祭祀在黄山的形成可以说由来已久。黄帝是华夏上古时期的一位部落联盟的首领,但是华夏的后人们已经将他神话为"祖先神"。大江南北的人们自觉地将许多丰功伟绩都归功于这位祖神,并奉他为人文始祖。上古时期,由于黄山山系范围内都是典型的山越民族,可能是因为山越人认为黄帝是驾车族,以至于称呼黄帝为"车公"。流传在黄山北麓太平县的民俗"滚车"祭祀活动祭祀的神祗就是"车公"。

  唐天宝六年农历六月十七日,唐玄宗李隆基下诏将原名为黟山的这个南国奇山改名为黄山。宋代的《黄山图经》记载黄山是"轩辕黄帝栖身之地"。《周书异记·神仙传》记录:"轩辕黄帝问道于广成子,受胎息于容成子,吐纳而谷神不死",又"获灵丹于浮丘翁…乃告浮丘翁曰:愿抠衣躬侍修炼。"在黄山的七十二峰中,东方第一大峰—黄帝的历史遗迹和传说随处可见。如,始建于晋代的"黄帝宫"和唐代天宝年间的"轩辕古刹"、传说的黄帝炼丹台和修炼用的"神仙洞"、黄帝洗药的"鼎湖"、黄帝居住的"黄帝宫"以及祭祀黄帝的"黄帝坑"。黄帝在黄山活动的传闻并非空穴来风。黄帝文化在黄山的确立至少开始于唐朝天宝年间。

  五、黄帝文化的新发现的启示

  学说界关于唐王朝因黄帝而改名黄山一事,历来众说纷纭。黄山轩辕峰下面的夫子山一带早在商周时期或更早就有人类活动的遗迹。而且从已知的出土物件来看,那里的文化品位是很高的,类似黄山北大门"蒋家山遗址"的良渚文化。在三口镇夫子山的黄帝坑、新民樵山神仙洞、黄山轩辕峰上的神仙洞陆续出现了与黄帝祭祀、商代、西周王系的石刻。文字大多介乎甲骨文和青铜铭文之间。部分文字明显不同与现已收入《甲金篆隶大字典》,具有地方特色。

  在这些石刻中"黄帝天位"头像牌位式石刻显然是祭祀黄帝的牌位。还有刻有"巢居屋"的鱼形石刻具有明显的鱼图腾崇拜的意味。"旦王令传万年"石刻侧首像,"上甲王示、龙帝令安"石刻龙、"太甲王祭"石刀等都与商周王系有关。但更多的是没有文字的图腾石刻如"鱼鸟图腾","太阳鸟"图腾,"太阳神"图腾。这些图腾实际上反映了远古时期人类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崇拜。还有一些图腾与《山海经》中记述很近似如,"人面鸟神"陶图腾、"人面兽身"陶图腾。这两个图腾反映了人类进入"人治"社会的神人合一的初级阶段。此外还有两个女祖神的石刻雕像:"母祖氏"石刻和神兽佑护的裸体女神。这两个石刻反映了祭祀黄帝的时代仍然保留了母系崇拜的习俗。

  从以上黄帝文化的遗物老判断,黄山的黄帝文化历史应该发生在3500年—2500年左右的时间,

  即商代初到西周末或春秋初。

  有关黄帝行踪的传说有很多处,但是黄帝出生的地方和黄帝仙逝的地方只有两处:一个在河南新郑始祖山,另一个则在安徽的黄山。《山海经》记载,上古时期黄山名叫"三天子都"。这三天子相传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伏羲氏、神农氏炎帝、轩辕氏黄帝;另一种说法是浮丘翁、容成公和黄帝。这说明唐王李隆基下诏改名黄山,祭祀黄帝并非凭空捏造,而是有一定的历史线索和民间传说的依据。在司马迁的《史记·五帝本纪》里就有"螺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一曰玄嚣,是为青阳,降居江水。"由此可见,黄帝的一族支系-青阳在上古时期就散居在长江流域。而在以黄山为源头的长江支流--青弋江中游就有一个"故青阳城"(在南陵县大工山西周古铜矿遗址周边)。那里曾经是西周的"泰伯奔荆蛮"后居住的故城。泰伯是勾吴的始祖,也就是吴人的一世祖。周人居西方一直以"黄帝嫡系"自称。因此在西周灭商后,就开始了以"周公旦"和召伯为首的"伐淮夷"和"伐楚蛮"的大举南进的"布道宣德"之战。黄帝及其大公至德的思想则是周族人高举的精神旗帜。黄山的黄帝文化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周族人传来的。

  六、黄帝文化的"周人传来说"

  黄帝文化是周人传来也是很有可能性的。在黄山的西北麓的郭村乡一直流传着祭祀周文王和周武王的大型祭祀活动。周武王灭商之后,建立了著名的国家原始法典-《周礼》。"甘棠"的故事发生在西周时期,也一直被后人看成是《周礼》传播、推广至"五湖四海"的一个最具代表性的范例。旧时传说,西周时召伯(召公)循行南国,宣扬文王之政,曾在甘棠树下休息,后作为对地方官吏的颂词。在古老的`黄山脚下,世居于此的山越人都认为是召公把周天子的德化传给了他们。古时,这里民众广植甘棠树以怀召公之德,因名聚落为甘棠。在《史记·燕召公》世家篇里有"召公巡行乡邑,有棠树,决讼政事于其下","召公卒,而民思召公之政,怀甘棠不敢伐,歌咏之,作《甘棠》之诗"。这首诗就是《诗经》中的《召南·甘棠》篇:

  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公所茇;

  蔽芾甘棠、勿剪勿败、召公所憩;

  蔽芾甘棠、勿剪勿斫、召公所说。

  这首诗实际上是上古南方的劳动人民假借甘棠树来抒发对召公的思念和敬意。司马迁的《史记》和《诗经》中所说的地方与黄山脚下的甘棠有什么关联呢?我们首先可以肯定地讲,《史记》也好、《诗经》也好,其中所讲的"甘棠"都是发生在南方之国。明代余邵鱼撰写的《周朝秘史》第十三章题名就是"南人不敢伐甘棠",其中有这样的描述:"召公回朝见成王,王问:'南方教化任何?',公具鹊鸠共巢,成王大喜"。这里的"鹊鸠共巢"讲的是水居的鸠族和陆居的鹊族和睦相处。在春秋以前,这应该指楚吴两族的关系。黄山北大门的婆溪是在芜湖入江的"青弋江"之源头,而芜湖古名为"鸠兹"属于吴越族系。"鸠"是古吴越的图腾鸟,"鹊"是楚蛮部族的图腾鸟。《史记·吴太伯世家》里有司马迁的自叙"余读《春秋》古文,乃知中国之虞与荆蛮之勾吴兄弟也"。

  勾吴当时在"九夷"之地的南方还是"少数民族",力量薄弱;楚国是世居的楚蛮的大族,侵扰小部落是常事。所以召公举兵"以伐宣德",南征选择在"吴头楚尾"用兵也是最恰当的地方。事实上关于召公伐楚的史实,中国社科院考古所研究人员近年在青铜器铭文中已经发现了新的证据,与《史记》不同的是,铭文是"召伯伐楚蛮"。因此召公南征,是可信的事实了!周人是黄帝的嫡系,因此我们可以认定黄帝文化最晚也是在西周初期传入黄山的,黄帝祭祀应该就是周人开始的。由于黄帝文化是中原的根文化,因此唐王朝在天宝六年颁诏在南方再次兴起祭祀黄帝的活动除了有一定的历史线索外,另一层意思也是为了统一民族思想、强化民族意识。

  黄山散文篇二:文章黄山的翻译

  黄山风景秀丽,“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被称为“黄山四绝”,神奇的冬景和壮美的日出,更让人流连忘返。山中有名可数的就有七十二峰,莲花峰为黄山主峰,海拔高度在一千八百米以上,山峰有如盛开的莲花一般,由此而得名。黄山无处不松,奇特的古松,难以胜数。而黄山云流动于千峰万壑之间,峰出云端,仿佛海上小岛,使人不禁觉得到了天上人间。

  黄山の景色は美しくて、“奇松、怪石、云海、温泉”は“黄山四绝”と称されます,不思議な冬景と雄壮で美しい日の出、更に人に遊びにふけって帰ることを忘れさせます。山の中に有名な数えることができるのは72匹あって、蓮花峰は黄山の主峰で、海抜は1千8百メートル以上、山の峰は満開な蓮の花のようです。この原因で名声を得ます。黄山にどこでも松があって、不思議な松、誰も数え切れない。黄山の雲は千峰と万壑の間で移動して、峰は雲の中を出して、まるで海上の小島、人に思わず天上と下界に着くと感じさせます。

  黄山散文篇三:写景散文阅读训练

  深信黄山天下奇

  (1)很早就已闻黄山有北方山峰的雄壮巍峨,南方峻岭的俊逸潇洒;也听说黄山有玲珑剔透的怪石,虬枝斜出的黄山松和浩瀚无边的云海。当代大诗人郭沫若在赋诗赞颂黄山景色时更留下了“身心黄山天下奇”的佳句。

  (2)今年十月,我来到黄山。虽说已进入秋季,但此时的黄山还是穿着夏装。拾级而上,灰蓝色的轻烟不时伴随花香扑面而来。凭栏远眺十里迤逦的群峰,由于角度、位置和视线的不同而出现景物的差异只见峰峦争雄,奇松翠竹,就像几千丈长的彩色帷幔悬挂在前方,给人以艺术美的享受。

  (3)黄山是立体的画,无声的诗。当走近黄山的峰海,无数的巧石会争先奔到眼前。在半山寺,抬头可见一只朝天门的振翅欲啼的“公鸡”,这就是巧石“金鸡叫天门”;登上“天山石屏”,遥望莲花峰,她就像用壮美线条勾勒出来的一朵含苞欲放的新莲;在鸡公峰前,一块巧石长得像天鹅一样,昂起来,翼下还有许多团石簇拥着,形成了“天鹅孵蛋”的奇景。还有九龙峰上的“猫头鹰”,白头岭上的“喜鹊登梅”,狮子峰顶上的“猴子观海”,鲫鱼背上的“仙桃石|”,......这些巧石千姿百态,遇真逗趣,似人似物,似禽似兽,惟妙惟肖,如同出自能工巧匠之手,给人带来丰富的想象和无尽的乐趣。

  (4)如果用“巧”来形容黄色的石,那么黄色的松可以说是“奇”了。黄山的松不像一般是松树那样生长在泥土里,而是依山势和风向扎根在高山的峭壁夹缝中,它们不怕严寒,四季常青,形态有立有卧,有俯有仰。如举世闻名的千年古松——迎客松,就挺立在玉屏楼东,文殊洞上,恰似一位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迎接远方的来客,离开玉屏楼,路旁又有一株古松远深一支,作送客状,它就是送客松。往前50米处的望客松则体态优美,如像游人点头,依依惜别。还有始信峰上的黑虎峰、天都峰的谈海松——黄山的松不仅独立生长,也有成林的树木。如狮子峰上的松树就成林成片,形成松海。当山风吹过,就像排流拍岸的潮汐,蔚为壮观。

  (5)黄山的奇松引人入胜,黄山的云更为神奇,它妙在非海而似海。站在峰巅,只见烟云时而为风平浪静的汪洋,时而为浪涛汹涌的大海,时而似奔腾的急流,时而又轻柔如娟。刚才还是倾盆雨,迷雾天,而刹那间,它们就会全部散去,阳光一照,白云浩浩,谰翻絮涌,万道山峪沉于银涛中,真有“忽闻海中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的圣境,难怪郭沫若形容它是“森罗万象,忽隐忽现,或浓或淡,胜似梦境之迷离”。

  1、本文具体描绘了黄山奇景的哪几个方面?

  2、作者以郭沫若的诗“深信黄山天下奇”作为文章的标题好不好?

  3、全文是按(总分)结构写景的,其中与“黄山有玲珑剔透的怪石”一句相照应的一句是:

  4、第五段中划线句子使用了()修辞,表现了黄山云海的()的特点。

  5、作者为什么把黄山比作“立体的画、无声的诗”?

  6、读完全文后,黄山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抓住一点,写出感受即可。)

  答案:

  1、描写了黄山的巧石、奇松和神奇云海。

  2、好。因为引用著名诗人的诗句做标题,不仅可以增强文章的真实性和文学性,更能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3、第三自然段

  4、排比、比喻;森罗万象、变幻莫测

  5、把黄山比作立体画,是因为黄山的石多、石巧,千姿百态,“走进黄山峰海,无数的巧石会争先奔到眼前。”比作无声的诗,是因为这些惟妙惟肖的巧石能给人带来丰富的联想。)(立体画具有逼真形象、惟妙惟肖的特点;诗能引起人们无数的想象和联想。

  6、我觉得黄山太美丽了。美在它石、松、云海的奇,更美在它俊逸潇洒的气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