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孩子共同成才随笔
倾听孩子共同成才随笔1
在重视素质教育的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幼儿园意识到艺术教育对开发孩子的智力、陶冶孩子的情操、激发孩子的自信、锻炼孩子的意志、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习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后我们更清楚的认识到艺术对一个人生理和心理的调节,受益于终身的好处。因此,我们有必要尝试通过对孩子的艺术启蒙来教育孩子,发展孩子,使之健康、和谐、全面的成长。
在学习《指南》过程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现实的教育误区往往教师是“重技能,轻感受”,从而让幼儿失去了对艺术的兴趣。的确,我们在教育过程中,尤其是绘画过程中,往往教幼儿绘画的技能,如怎样画一只蝴蝶,一只老虎等,而忽略了幼儿对绘画的表现力,大大抹杀了幼儿对艺术的感受和表现。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以前我上美术课的时候,一般都会事先准备一幅范画,让孩子依葫芦画瓢。这样孩子画出来的作品大多与我的范画相似,连孩子们涂的颜色都千
这次美术课,让孩子画树。我一改往日的上课方式,活动前一天给孩子布置任务,让他们去公园或在校园里观察各种各样的树。我利用课余时间收集了许多各种各样的树的图片。上课的时候让孩子发言,你看见的树是什么样子的?孩子们给了我很多丰富有趣的答案。接着我为孩子们展示各种树木的图片,引导孩子们观察。之后再进行绘画活动。活动结束时,我惊喜的发现孩子们的绘画不再千
卢梭说过:艺术并不是对经验世界的描绘或是复写,而是情感和感情的流溢。他认为艺术是情感的宣泄而非摹仿。艺术创作有摹仿说与情感说之争,对他们二者的优劣不可妄加评论,但必须承认,情感宣泄说更能表征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更能说明人创作的独特性。其独特性就在于能以“符号智力”表达自己的情感,将“可能世界”变为现实世界。但现状是在幼儿园里,艺术教学中往往忽视了幼儿的情感,老师经常一厢情愿的将自己认为重要的技能技巧作为重点加以传授。第二,重复制或模仿而轻创造。其实这也是由忽视情感表达衍生出来的。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摹仿是人从孩子时代就具有的天性,人之高于较低级动物的优点之一就在于人是世界上最善于摹仿的存在物,并且最初就是靠摹仿而进行学习的。强调摹仿在幼儿学习中的重要性本无可厚非,它确实在幼儿早期的学习,特别是一些良好习惯的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大作用,但不能因此而将之无限夸大,幼儿不能靠摹仿而实现其全面发展,社会需要的是有创新能力、有创造性的人。幼儿的绘画发展主要有三个阶段:无意义的涂鸦即意象阶段,模仿阶段,自由创造阶段。三个阶段是连续发展的过程,意象阶段主要是三岁前儿童的能力,三至五岁儿童的创作主要靠模仿,而五岁以后是自由创造阶段。由于此时幼儿积累的表象相对较少,知识经验不足,他们的创作往往比较幼稚与贫乏,但必须承认,这是真正的自由创造的开始。认识了三个阶段,我们就会发现,现在的幼儿园艺术教学中,一般只能让儿童的绘画水平发展到阶段二即模仿阶段,重视复制。另外,教师的
现在的美术活动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在美术活动中,绘画活动多,而其它活动少之又少。首先,家长和老师的美术教育理念有误区,认为美术活动就是绘画活动,孩子的绘画技能提高了,老师和家长的要求就达到了。再是,部分教师动手技能和指导水平不够高,心里胆怯,不敢轻易进行其他方面的美术教学。
2、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比较呆板。以绘画活动为例:目前的幼儿园绘画教学中,一般都是先看教材,然后从中找出教学目标,教材要求画什么就画什么。而且方法多是先出示范画进行讲解,再分步教画,手空练习,教师画一笔,幼儿跟着画一笔,随后再让幼儿参照范画作画,模仿比较好的还可以再添画一些小花、小草、小鸟、太阳等,以丰富画面。幼儿在学习中亦步亦趋,画面大同小异。
3、教师对孩子作品的
4、没有给孩子
针对以上问题,我觉得我们幼儿园的老师应该认真地进行美术教育培训的学习,多和各个
我觉得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会像催化剂一样,激发幼儿不断去实践,去探索。对幼儿来说,没有兴趣的学习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因此,兴趣培养是对幼儿进行艺术教育的前提。由于幼儿的兴趣具有偶然性、不稳定性等特点,他们自发的兴趣多属于浅层兴趣,往往带有情绪色彩,容易停留在“好玩”“我喜欢”的水平上。这种兴趣容易转移,也易于波动。艺术教育激发兴趣的目的是将浅层兴趣引申,并提高到有一定深度的动机水平上。从而使他们成为积极主动的参与者。而孩子的兴趣还来自教师积极的
创设良好的艺术环境,幼儿艺术教育是一种操作教育,是培养幼儿手、眼、脑协调活动的操作教育,也是感受和创造美的过程,在教室里有意识设置艺术角,
另外,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也为幼儿
在《指南》中提到:“每个幼儿的心里都有一颗美得种子。幼儿艺术领域的学习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明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发现和创造美。”在孩子们的世界里,每天都充满着惊喜和好奇,他们对周围生活产生浓厚的兴趣,有强烈的求知欲。幼儿园美术教学作为一个专门培养和提升孩子美感的领域,教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着眼于孩子的可持续发展,围绕美术领域的目标进行有效教学,肩负着更大的责任。而“教导孩子去体验和发现”也常常存在于我们的教育理念中,但事实上,脑海中的理念和实际教学实践中的落实又会有多大的距离呢?尤其是新课程改革中,师幼主体地位的改变、学习方式的变革,都需要每一位教师直面自己的教学作深入的反思和调整,不断地改变自己的行走方式,真正让孩子在活动中受益,让自己在实践与反思中成长。“发现”需要“有心”。给孩子一双“发现”的眼睛,就需要教师时刻把它记在心间,任何一个瞬间都可以为孩子创造发现“美”的机会。在日常活动的各个环节中,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生活,在生活中感知美。通过季节的交替感知四季的色彩美:丰富的颜色、不同的色系、色彩的变化等;通过观察各种植物感知形态美:圆形的饱满、方形的规矩,直线的挺拔、曲线的流畅;观察校园环境,引导幼儿感知师幼创造美的乐园。“发现”需要“
以上是我学习《指南》的一点
倾听孩子共同成才随笔2
都说孩子心灵是一张白纸,一百个孩子就是一百张白纸,怎样让孩子的内心世界更丰富多彩,更五彩斑斓,我认为,作为幼儿教师首先要学会倾听,才能更好的伴随幼儿共同成长。
自然赋予我们一张嘴,两只耳朵就是让我们多听少说,倾听就像海绵一样,吸取别人的经验与教训,让自己少走弯路,幼儿也一样学会倾听老师讲述的故事和规则,才能更好的学习生活中自然发展的我们想要得到的`结果,让幼儿学会倾听的同时,我们首先要学会倾听孩子的讲述,无论他说的是对的还是错的,我们都不要打断她,更不要急于给孩子肯定和否定,因为孩子想象和现实是不一样的,所以不要认为孩子说的话有些事谎话,我们要在倾听的同时多鼓励孩子想说,敢说,愿意说,才能培养孩子更好的培养幼儿倾听与表达的能力。
倾听是人类的本能,通过倾听来接受外界的信息,通过倾听
没有学会倾听的教师,就没有学会倾听的幼儿;哪个教师里不会倾听的幼儿就一定又不会倾听的老师。要想让幼儿学会倾听,教师首先要懂得倾听幼儿。
用眼去看孩子的世界,用心去听孩子的世界。走进孩子的世界和他们共同生活,共同游戏,做他们的好朋友。
我上识字课《小金鱼》时,当我问到:“宝贝们想一想什么会在水里游时,我的话没说完一个小朋友说:“老师,我知道是鲨鱼在水里游。”他话音未落,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向我说到:“小鱼在水里游”,“鸭子在水里游”,“乌龟在水里游”……孩子们一声高过一声,我不得不停下课,听他们吵吵嚷嚷地表白。几分钟过去了,他们才渐渐停下来,我问几名幼儿:“你们听清楚别的小朋友说的话吗?”,“他们是不是回答老师的问话?”他们都说没听清楚,没回答老师的问题。于是,我就不失时机地讲了当说话时要认真倾听,听清楚讲的是什么内容,同时还表扬了注意倾听讲的幼儿,通过这一课,更说明了培养幼儿倾听习惯的重要性。慢慢地,不管是课上,还是日常交往中,只要幼儿能认真听对方
幼儿学会倾听家长也起着很重要的因素,首先,有趣倾听的习惯,这表现为对别人的语音或谈话的内容感兴趣,对和别人交谈感兴趣,并且在双方交谈时对对方的
其次,耐心倾听的习惯,倾听别人的谈话需要耐心,需要克服其他因素的干扰,尤其要求孩子能够做到自我控制。然而,幼小的孩子一般不喜欢成人之间的谈话,因此父母不要苛求孩子安安静静地倾听成人们的谈话内容。要想养成孩子耐心倾听的习惯,父母应该在与孩子交谈的时候,逐步加以引导。如要求孩子复述一个爸爸、妈妈讲给他(她)的故事,这样孩子首先必须耐心地倾听。对于年龄稍大的孩子,父母应该要求他们做到不打断别人的
最后,积极倾听的习惯,这是在态度方面的要求,即使是自己不感兴趣的内容,也要求能够积极投入、全神贯注的倾听。对年龄较大的孩子,可以培养他们积极倾听的习惯,要求他们在倾听的时候积极思考,随时带着一定的目的、任务去倾听,随时准备发现对方谈话中的错误之处,随时采取策略记住谈话中的关键内容。
让幼儿学会做个文明的听众,引导幼儿认真倾听他人讲述故事或观看表演,使幼儿知道别人讲述时不随便插嘴,要做个礼貌的孩子;将倾听习惯渗透到游戏中,使孩子们在游戏中形成稳定的自觉性行为;良好的倾听习惯不是一促而成的,它是一个慢慢培养、模仿、强化的过程,因此在日常教育活动中教师要做有心人,把握教育活动中的时机,不断培养、强化倾听习惯的形成,做孩子的好朋友,每天与孩子亲切交流,培养师生间亲密的情感,让幼儿感受老师慈母般的关爱,消除幼儿对老师的陌生感;组织新颖有趣的教学活动,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每当看到孩子的点滴进步,给他们送去一句鼓励的话语,投去一束赞许的目光等方面来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所以,孩子们良好的倾听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共同配合持之以恒的训练和教育,为孩子今后的成长学习奠定基础。
倾听孩子共同成才随笔3
如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又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家长都是把最好吃的,最好玩的,最好用的给孩子准备充足,孩子想要什么,有时还会无条件地满足。有部分家长认为自己拼命工作,努力赚钱就是为了给孩子一个更好的生活环境,只要别人家孩子有的东西,我家孩子也要有。如是只顾忙事业、赚钱,没时间陪孩子、关心孩子的成长,孩子真正需要什么,却没有去深刻长远的思考。
亲爱的家长和老师们,请您听听孩子们的心声,看看孩子真正需要什么?孩子最需要的是父母和老师的关爱,需要父母、老师、小伙伴的陪伴,陪他唱,陪他跳,陪他说,陪他玩,陪他走进大自然,认识大自然,只有这样,孩子的身心才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下面请家长和老师们一起来倾听孩子们的心声:这是我上的一节谈话课上的记录,谈话的主题是:快乐是什么?
我先出示一张笑脸谱,让孩子说出脸谱表情(笑脸),然后出示一张哭脸谱,让孩子说出脸谱表情(哭脸)。我问孩子:“你们是喜欢笑脸,还是喜欢哭脸?”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笑脸。”如是我又问:“那你们你什么时候会笑?”(开心时、玩游戏时),“什么时候会哭?”(伤心、难过时)。最后我请小朋友们说说自己觉得最快乐的事是什么?
其中有6个小朋友说:快乐是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公园玩很多、很多好玩的玩具,有6个小朋友说:快乐是和小朋友们一起玩(玩滑滑梯,玩玩具,捉迷藏)。有4个小朋友说:快乐是和爸爸妈妈一起看小人书。有3个小朋友说:快乐是妈妈带我去溜冰。有2个小朋友说:快乐是天天晚上妈妈给我讲故事,和我“疯”,妈妈讲的故事最好好听。有2个小朋友说:快乐是老师夸我好能干的时候。有2个小朋友说:快乐是星期五我得了小红花。有2个小朋友说:快乐是和小朋友一起去春游。有2个小朋友说:快乐是唱歌跳舞。还有11个小朋友因为表达不准确,没入主题。
从上面的“快乐”谈话结果中我们不难看出,答案最多的“快乐”是和爸妈在一起玩。其次的“快乐”是和小朋友一起玩,再次的“快乐”是与老师有关的。我们的家长和老师们要多听听孩子的心声,听听孩子到底想要什么,要给孩子创造快乐的环境和机会,多与孩子交流、互动,蹲下来和孩子说话,做孩子的热心听众,对孩子的讲述及时给予肯定与配合。让孩子想说、敢说,给孩子自信表达的机会,做孩子的朋友,与孩子共同成长。
最后我想用我创作的儿歌《我想有个温暖的家》的最后两段儿歌内容来结束
倾听孩子共同成才随笔4
孩子的健康成长可以说是每一位做父母的天赋心愿,爱孩子作为一种本能情感,有时我们被它感动着,有时我们又被困扰着。怎么去爱孩子需要什么样的爱等问题常常在我们家长心里萦绕,尤其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我们常常在对待家庭教育中的具体问题时感到日益力不从心和无所适从。当孩子一切正常时活泼、好学、懂事、听话,我们感到很幸福和自豪。当孩子显得不正常时,例如情绪低落、大哭大闹、好发脾气、厌恶幼儿园、不可理喻,我们几乎束手无策,最后只能简单粗暴地运用做我们家长的权威,采取高压政策,结果造成亲子关系更加紧张、父母对自己的教育能力丧失信心。
其实孩子的每一个非正常表现的背后都有一个正当的理由。他们是在宣泄
倾听并不是简单的听孩子说,它更重要的是一种态度,即在孩子哭泣、发脾气或恐惧时,给孩子的情绪宣泄及心理康复
有时候我也会因为祯祯因为小事大哭而烦躁,比如叫她换上她不喜欢穿的衣服,一家人高高兴兴的准备带她出去玩时,而她会因为我有没让她去开门就哭哭啼啼......也许会很多家长觉得孩子太过分太无理取闹,而大动肝火。可是又有多少家长会注意到哭泣所表达的含义,其实事情很简单,她只是想穿她喜欢的,认为漂亮的衣服出门。小的事情就能引起大的情绪波动,我们大人也时常会隐藏自己的情绪而被小事所触发,何况孩子呢?
所以不要责怪孩子为什么这么无理,不要责怪她怎么这么难伺候,眼泪这么不值钱,屁大的事情都要引发泪水之灾,希望能多多关注到眼泪背后的东西,到底是什么让小事触发了大的情绪波动!
学会倾听孩子,对良好亲子关系的建立具有巨大的作用。在我们家里,我对待女儿是最严厉的,但是女儿却最喜欢我,最信赖我,这常常让同样疼爱她的妈妈和外公、外婆都心生“醋意”,其实细细分析,可能是我更“懂”女儿,或者说,我更懂得用心倾听女儿内心的声音。她会跟我讲一切引起她喜怒哀乐的大事小事,在幼儿园里发生的点点滴滴,有时到了睡觉时间,还要偷偷问上一句:“爸爸,我还有两句话要说,就两句,行不行?说完就睡”倾听,架起了我跟女儿之间沟通的桥梁,让我跟女儿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而建立在良好关系之上的教育,就变得简单而有效。
孩子由于能力所限,不善于用语言倾诉,父母要了解孩子、观察孩子,这是非常重要的。家长应该细心观察孩子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善于捕捉和发现教育时机,适时并适当地给予指导,既不让孩子感到父母在包办和干涉,又在他遇到困难的时候,得到恰当地指导和帮助,让孩子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倾听,是一门艺术,让我们细心去学习它,揣摩它,将它运用于家庭教育的过程中,你一定会惊喜地发现,孩子不会存心跟我们作对,大多数时间是我们误解他们或者我们的要求让孩子们力不从心;当我们倾注更多的爱心和耐心,掌握倾听艺术,就一定能走进孩子的心灵!
倾听孩子共同成才随笔5
这段时间一直在看教师读书资料,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一直是很令我纠结的问题。从事教育十几年,忽然觉得很迷茫,我不知道学生真正的教育在哪里?回到家面对孩子,我也找不到一个和孩子交流的更好的方法。
其实很多家长教育孩子经常出现的问题大同小异。比如以下几点:
1.常以学习好的孩子为例,来批评自己的孩子
看似激励孩子,树立榜样,其实这是很多家长都经常犯的一个错误。您要是想给孩子树立榜样,一定要通过合理合情的方式才能达到。拿别人家孩子长处和您的孩子短处比有太多坏处,这会对孩子的自信心造成一定的打击。
2.家长的情绪,跟着孩子的分数走
当孩子考试没考好时,他自己也会难过,如果我们再指责和惩罚,那么只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我们不应该只关心孩子的分数,而应该更多的关心孩子的内心世界,孩子是否快乐才是家长最应该关注的。分数固然重要,可是孩子的心态更加重要。
另外,家长还把物质刺激当成激励孩子的重要方法,比如,考好了就给物资奖励,长此下去,孩子就会变得拜金主义,物质奖励和
3.经常说:“你怎么这么笨?”
在我们辅导孩子功课时,经常会说“讲几遍了,你还不会,怎么这么笨”。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其实我们不经意间说的一句话,有可能成为孩子一生的羁绊,老是说孩子笨,本来不笨的孩子,在您多次强调以后,就变成了现实,孩子真的笨了。还有些家长在生气时口不择言,斥责孩子:“你啥也不是!”这可能是一时的失望或生气,其实心里并不真是这么想的,
但是却对孩子产生了一个真实的心理暗示,有可能导致他产生一种不思进取、破罐子破摔的想法,反正家长都认为我啥也不是了,那我就啥也不是了。所以,作家长
的一定要记住,不该说的一定不能乱说。
看《读懂孩子》里的几
一.倾听孩子,共同成长,和孩子进行有效沟通。
我们必须在父母和孩子这个关系基础上,建立起朋友关系,以朋友关系来跟孩子交往。
这种朋友关系是非常和谐的,温馨的,充满亲情的。比如跟孩子的一句话,一个小小的动作,都会拉近你跟孩子之间的距离,都会让孩子感到你跟他非常近,非常亲。
当然有效沟通的基础是你要充分信任和尊重孩子。处在青春期的孩子,他们认为自已已经长大,自我意识增强了,自尊心提高了,烦恼增多了,也有了个人隐私。我们不放心孩子,难免会对孩子作出一些限制,有时会做出一些对孩子不尊重的表现,引起孩子的反感
二.避免反来复去的唠叨,体会孩子的感受。
孩子的问题不能只怨孩子。不要反复唠叨。比如,孩子受了委屈,心里很难过,我们应该面对面的和孩子真诚的交流,帮助孩子分析问题,找出症结。使他不再纠结,难过。这种朋友式的表达,孩子觉得父母非常理解自己,有了这种沟通,孩子就会变得更加听话。有唠叨的父母,就很有可能会有一个逆反的孩子。
三.激发孩子的梦想,让孩子快乐成长
几乎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梦想,哪怕是一个成绩平平的孩子,一个不太听话的孩子。
孩子们在谈到自己的梦想时,往往会神采飞扬、激动万分,然而,很多父母却常常对孩子的梦想不屑一顾,甚至直接否定。做家长的要善于发现孩子的梦想,激发孩子的梦想,给孩子创造展示自己的机会,给孩子增添信心和力量,
最近公布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勤奋并非成功秘诀,快乐才是成功的重要因素。保持快乐心境的人们,更容易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并且保持健康的体魄,所以更容易获得事业成功。
如果你的孩子始终保持一种快乐的、积极的状态,那么你的孩子一定是个身心健康,有所作为的孩子。切记:无论你的孩子多么不如意,只要你对孩子充满希望,孩子就会给你带来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