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三百首》读后感合集13篇
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唐诗三百首》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唐诗三百首》读后感1
小时候听到这么一句话,“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唐诗代表了中国诗歌的最高成就,既是中国几千年文化千锤百炼的不朽硕果,更是愉悦我们精神世界的不可或缺的文化源泉。唐诗对于现代人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上至鬓鬓老者,下到黄发孩提,基本都能达到耳熟能详的境界。《唐诗三百首》有很多版本,但其内容都是包罗万象,尽涵人生百态,世间冷暖,品味一首首唐诗,我们彷佛进入了一个浩瀚无边的天地,不断领略着人生的真谛,我们本一贫如洗的精神世界不断接受着冲击,在洗礼中得到充实。
读《唐诗三百首》里的每一首诗,彷佛都是在阅读一个个生动活泼的故事,从充满诗情画意的字里行间里我能感觉到扑面而来的朋友情、母子情、思乡情、爱国情以及郁郁不得志的无奈亦或是豪情壮志的抒怀。下面摘录一些人们朗朗上口的语句回味一番。
——朋友情。每每读到李白的《赠汪伦》,我的内心都会被“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那种天真自然,全无矫饰的朋友情谊所触及,朋友间的离别虽苦,但有了你依依不舍的送别,有了你“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劝慰,我一定会怀揣着这份深情厚意,昂首前行,虽有丝丝不舍,但内心不在茫然。正是书中的教导,使我明白: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朋友之情是多么难能可贵,而自己触手可及朋友是多么值得珍惜。
——母子情。“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每每读到孟郊的'《游子吟》时,我会自然而然地想起自己的母亲,都会为伟大的母爱所触及心灵,在妈妈给你打点的行装里,在妈妈给你的电话中,充满着妈妈多少揪心的泪、多少美好的祝福。回想一下,我们从呱呱坠地到蹒跚学步,从茁壮成长到成家立业,哪一刻哪一时都离不开母亲的哺育、照料和叮嘱。当我们生病时,她日日夜夜,精心守候,求医问药,忧心如焚;当我们犯错时,她苦口婆心,谆谆教诲,不厌其烦,深怕我们受到一丁点委屈。随着我们不食不语,母亲也懒言少饭。而我们的每一点小小的进步都会令母亲眉舒目展、喜形于色。再想一想,就算不懂事的我们顶撞过她、伤害过她,而母亲对我们的爱始终不变。正是书中的教导,使我铭记:要做一个孝顺的儿子,一个懂事的儿子回报母亲和所有亲人的大爱。
——思乡情。中华民族是一个故土难离的民族,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中的“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
《唐诗三百首》读后感2
英国的培根曾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宋代的苏轼也曾云:“腹有诗书气自华。”两位在文学领域具有重大成就的人都认为,读诗,可以提升人的智慧与情操。放眼我国五千年的历史,唐朝的诗歌发展最为昌盛,为后人留下了无数经典之作。
年少时,寄居在外公家,外公是诗迷,珍藏的诗书举不胜举。于是,我便轻易读到了《唐诗三百首》。我初识的古诗是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醉过方知酒浓”,一读之下竟欲罢不能,从此,我便沉浸于诗的世界。
最初读诗,读的是朗朗上口的语句;再读诗,便读出了诗中字词的斟酌;而后,在外公的指引下,我读出了诗中或悲或喜的故事。我最爱在清风微拂的傍晚,于柳树下,读一首唐诗,或读李白的豪情,在现实中饮酒放歌;或读杜甫的雄浑,让自己多一份忧国忧民;或读白居易的清扬畅丽,在内心添一份清雅;再或是,读读孟浩然的恬静,品品李商隐的委婉……每当此时,总是心潮澎湃,仿佛自己也是满腹经纶的.儒生,稍不留神就能吐出千古绝句。
我向来垂青富含思想的诗歌,因为它们陪我走过了许多坎坷。人生难免有失意的时候,当我考试不利时,那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鼓励我突破“行路难”的困境;当我与朋友道别时,“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就成为心中的慰藉。诗,融入了我的生活,无论失意得意,无论悲愁欢喜,诗,一直是我不离不弃的知己,是我的精神支柱。
然而,现代社会迅速发展,许多中华文化被取代甚至被遗弃,对外来事物的狂热追求使越来越多的现代人忘记了中国的古文化,忘记了唐诗,他们宁愿生活在虚拟的世界,追逐一些索然无味的事物。曾有一则新闻报导:近六成的人认为中国人崇洋媚外。面对这个结果,我不禁震惊,难道中国文化的内涵不及外国文化吗?并非如此,相反,中国文化博大精深,那些人之所以崇尚外国文化是因为他们没有了解中国文化的精粹。试问,如果每个中国人能够多读一首唐诗,多一份对诗歌的热爱,又如何会出现如今的局面。
如今的唐诗不再只是诗,它更是一种精神,一种向往,是中华文化的缩影。细读唐诗,它能给予你智慧;品读唐诗则可以使其勉励你,鞭策你,使你前行。在纷繁的今日,不妨觅一个清静之所,心如止水地捧一本唐诗,来领略其中的感悟。
《唐诗三百首》读后感3
今年,我校开展了“好书伴我行”的读书活动,同学们都读了很多有用的书,正是这些书把我们山区的孩子的野性“收”了回来,把我们带进浩瀚的天地,领略了人世的真谛,让一贫如洗的我们得到一笔精神的财富。
我就是这时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的,我在短短的一个月左右就熟读了《唐诗三百首》,为此老师还准备让我去参加全县小学生“读诗、背诗、吟诗”比赛呢?这本书中的内容可谓包罗万象,大千世界,人世百态,尽在其中。我想把它比作一个花园,今天我摘取其中一些描写情感方面的诗句来说说吧!
——母子情。“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每每读到孟郊的《游子吟》时,诗中诗人将一位慈母的形象展现在我们面前。就会自然而然地想起自己的母亲:早晨很早起床为我做饭,每天变着花样的菜让我带到学校,说我读书累,要让我跟上营养;上学的时候书包里总是带一壶热水,妈妈让我在课间喝;看着我大口吃饭,妈妈总是满脸的笑容……,正是书中的教导,使我铭记:我要好好学习,做一个懂事的儿子回报妈妈的`爱。
——朋友情。“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让我明白了人生得一朋友不容易,即将毕业的我们也许以后不在一个学校读书。所以我们要在这小学阶段仅剩的一点点的时光中该团结一致,友好相处,快快乐乐地度过这仅剩的时光,让这段时光成为我们一生中美好的回忆吧!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让我明白朋友虽然分别了,但是再遥远的距离也阻不断朋友之间的感情。
——思乡情。无论是李白《金陵酒肆留别》中的的“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还是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都让我明白了故乡是我们炎黄子孙的生源地,游子无论生在何地,都不能遗忘这份亲情。台湾虽然没有归母亲的怀抱,但同胞们那份眷念之情,是永远也抹不掉的,这份情永远都会印烙在每个人的心灵上。无论怎么洗刷都不会消迹,就如莲藕一样,藕虽然断了,但是丝未断......
《唐诗三百首》中同类型出色的诗作还有很多,这本书不仅把我引进了一个色彩缤纷的诗的世界,还开拓了我的视野,丰富了我的知识。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走进唐诗吧!
《唐诗三百首》读后感4
让我们走进唐诗天地,找寻自己的情感寄托。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对于中国人来讲,唐诗陪伴了我们每个人的成长。从咿呀学语开始,直至步履蹒跚我们都可以与唐诗结缘,在唐诗的天地里寻找属于自己的精神寄托。
从李白、杜甫,到王维、孟浩然,再到高适、岑参……他们凭借自己的实力征服了我们后人,他们的作品经久不衰,传诵至今。
《唐诗三百首》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一本书,是由清代诗学名家蘅塘退士在其夫人徐兰英的协助下搜集整理编撰的。他们为什么要编这本书呢?因为他们想为小朋友们编一本好的唐诗启蒙读物。那个时候社会上流行的诗词启蒙读本是《千家诗》,收录了唐宋时期的223首律诗和绝句,没有收录同样佳作频出的古诗和乐府诗。因此,为了让孩子能对唐诗有一个整体认识,他们夫妇编写了《唐诗三百首》这本书。书中精选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李商隐、孟浩然等77位文学大师的310首经典代表诗作,所选唐诗作品特点鲜明,老少咸宜。
《唐诗三百首》就是这样一部久经考验的经典作品。它结合了唐代诗歌精华,所选作品都是脍炙人口的佳作,内容包含了自然现象、政治动态、劳动、社会生活……让我们可以更好的了解唐王朝的兴衰交替。
翻开《唐诗三百首》,无论我们是悲是喜,都可以在其中找到情感共鸣。“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夜下一个人,一杯酒,伴着明月举杯对饮,这就是诗仙李白的浪漫主义情怀,明明心中是郁郁不得志,却依然可以活的如此逍遥。杜甫则与李白不同,他作品中透露的更多的是写实主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年少轻狂的杜甫,意气风发,在老来阅尽人世后,依然心系苍生,胸怀国家大事。
众所周知,唐诗是中国古典诗歌艺术上的`最高峰,所以一本高质量的唐诗选集,就很值得我们拥有。作家榜的这本《唐诗三百首》,全本全彩全注,精校精编精排,有利于我们高效阅读,而且书中还收录了唐代至近现代80余位艺术大师共245幅珍品画作,可供我们欣赏。
翻开《唐诗三百首》,我们就进入了另一个世界。在那里,我们可以感受到李白的清醒,杜甫的孤傲,王维的世故……在那里,我们可以将自己的感情赋予其中,找寻自己的情感寄托。
《唐诗三百首》读后感5
唐代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唐诗是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之一,也是全世界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尽管离现在一千多年了,但许多诗篇仍为我们广为流传。
唐代的诗人特别多,有李白、杜甫、白居易是闻名中外的伟大诗人,除他们之外,还有无数的诗人,像满天星斗一样。这些诗人所作的诗保存在全唐诗中。唐诗的题材非常广泛,有的是从侧面反映当时的社会状况和阶级矛盾,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有的歌颂正义战争;抒发爱国思想;有的描绘祖国河山的`秀丽多娇,还有抒写个人抱负和遭遇的……总之从自然现象、政治动态、劳动生活、社会风俗,直到个人感受,都逃不过诗人敏锐的眼睛,成为他们写作的题材,比如锄禾就写了劳动人民的辛苦,教育我们要珍惜粮食。
唐诗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唐代的古体诗,基本有五言和七言两种。近体诗也有两种,一种叫绝句,一种叫做律诗。绝句和律诗又各有五言和七言之不同。所以唐诗的基本形式有这样六种:五言古体诗、七言古体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古体诗对音韵格律的要求比较宽:一首诗句数可多可少,篇章可长可短,韵脚可以转换。近体诗对音韵格律的要求比较严:一首诗句数有限定,即绝句四句,律诗八句,每句诗中用字的平仄声,有一定的规律,韵脚不能转换。律诗还要求中间四句成为对仗呢!古体诗的风格是前代流传下来的,所以又叫古风。近体诗有严整的格律,所以有人又称它为格律诗呢!
唐诗的形式和风格是丰富多彩、推陈出新发,它不仅继承了汉魏民歌,乐府的传统,并且大大发展了歌行体的样式;不仅继承了前代的五、七言古诗,并且发展为叙事言情的长篇巨制;不仅扩展了五、七言形式的运用,还创造了风格特别优美整齐的近体诗。近体诗是当时的新体诗,它的创造和成熟,是唐代诗歌发展史上一件大事。它把我国古典诗歌的音节和谐、文字精炼的艺术特色,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为古代抒情诗找到一个最典型的形式,至今还特别为人民所喜闻乐见。但是近体诗的律诗,由于它有严格的格律的限制,容易使诗的内容受到束缚,不能自由创造和发挥,这是它的长处带来的一个很大的缺陷。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我以后还要漫漫品味这唐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读后感6
孔老夫子言:“诗,能够兴,能够观,能够群,能够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吟诗作对,一般都是文人墨客的表达交流的寄托所在。《唐诗三百首》,名头之高妇孺皆知,灵动拗口的唐诗,悠悠一千多年的传唱,已没有随着时光的流逝,变得艰涩。泰半久远,我借光阴为引线,在若隐若现的记忆中寻觅那唐代性格各异、出色出众的才人们,花香漠漠落花盈盈。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
——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他独自漫游山中,心里十分清静,放下繁杂的思虑,让奔腾的念头停歇下来,任它随清流远去。意识得到控制,整个天地入眼清明。很多人会觉得,这是的他,应是受了现实很深的冲击,带着强烈的失落心意归隐山中。产生这种见解实则是基于先入之见构成的无意识的强加,认定一个人的归隐总包含着对现实的不满和遗憾。
我认为,终其一生,李白都是个进取入世的人不会轻易失望失落,他有自在悠然的内心,磅礴的才华和见识。野心催逼他,于是促使他施展其才,就像不能阻止大鹏去展翅遨游九天外,同样不能勉强李白只能看到脚下的一块地方。
他是个精彩的人,善于发现身边的完美,无论是楼前的流水,怀中的美酒,还是窗前的明月光,入他眼来都别有意趣,他有世人无法企及的才华,哪怕最平常景物,经由他描摹,亦会动人心弦。
里边医生都无法进入政治的漩涡中,有太多人为他抱怨不公,可这样的结局对一个天性浪漫的伟大诗人而言,委实是最好的结局。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李商隐《无题》
他生在晚唐,错过了最繁华荣胜的时期,又身处牛李党争的政治漩涡钟,终身潦倒,郁郁不得志。当时唐朝式微,正逐步走向没落,可是除了咏史诗外,李商隐诗绮丽之处,丝毫不露末世悲凉之意,倒是颇有开元遗风。能不让自身遭遇霸占思想的`人是可敬的。唐诗浩如烟海,李白杜甫双马横绝,其余众人峰峦叠嶂,各有拥趸。情势则是李商隐当之无愧独占鳌头。进而放眼晚唐诗人,仍似李商隐的成就为翘首。
李商隐以感情诗称著于世,我想这与他的情感经历是分不开的。不然,如何能隔了千年,依旧扣人心弦他以往有一段影响了他一生的初恋。他与宋华阳的恋情最终以杯具收场,是李商隐的心结所在,也是他的感情。
《唐诗三百首》读后感7
我们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古典诗歌是我国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古典诗歌犹如灿烂群星,以其独具的魅力一向传承下来。而唐诗无疑是这浩瀚星空中一颗璀璨夺目、闪射异彩的超级明星。
我从很小的时候开始接触唐诗,有初唐四杰之一骆宾王写的《咏鹅》生动的描述鹅的情态,给人一种高洁傲岸的感受。还有李白写的《静夜思》一个人孤独的躺在床上,看着窗外的月色,相思之情油然而生。并且携有秋的意味,尤其是那一地的疑霜更让人感受那种孤独意象在诗人心中与情景融合的碰撞。就是这些短小的唐诗给我的心灵一种独特的`震撼。之后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了一本书《唐诗三百首》
让我感觉唐诗犹如浩瀚无涯的汪洋大海,若想畅游其中,自非一般人所能及,若能选其精华,汇为一编,使一般人能据一斑而窥全豹,此书当之无愧。
对于怎样去学习唐诗,我的感触是只作欣赏,而不作具体评价,因为唐诗是我国古代的一种诗歌,它所扎根的历史时代,社会关系,人物心里都与现代有着本质性的区别,我们在此刻的环境中很难体会到唐诗的韵味,而我们自身发展的条件也很难对唐诗做出很好的解释,只能从表层去揭露,但是这不意味着我们不用去学习唐诗,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唐诗的时候能够注意到意境的开拓,自我去寻找创作一种意境,倘若你没有见过鹅,别人让你去体会诗中鹅的神态,这是不切实际的,我们作为小学老师,就更就应用事实说话,比如透过多媒体与图片等等,让同学们有一个宏观的概念,这就是一种形象思维的立体感觉。
有的人总会说:我们学习唐诗,又很少用,还不如不去学习,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唐诗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资源,我们学习唐诗的目的首先在于学习,然后就是学以致用,变成融入现代生活的实践精神。我们要提倡从各个角度去研究唐诗,而不是单一的在学术方面,我们从唐诗中提炼有用的东西,例如你能够在笔记本封页上做一个有关于唐诗的图片,然后去销售,用唐诗文化能够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我们的思想要更广阔,这就是所谓的回忆一落地,变成生产力。
以有涯之身,学而无涯。
《唐诗三百首》读后感8
微风吹拂着泛黄的书页。书页的翻动,勾起我的回忆,每一页每一个故事。儿时,父亲给予我一本书,名曰《唐诗三百首》。这本书陪我度过几许春秋,由少年到青年。我非常喜欢这本书,这本书能让我对古代生活产生向往,对诗人无比高尚品德的产生敬佩之情。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月冷,人冷,心更冷。李白对家乡的那种相思,化作一首诗,乘着月光,陪在游子身旁。我喜欢李白,喜欢他放荡不羁,喜欢他诗风飘逸,也喜欢他对黑暗社会的抨击。谁能读懂李白,谁将会拥有纯真的情感。被世人称作“诗仙”的李白,喜欢独自饮酒。看不惯世间官场的黑暗,受不了世人的贪婪,独自登高台。月下的湖面,波光粼粼,心中那份悲伤,或许只有对湖水诉说。没佳人的陪伴,只有一壶清酒,故曰美酒胜佳人,两三碗不醉,两三壶不归。日初,犹似大长安。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忧思国家的杜甫,目睹着国破家亡的惨状,无比忧伤,使头发变得花白。年老心未老的杜甫,一心想报国,希望国强民安。我喜欢他是一位忧国忧民的`诗人,喜欢他长期生活在颠沛流离和饥寒交迫中,体味着国破的痛苦,心却未曾屈服。也喜欢他诗风凝重浑厚、沉郁顿挫。当国都长安失陷时,一首《春望》诞生了。没家人的陪伴,只有敌兵的追杀。自己逃过敌兵的追击,心却还在奔跑。因为他希望能与家人友人相聚。为了逃避现实,只好过上隐居的生活,或许这样做,能使内心好受些。于是便渐渐离开人们的视线。
中唐以后,战乱平息并没带来往昔的盛成年华。诗人白居易,也慢慢步入人们的视线。白居易在对黑暗现实的批判中表达了对民间疾苦的深切同情。我喜欢他,喜欢他的作品,喜欢他对百姓的那份同情。“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他的诗不在意用华丽的诗词去点缀,而是用更真挚的语言去描写百姓的生活。他的品格一直在我心中独居上位。
品一口小茶,看着书,身影被阳光越拉越长。我还沉浸在山水之间,沉浸在悲伤与喜悦之中,沉浸在悠悠的琴声中。坎坷的诗词,教会我如何去表达自己内心的希望。我品着茶,躺在摇椅上,摇晃,摇晃,摇晃……
《唐诗三百首》读后感9
在中国历史上,总有这么一些文字经久不衰,经历千年时空,依旧发出它那万丈光芒,它就是《唐诗三百首》。可以这么说,《唐诗三百首》是中国辉煌灿烂文明的见证,更是伴随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童年。记得小时候,校园里总会回荡着各种朗朗读书声,读书内容一般都是各种古诗,从“床前明月光”到“江南好,风景旧曾谙”;从“春江水暖鸭先知”到”疑是银河落九天”……可以说,唐诗三百首,在每个孩子的童年里都占据了重要一席。而很多人对于诗意的最初步感知,对于很多人生哲理的感知,也是从唐诗中来的。比如我,就是这样。唐诗,告诉了我许多。
小的时候不懂内涵,只觉得平平仄仄的声韵念起来好听,父母慢慢教,自己就跟着读、跟着背。唐诗之美已经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脑海之中,并不只因为其朗朗上口的读音,更因为小时候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已经将这些浅显的话语转化成了一幅幅动人的场景,古人的一言一行,景物的美不胜收,令小时候的我向往不已。
一路奔跑着成为少年,读过的`书渐渐多了,见过的人、景物也慢慢多了,这时再拿起桌上那本泛黄的《唐诗三百首》,渐渐有了不一样的体验,也对这世间万物有了更为独特、更为深刻的感受。长烟落日,黄河远去,羌笛声声呜咽,诉说着塞外没有春意的凄苦;明月照松,空山新雨,江南流水四季自是一番姹紫嫣红;楼前雨露,长安城里,五陵年少胯下的白马发出欢乐的嘶鸣……它们是那样的孤独,被历史淹没;但它们又是那样的光芒万丈,等待着,等待我们的发现。不曾想过,年少懵懂的自己,竟然也能与高山共俯仰、与白云同翻卷、与沧海齐阴晴。唐诗让我认知了自己,更让我领悟到了万物有灵,天地之美。
唐诗更是告诉我许许多多的为人处世的道理。“梅花香自苦寒来”这首诗就是告诉我们人生需要奋斗,只有熬得住苦寒,才能迎来满园花香。“劝君莫惜金缕衣”告诉我们要珍惜光阴,认真读书、努力奋斗,美好的生活终究会在奋斗中实现。“纸上得来终觉浅”告诉我们唯有实践才能出真知……总之,唐诗宋词里的人生百味不能一一道来,不妨趁有闲暇,遨游书海,穿越时空,与文人骚客们促膝长谈,与浩瀚历史亲切会晤!
《唐诗三百首》读后感10
俗话说得好:“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唐诗不仅是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之一,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正因为如此,我借用国庆假期这个机会,细细品读了《唐诗三百首》。书中主要介绍了唐代的各大诗人以及他们的代表作品:有被称为诗仙李白的《将进酒》、被称为诗圣杜甫的《春望》、被称为诗佛王维的《山居秋暝》……等等。每品读一首诗就仿佛将走入一个文字构建的朦胧美丽的世界,或悲或喜或动或静都让我留恋往返。我就挑选印象最为深刻的几首诗谈谈自己的感想。
首先是王维的《鹿柴》。开篇“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两句,原意是想突出山中的寂静,但是诗人反其道而行之,不直接写“静”反而大胆采用“响”字。用空无一人的寂静山谷中传来的隐约人声来反衬深山的静谧,突出诗人寂寞的`心情。我们在写作时也可以运用这种反衬的写作手法,借景托出人物的心理描写,而为自己的文章增添一份趣味与内涵。
接下来是李白的《山中问答》。虽然只有短短四句,但是从这短小精悍的诗句中我读出了属于诗仙的处世之道。拥有万金的李白不贪恋繁华城区的奢华生活,而是选择隐居山林,在碧山丛林深处积极学习,汲取精神食粮。古人道:腹有诗书气自华。李白作为久负盛名的大诗人也在不断学习,不断进步,并没有因为自己的成就而沾沾自喜,止步不前。我们也应学习李白孜孜不倦的精神、坚持学习和戒骄戒躁的好习惯。
最后是诗佛王维的《少年行》。“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这两句写出咸阳城的游侠在路途中相遇,一见如故,便相邀在路旁酒楼酣饮畅聊的场景。诗句中洋溢着热情与豪迈的气息让我这一千年后的小读者也燃气澎湃之情。虽然古时候这种场景也不太会发生在我们身边,但是处于新世纪的我们也应该多敞开心扉,广交朋友,让自己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起来。
唐代诗歌就像一座百花盛开的大花园,群芳竞艳,姹紫嫣红。唐人在不到三百年创作的诗篇,流传至今的尚有五万余首。虽不能说篇篇都是精华,但是可供我们学习与借鉴的地方却有很多很多。作为青少年的我们,更是应该多学习我国传统国学精髓,传承我国经典,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
《唐诗三百首》读后感11
孔老夫子言:“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吟诗作对,一般都是文人墨客的表达交流的寄托所在。《唐诗三百首》,名头之高妇孺皆知,灵动拗口的唐诗,悠悠一千多年的传唱,已没有随着时光的流逝,变得艰涩。泰半久远,我借光阴为引线,在若隐若现的记忆中寻觅那唐代性格各异、出色出众的才人们,花香漠漠落花盈盈。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
——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他独自漫游山中,心里非常清静,放下繁杂的思虑,让奔腾的念头停歇下来,任它随清流远去。意识得到控制,整个天地入眼清明。很多人会觉得,这是的他,应是受了现实很深的冲击,带着强烈的失落心意归隐山中。产生这种见解实则是基于先入之见形成的无意识的强加,认定一个人的归隐总包含着对现实的不满和遗憾。
我认为,终其一生,李白都是个积极入世的人不会轻易失望失落,他有自在悠然的内心,磅礴的才华和见识。野心催逼他,于是促使他施展其才,就像不能阻止大鹏去展翅遨游九天外,同样不能勉强李白只能看到脚下的一块地方。
他是个精彩的人,善于发现身边的美好,无论是楼前的流水,怀中的美酒,还是窗前的明月光,入他眼来都别有意趣,他有世人无法企及的才华,哪怕最平常景物,经由他描摹,亦会动人心弦。
里边医生都无法进入政治的漩涡中,有太多人为他抱怨不公,可这样的结局对一个天性浪漫的伟大诗人而言,委实是最好的.结局。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李商隐《无题》
他生在晚唐,错过了最繁华荣胜的时期,又身处牛李党争的政治漩涡钟,终身潦倒,郁郁不得志。当时唐朝式微,正逐步走向没落,可是除了咏史诗外,李商隐诗绮丽之处,丝毫不露末世悲凉之意,倒是颇有开元遗风。能不让自身遭遇霸占思想的人是可敬的。唐诗浩如烟海,李白杜甫双马横绝,其余众人峰峦叠嶂,各有拥趸。情势则是李商隐当之无愧独占鳌头。进而放眼晚唐诗人,仍似李商隐的成就为翘首。
李商隐以爱情诗称著于世,我想这与他的情感经历是分不开的。不然,如何能隔了千年,依旧扣人心弦?他曾经有一段影响了他一生的初恋。他与宋华阳的恋情最后以悲剧收场,是李商隐的心结所在,也是他的爱情。
《唐诗三百首》读后感12
今年,我校开展了“好书伴我行”的读书活动,同学们都读了很多有用的书,正是这些书把我们山区的孩子的野性“收”了回来,把我们带进浩瀚的天地,领略了人世的真谛,让一贫如洗的我们得到一笔精神的财富。
我就是这时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的,我在短短的一个月左右就熟读了《唐诗三百首》,为此教师还准备让我去参加全县小学生“读诗、背诗、吟诗”比赛呢这本书中的资料可谓包罗万象,大千世界,人世百态,尽在其中。我想把它比作一个花园,今日我摘取其中一些描述情感方面的诗句来说说吧!
——母子情。“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每每读到孟郊的《游子吟》时,诗中诗人将一位慈母的形象展此刻我们面前。就会自然而然地想起自我的`母亲:早晨很早起床为我做饭,每一天变着花样的菜让我带到学校,说我读书累,要让我跟上营养;上学的时候书包里总是带一壶热水,妈妈让我在课间喝;看着我大口吃饭,妈妈总是满脸的笑容……,正是书中的教导,使我铭记:我要好好学习,做一个懂事的儿子回报妈妈的爱。
——朋友情。“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让我明白了人生得一朋友不容易,即将毕业的我们也许以后不在一个学校读书。所以我们要在这小学阶段仅剩的一点点的时光中该团结一致,友好相处,快欢乐乐地度过这仅剩的时光,让这段时光成为我们一生中完美的回忆吧!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让我明白朋友虽然分别了,可是再遥远的距离也阻不断朋友之间的感情。
——思乡情。无论是李白《金陵酒肆留别》中的的“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还是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都让我明白了故乡是我们炎黄子孙的生源地,游子无论生在何地,都不能遗忘这份亲情。台湾虽然没有归母亲的怀抱,但同胞们那份眷念之情,是永远也抹不掉的,这份情永远都会印烙在每个人的心灵上。无论怎样洗刷都不会消迹,就如莲藕一样,藕虽然断了,可是丝未断......
《唐诗三百首》中同类型出色的诗作还有很多,这本书不仅仅把我引进了一个色彩缤纷的诗的世界,还开拓了我的视野,丰富了我的知识。同学们,让我们一齐走进唐诗吧!
《唐诗三百首》读后感13
梦如翅膀,风若回音。摊开那一本《唐诗三百首》,欣赏属于它的风光。
我喜欢读诗。夜深人静时,万籁俱寂,仿佛天地间只有我与书。我的思绪在悲喜中跳跃,在唐诗宋词之间穿行,如身临其境般陶醉。
我喜欢元稹的诗,深情的诗:"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让多少人为之感动而沉迷;我喜欢苏轼的词,细腻的词:"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道尽了多少人生悲欢,豁达了多少异乡人的情思;我喜欢李白的.诗,豪迈的诗,一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激励了多少仁人志士,鼓舞了多少踌躇不决的年轻的生命……
犹记得那个盛夏的夜晚,我一个人在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那诗似乎有一种魔力指引我走向那个夜晚,繁华中带有惊喜。
多少热闹的人群!烟火在空中绽开,宝马香车,逐日而来,灯笼随风飞舞,玉壶光转,风箫声动。她在哪儿?过往的女子抹着浓妆走过,在繁华的街市里,转身回眸,是她!在灯火阑珊中巧笑倩兮,红唇贝齿,冷眉若霜,美得不识人间烟火!就让时间定格在这一秒吧。
读到此,我被诗人的心情所影响,竟不觉泪水滴落,心情被拉动着,解开了缠绕的结,仿佛心与诗词被拉得更近了。
读杜甫的诗,仿佛从中看到了他那坎坷却传奇的一生。年轻的时间意气风发写出了《望岳》一诗,隐藏不住他无限的豪迈;可世事弄人,他拳拳的爱国之心无从展现,无时无处不在孤独寂寞中:"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里,仍在为国家国人担忧:"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他的字里行间总是充斥着忧愤,但后人却仍被他那爱国之情和博大胸襟感动着,他的魅力经过千年熠熠生辉。他是诗中圣哲,笔底波澜。
合上书,抚摸着那略显陈旧的封面,微风吹,阳光暖暖地洒在它那书页之上,透过一格一格的窗户。
唐诗宋词的风光令我留恋。读到他们,我便心如止水,进入了下一个天地,待到尘埃落定,心灵之花悄然绽放于心上。
"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一个诗前瞻性的世界。"我愿意静下心来,只身到诗词的世界里遨游。
【《唐诗》读后感】相关文章:
唐诗的魅力作文03-16
品味唐诗作文03-16
经典唐诗读后感范文05-08
唐诗三百首精选05-09
经典唐诗名句180句04-23
唐诗词诗歌鉴赏模板11-12
冯唐诗百首经典句子大全05-08
唐诗三百首全集05-08
唐诗三百首《送别》05-09
走进唐诗三百首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