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是优质生存的唯一途径文章
读书是一个人成长的必由之路。我们获得在这个社会上良好的生存,读书是唯一的捷径。前人把自己的积累通过书籍传授,为的是延续文明;我们学习这些知识,为的是文明能够延续。知识一定是学习来的,经验要靠自己慢慢积累。为了优质的生存,学习知识代价最小,积累经验代价最大。所以王充在《论衡》说,不学不成,不问不知。
但读书学习是件辛苦的事,刺股悬梁,凿壁偷光,是我们熟知的读书典故,这些成语的主人公最终都成为了一代大儒,可见刻苦读书的`重要性。读书一定先苦后甜,只有在读书成为精神享受的时候,你才会知道掌握知识的美妙;一个人的物质需求很容易填满,可精神需求永远填不满。你书读的越多,你就会越感到自己渺小,知道惶恐,知道敬畏,知道中华文化乃至世界文化浩如烟海,我们只不过是漂浮在上面的一叶扁舟。
当你自由自在地乘坐于扁舟之上,环顾周围都是无尽的美景时,你才知道快乐是如何到来的,学海无涯苦作舟,苦中之乐才是真正的快乐。一年之际在于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读书一定要趁早,人到老凡是能记起来的知识,大都是年轻时读的书。
宋代有个大臣,叫倪思,主张抗金,反对求和,以直谏著称,在兵部礼部都做过尚书。宋史有其传。他关于读书有过一段朴实的高论,他说:“松声、涧声、山禽声、夜虫声、鹤声、琴声、雨滴阶声,雪洒窗声,棋子落声,煎茶水声,皆声之至清者也。”这些都是自然界和生活中最美好的声音,但倪思最后说:“而读书声最。”
这是个读书人发自内心的情感,是一个走过大半人生的儒者苦心总结。倪思为什么这么说呢?这是因为他一生所受的好都因读书而来,他总结到:“天下之事,利害常相伴,有全利而无害者唯有读书。不问贵贱,贫富、老少、读书一卷则有一卷之益,读书一日则有一日之益,故有全利而无害也。”人到年龄大了,很容易懂得这个道理,但年轻时如懂这道理,人生就会不一样,就会少走弯路。
每个人自六岁可识字起,古人把每十年划分一个阶段,六至十六岁,十年诵读,利用其记忆力应背下一些经典;十六至二十六岁,十年讲贯,利用其心智边读边研究,加入思考;二十六至三十六岁,十年涉猎,利用其阅历广泛多读杂书,学文科的不妨读些理性书,学理科的不妨读些文学书,锻炼自己的形象思维,逻辑能力。读书持之以恒,必然会懂得孔子说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人生之路因为读书,虽窄犹宽,虽崎岖也平坦,即便一生清苦,依然会乐趣无穷。
【读书是优质生存的唯一途径文章】相关文章:
4.生存的原动力文章
5.学会生存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