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东亚文字的理性俯瞰经典文章
2007年,有机会在中国出版《对东亚文字的理性俯瞰》的小册子。这本册子所涉及的是从甲骨文、篆书、隶书、楷书到现代的活字字体,纵观这3500年来字体的演变过程,试图找出字体形状变化之规则。我们在观察古代文字时总会带着主观情绪去欣赏古代文字的传统美,以及它所散发出来的某种气息,不过往往也只是单纯欣赏和赞美,没有更多目的。而我的这部小论文是针对汉字所形成的东方美世界,用物理的角度去客观分析和诠释真正内涵。
这个试论,始于一个简单发现。隶书字体的横画都是水平方向,但是楷书字体结构中,横画都是略微向上倾斜的,越在上面的横画,倾斜角度越大。可想而知,楷书字体是“从右下角向左上角方向看去”时所能见到的形象。我想楷书字体或许是“立体倾斜”时的形态[这是日本著名书法家石川九杨在他的著书里说过的看法]。
举个例子。P197图上的文字,选自以“楷书法的极则”而著名的唐代欧阳询的碑刻《九成宫醴泉铭》。先给这些文字加上立体网格线,再从右下角向左上角方向做出三次元移位,有没有觉得这些网格线和文字吻合一致呢?接下来,假设这些文字已经是立体倾斜的,我们试试将倾斜部分恢复到原位,会得到什么形状呢?我们把倾斜的字体略微平躺,就能得到P196图上的蓝色文字。这个形状和隶书字体几乎一致。比较一下这两种字体,你们有没有觉得,《九成宫醴泉铭》中的文字像是内装弹簧一样向右上角方向弹跳立挺了呢?
我在试论中提到过,纵观隶书到楷书的四百年字体变迁史,“文字有一个立挺立体效果”,这一现象始终贯穿其中。这期间,毛笔字体有了一个令人瞩目的发展,也是其中一个重大变化。用毛笔写字时,横画往往会向右上角倾斜。而从甲骨文到篆书、隶书,正式文字都是刻在骨头或石头上的,这时的横画必须是水平方向书写。然而,从隶书到楷书的四百年间,毛笔字体渐渐影响了石刻的正式文字,横画逐渐向右上倾斜,最终,那些石刻正式文字原则上也要向右上倾斜,这应该就是楷书的形成过程。《九成宫醴泉铭》的字体看上去像是用毛笔在纸上书写而成,实际上是刻在石碑上的文字拓本。这四百年来,“横画应按水平方向书写”的规范与“横画欲偏向右上方”的本能,这两股正负极欲望在互相争执的过程中,令字体形状逐渐离开了平面,变得立而挺。所以,这种偏向右上角的字体形态实际上也是两股正负极弹力相抗衡的结果,这是我的试论观点。
我们在全球范围内做个考察就能知道,手写字体偏向右上角方向的书写方式其实是一个普遍的现象。然而,石刻上的字体或活字中的正式字体出现“立挺”现象,却只限于汉字的`世界。
这个试论自发表以来引起了较大反响,但是至今仍未得到较为深刻的批判或有力的反论。其实,这个假说对平面设计而言,并没有什么实际帮助,但是,我还是会继续用这个视点去面对文字世界。
作品简介
《游游游:说说我的设计私想》,(日)小矶裕司 著,金海英 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10
本书是日本平面设计师小矶裕司在自己所参与的设计项目过程中,对设计理念、设计执行所发出的诚恳思考。
全书分为三大篇章,分别介绍了小矶裕司在中国、日本两地的设计工作,以及他对汉字字体的独特研究与认识。书中收录了三十余件小矶裕司的平面设计作品,设计类型丰富多样,从包装到广告,从三里屯soho、尚8文化园等建筑项目的标识设计,再到熊猫蜂蜜、万字酱油等产品的商标设计,体现出小矶裕司对平面设计成熟的把控力。书中不乏作者对设计理念的哲学式反思,亦有对中日两国文化互通的欣赏。
【对东亚文字的理性俯瞰经典文章】相关文章:
2.理性评估梦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