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对彭荆风的认识的文章
第一次“见”彭荆风是在他写的《驿路梨花》里。《驿路梨花》曾是人教板中学语文其中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有特色的地方有很多,它的明线与暗线的运用,结尾运用陆游的诗句“驿路梨花处处开”结束全文的精妙,双关,侧衬正的写作方法,景物的描写对人物的烘托作用等让我和我的学生感叹不已。其实,在我的内心,我还喜欢《驿路梨花》的文笔和人物的纯朴。逶迤连绵的哀劳山有茫茫的原始森林和珍奇异兽,在这原始森林里偶尔也有人在其中穿行,迷路,在天黑前找不到人家也是常有的事。当你又累又饿又渴的时候看见一间茅屋,哪怕只是一间小小的茅屋,你的心情会如何呢?当你推开小小茅屋的木门,里面有火塘,有大竹床,大竹床上有厚厚的稻草,有竹筒,竹筒里有水,梁上竹筒里有米,有辣子,有盐,你的感想又如何呢?难道你不感到好奇:这屋子的主人是谁呢?
就在这小茅屋前,有一片开着雪白梨花的`梨林,有一个披着月色给小茅屋送米和盐的老猎人,有一群哈尼族小姑娘,还有在小茅屋镜头外的解放军和梨花姑娘。他们都那么善良,善良得心里始终只装着别人,他们的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如驿路上的梨花处处开!
彭荆风的文笔简练朴实,哀牢山的地理特点及哈尼族人的纯朴在彭荆风的文字中都显现了出来,我很感叹他的文笔表现力。六月份的《散文》又来到了我的案头,《关塞烽烟我亦知》——彭荆风,我欣欣然起来:又见彭荆风。这是一篇纪事散文,记录了彭荆风1956年在腾冲采风时的生活,采风内容主要是中国远征军每二十集团军在1944年5月11日强渡怒江,横越高黎贡山后,又从8月2日起开始对腾冲进行攻城战,历时一百二十七天,才把日本侵略军四千余人全部歼灭,收复了已经沦陷两年四个月又四天的腾冲城。那场战争,中国远征军的五个师,受伤一万零九十五人,阵亡八千六百七十一人。战后不久就在城南外的小团坡修建了以“国殇”为名的烈士墓园,让万代千秋都缅怀这些为民族圣战英勇献出生命的英雄们。
在腾冲,彭荆风从当地老人叙述中,知道了收复腾冲有关的民族英雄的名字,知道了明代三征麓川的戍边名将。正因为此次的采风,他从1987年5月至1997年4月,用了近十年时间,写成了以腾冲之战为背景的长篇小说《孤城落日》以及2005年3月完成的《挥戈落日》。他的文笔仍如昨日的朴实,可他的情感却是那么的热烈如火,这让我从另一个角度看到了彭荆风的男儿本色,而《驿路梨花》中的彭荆风的内心有一种宁静有一种柔情有一种喜悦。
这就是彭荆风,我从他的文章里认识到的彭荆风。
【谈对彭荆风的认识的文章】相关文章:
4.谈尊师的文章
5.谈读书的文章
6.北京的风文章
7.谈生气的心情文章
8.谈输赢的励志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