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感悟文章
又是一年七夕节,又是一次鹊桥相遇日。七夕,多么浪漫,让人想到了葡萄架,让人想到了久别重逢的夫妻之间的窃窃私语。七夕,给人的感受是何等的甜蜜,何等的情浓。
然而,这只是发生在传说中的神话。而现实中,又有多少家庭有着很多的无奈。婚姻是什么?怎样经营婚姻?经营婚姻是一种智慧。这智慧与文凭无关。那么幸福的婚姻是什么呢?有很多的婚姻,可能没有什么理性,可是你看他们生活得依然很幸福。比如说:生活在农村的我们的父辈,他们对生活的要求不是很高。尤其是像中年以上的女性们,默默的付出,从来不计较个人的利益。她们无怨无悔,他们不像文凭高的人那样要求自立重视自我,可是生活中她们的婚姻还是比较稳固的。
恰恰对婚姻要求的越多,就会越失望。我的周围有不少这样的情况,工作很好,可是婚姻里总是磕磕绊绊。好像水火不容。我们近观发现,这样的家庭,一般都是女方对男方的要求高:又是事业有成,又是会教育孩子,接人待物也要优秀。可是男的偏偏是随遇而安。对生活有自己的.看法,有自己的习惯。如果你想改造对方,把对方按自己的理想模型进行改造。那你必须准备接受很多的磨砺,还得有失败的准备。一个人要想脱胎换骨的改变那是很不容易的。难就难在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态度,处事方法,这里面没有绝对的对错。所谓就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夫妻之间没有绝对的对错。只有容忍,只有宽容。你为家庭付出了,你就不要斤斤计较。分出对家庭的贡献谁多谁少。强令对方也和你一样。这样就往往矛盾尖锐,造成心理失衡。记得有位网友的文章曾经说过:能宽容陌生为什么不能原谅熟悉呢?是啊,看看那些不幸婚姻的人,无论男或女,对待外人都很好,对待和自己最近的人总是处理不好,是里面参杂了利益和要求。
记得《门第》这部小说中曾有这样的感悟:“婚姻之所以普遍存在着大大小小的战争,其原因并非是爱得不够深,而是婚姻中的男女来自不同的两个家庭,每个家庭都有不同的家庭文化。当两个携带着不同家庭文化的人组成婚姻,也就开始了一场以相互渗透家庭文化为背景的两个人的战争。最后的结局,不外乎三个:两个人一起向对方的家庭文化妥协、中和,达到相互欣赏、包容的水准,是上品婚姻;一个人先妥协,是中品婚姻;没人肯妥协,是终将破裂的次品婚姻。”说的是何等的精辟。并且看到了这部小说,我很容易就把一桩现实的婚姻联系起来。这也是一桩父母特许的婚姻。男方文凭不高,源于那个历史时刻,因为干部接班制度的即将结束,父亲让小学没有毕业的老幺接了班,成了城里人。那个时候这可是是个令人眼红的差事。女方,是初中毕业,也因为父亲在本行业中的职位够了级别于是姐妹几个都被安排在这个行业。女方父母因为对男方父母的了解而结了亲家。婚姻在经过了将近二十年后,却面临一个尴尬的局面。男方得了重症,女方也心冷如冰。将近不惑之年,出现了离也不是,又不能生活在一起的局面。接近这个家庭,你会发现,双方对对方都充满了埋怨。很深的怨气,无法调节。尤其是女方总是感觉对家庭付出太多,而男方什么也不是,大男子思想严重,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而男方呢?对女方的所作所为也很不满。这样一个岌岌可危的婚姻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原因是对婚姻,对对方要求过高,都没有妥协让步,经过了很多年的磨砺,仍旧没能改变对方。
其实每一个人都有缺点,并且这些缺点自己不能意识到,成了生活中的一些惯性。也就是这些习性就是彼此家庭背景的烙印,被深深的印入了个人的生活。可婚姻中的人们,却总是幻想能改变对方,把对方像一块玉一样琢磨。而忽略了尊重,于是面对着对方的“不成器”,痛苦和怨言往往油然而生。
我们毕竟都不是牛郎织女,他们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我们都是是柴米油盐的夫妻。能结为夫妻就是缘分,是经过了千百年修来的缘分。“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能拿捏好婚姻,就是一种智慧。对我们的另一半也要知道感恩,感激对方与你相携一生。
对于婚姻,我们还是多些宽容,不要刻意去改变对方。只要一家人平平安安就是最大的幸福。你对婚姻要求的越多,你反而得到的越少。而你对婚姻不做苛求时,你反而得到了满意的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