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事的随想精选文章
某科干部甲以前在下面分局担任科长,历来不怎么做事,调市局后依然如此。上级要求报送的报表、材料等总不能按时上报,以至于该科科长、主管局长、局长在上级挨了不少批评。渐渐地,科长、局长们对他很不满意。半年后,另一干部乙调来该科,接手了甲的大部分工作。乙工作能力强,而且工作认真负责,使科里工作大有起色。科长心情舒畅,对甲的不满情绪也慢慢地淡化了,人前人后说甲除了不爱做事,其他什么都好。又半年后,该科副科长退线,甲、乙两人竞争副科长职位。甲以前在下面担任科长,手里有点钱,逢年过节与市局主要领导常有来往。乙则书生气重,只知埋头做事,不知人情世故,还以为自己做了好多工作,多么功不可没,被提拔是理所当然的事。其实工作就是这样,甲不做乙做,只要有人做,足以应付上面就行。再则,甲工作不好,让科长、主管局长、局长挨批评,但与人事局长何干?与经费局长何干?与其他局领导何干?结果,党组讨论意见提拔甲为副科长。
《韩非子》五蠹篇说:国平养儒侠,难至用介士,所用非所利,所利非所用。翻译成现在的白话文,意思是说,国家安定时收养儒生和侠客,战争到来时却要用甲士。给予利益的人不是所要用的人,所要用的人不是给予利益的人。儒生、侠客是不是所要用的人且不讨论,而我们现在的干部选拔却很有点这样的味道。工作靠老老实实做事的人,提拔的则是经常亲近领导、游手好闲的人。
游手好闲之人,有时间、有精力、更有满门子心思去亲近领导。老老实实做事的人,时间、精力、更加满门子心思都用在如何把工作做好上,至于提拔重用则天真地以为是瓜熟蒂落、水到渠成之事。却不知,蒂未落、渠未成之时,别人早已捷足先登了。
早五年的时候看过一篇文章,文章标题是《亲近权威是一着好棋》。文章大意说,领导面对的不是某一个人,而是静默的一大群人,领导不可能了解每一个人倒底怎么样。有些年轻人从来不跟领导接触,不被领导所了解,却怨天忧人,觉得自己怀才不遇。当时看了很有感触,觉得文章说得有些道理。但怎样去跟领导接触呢?还是不得要领。再后来在《白话论语》中看到孔老夫子一句话:不该我所祭祀的鬼神而去祭祀他,这是献媚。作为一般员工在工作上与单位最高领导接触,岂不也是献媚?就算请示、汇报工作,提合理化建议也有个级别管辖。有些编故事的说什么制造与领导在电梯或是其他什么地方巧遇之类的,不过纯粹是瞎编而已。就凭那一面之缘和不一定会有的几句寒暄,就能让领导发现你是不可多得的人才?诚如本文所说,领导面对的'不是某一个人,而是静默的一大群人,领导确实不可能了解每一个人倒底怎么样。领导用人,首先还是靠身边人的推荐。
《资治通鉴》载:唐朝某皇帝责备宰相推举官员只推举自己亲近的人,宰相对以“非亲非故,不知其人”。司马光对此评价他是奸臣。其实,只就这句话来说,我觉得还是很在理的,非亲非故,本来就不知其人嘛。道听途说终究不能确信,更何况过去举荐人才是担着风险的。自己的亲戚、朋友、下属有不有能力,自己清楚,就算能力稍微差一点,使用的时候还可以扬长避短。而对于自己不了解的人,不推荐没有责任,万一推荐错了,用了名不副实的庸人,表里不一的伪君子、贪官等,则有用人失察之责。谁愿意平白无故地担这么个风险呢?
非亲非故,不知其人,不用其才,诚然不错。但如果知其人,不用其才,或者知其不才,而要用其人则不知作何解释了。
补记:
余秋雨先生在《十万进士》一文中说到,唐朝时,科举中进士很大一部分人是由于官员的推荐,但选举出来的人事实证明也很不错。因为这种推荐制度大家都是很认真地对待的,与推荐人的声誉极为紧要,所以推荐的结果也很理想。绝不象我们当今所谓的开后门。到明清以后,世风日下,推荐不可行了。只有严格的考试,慢慢地变成了八股取士。从这里我想到我们现在的干部选拔机制也是这样。以前提拔干部采用任命制,没有考试,没有民主投票,领导选拔人才也是关系到自己的声誉,选出来的干部很好。现在提拔干部要考试,要竟聘上岗,还有民主测评,搞这么多形式究竟能起到什么作用?倒是变成了愚弄群众的手段。
【关于人事的随想精选文章】相关文章:
2.关于秋的随想文章
3.夜的随想文章
4.情感随想文章
5.经典随想文章
6.随想经典文章
7.校园随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