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子的随笔

时间:2020-11-01 20:04:14 随笔 我要投稿

关于瓜子的随笔

关于瓜子的随笔1

  几经阅读,竟也渐渐吃出些味儿来。早在初中时,就读过丰子恺先生的《吃瓜子》,当时看完之后,并没有太多感想,唯一的感觉就是文字较为明白朴实,没有华丽的修饰和隐晦难懂的语句。几年之后的今天,当我再次翻开这篇《吃瓜子》的时候,感觉又不同了。透过这字里行间,我似乎看到了一些内在的东西,发现了以前未察觉的内容????《吃瓜子》这篇文章的一开头就提出:中国人人人都具有三种博士的资格:拿筷子博士,吹煤头纸博士,吃瓜子博士。可为什么偏偏是这三种而不是其他的呢?我猜想大约是“熟能生巧”吧:用的多了,吃的多了,自然熟练了。既然在这一方面是能手,称其为“博士”当然也不足为过了!对于“拿筷子博士”和“吹煤头纸博士”是毋庸置疑的:一日三餐,都要用筷子;生火做饭,自然也少不了“煤头纸”。然而对于“吃瓜子博士”这一项却颇有疑问:一来当时的中国社会并不太平,战争随时都有可能爆发,哪有如此的闲情雅致来吃瓜子?二来中国经济凋敝,绝大多数人的温饱问题还都未解决,又哪来的的条件吃瓜子?抑或是中国人天生就是“乐天派”,即使是在如此这般的社会环境中,他们也照样能够翘着二郎腿,一边闲聊一边看大戏,一边吃瓜子,以至于吃出个“博士”来?!中国人“吃瓜子”的历史想必是悠久的了,虽然目前还无法考证,但仅凭男女老少都深谙于“吃瓜子”这一技能和“我对瓜子吃而复戒,戒而复吃”这两项,便可知道这吃瓜子大约是从老祖宗那儿遗传下来的。这大概也是为什么中国的瓜子产业能经久不衰的原因吧!就这么一种“吃不厌,吃不饱,要剥壳”的食品,却魅力十足,甚至于“我”常因不会吃而深感惭愧。直到一次赴横滨的轮船上,总算在日本人面前挽回了一点自尊心!看到同船日本人如此拙劣的表演,“我”不禁沾沾自喜。这又使我想起曾见过的一篇文章: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作为战败国的日本不得不遣回居住在中国东北的日本人,就在大连码头等船的这一会儿,一位日本女教师还在教五六个坐在行李箱上的日本小孩学课文!就在中国人沉迷于吃瓜子,将大把大把的时间消磨在“格、呸”“的的”的声音中时,日本人却争分夺秒的和时间赛跑。于是,这样一个地狭人稠、资源匮乏的小国之所以能成为世界第二强国的'原因,便不得而知了。由此,也可以知道,“吃瓜子博士”为什么是中国人,而不是日本人或美国人了!中国人爱吃的瓜子,无异于宝贵的时间,当逝去的时间如瓜子壳般满地时,人的一生便在“格、呸”“的的”声中被消灭得干干净净。而整个中国的未来如何,就在于“吃瓜子”的人是否有醒悟的一天……

关于瓜子的随笔

关于瓜子的随笔2

  火车上旅途生活单调,常有一些人以嗑瓜子消磨时间。这次去桂林旅行碰到一位年轻的导游姑娘,除了睡觉,其他时间都在不停地嗑瓜子。

  由于职业习惯,瓜子姑娘特别健谈,天南海北无所不知;毫不介意列车员的不满,大谈特谈“瓜子文学”;直言不讳地说瓜子越磕越香,自己的门牙那道沟就是嗑瓜子磕的。

  瓜子姑娘让我想起来姐姐,姐姐也是位嗑瓜子专家。姐姐的门牙不好用,她是用手剥。我相信姐姐徒手剥瓜子的技术是一流的,一会儿就生产出一大推瓜子皮。姐姐从来不收拾屋子,包括她生产出的瓜子皮。只要姐姐一在家,我就得不停地清理瓜子皮等垃圾,真是厌倦之至。因此我恨上了好吃懒做的姐姐,尤其恨瓜子。成年的我从不买瓜子,单位过节发的瓜子也被我随意送人了。受我的影响,女儿也没有嗑瓜子的习惯,甚至不知道瓜子这种零食。

  其实,瓜子的油性大,老年人不易嗑瓜子,年轻人也不易过度地吃。尤其是在公共场所随地乱扔瓜子皮,那可是大不应当的!瓜子皮最难扫,给环卫工人增加多少工作量啊!我每逢看到地面上有人随意丢的瓜子皮时,都忍不住骂上一句:“讨厌!”小时候扫姐姐扔的瓜子皮,小手都是酸的。

  日子过好了,人们有更多的时间休闲、娱乐;而我们在享受生活的同时,是不是要注意自身的精神文明呢?

关于瓜子的随笔3

  夫子在每人的桌子上都放上一把瓜子,让大家放松放松。教室里顿时炸开了锅,马上响起了“嘚噗,嘚噗”的交响曲。

  少爷们不顾形象的抢起桌上的瓜子。将三两颗瓜子抓起,向上一抛,两眼睁得滴溜圆。瓜子落下时,少爷们找准时机,舌头一伸,落下的瓜子舌到擒来。还有的少爷,哪有这闲情雅致,一把瓜子扔到嘴里,胡乱嚼了一番后就又连壳带肉口水的吐了出来。在小姐们身上可永远找不着这粗象。只见小姐们翘着个兰花指,食指与大拇指掐劳瓜子的尾部,优雅的送进口中,瓜子尖在大门牙中发出“嘚噗”的清脆一响,小姐们那灵巧的舌头伸入瓜子壳内一卷,肉立刻出来了,壳则又被优雅的送出。

  可坐在角落的这位小姐好似少了这份气质。她翘着个二郎腿,倚在墙上,胳膊悠闲地架在了桌子上。抓起一大把瓜子放到手上,从中挑取最大最饱满的,如同少爷们一般往上一抛,大眼瞪着瓜子,头一伸,辫子一甩。可技术还是稍逊于少爷—瓜子没有落入口中。她有点灰心,嘴嘟得能挂水壶,眉头寄在了一起。但她马上又找回了信心,再来一次。这回吃到瓜子的她心满意足地靠在墙上。瓜子在门牙间传出清脆的“咔嚓”声——瓜子立刻四分五裂,嚼着瓜子仁,吐出湿漉的壳,多么惬意啊!眉毛得意地翘了起来,眼睛变成月牙。

  少爷小姐们嗑着瓜子,度过了这美好的下午时光……

关于瓜子的随笔4

  夏天走了,秋天过去了,颜色单调的冬天来了,瓜果梨桃最丰盛的季节过去了。看着新炒出来的瓜子飘着诱人的香气,粒粒泛着暗色的光泽,看着就知道里面的瓜子仁饱满成实,黑色的外皮上,白色的线条均匀的勾勒一周,虽然颜色简单不花俏,看着就特别的喜欢,于是看着街边的货摊上新炒出来的,就买了一些回来。闲来无事的时候,抓了一把攥在手里,慢慢磕着,饱满的瓜子仁鲜香清脆,嚼在嘴里满口飘香。不仅想起童年的情景。那时家家都有小菜园,春天的时候,在房前屋后菜园的边边角角处,院里院外的篱笆边上,都种植一些向日葵,夏天的时候花儿好看,秋天的时候兴致勃勃的收获,晾晒。冬天吃过晚饭闲来无事的时候,称着灶膛里的余火,就把一盆生瓜子倒进大铁锅里,慢慢焙炒,那时吃瓜子就成了冬季时一道靓丽的风景,尤其是春节前后几乎家家都炒瓜子,我们出去玩的时候,也会在小兜里装满瓜子,小跑的时候用手紧紧的捂住口袋,唯恐瓜子散落出去。

  家里来了客人,瓜子就是款待客人的最好礼物,简单又热情。家里有小孩来玩,妈妈就会大大的抓起一把瓜子递到小孩面前,小孩看见了,高兴地用小手努力的撑开布衣袋口,一把瓜子顺顺溜溜的滑进了两个小口袋。我们去别人家里的时候,叔叔阿姨同样也会抓起一把瓜子给我们,并且会说,你尝尝,新炒的,可香了。我便高兴的笑了,一边用小手紧紧的捂住兜口,一边飞跑。一晃几十年过去了,现在的瓜子不是什么稀罕货,还是冬天离不开的零食。现在吃瓜子不在向从前那样,瓜子皮随便的吐,所到之处散成一片黑白碎花,然后一扫了之。现在是怕瓜子皮遗落,吃完瓜子仁,瓜子皮被收纳进了纸篓里,拘谨的小心些。只是这样一来,就少了一些自由和放肆,也少了一些随便散漫的鲜香味。家里是这样,室外更是如此,楼群街道每天都被环卫工人打扫的干干净净,人人都自觉的保持环境卫生,更是舍不得扔一片瓜子皮。

  清闲无事的时候,常会买来一些瓜子,往大家面前一放,每位抓一把,哗,撒在她们面前,然后自己提着剩下瓜子,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美美的磕着吃着。看着塑料袋里泛着暗色光泽的瓜子,白色的线条均匀的围在边角处,勾勒出明显的线条,看着都觉得香。伸手抓着磕着美着。

  想起小时候的秋天里,软塌塌的的葵盘已不在风华正茂,迎着秋日的风在飘动,几乎无力承载饱满的果实,坠的拱着腰,羞答答的低着头,结实的籽粒饱满的几乎要独自撒下来。粗壮的葵花杆也不见了往日的纯绿色,曾经的碧绿强壮,已被秋日的风吹成了斑斑驳驳的黑,铁青着脸捍卫着脆弱的内心,如果一用力,葵花杆折断后,就散出柳絮一样的白絮,看着外表结实硬朗,其实内心如腐朽树干,空的羞涩。

  嗑瓜子对健胃还有好处,有健胃养颜的功效,一粒瓜子仁在口腔里咀嚼的过程中,不断产生唾液,将口腔里的唾液收集在了胃里,起到了很好的养胃功效。

  瓜子鲜香、瓜子酥脆、瓜子诱人、瓜子适口、瓜子是童年、瓜子是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