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走进课堂谈倾听的文章
一、倾听是一种能力
丹尼斯在《美国教学创意手册》中指出:倾听的能力包括理解教师口语表达的信息和能在头脑中将语言转换成意义两部分。“课堂倾听是一种含有听课技巧和听课艺术的积极高效的听课,它还包括鉴赏性思考、主动性理解、批判性接受等方面。听力和理解是它的两个基本要素。就是说不仅要能听,具备听的先天条件,还要会听,听得懂。比如:“豆豆看一本75页的故事书,第一天看了20页,第二天看了22页。还有多少页没有看?”“要求还有多少页没有看,先要求出什么呢?”一名学生回答:“先求第一天和第二天加起来。”老师没有急着下结论,继续问“你听懂他的话了吗?你觉得他说的对吗?”几名学生说听懂了,一名学生解释:“他的意思就是先求第一天和第二天一共看了多少页?所以我认为他说的是正确的,只是不太清楚。”这名学生就不是简单的用耳朵听,而是将同学回答中的信息整理,并与自己思考所得出的结论整合,转换成更加完整、科学、准确的表达。
在学生方面倾听是学生对老师和同伴口语表达的信息的理解,在老师方面就是对学生语言思想的理解和体会。倾听是一种能力,不光是学生,老师也要善于倾听。倾听学生的语言,解析语言背后隐藏的密码,能够以儿童的心理、思维方式来为学生的语言“解密”。
曾经看到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妈妈带女儿到幼儿园去适应一下环境。小女孩看见墙上挂着好多小朋友的画,她对妈妈说:“画得这么难看还挂在墙上。”看见小朋友玩得残缺不全的玩具时,女孩说:“这个玩具都给小朋友玩坏了。”妈妈听见女儿的话不好意思的向身边的园长道歉,还一边责备女儿没有礼貌,不应该这样说话。女儿嘟起了小嘴。而园长在一边说:“图画画得不好看也可以挂在墙上。玩具本来就是给小朋友玩的,玩坏了不要紧。”女孩开心地对妈妈说:“妈妈,我要上这个幼儿园,我喜欢这儿。”
其实小女孩只是想知道自己的画画得不好能不能挂在墙上。如果不小心把玩具玩坏了会不会被老师责骂。妈妈和园长都听见了女孩的.话,只是妈妈没有听懂孩子的潜台词,而园长给孩子的语言中的“密码”解了密,她的回答让孩子放心和满意。
二、倾听是一种态度
据心理学分析,学生倾听效果是由学生对学科的兴趣和其倾听的目的来决定的。一个学生,如果他具备了以上所述的倾听的能力,但是对所学的这门学科或者这位老师很讨厌,没有兴趣,那么倾听的效果一定不会好。如果这位学生认为现在同学或老师所讲的内容是自己所熟知的,不必要听,这时他也会自动关闭接收口语信息的通道,故意听不见,这样便产生了心理学所讲的“选择性失聪”现象。所以说倾听也是一种学生对学习的一种主观态度。当然也是老师对学生的一种主观态度。
在《窗边的小豆豆》中,第一次见面,校长就把椅子拉到豆豆跟前,面对着豆豆坐下来“好了,你跟老师说说话吧,说什么都行。把想说的话,都说给老师听”……校长边听边笑着点头,有时候还问“后来呢?”小豆豆开心极了,直到绞尽脑汁想啊真的找不到什么可说的了。
校长的倾听是一种对小豆豆关爱的态度。面对眼前细心倾听自己的老师,小豆豆不管自己是怎样的孩子,知道此时在校长眼中的位置,因为他是认真地听自己说话的人。倾听向小豆豆传递的是一份细致的爱。
倾听是对人的一种态度:诚恳虚心,完全接纳,反映听者对说者的关心;是对说者的一种尊重。课堂中,老师的倾听代表着以自身为主的集权主义观念的转变。上课时不机械地照搬自己的预设的教案,而是以学生为主体,倾听学生的发言,捕捉其中闪现的思维的火花,生成不曾预约的精彩。
同学间,师生间的互相倾听,为课堂对话营造了一个平等、关爱、和谐、民主的的环境。
三、让倾听成为一种习惯
深圳有位特级教师说过:有效的教学是从倾听开始的。所以要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学生和老师都必须先养成倾听的习惯。当倾听成为一种习惯,倾听者有的不仅是认真倾听主动学习的态度,而且也具备了倾听的能力,两者互为动力。所以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应该从两方面进行。
1、用拒绝来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
习惯的培养都应该从小开始,倾听习惯也不例外。在低年级,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的情况,很多事情说了一遍又一遍,结果还是有学生搞不清楚。老师们一遍遍的回答,觉得很累,抱怨着每次都让学生挺好,可孩子怎么老是记不住呢?其实不是学生记不住,是根本没有听老师的要求。这个时候老师能做的不是一遍遍的重复、唠叨,而是有方法的拒绝。比如布置作业,老师可以对学生说:“老师只说一次今天的作业,你要听仔细了。”然后老师用缓慢的语调,强调重点的语气布置作业。刚开始几次可以请几个不听的学生来复述老师的话,慢慢地学生在布置作业时就能认真的倾听。倾听态度的改变是倾听习惯养成的开始。
2、创设良好的环境,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
现代心理学证实:即使是同一个人,不同时期不同背景下,其注意力保持的时间长短及注意点分布情况也不同。所以期望学生一堂课40分钟都全神贯注、聚精会神是不现实的。针对当前班级授课制的情况,我们只能努力将全班学生的倾听注意力引向同一时间段同一个地方,数学教学主要是引向教学的重点难点。这时就要求老师能改变教学方式,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讲解重难点的时候,教师可以不断的运用新颖有效的教学手段来创设课堂活动,如把音乐、数学故事、多媒体等引入课堂,用学生的感官来牵引学生倾听。也可以运用实践操作,帮助学生理解重难点。教师的讲解要精炼,不要因为罗嗦浪费1分钟,语言要有趣味性。对低年级学生要有童趣、可爱,对高年级学生要诙谐幽默,讲解的时候可以伴随丰富的肢体语言。不管怎样,要通过各种方式去突出、提示、强化教学的重难点,最大限度的推迟学生的“选择性失聪”,帮助学生逐渐养成理解的听,独立的思考的习惯。
3、巧用评价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
在课堂上,当一个学生发言时,其他的同学不管能不能听懂都要认真听他的发言,等他讲完了要发表自己的看法。“他说的对不对?”“你同意他的看法吗?如果同意你可以用自己的话来解释一下吗?” “你还有不同的方法吗?”有了这样的任务,其他同学不会拿出事不关己的态度,不会因为没有轮到发言而沮丧,他们会用心的去理解同学的发言,并把语言转化成意义在自己的知识结构中重新建构。课堂上应该经常运用评价的手段来激励学生认真倾听,培养学生边听边思考的习惯。
要让学生养成倾听的习惯,教师必须也要先具有倾听的习惯。上课专注听取学生的每一次发言,并能及时有针对性的作出评价,让学生感到自己是受关注的。评价的语言以激励为主,要符合学生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
郑杰《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中说:一个人要学会倾听不容易,听只是生理过程,而倾听才是入耳入心的生命活动。课堂是焕发生命活力的地方,这种活力在师生、生生的对话中涌动。而真正的对话需要的不仅仅是说,更重要的更多的是善于倾听。只有倾听别人的发言才能不断和自己的思想融合重组,生成新的思想观点。
【关于走进课堂谈倾听的文章】相关文章:
1.关于倾听的文章
5.学会倾听的文章
6.用心倾听文章
7.侧耳倾听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