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青春,怀念我的读书岁月的杂文随笔
此篇文章言有尽,意无穷。想表达的东西恐用语言难以尽显。真正欣喜的力量,诉诸笔端怕是流于空泛。
这些年的思想发生了很大变化,这得益于那些我要感激的人,他们对中国文化各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而能读到他们的书籍是我的福气。
就业后,我继续读书学习,这时我读书范围和层次有所变化,主要体现在:读中国著作多,西方著作少;宗教哲学多,现代科学少;非“专业”书籍多,“专业”书籍少;精读逐渐多,泛读逐渐少。在每一个年龄段,都有对问题的不同理解和认识,但改不了的,就是我那股子书生气儿,工作之余我会读书,在母亲眼里,我已经不该读书,要养家、要生活,读书只是上学时才应该做的事,我对母亲的话并不在意,仍旧我行我素,我知道我想要什么,母亲以常态的眼光看动态的我,又怎能理解我呢?
有一年,我应工作需要,去门口看大门,同事们多不理解,觉得我惨了,落差忒大了,而我却很乐意,理由有二,一是可以照顾家里的买卖,分担家中负担,二是可以有更多时间安心读书、写作,这得天独厚的环境是我向往的,甚至到后来工作调整时,我有点不情愿离开,在看大门的岁月里,我读完了很多重要著作,也变得更加平和、坦然。也是在这个阶段里,我结缘了我一生受益无穷的老师。读他的书籍,让我理解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文化的力量可以上升到我们无法用言语企及的高度,那个高度,更像是灵性的、通透的`、超越的东西,我们不能用一般语言去表达它,但你也会从字里行间中读到热血奔涌、心潮澎湃、灵魂震颤,而那种意深境远的感觉,让我渐渐理解了人生所求。就是在那时,我也更直观的感悟到文化背后的东西,不是口头禅性的说教,它有着很深的涵义!
读他的著作,让我感觉到他为人朴实无华,真诚知性,后来读他另外著作时,我才更坚定地认为,他乃当今社会上罕有的高人,和金庸笔下的世外高人不差毫厘,而他谦虚的模样更加让我尊敬。读一部作品就让我崇拜的人并不多,也许是夙缘深厚,我和他感觉很有缘,我的很多类似的经历他也曾经历过,甚至在他看来,是历练身心的必然过程。那天,我忍不住拨通他早年旧作中写下的电话,那一次,我诉说了很多心事,他认真而耐心地倾听,我也口无遮拦地表达,他像个长者,也像个大哥哥,只是倾听,倾听我对当今文化圈内的智者书籍的认识,一下子,我们变得亲近了许多。那年,我更像一块海绵,营养之水喷涌着被我吸收,我的内心逐渐成长,就如《易经》所云:穷理,尽性,以至于命。读书先穷理,修心即尽性,转变气质习气而修复命体之缺陷。这些,都在和光同尘里完成了。
转眼间,我结婚了,结婚第三天,我携妻带上自己的书稿,踏上京城火车,去拜访这位我心慕已久的老师,他热情接待我们,萍水相逢,他与妻子请我们夫妻吃有名的北京烤鸭,我心怀感激。在交谈过程中,我只能说自己真是井底之蛙旁边没变态的蝌蚪,这绝非自贬人格,虽然我心中表达了对他的尊敬,但那天也不免有所卖弄,我和他强调我哪篇文章获过某某大奖,怎么怎么样,他微笑着鼓励赞许我,可在谈话中,我仿佛如被动的小学生面对大学教授一样,而那面对面的交谈,我终于懂得了自己的无知和浅薄,我向他提出的问题,都是我读书时困惑多年的艰涩的问题,很多人根本听不懂,而在他那里,这些问题就仿佛一缕清风,他不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淹式的单线应答思维,而是问一答百、口若悬河性的包纵扩展应答,这种启发性的口语思路,在我有生之年从未遇到过,当时我带着惊讶的表情,听着老师的滔滔不绝,我内心仿佛被雷鸣用的击锤猛烈撞击一般,源源不绝的智慧甘露,透过我的耳鼓输送到我的心房,让我身心大畅特畅。是啊,曾自诩过读书破万卷,当遇到高人时,自己只有听着的份,那种大磁场影响小磁场的感觉,回味起来至今仍然令我唏嘘不已。
我这些年来林林总总写了一千六百篇文章,那时觉得自己挺了不起,可他年轻时写情诗就写了不止这个数,我用八年总结了30万文字集结的书稿,而他在我这个年龄段,竟能在两个月时间写下150万字的高深著作,这种非常规状态的体悟和表达,让我那刚刚打算要翘起的尾巴,一下子蔫了,再也没有高傲的资本,没有自命不凡的勇气。老师的故事说也说不完,道也道不尽,他的身心证量,更是我们这些凡夫俗子望尘莫及的。在他的启迪下,我接触到更多有德有修的学者们的著作,让我知道自己有多么渺小。当那个思路被打开,在后来的认识中,我逐渐融入这个思维圈,我看问题变得更广袤,不再局限和狭隘,而学习的过程是反复回味的过程,所以,我会把老师很多文章反复咀嚼,这样才能变成自己的知识,自己的境界。
唯有感恩,感恩他们的无私奉献,机缘成熟时,我也愿用我的文笔,去影响更多人,让人们能够走上个善德的路途,给这个世界带去更多清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