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务事杂文随笔
家务事,说句内心话,是我生平最不喜欢做的事。尽管如此,我还是任劳任怨地做我该做的那些微不足道的家务事。特别是来到澳洲后,有些家务事以前根本不会做,但也得硬着头皮学。让人无奈的是,这些琐碎的家务事是越做越有,层出不穷,好像永远做不完。
好不容易有几天的假期,同事们都安排到这里或那里去休闲、放松,尽情地享受生活。我也有要求不高的打算,只想利用假期好好去墨尔本大学图书馆借几本中文小说看看。可一到家,首先想到的是要煮顿可口的饭菜,为丈夫和孩子改善生活。改善生活总得要作上几道色美味香的佳肴,可打开冰箱一看,空空如也。只有风风火火地先去超市。从超市回来就是卷起袖子,大刀阔斧地择菜、洗菜、切菜、炒菜、淘米、煮饭等一系列的流水作业,大大折腾一番。不一会儿,热气腾腾的白米饭,香飘四溢的荤菜,清淡嫩绿的素菜,稍有辣味的咸菜,不油不腻的汤,一盘盘地上桌。全家三口高高兴兴地汤足饭饱。接下来便是:收碗擦灶,抹桌扫地。待一切收拾妥当,眨眼就是几个小时溜过去了。再想:天气渐凉,床上的被窝该换厚点儿的`。由于放假之前的工作超忙,一大筐的衣服在洗衣房等着我。洗了衣服不但要一件一件晾,晾干后还要一件一件地熨。楼上楼下灰尘满地,书房里的书本纸张,桌上、椅上比比皆是。地毯要吸尘,地板要拖擦,床单要更换,厕所要洗刷,花园的花要加水,菜园的菜要施肥,果树生虫要打药,等等。
还有些是叫不上名字,细碎得难于说出口而你又不得不做的琐事。待我把它们一一做完,你说我哪还有时间去看书呢?因此只有像阿Q一样自我安慰:看书有的是时间,待下个长点儿假期再说吧。
小时候,一听到“家务事”这个词,总以为这只属于那些不外出工作的家庭妇女们的事情。想不到若干年后,自己不但要做家庭妇女的事情,还要做职业女性的工作。要工作,必须得把工作做好。要理家,谁也不想比别人过得差。有时的确感到生活很辛苦。而且我又有一个大嗜好,就是:不管我住的房子是新的还是旧的,是楼房还是平房,都喜欢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各种日常要用的东西都摆在鼻子是鼻,眼睛是眼睛固定的地方。这次用完了必须还原,下次要用直接在原地方拿,免除了下次东寻西找,这样既省时又省力,自己给自己方便。但要把这些细小的点点滴滴安排得井井有条,也是要有耐心与精力的。俗话说:习惯成自然。生活有好的习惯,久而久之,自然而然就一清二楚地知道东西放在什么地方。譬如:厨房里平时用的锅、瓢、碗、勺放在碗柜的哪一层?请客时用的餐具又放在哪里?洗衣粉、肥皂、电熨斗、烫衣板放在洗衣间,丈夫上班或外出的衣服洗净烫好挂在哪里?孩子的鞋袜校服,运动衣又放在哪里?工作时用的资料放在书房的哪里?闲暇时要阅读的报刊又搁在哪里?针线袋、家庭医药包放在哪里?锤、钳、起子、板手、钉子等日用工具又放在哪里?这些,都一目了然。
然而,人无完人。偶尔,我也有犯错的时候。
记得一个周末的清晨,天气晴朗。我跟往常一样,起了个大早,待安顿好家人的早餐,就一股脑儿地将孩子从外出野营回来的衣、袜、鞋、帽等,整整洗了一大筐,晾好后一会儿,这些衣服都半湿不干,我想待衣服干爽了再收回,便顺手拿了储存室的钥匙准备干点花园的活。谁知道,天有不测风云,我刚刚打开工具柜的大门,顿时天色突变,瓢泼大雨哗啦啦而泄,简直不给人半点儿犹豫。我拔腿狂奔,不顾一切地扔掉手上所有的东西,想立即把快要干的衣服收回来……
待一切安排妥当,我再回头来取储存室的钥匙,找啊找,找得我焦头烂额,可就是找不到。你看,某一次拿东西没还原,就难以找到,真麻烦……
我有一种特殊的感觉,只要把家里打扫得干净,家务事安排得妥当,尽管体力上累些,但心里舒坦,出外工作格外顺畅。不管在外工作有多累,一回到宁静、整洁的家,在外带回来的疲惫,顿觉烟消云散。家,是充满春天的生机,夏时的清凉,秋收的欢乐,冬季温暖的地方。当下班回来轻轻地推开门,家的温馨迎面扑来,沁人肺腑,愉悦其中……
家务事,我是非常不喜欢。但我必须做,并且要做好。因为我爱我家,我爱我的家人。人,得有个家,有家便有家务。这就是生活。像我们这些人,在很大程度上是小时候受了家庭和那个时代的影响。当年,每家的家务事似乎都是妻子做。因此,今天我们有了忙外又忙里的生活。
有时候为了家务事,难免会有莫名的烦恼。曾几何时,也羡慕过那些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单身贵族,但那终究不是我要的日子。也想像当今的白领青年一样,花钱请个钟点工,但从小在勤俭的环境里长大的我们,舍不得。尤其来到澳洲,我们无亲无故,三口子相依为命。来到澳洲,我们无根无底,但靠自己辛勤地劳动,为社会贡献有限的力量,为我们创建幸福的家园。家务事是平凡而又渺小,但它涉及千家万户,包含着不平凡的家庭凝聚力,稳定社会的根基,同时也蕴藏着爱的奉献。
【家务事杂文随笔】相关文章:
1.白菜杂文随笔
2.灵蛇杂文随笔
3.爆米花杂文随笔
4.意外杂文随笔
5.给你杂文随笔
6.防微杜渐杂文随笔
7.情书杂文随笔
8.电棍杂文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