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教育文章》

时间:2018-07-22 08:45:07 文章 我要投稿

《亲子教育文章》精选范文九篇

  范文一:亲子教育的文章

  亲子共读 读书是一件快乐的事,读书是一件高兴的事,读书可以净化人的心灵,读书可以陶冶人的情 操,读书可以开阔人的视野,读书的好处是说也说不尽,写也写不完的。当父母都围绕在你 身边时,陪伴你读时,亲情弥漫在空中,爱意滋润着你每一寸皮肤每一个毛孔,滋润着你那 幼小的心灵。正所谓是亲情司仪,爱意浓浓。 当父母陪伴着你读书时,你读到的不仅仅是一份知识,一份修养,你还可以得到一份亲情, 一份爱意。 我有体会过和家人一起读书的感觉,那是你的心灵是洁净的,你的思绪是活跃的,你看到的 天空是亮丽的,你看到的花草是生机勃勃的,你看到的白云是自由自在的,总之你看到的世 界是美好的,你呼吸的空气是新鲜的。 人们都说: “书籍是成功的阶梯。 ”书是人们成长上的垫脚石,书是人们痛苦时的麻药针。 亲情是心灵上的净化水,亲情是困难时的指南针,亲情是郁闷是的调味瓶。 当你闷闷不乐的时候,你可以请父母

《亲子教育文章》精选范文九篇

  亲子共读 读书是一件快乐的事,读书是一件高兴的事,读书可以净化人的心灵,读书可以陶冶人的情 操,读书可以开阔人的视野,读书的好处是说也说不尽,写也写不完的。当父母都围绕在你 身边时,陪伴你读时,亲情弥漫在空中,爱意滋润着你每一寸皮肤每一个毛孔,滋润着你那 幼小的心灵。正所谓是亲情司仪,爱意浓浓。 当父母陪伴着你读书时,你读到的不仅仅是一份知识,一份修养,你还可以得到一份亲情, 一份爱意。 我有体会过和家人一起读书的感觉,那是你的心灵是洁净的,你的思绪是活跃的,你看到的 天空是亮丽的,你看到的花草是生机勃勃的,你看到的白云是自由自在的,总之你看到的世 界是美好的,你呼吸的空气是新鲜的。 人们都说: “书籍是成功的阶梯。 ”书是人们成长上的垫脚石,书是人们痛苦时的麻药针。 亲情是心灵上的净化水,亲情是困难时的指南针,亲情是郁闷是的调味瓶。 当你闷闷不乐的时候,你可以请父母

  范文二:亲子教育文章分享之九

  让准妈妈能做好胎教的方法有哪些呢?

  让准妈妈能做好胎教的方法有哪些呢? 大家都知道,胎教不单纯是孕妈妈的事,需要准爸爸做的工作也有很多,那准爸爸该怎么做好胎教?针对这个问题,下面由久久健康网小编为大家做介绍:

  1.经常和胎儿说话

  丈夫通过动作和声音,与妻子腹中的胎儿说说话,是一项十分必要的胎教措施。与胎儿说话时,丈夫可抚摸妻子的腹部,这种刺激,对孕妈妈既是一种精神与机体享受,又可使胎儿从中受益。尤其对于情绪和精神紧张的孕妇来说,这是一剂良好的安慰剂。

  与胎儿的谈话内容可不拘一格,诸如问候、安慰、逗乐等都可以。但要注意考虑妻子的感受,要让妻子爱听。积极的胎教效应,都要通过妻子良好的心理感受而产生的。

  2.和胎儿做游戏

  如何和胎儿做游戏,在后面有关条目中还有详细叙述,这里简单谈一下一些简单、轻松的游戏。如妻子平卧时诱导胎儿在“宫中”活动,妻子进餐时模拟给胎儿喂饭等,这些都可以通过孕妇的感官刺激对胎儿起到积极的潜移默化作用。

  3.给胎儿讲故事

  丈夫给妻子腹中的胎儿讲故事时,要把未降世的胎儿当成懂事的大孩子一样看待,最关键的是要争取妻子的积极参与,通过妻子心理感受,来转化为教育因子而作用于胎儿。故事内容宜轻松怡悦,娓娓动听,切勿讲使妻儿产生恐惧心理的故事。

  4.给胎儿放音乐

  音乐在胎教中所占居的重要地位,后面还有专门介绍。这里讲的放给胎儿听的音乐,在选择上最好先取得妻子的同意,至少讲是孩子的妈妈比较喜欢听的,否则就不会起到胎教的作用。另外需要根据胎儿胎动频度进行辨证地选择。如果胎动频繁应放一些柔和轻松的曲子;如果胎动较弱,则需放一些雄壮有力而又节奏感比较强的音乐。

  温馨提示:在配合妻子进行胎教的过程中,还有许多事情需要丈夫去做,诸如给胎儿听胎心、数胎动、唱儿歌、诵诗词等,都是很好的胎教措施。

  范文三:亲子教育文章分享之二

  家园合作 撑起希望的明天

  家长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幼儿园工作的开展离不开家长的信任、支持、与宣传。我们共同的目标是孩子良好的发展,幼儿园和家长是影响幼儿发展的两个主要环境,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是一个整体,两者不能脱节,必须密切配合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指出:幼儿教育是一种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儿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结合取得充分的功效。教师应该做好家长工作,使幼儿在家庭和幼儿园合力的作用下获得更为理想的发展。

  我认为教师对家长首先要懂得换位思考。如果我是一名家长,对待事情应该怎么处理,每个家长都希望老师对孩子可以像自己对孩子一样,也许只是孩子来园时的一个微笑、一个拥抱就会让家长看在眼里,感受到对孩子的关爱。周一晨检时,馨馨爸爸跟我说:“赵老师,馨馨周末在家吃的有点多,积食了,没解大便也有点上火,您帮我注意着点,并且让他多喝水。”我听后马上回答:“好的您放心吧,一会也跟班上的其他老师交代一下,我们都会留意的。”在离园的时候,我也跟馨馨爸爸交代了一下事情:“今天我们让馨馨在幼儿园多喝水了,但是在幼儿园没有解大便,我们也询问提醒了他,他也说没有大便,您回家再多留意一下。”馨馨爸爸连忙说:“好的,谢谢赵老师。”我认为简单的一句谢谢,融合了很多感情,在我看来,老师的多留意,让家长感受到了老师对孩子的关心,对家长交代的事情很用心,没有敷衍了事,让家长感受到把孩子放在老师的手里很放心。

  另外,我认为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也要认真听取、虚心接受。一个班里有几十位家长,每个家长的思维方式都有所不同,所以可以听到很多有益的意见和建议。家长会是一个很好的沟通平台,让我们能够近距离的沟通、协商,并把家长的意见建议记录下来。比如,在家长会上,有一名家长提出:能否开设班级网站,让我们多关注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情况。我认为这个提议很棒,立即建立了QQ群,利用QQ空间把孩子的一日生活用文字、照片和视频的形式展现出来,让家长同步观察幼儿的在园情况。同时,还对当季应注意的健康、安全问题进行了宣传,进一步拉近了幼儿园与家长的距离。

  此外,我们还会利用一些节日,如:母亲节、三八节、父亲节等把家长请来,和孩子们用表演的形式把我们做的小礼品送给他们,这样既让幼儿对节日有了更深的理解,也让家长感受孩子对他们的爱。在看到家长接到礼物时温暖的笑容时,真切的感受到一颗被融化的心,也让老师、孩子与家长的心融为一体。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密切合作,与家长相互配合,尤其在“组织与实施”这一部分中,还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教师应当重视并做好家长工作,帮助家长转变观念,让家长主动参与到幼儿园教育中来,成为合作伙伴,促进幼儿全面健康的发展。所以说家长工作是幼儿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已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作为一名现代化幼儿园的教师,要做到耐心、细心、诚心,做好家园合作,为幼儿撑起美好的明天,让每位幼儿在爱的氛围里健康快乐地成长!

  范文四:亲子教育文章分享之五

  构和谐家园共育 促幼儿快乐成长

  幼儿的教育是在家庭和幼儿园两个环境下共同进行的教育,两者之间就像自行车的两个轮子,缺一不可必须同时前进,相互密切配合。幼儿入园是家长与教师建立互相信任、理解、合作关系的纽带。

  开学初是孩子分离焦虑最强的阶段。为了帮助孩子尽快度过分离焦虑期,每天老师都会组织一些丰富的游戏活动,但孩子们的心理安全感还是不够,他们觉得自己的父母给自己的安全感更强。在孩子适应幼儿园生活的同时,家长也有顾虑和担心。这时老师为了让家长放心,都会把幼儿一天的活动和家长认真地交流,打消家长的疑虑,使幼儿能在家庭与幼儿园良好的互动中获得较好发展

  一、建立家园宣传栏

  家园宣传栏是幼儿园家园工作中一个重要窗口,是教师与家长、家长与幼儿、幼儿与教师之间相互交流的中介与桥梁。在小班或是新生入园的班级宣传栏中会多一些生活方面的提示,如幼儿在园的一日饮食、睡眠、情绪等家长关注的问题。在宣传栏里增设“宝宝一日生活表”,把每一项都设三个档次:很好、好和继续努力。如在情绪一栏中宝宝只在早上来园时有哭闹,其它时间情绪都很好,我会在他这一栏“好”的地方贴上一个小红旗,也有的小朋友哭闹比较严重我会在他“继续努力”栏贴上一个小红旗,那位小朋友在最快的时间里把每一项的第一栏里都贴上了小红旗,我会给他一个小奖品,让他当一星期的班级小榜样。专栏设好后,每天家长接孩子的时候都会认真地查看自己家孩子这一天在园的情况,在看的过程中家长会根据自己家孩子的问题及时地和老师沟通。

  二、召开家长会,与家长们互动交流

  每学期召开的家长会可以让老师与家长面对面地交流,更直接地与家长进行心与心的沟通。通过家长会让家长更多的了解班级的基本情况,对班级一学期教学活动有一定的了解,知道如何做好家园共育工作,家长也会对班级工作提出建议和意见。对于新生家长和孩子,为了更快适应幼儿园生活、熟悉教师,每学年开学前举行新生家长会,从介绍幼儿园、老师的基本情况,到孩子在园的生活作息制度、保教要求、行为准则等,切实做到让家长放心、称心。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使老师与家长之间做到更好的合作关系。

  三、组织大型集体活动,让家更好的了解幼儿园教育

  幼儿园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安排或结合节日活动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家园活动。让家长在主动参与中了解孩子的兴趣和需要,以转变自身的教育观念和行为。家长参与幼儿园举行的各种大型活动,如亲子运动会、古诗吟诵活动、亲子环保小制作、亲子服饰表演等,既发挥了主体作用,又了解了幼儿园教育及孩子的成长情况,同时通过家长的参与增进了家园的沟通。

  总之, 想要实现幼儿教育的成功必须家庭和幼儿园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抓。我们真诚地希望通过规范管理、良好的沟通交流、相互合作支持等途径达到“家园共育”的目的,促进幼儿、家长、教师三大人群的共同成长,促进幼儿园与家庭的通力合作,为孩子们的健康、快乐成长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范文五:亲子教育论文

  论家庭与亲子教育

  摘 要 亲子教育它是爱与教育的融合,是父母从小孩一生下来到他十八岁时给予他的全部的爱和培养,父母是他最好的老师但不是他唯一的老师,随着小孩自己兴趣的产生和发展,父母会引导他向一些必要的老师学习。家庭是孩子成才的第一驿站,是他们健康成长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启蒙教师和终身教师,孩子能否健康成长,以及长大后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是由父母所营造的家庭教育环境所决定的。而家庭教育环境主要是指:父母的教养态度和教育方式;家庭氛围;父母对子女的期望等方面。如何利用良好的家庭环境能够促进孩子心理健康的发育,使子女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是本文的关键。

  关键词 家庭 亲子教育 关键点

  俗话说:“一岁看小,三岁看老,七岁定终生。”由此可见,早期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是多么的重要。幼儿早期亲子教育是20 世纪末期在美国、日本和我国台湾等地兴起的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它强调父母、孩子在平等的情感沟通的基础上双方互动,涵盖了父母教育和子女教育两方面。它是通过对父母的培训和提升而达到对亲子关系的调适,从而更好地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和谐地发展。下面笔者先从自身对亲子教育的理解出发,浅谈其必要性,教育中产生的问题,最后着重论述应如何教育等方面方面阐述家庭对亲子教育的影响。

  一、亲子教育的概念及意义。

  (一)、亲子教育的概念 “亲子教育”是以亲缘关系为主要维护基础的教育,是看护人与幼儿之间的以互动为核心内容的亲子关系。所以“亲子教育”是以爱护幼儿身心健康、潜能开发、性格培养、习

  惯养成为目标,同时提高幼儿整体综合素质为宗旨的一种特殊形态的早期教育。具体地说,亲子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科学的家庭教育模式,强调父母孩子在情感沟通的基础上实现双方互动,针对父母与孩子之间关系的协调而进行对父母的培训与提升,使父母和孩子能够更好的沟通。“亲子教育”与一般意义的“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及“儿童教育”有很大的不同。它是以脑科学发展为基础,推行从0岁开始教育的观念,打破是以往那种幼儿(0至3岁)只要吃的饱、吃得好的养育观念,强调全程教育、全程发展,形成早期性格和各种能力、习惯。

  (二)、亲子教育的意义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以及计划生育的普遍推行,家庭对后代的教育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多地倾注了关怀与重视,特别是对0一3 岁婴幼儿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更应给予特殊的关怀和教育。但在这一最关键时期,父母最缺乏经验,时常处于慌乱之中:我的孩子是不是说话晚了?他为什么老撕东西?这些惶恐伴随着孩子的每一个变化。许多家长不知道婴幼儿在发展中存在“敏感期”,他们对婴幼儿由躺在床上,逐渐能够翻身、爬行、坐、站、走,其动作、语言、情感等方面的发展,时时都有惊喜,但又感到困惑,觉得在育儿实践中缺乏必要的对婴幼儿的了解。“孩子决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但面对“如何针对孩子的情况因材施教,促进孩子全面发展”这个问题,90 %的家长承认自己煞费苦心却仍找不到正确答案,而社会又缺乏对婴幼儿教育的指导。而实施亲子教育则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亲子教育”使得家庭教育的内涵深化和发展,亲子教育将父母权威管教为主转变为以关注发展和引导为主;由单一的家长角色转为医生、护士、教师、朋友等多角色;由一味训斥转为参与交往中给予子女以关怀、发展和教育,为人格完美奠定基础。“亲子教育”采用现代育儿的最新理念,传播正确的育儿观,传授家庭早期教育的科学知识和方法,指导家长和孩子开展有

  情趣的、有实效的亲子游戏活动,使广大家长逐步接受现代育儿的科学理念,掌握现代育儿的科学方法和技巧,促进了儿童的主动发展,建立起融洽的亲子关系。实践证明,“亲子教育”是年轻家长接受成人继续教育的一种良好形式,由于教育内容和指导方式配合在开开心心的游戏活动和平平常常的生活中,能使家长切身地感受和理解亲子教育的特殊意义。

  二、亲子教育的必要性分析——为什么要提出亲子教育

  (一)、亲子教育是父母对孩子最好的给予

  无论一个家庭的境遇是怎样一个情形,亲自教养子弟就是对子弟最好的给予。这句话是著名教育哲学家洛克所说,他道破了子女最需要从父母那里得到的是什么?是用心的教育,而非望子成龙的心愿和给他们按部就班的教育机会,这是一个很值得现代人反思的问题,自己的小孩,从幼儿园到大学甚至是更高的学习阶段,他们总是按部就班的送孩子上学求知,给孩子的是学费和学校教育的机会,却不知道小孩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二)、学校教育不会适合所有的学生

  因材施教,在学校里推行等于是一句空话。中国学校教育的现状仍然是知识化、形式化,应试教育一直是主流,素质教育一直都是只闻其声不见其型。二十年左右的学校教育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中国的学校教育体制和内容存在一定问题。学习压力超负荷,使好多学生处于亚健康状态。

  三、教育中产生的问题

  (一)、家庭氛围对孩子的影响

  家庭的情绪氛围是指家庭中占优势的一般态度和感受,它是通过语言和人际氛围构成的。这种氛围直接影响着家庭中每个家庭成员的心

  理,尤其对子女个性品格的形成有特别深刻的意义。

  据专家分析,在影响人们健康的众多因素中,有一个极易被忽视而又相当重要的因素,就是“家庭情绪”。心理学告诫人们要保持良好而稳定的情绪,以增进自己的身心健康。其实,仅仅关注自己的情绪是很不够的。因为,每个人每天约有一半以上的时间都是在自己的家庭中度过。家庭情绪是一个整体,每个家庭成员都不能完全独立,都要受到家庭整体情绪的影响。而对家庭中未成年的子女来说,家庭情绪的整体状况对他们的健康成长尤其重要。在快乐的家庭中生活的每一个人,几乎都是快乐的,尽管有时会发生意见,但在原则问题上是团结一致的,因此在占优势的合作、谅解的总体氛围中,不但使子女学会了与人的沟通、交流与合作的方法,使孩子的思维意志、交流能力等得到和谐发展,而且还能从中获得安全感,形成乐于接受教育的自觉性;在烦闷、消沉的家庭中生活的成员则很难摆脱不快的阴影。有调查显示,在父母婚姻不和家庭中成长的小孩,极大部分都有自信心不足、退缩、不合群,甚至神经质等心理不正常表现。小小年纪的他们因为 父母的争吵而长期担惊受怕。

  一个家庭,如果家庭成员之间都能做到相互爱护、相互关心、相互体谅、相互尽力满足亲人的合理需要,那么,这个家庭的整体情绪一般都是和谐而愉快的。给孩子创造一个健康和谐的家庭氛围,让孩子感受到快乐、正气,从父母的榜样中去关爱他人,用热爱学习、关心家庭来回报 父母,这就是我们期望孩子应有的孝心。

  (二)、父母对子女的期望

  由于对子女的期望所引发的对其健康成长方面的潜在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望子成龙一直是为人父母最大的心愿和动力,尤其是在竞争激烈的21世纪,只有拥有良好素质的人才能生存和发 展。所谓良好的素质,是指除了一定的专业知识以外,还要有健康的体格、一定的社会适应能力和沟通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坚韧不拔的毅力等,也就是说,要想成为具有良好素质的人,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缺一不可。

  然而我们所面对的现实却是,绝大部分家庭教育只重视智力因素的`训练而忽略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比如,有的家长把追求高分摆在家庭教育的首位;有的家长对子女的期望过高,盲目攀比;有的家长则把自己未能实现的理想转嫁到孩子身上,而家长这种一相情愿的所谓理想跟孩子真正的兴趣、爱好有时是背道而驰的,这势必会增加孩子的心理负担,以至于导致孩子丧失对学习的兴趣。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风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一些家长在对自己子女的实际培养、教育过程中由于不能正确对待成人与成才的关系,支持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不顾实际地走所谓“捷径”,忽视了基本的德才兼备的培养,片面追求所谓成才,不肯先从成人做起,陷入不顾客观实际的好高骛远和空想中,使得青少年缺少正常的成人成长和受教育的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这在很多情况下反而会害了孩子,因而是不足取的。

  四、 如何利用家庭影响教育

  从20世纪末期首先在美国、日本、我国台湾等地提出“亲子教

  育”以来,经过几年的发展和诸多中国大陆教育者的尝试与实践,如 今的亲子教育已从原先的“纯模仿时代”进入了“中国式时期”。虽 然至今还没有一个很明确的规范定义,但从教育意义上来诠释“亲子 教育”的话,我们是这样给予定位的---它是通过对父母的培训和提 升而达到的对亲子关系的调适,从而更好地促进儿童身心健康的发 展。它区别于家庭教育,我们就知道是家庭中的长者对孩子的单向教 育,父母是家长,具有威严的、不可侵犯的地位。而亲子教育给人的 感觉则亲切、温和得多,它强调父母、孩子在平等的情感沟通的基础 上双方互动,而且亲子教育涵盖了父母教育和子女教育两方面。由此 可见,“亲子教育”中的“亲子”两字突出了父母亲在家庭教育中的 地位,并由此突破了家庭教育中的许多传统认识。基于对亲子教育的 掌握与了解,我认为家庭亲子教育的“形式、内容、环境和过程”的这几个关键点中必须做到以下四点。

  (一)父母甘愿陪伴

  父母是孩子人生道路上的第一位启蒙老师,教育孩子是父母的天 职,但如何教育却大有学问。

  (1)父母要做到“陪读--陪读美文故事”。父母要学会有选择性地讲一些美文故事给孩子听。例如《格林童话选》、《安徒生童话选》等世界名著都是非常好的教材,讲得越早越好。孩子一旦喜欢听故事,他的理解能力就会加强,阅读兴趣就会提高。在3岁时,受过一定教育的孩子就能较有顺序地从头到尾翻看完一本图书;用已经学会的简单语句说出自己所看到的各种图书、画册的内容;并能在成人的帮助

  下,尝试制作属于自己的图书。

  (2)父母要做到“陪游--陪玩游戏。”作为一名有14年教育经验的教师和有10年育儿经验的母亲认为在入托前开展形式多样的亲子游戏很重要。孩子的兴趣很广泛,可塑性很强,家长很难主观地判断孩子哪一方面具有特别的天赋,只有通过一些亲子游戏才能更好地观察发掘孩子的天赋,并循循善诱。另外必须强调父母应该与孩子一起“长大”,也就是说父母应该以一种“孩子的心态”和孩子一起游戏学习、一起快乐成长,这样孩子会更容易掌握一些知识。

  (3)父母要做到“陪受罪--陪着同甘共苦。”现代的物质生活较为富裕,孩子们从出生到长大对于“饥渴”是没有任何概念的,但是这简单的“饥渴”概念却与将来社会上的“竞争”息息相关,于是作为父母要做到不能盲目顺从孩子,要进行必要的引导,与孩子建立“朋友关系,做到不经常空头许诺,不欺骗孩子,不能给予孩子多的“独享”权利。

  (二)全职妈妈勿“权制”

  如今越来越多的职业女性在孩子呱呱坠地时,毅然辞掉工作,做 起全职妈妈。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副教授阎水金表示,全职妈妈 对孩子的成长的积极作用不可忽视,但也不能否认,全职妈妈的育儿 方式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过度关注与照顾。“三高(高学历、高职位、高收入)妈妈”为了孩子放弃了高薪工作,将所有精力都放在孩子身上,即使是穿衣吃饭这样的小事也全权负责,使孩子产生依赖心理,意志力不强,其

  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孩子特别“黏”人。比如,妈妈做饭时,会把孩子放置在厨房里;妈妈打电话时,孩子就必须坐在妈妈身边;从来没有单独玩耍的经历,每次必须妈妈陪着一起玩;吃饭了,其他家庭成员一概不许碰,只能妈妈拿勺子。

  (2)期望值很高,孩子却很累。全职妈妈大多对孩子有很高的期望。她们非常自信地认为,自己投入了大量时间来教育孩子,孩子必然会在将来的成就中高人一等,这种高期望对孩子而言无疑是一种巨大的压力。个别全职妈妈一心想复制天才儿童的成功之路,用制定的各种培养计划,把孩子的生活安排得满满的,从而剥夺了他们的娱乐时间;而在对各方面的要求上,也表现得过于严格,指责过多,却不知,这些都很容易对孩子造成伤害。

  (3)“真空”状态无社会交往。全职妈妈们承担起了几乎全部的育儿任务,不要他人帮忙,客观上导致了孩子与妈妈之外的亲人(爷爷、奶奶,甚至父亲)接触少。而且,母亲在家里照顾孩子,父亲的经济压力就会较大,因此他们往往将大部分精力都放在工作上,而对孩子关注不多。如果再不能带孩子去接近更多的同龄伙伴,就会丧失了和同伴游戏、相处的乐趣,导致孩子不习惯群体相处,缺乏交往能力。

  (三)亲子教育不隔代

  著名的教育家蒙台梭利认为:孩子的发展具有不同的敏感期,如果错过了这个敏感期,则事后很难弥补。大量研究事实表明:婴幼儿期,尤其是3岁以前,是人类生命生长发育的最重要的时期。因而人们也越来越重视0-3岁婴幼儿的教育。

  随着科学和社会的发展,一些年轻父母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0-3岁是人生发展的奠基时期,同时也清晰的明确:童年只有一次,成长不能重来。可是爷爷奶奶辈们却不是这样认为,他们往往这样比喻着:俺们小时候有什么亲子不亲子,还不是照样长这么大这么强。在他们老一辈的意识中通常认为,3岁以前的孩子啥也不懂,只要让孩子吃饱、穿暖就行,根本不需要教育。因此,隔代教育代替不了亲子教育。希望,年轻的家长们不要迫于激烈的生存竞争,而忙于工作,忽视对孩子的教育,把孩子全权交给老人,这样孩子会在老人的溺爱下,变得自私、任性、承受不了一点点挫折 。

  (四) 理智对待纯西化教育

  记得有同事这样跟我说:在美国,14岁的孩子就要被家长要走出家门,自我独立。我知道,西方国家的家庭,很重视孩子的独立性,这不是西方的家长爱子不如东方的家长,而是西方的家长对儿童的看法不一样。他们认为,儿童是有潜能的,是自主发展的,是独立的个体。因此,他们对孩子的爱就表现在促使孩子独立、自主地发展。但是,中国的孩子能行吗?中国的教育体制与美国不同;中国的国情与美国不同;中国公民的整体素质与美国的不同,这些差距能让我们的教育纯西化吗?这同样涉及到最初的“亲子教育”。

  当然,西方的家庭讲究民主、平等,也是来源于他们的教子观念。他们认为,儿童不是家长的附属,儿童在人格上是和大人平等的。所以,他们讲究尊重儿童,不把家长的意志强加于孩子。在这一点上我

  们是可以借鉴和参考的。所以,我个人认为:请理智对待纯西化教育,必须合理、科学的建立我们“中国式”的亲子教育观念。

  亲子教育作为现代社会生活中出现的一种新的教育模式、一种国 际教育最新发展趋势,蕴藏了丰富的时代教育精神,亲子教育是家庭 教育的深化和发展,是一种特殊的早期教育(从0岁开始的教育)和 社会教育,是生命开始的教育。亲子教育提倡成人与孩子在互相尊重 中成长,主张幼儿教育要“尊重科学、尊重真理”,唤醒人们转变儿 童观;亲子教育注重对幼儿的早期智力开发,性格的形成,能力习惯 的培养。每个孩子都是可塑造的人才,只要父母们把他放在一个适合 他发展的平台,他就能成材,幸福就是1+1=3。

  因此,在亲子教育精神下,家长要转变教育观念,掌握有效的教育方法,提高教育能力。亲子教育应该注重的不仅是把人培养成一个有用的人才,而且是立足于把人塑造成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并对人的价值与生命意义有最深刻的认同。

  参考书目:

  [1]彭立荣.家庭教育学[M]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

  [2]MEI课题组.天才制造_中国家庭如何运用MEI教育法则[M].金城出版社2001.

  [3]邓智海.美国人怎样做父母[M].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

  [4]桑标.当代儿童发展心理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5]应祥泰.关于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问题的思考[J].南平师专学报,2001,(2).

  [6]周洁.学校、家庭互动,实施教育创新[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

  [7]林运清,试论家庭环境与儿童心理健康[J].当代教育论坛,2005,(13).

  [8]陈铭.中国与西方国家家庭教育的若干比较.

  [9]郑文风.亲子教育.

  [10]孙瑞雪.捕捉孩子的敏感期.

  [11][美]约翰,布雷肖.家庭会伤人--自我重生的新契机.

  范文六:亲子教育论文

  请不要忽视孩子的提问

  孩子似乎总有问不完的问题,这些看似毫无意义的问题,却包含很多颇具哲学意味的思考,是孩子积极思维的体现,是他们向未知领域的探索,家长可不能应付了之,如何回答孩子的问题,也是一门学问。

  孩子是天生的学习者,他们有一种自然的力量,促使他们不断向未知领域进行探索。从身边的花花草草,到遥远的太阳和月亮,都会激发他们的疑问和想象。

  孩子的问题经常被家长忽视

  两个做客的小朋友抢着看一个节目,而小主人却想看另外的节目,抢不过来就去找爸爸:“他们两个不让我看电视。”爸爸说:“他们是两个,少数要服从多数。”孩子委屈地问:“为什么?难道两个人自私就比一个人自私好吗?”爸爸忙工作,不再理会孩子。

  彤彤看到一辆冒着烟的摩托车,好奇地问妈妈:“妈妈,妈妈,那辆摩托车是锅做的吗?它和锅一样冒烟呢。”她又捧着一捧草问爸爸:“爸爸,什么是草?”父亲说:“草,就是草嘛。”

  默默有问不完的问题:“草为什么是绿色的,它怎么不长成花的颜色?”他会问:“为什么我是从妈妈的肚子里出来的?”早上起床,他会问:“月亮姐姐为什么不见了呢?太阳为什么那么热?太阳要是掉下来了怎么办?”父母一开始还会耐心回答,后来就让他自己去想了。

  昊昊拿着一本书跑到爸爸身边问:“爸爸,这个狐狸老跟在鸡后面干啥?”“问你妈去。”过了一会,昊昊又拿着书跑过来问:“母鸡为什么没发现狐狸?”爸爸:“一边去,没看我在忙吗?

  孩子的问题中蕴含着智慧和探索

  孩子们看似司空见惯或者毫无意义的问题,却容不得家长小看。这些问题对孩子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有些甚至切中人类发展中最本初的、重大的问题。

  孩子的问题即是智慧

  雅斯贝尔斯说:“我们常能从孩子的言谈中,听到触及哲学奥秘的话来。”老子也认为,最具智慧的圣人恰恰就是复归于婴孩。也有人认为孩子的问题甚至比那些哲学博士更深刻。如上文提到的,两个做客的小朋友与小主人抢看节目,孩子反问爸爸:“难道两个人自私就比一个人自私好吗?”再如,捧着一捧草的彤彤问:“爸爸,什么是草?”孩子的这些发问是否更具哲学的意味?是否比大多数家长的认识还要深刻呢?可以说,很多时候孩子的问题本身就是智慧。这些智慧需要我们家长向孩子们不断地学习,甚至不断地反问我们自己。

  孩子的问题显现着积极的思维

  孩子有问题恰恰说明了孩子的思维在积极地运转,他所提出的问题往往是他的发现,以及他是怎样用他的思维加工他的发现的。如上文中彤彤看到一辆冒着烟的摩托车,她就问:“摩托车是不是锅做的?”在她的经验中锅会冒烟,看到摩托车冒烟,她就将自己的经验联系起来

  摩托车是锅做的吗?从孩子的问题里可以发现她敏锐的观察、活跃的思维。孩子的问题说明了他正在通过这样的方式将自己生活中的发现建立起联系。杜威说教育即经验的不断重组,而这个孩子不正是在完成自己生活经验的不断重组吗?同时,通过孩子的问题,家长还可以发现,孩子的思维水平正处在复合思维的阶段。他通过联想将各个具体成分和复合物连接起来的特征扩散了,形成了直观到具体的形象或者物品连接的复合体,它们所连接的联系的广泛多样是惊人的。这也是为什么这一时期孩子的问题特别多,同时又充满了发散性、创造性。

  孩子的问题显示着孩子向未知领域的努力

  幼儿期,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的发展还未成熟,其操控外界的能力相对较弱。对于他来说,这个世界上的一切都是未知的、神奇的,而孩子天生有一种力量,他是天生的学习者。孩子试图控制他周围的环境,他以无穷尽的问题,向未知领域做出不断的努力,以求得安全的欲念。

  这样一种向未知领域的努力,转换到现实生活中即孩子可以从身边的花花草草、猫狗虫鱼开始,一直问到遥远的太空。正如上文默默的那些问题,正是他向未知领域的努力。他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就问:“为什么我是从妈妈的肚子里出来的?”早上起床,他看不到月亮就问:“月亮姐姐为什么不见了呢?”这些都表明他不断向未知领域进行探索。而孩子们向未知领域的努力也正是人类能够不断获取知识,不断向新的知识领域前进的重要力量。

  如何对待孩子的问题

  孩子的问题本身就是智慧,它也蕴藏着孩子向未知领域的努力,所以家长不能小瞧了孩子的问题。家长需要,孩子们也需要家长耐心地、认真地对待他们的提问,并给予积极的回应。

  正视孩子的提问

  理解了孩子为什么有那么多问题、孩子问题的重要性,以及满意的回答对于孩子成长的长远影响,就需要我们家长谨慎地、正确地面对“十万个为什么”。孩子有时可能会提出一些十分滑稽、甚至无法回答的问题,这时候一笑了之、敷衍或者粗暴制止,都会影响孩子,甚至导致其智慧停滞不前。而当家长正视孩子的问题,对他的问题给予适当的回应时,不仅能促进其认知的发展,而且能激发他对外界探索的兴趣,继而发展孩子的思维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给予孩子积极回应

  对于能直接回应孩子的问题,如“这个狐狸老跟在鸡后面干啥?”家长可以直接回答孩子“狐狸喜欢吃鸡,跟在鸡后面是为了捉住它”。有些问题则可以引导孩子通过进一步观察,全面了解,如“母鸡为什么没发现狐狸”,家长可以引导孩子观察狐狸走路的姿势等,让孩子较全面地认识和理解事物。相反,如果家长敷衍,甚至嘲笑他的话,则会打击孩子的积极性,久而久之孩子甚至没有问题了。

  提高孩子的提问水平

  孩子提问的水平与其自身经验,认识的广度、深度,思维的灵活性以及学习的兴趣呈正相关。家长要利用日常生活资源,让孩子发现

  问题。对于有一定生活经验的孩子,可以适当地提供反问的机会,激发孩子的思考。如彤彤捧着一捧草问爸爸什么是草,家长可以回答:“我觉得绿色的,矮矮的就是草,你觉得呢?”这样使孩子不仅仅停留在某一个问题上,还可以引发对事物的整体思考和认识。甚至可以结合孩子思维发展的水平,有意创设适合其思维水平的环境,给予其机会发现问题,通过进一步引导,提高孩子的提问水平。如默默问:“太阳为什么那么热?太阳要是掉下来了怎么办?”这说明默默将生活中某些经验迁移到太阳身上,但他不像“摩托车是锅做的吗”问题一样,可以清晰地看出彤彤的经验的重组。这时家长可以通过进一步引导,或者反问:“你为什么担心太阳会掉下来?”聚焦到默默最初的经验上,这样既能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又能根据孩子最初的经验,提供合适的帮助与支持。

  孩子的问题是不可小觑的,家长不但不能忽视孩子提出的问题,还应该鼓励孩子提问,并在回答问题上下功夫。请不要忽视孩子的提问

  孩子似乎总有问不完的问题,这些看似毫无意义的问题,却包含很多颇具哲学意味的思考,是孩子积极思维的体现,是他们向未知领域的探索,家长可不能应付了之,如何回答孩子的问题,也是一门学问。

  孩子是天生的学习者,他们有一种自然的力量,促使他们不断向未知领域进行探索。从身边的花花草草,到遥远的太阳和月亮,都会激发他们的疑问和想象。

  孩子的问题经常被家长忽视

  两个做客的小朋友抢着看一个节目,而小主人却想看另外的节目,抢不过来就去找爸爸:“他们两个不让我看电视。”爸爸说:“他们是两个,少数要服从多数。”孩子委屈地问:“为什么?难道两个人自私就比一个人自私好吗?”爸爸忙工作,不再理会孩子。

  彤彤看到一辆冒着烟的摩托车,好奇地问妈妈:“妈妈,妈妈,那辆摩托车是锅做的吗?它和锅一样冒烟呢。”她又捧着一捧草问爸爸:“爸爸,什么是草?”父亲说:“草,就是草嘛。”

  默默有问不完的问题:“草为什么是绿色的,它怎么不长成花的颜色?”他会问:“为什么我是从妈妈的肚子里出来的?”早上起床,他会问:“月亮姐姐为什么不见了呢?太阳为什么那么热?太阳要是掉下来了怎么办?”父母一开始还会耐心回答,后来就让他自己去想了。

  昊昊拿着一本书跑到爸爸身边问:“爸爸,这个狐狸老跟在鸡后面干啥?”“问你妈去。”过了一会,昊昊又拿着书跑过来问:“母鸡为什么没发现狐狸?”爸爸:“一边去,没看我在忙吗?

  孩子的问题中蕴含着智慧和探索

  孩子们看似司空见惯或者毫无意义的问题,却容不得家长小看。这些问题对孩子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有些甚至切中人类发展中最本初的、重大的问题。

  范文七:亲子教育文章精选-育心-《育子感言—教育无痕贵在用心》

  亲爱的朋友们好!感恩风行家园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在一起相互学习的平台!感恩风行家园的所有老师辛勤的付出!今天,很高兴在这万物生发,春风送暖的美好春季里,和大 家相约在风行智慧家园一起学习。

  我是来自湖北宜昌当阳的怡妈,今天和各位亲人分享的话题是《育子感言—教育无痕贵在用心》。这也是我多年来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摸索和总结出来的经验。虽然孩子算不上太优秀,但在我的眼里,他却是最好的!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教育孩子其实是一门很深的学问,而且育子之路是一条漫长的学习之路。对孩子的教育,我一直相信,相伴孩子成长,父母付出多少就会收获多少。当然,这份付出必须是有心的付出,教育无痕贵在用心!

  我家儿子现在已近九岁,明天就是他九岁的生日。在这九年的成长历程中,我身为妈妈,从来没有想过把一个身为母亲的责任推卸给别人。因为我知道,孩子只有自己的妈妈亲手来带,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成长,任何人的爱都替代不了妈妈的爱。

  这九年来,相伴孩子成长,我从来没有放松过自己的责任,反之,随着孩子的成长,越发感觉到自身的责任重大,各方面知识的缺乏,要想教育好孩子,就必须要以空杯心态,如海绵一般不断努力地去汲取各方面的知识。而且我也始终

  相信,只有让自己变得更优秀,这样,我们的孩子才会更受益!脑海里始终铭刻着一句很深的教育名言——教育的美妙境界就是有心而无痕!这句话不时地提醒着我,鞭策着我如何正确地来爱孩子?如何把孩子教育好?

  每一个孩子都是落入凡间的小天使,天使的心灵如一块纯净圣洁的庄稼地,不种嘉禾,就生杂草。我就想,要把嘉禾种在我的小天使的心灵里,伴随他一路成长后,才可以收获累累硕果。对孩子的教育体会,我就从下面几个方面来展开。

  1、习惯、性格的培养

  在孩子上小学前,我一直很注重孩子的性格、品行、生活行为习惯的培养。因为我知道一个好习惯的形成必将让孩子受益终生,而一旦坏习惯形成,不仅难以纠正,而且让孩子终身受害。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所以在相伴孩子成长时,发现孩子身上稍有不好的习惯时,我就赶快想办法把这坏习惯扼杀在萌芽阶段。很欣慰,孩子现在性格开朗,健康积极,热情向上,生活习惯也很让人满意。

  在上小学后,我知道学习习惯的培养非常重要,而且一年级是开端,所以在一年级时,我非常用心地来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而且大量阅读各类教育书籍,从书籍中吸取教育专家的育子经验和理论,只有用心去学习,在碰到孩子的教育问题时,才不会迷茫和困惑,而是静下心来思考,然后再

  结合自己孩子的特点,举一反三,因材施教,然后总结摸索出一套属于自己的教育方法。所幸,孩子一手由自己带大,所以性格特点了如指掌,再加上孩子本身乖巧听话,所以在各种习惯的培养方面一直走得很顺利。

  2、诵读、阅读培养

  诵读是深层阅读。日不间断的记诵,是炼心的过程。坚持诵读,水滴石穿,积少成多,天长地久,积累的是语言,培养的是诗性,也是定力和静气,静能生慧。阅读是让孩子打开智慧之门,获得更强学习能力的魔杖。著名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坚定地相信,少年的自我教育是从读一本好书开始的。所以,我从来不敢放松孩子诵读和阅读兴趣的培养,而且一直鼓励教导孩子“多看书,看好书”。 在没进入育心大家庭时,我就知道国学经典的重要性,在孩子三四岁时就开始带孩子诵读《三字经》、《弟子规》唐诗、宋词等国学。但因方法不当,在诵读方面,走了不少弯路。后来,遇上育心,所有在诵读中碰到的问题都迎刃而解,采用了137的积累法带孩子系统学习国学经典,真是不仅坚持了下来,而且越学越轻松,越学越快乐。

  在诵读方面,因结识育心,我犹如在黑暗中行走的夜人一下子遇见了指路灯,一路顺畅。现在在家里,我每天和孩子一起诵读国学经典,系统学习传统文化,且收获满满!(具体收获,有机会再和各位亲们细致分享)

  在阅读方面,为了让孩子能喜欢上阅读,把阅读当作一种生活的享受,喜欢看的书我都买,不管是名著经典,还是仅孩子有兴趣的书。如果孩子没兴趣自己阅读,我就读给孩子听,常常读得口干舌燥,也不厌其烦,往往,好书一读孩子就喜欢上了,其实孩子有分辨好坏的能力。

  为了给孩子创造浓厚的阅读氛围,家里随处可见到书,孩子的卧室和客厅都放有书柜。当然,在给孩子买书时,我总不会忘给自己也买书,亲子共读更能让孩子感受到阅读的快乐。

  3、看重兴趣不看重分数

  在孩子的学习中,我认为学习兴趣的保持比考试分数更重要。所以,每次考试过后,不管孩子考多少分,我们从来不批评,而是帮孩子分析出错和总结失分的原因。取得好成绩,我们就表扬和鼓励孩子,但都是精神上的,从来不进行物资上的奖励。因为我们要让孩子知道,学习是自己的事情,取得优秀的成绩快乐的是自己,父母愿意和孩子一起分享。这样,孩子在无压力的情况下学习,才会越学越快乐,越学越开心!在孩子的成长中,快乐最重要!

  4、心态的调整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的心态很重要。曾看过一篇很有名的文章《牵一只蜗牛去散步》,把孩子比喻成蜗牛,而父母在抚养孩子的过程中,就如牵着一只蜗牛去散步,蜗牛尽

  力了,也不能走太快,我们去催他,去唬他,去责备他;去拉他,去扯他,甚至想踢他,他受了伤,流着汗,喘着气,却仍旧只能慢慢地向前爬。相反,当我们随着蜗牛的步伐放慢脚步时,可以闻到花香,可以听见鸟叫,可以看到满天星斗原来,不是我们要牵着蜗牛散步,而是蜗牛牵着我们去散步。教育孩子就是如此,平和心态,放慢脚步,把自己主观的想法放在一边,陪着孩子静静地体味生活的滋味,用心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多看孩子的优点,少看缺点,只问耕耘,莫问收获,静待花开,到了时候,孩子自然会给我们一份美丽的答卷。

  5、以身作则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现在很多家长都不停地要求孩子要这样那样做,对孩子要求严格,却对自己宽容放纵。孰不知,身传胜过言教!在要求孩子必须要做到什么时,家长必须先严格要求自己做到,否则家长的教育就显得很虚伪和苍白。所以在我们家,我对孩子的要求我必须要求自己先做到,这样妈妈就给孩子树立了一个好形象,好榜样。

  6、给孩子独立的自由空间

  孩子也有自己的独立人格,有自己独立的思考。所以,父母不要把孩子的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在每天中都要给孩子一定的自由空间,由他自由安排。别小看了这自由安排的时间,在这些时间里,孩子往往做的都是他最喜欢的事情,

  由此,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专注力都可以在此时间内得到充分发挥和锻炼。还要鼓励孩子多动脑筋,敢于质疑,大胆实践。

  要想教育好孩子,孩子需要成长的空间,这个空间包括学习的空间和心灵的空间。我们家长要一路相伴孩子成长,给孩子理解多一点,宽容多一点,自由多一点,给孩子以最少的指导、最大的耐性和最多的鼓励。

  相伴孩子成长,我们身为父母,就要不断地学习,提高自己,让我们的知识丰富,思想境界和对事务的领悟深刻,这样才能对孩子的成长有更大的帮助。育子之路,我们要坚信:在正确的教育思路引导下,所有的树林都会成林!所有的孩子都能成材!

  《老子》中曰: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风行智慧家园愿与您一起携手做智慧的父母,将我们的孩子培养得更优秀,在孩子的成长中赋予孩子强大的心灵。一年之计在于春,您计划好了吗?您规划好了吗?您决定好了吗?有想法就要有行动,您是愿意做上士?中士?还是下士?

  到此,我的分享结束!感恩各位朋友们的聆听!感恩风行家园的老师们给了我这次与大家分享育子心得的机会!

  范文八:亲子教育文章精选-育心-独生子女教育反思

  独生子女教育反思之一——蒙以养正

  全国各地的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我是。亲爱的家人们,喜欢与大家相聚的感觉,幸福! 非常高兴与大家相聚在这愉快的时刻。我今天与大家分享的题目是:《独生子女教育反思之一——蒙以养正》。 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点启发,尤其是:0——13岁孩子的父母。还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不当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我相信,群里的各位兄弟姐妹,现在家里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我们都想做智慧的父母,培养德才兼备的孩子。

  我儿子现在还不到4岁半,也谈不上有多少成功的育儿经验,那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第一代(80后),第二代(90后)独生子女的大部分家长们,有没有好的经验或教训,可以汲取借鉴。 由于社会、历史等原因,我们国家从80年开始实行独生子女计划生育政策,现在大多数的家庭是421或621结构。 正因为这样的家庭结构,我们很多父母、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感觉我们的孩子,怎么爱都不够。因为,我们这辈子就这一根独苗,我们输不起。 所以父母们为了给孩子提供最好的教育,帮孩子报各种培训班:音乐班、美术班、舞蹈班、英语班。。。。。等等很多很多,家长也累,孩子也累,劳民劳财。 给孩子找名师,让孩子进名校;为了给予孩子最好的营

  养,为了给孩子搭建最安全的堡垒,所有的父母都心甘情愿的倾其所有,真是可怜天下父母亲呀!因为我们国家教育体制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大多数父母们有一个共同的认识:好分数=好学校;好学校=好文凭;好文凭=好工作,始终盘旋在孩子的头上,不忍撤退,生怕一疏忽,就会毁了孩子的一生,从黑发到银丝,用一辈子省吃俭用的钱,供孩子上学,为孩子买车、买房,娶妻生子。在父母们这样呕心沥血付出的情况下,我们的孩子到底培养的如何呢?

  让我们一起看看:大部分80后、90后独生子女,现在生活状态的共同特点:

  1 啃老族:目前中国的啃老族主要分以下几种 , 1等能正常

  劳动有收入,并且能按时交纳生活费,但是要依靠父母出钱供其买房买车或者其他奢侈品的。 2等能正常劳动有收入,不交给父母生活费,甚至连其妻儿也跟着吃喝父母的。 3等无工资劳动没收入,一切生活开销都由父母供给的。

  2 草莓族,外表光鲜,却禁不起挤压。稍微遇到点挫折,离家出走了,要么跳楼了;或者因为一点小矛盾,杀人了。。。。。心理承受能力非常弱。(1)高分低能:很多博士生,硕士生,大学生找不到工作,或者找到工作,也不能长久的做下去,人生很迷茫,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更没有人生规划。因为他们只有知识和技能,而没有思想,缺少智慧。 (1)离婚、闪婚率极高,为什么?因为他们不懂的爱自己,也不懂得爱家人,更没有社会责任感。由此可见,好分数

  =好学校,好学校=好文凭,好文凭=好工作,好工作却不等于他们拥有健全的人格和幸福的人生!究竟是什么造就了这一切?

  孟子说过一段话:“今有无名之指屈而不信,非疾痛害事也,如有能信之者,则不远秦楚之路,为指之不若人也。指之若人,则知恶之;心不若人,则不知恶。此之谓不知类也。”

  这句话直译的意思是:“现在有人,他的无名指弯曲而不能伸直,虽然并不疼痛,也不妨碍做事情,但只要有人能使它伸直,就是到秦国、楚国去,也不会嫌远,因为他的无名指与别人不同。无名指不如别人,就知道厌恶;心不如别人,却不知道厌恶。这叫做不知轻重,舍本逐末。”也就是说只注重表面的攀比,却忘了内心修养的比较和加强。80后、90后的父母们,由于社会、历史等原因,在育儿的路上,丢弃了老祖宗的智慧与文化,他们丢了心,丢了根; 他们过多的注重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过多的注重养形、养技和养艺,却忘了养鱼重在养水,养树重在养根,而养人重在养心 恰恰是在忧指忘心,舍本逐末。

  身为父母,不患不慈,患知爱而不知教也。 我们的父母之爱本身没有罪,可如果我们的育儿思想,方式方法发生错误,甚至超过分寸而越俎代庖,让我们的孩子被错误的爱养懒、养散、养垮了斗志,那就是我们爱的罪了。亲爱的朋友们,这两代人已经用血淋淋的事实,向我们证明了,如此爱子法,不可取。警钟已经敲响:我们不要因为不会爱孩子,而衍生了孩子的平庸和残疾! 我们这一代父母,是该

  静下心来好好想一想:孩子最需要什么教育?是知识还是智慧?是技能还是品德?

  《论语》精辟的指出:“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人,由于艺。”这是说:一个人,一切都应该以自然规律为准绳,志当高远且善,只有凭借仁爱之心,才能将所学的才艺服务社会大众。《论语》告诉我们:“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大学》告诉我们:“德者,本也。”《三字经》告诉我们:“首孝悌,次见闻”。这些话清楚地告诉我们:做人的根本就是德,德者,得也。德是内德,得是外得,获得德,能开慧益智,人能守住德性,慧自然能扩冲出来。

  我们的孩子,生活在未来后工业化社会,他们需要面对全球性的竞争,作为父母,即使我们把所有的一切,我们的生命、财富、地位、时间、精力、全部交给孩子,我们的孩子也不见得终身幸福。“长大成人”,是我们对孩子最基本的期望。《易经蒙卦》曰:“蒙以养正,圣功也。”人的道德修养好比人生的方向盘,决定着一个人的生活质量和一生走向。大树只有根扎得深,才能枝繁叶茂,不怕风吹雨打;百层大厦,只有地基结实牢固,才能屹立于天地之间;孩子只有养正,才能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人,由于艺。

  我们的孩子如何才能“养正”?我们的孩子如何才能有智慧?现在迫在眉睫,值得我们深思。有句话说得好,你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和谁在一起。人是自己思想的产物,与智者同行,就会不同凡响;与高人为伍,就能登上巅峰。孩子不是植物,不是只要浇水施

  肥就行,他有生命,他更有精神需求。读什么书,就产生什么样的思想;听到什么,什么就在你的心里潜滋暗长;脑袋里有什么样的观念,你就有什么样的行动。我们想让我们的孩子成为有智慧的人,就让孩子与有智慧的人在一起。 读经典,胎婴养虚,幼儿养性,童蒙养正,少年养志,成年养德,老年养福。经典是人类历史长河中大浪淘沙,逐步筛选出来的宝贵典籍,数千年筛选和锤炼,已经渗透到了民族的骨髓,是无可替代的。无论你,将其当做“灵光”瞻仰,还是视为阴影“涤荡”,在你的心灵深处,始终摆脱不了,他潜移默化的影响!无不受之启迪、规范、教化 和塑造。

  经典包含哪些?到哪里去找?我们现在科技发达真是太好了。 以前只有皇宫贵族才可以读到的《易经》、《黄帝内经》、《诗经》、《老子道德经》等经类的典籍,现在,只要我们愿意,就可以将《易经》、《黄帝内经》、《诗经》、《老子道德经》《中庸》、《大学》、《论语》、《孟子》。。。。。。。。。等等太多太多宝贝,请到我们寻常百姓家来。 育心经典,赖国全老师为我们编写了简繁对照的教材;总结了科学的137累积法; 有配套的儿童跟读音频;全国各地有成千上百个育心经典教育学习YY群、QQ群,有千百万个陪孩子一起读经典,一起成长的父母;赖老师已经为我们提供了这样好的平台。 只要我们将育心经典教材请回家,从现在开始,每天坚持与孩子读经半小时,读经十年。我们的孩子就会达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样的一个生活状态。 只要我们每天按

  照学习计划与孩子一起读经三年,他们就会将人类数千年智慧结晶而成的经典文化:一根、六经、八典、九要、十四蒙,全部系统学习、反复诵读7遍。利用三年跟读,三年诵读,三年通读复习,最后一年,背诵。孩子的成长及进步,是我们所不能预料的。

  我们的孩子,每天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伍,还怕他们不能养正,没有智慧吗?利用十年的时间,孩子们先将这些智慧结晶储存在生命和灵魂的深处,随着年龄增长,阅历增加,理解领悟能力逐渐加强,理性分析思维能力,也越来越强,就开始对头脑里的海量知识储备进行“反刍”,每天研磨、分解、消化、吸收。不知不觉,这些蕴含高能量的文化营养,逐步被孩子内化、理解、领悟、体悟得越来越透彻和精深。更妙的是,这些经典与孩子融为一体,好像与生俱来一般,并且伴随孩子一生,正所谓“少年若天性,习惯自然成”这才是我们送给孩子,最宝贵的礼物!这才是我们对孩子真正的爱!让我们与孩子一起读经,一起成长!全家读经,其乐融融;系统读经,幸福一生!

  还在等什么,智慧的家长们?马上行动起来吧,一等、二看、三错过,孩子的教育不能等呀!我们一起让经典的种子,在孩子的心里生根、发芽,慢慢的开花、结果。我们吸取先贤的智慧,让先贤的智慧把我们和孩子滋养成后贤,如此代代相传,子子孙孙贤不尽焉!

  范文九:微博文章-家长课堂:母亲教育孩子的

  一、管教是在一件事情发生以前就把原则告诉孩子,惩罚则是等到事情发生以后才予以追究。以原则管教孩子的父母即使在进行惩戒时也心平气和,充满爱心,让孩子明白父母这样做是为了帮助他,相反,看到错事就惩罚孩子的父母往往是把怒气或挫败感发泄在孩子身上。

  二、接纳你的弱点自己的不足我幡然醒悟,决心从此再也不利用孩子的内疚或恐惧让他们听话了。

  三、面对孩子的“缺陷”一定要控制住情绪,不要过分焦虑、急于求成。做妈妈的首先要接纳他,然后用富有创意的方式引导他,问题就可以解决。

  四:享受过程,现代社会是个结果导向的社会,人们总是更看重奋斗的最终结果,却忘记奋斗的过程往往比目标本身更让人愉悦。我认为快乐的秘诀就是享受劳作过程本身,而不是只盯着最终目的。

  五、大多数的孩子都不是“超人”,我们家长首先要做的是接纳自己,允许自己平凡,给自己失败的自由,这样就不需要用孩子的成就来肯定自己,给自己“打分”。

  六、作为家长,我们需要帮助孩子成长为一个品行优秀的人,让他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能够对自己的生命和价值有尊严感和自豪感,也不把人按其工作划分级别。我们不需要抱怨命运和社会的不公平,而需要省察自己的内心和行为。我们需要帮助孩子养成面对世界的正确态度。除了言传,更要身教。

  七、有些家长在成长中受到伤害,因而想尽心尽力保护孩子,不让他受一点挫折、委屈。可是因为自己缺乏耐心,一旦被孩子激怒就会冲他发火,等怒气消了又觉得内疚,再向孩子认错,却没有真正纠正孩子的错误。在这种氛围下长大的孩子往往缺乏安全感,因为父母的喜怒无常迫使他们不得不察言观色。 八、妈妈在家庭以外的生活越丰富,就越容易带着满足的心情对待家人,也会有更多的信息、心得可以彼此分享。如果把家人当成全部,妈妈的生活就会日益狭窄。所有的心理需求都要家人来满足时,对他们过高的期望最终也会让妈妈伤心难过。自我照顾,是我们做妈妈的必修课。我们只有在智力、体力、情感、社交几方面都照顾好自己,才有可能让家里舒适温馨、其乐融融。

  九、教导孩子不需要我们时刻唠叨,只要求我们身体力行。逆商像所有其他好品格一样,都是从家长身上传递的。

  十、激情比才智更重要,因为激情不仅能够给人动力,还能医治人的心灵。在让孩子奔跑于各个“兴趣班”的过程中,如果有幸遇到了有激情的老师,能够感染孩子的老师,一定要抓住这个大好机会让孩子继续被感染。我们家长追求的不应是别人给孩子或自己的掌声和认可,而是孩子的灵魂因为他的兴趣而丰盈,性格更富有毅力。这就是全世界最大的奖赏了。

  十一、孩子总是对什么都好奇,凡事喜欢追根究底。作为妈妈,就要创造这些“惊喜时间”,激发孩子的好奇心。

  十二、母亲的威力是巨大的,她可以让家成为温暖的避风港,也可以让家里布满压力和焦虑的乌云。她只有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才能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家长的重要责任是努力了解孩子,无论他们多么平凡,都接纳他们,欣赏他们,享受和他们在一起的时光。无论别人如何评价我们的孩子,他们在我们心中都是“最最亲爱的孩子”。

【《亲子教育文章》精选范文九篇】相关文章:

1.亲子阅读的文章

2.亲子文章:致母亲

3.励志教育文章范例精选

4.亲子文章读后感

5.小学亲子阅读心得文章

6.幼儿亲子共读相关文章

7.亲子阅读心得体会文章

8.励志文章精选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