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说明文阅读指导

时间:2024-05-11 12:31:04 说明文 我要投稿

中考说明文阅读指导

  相信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尤其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说明文,说明文有的是以时间为序,有的是以空间为序;有的由现象写到本质,有的由主写到次;有的按工艺流程顺序来说明,有的按事物的性质、功用、原理等顺序来说明。你写这类作文时总是没有思路?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考说明文阅读指导,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考说明文阅读指导

中考说明文阅读指导1

  说明文是一种客观描述事物的文体,其目的在于向人们传递知识,或者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特征,或者阐述事理。

  一、掌握说明文的文体知识:

  (一)、把握说明对象,分清说明对象是事物还是事理。

  明确被说明事物的特征: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标志。

  (二)、为了说明事物特征或说明事理,需要采用恰当的说明方法。

  常见的说明方法包括分类、举例、比喻、列举数字、比较、定义、解释、描写、绘制图表等。当阅读说明文时,我们需要了解使用了哪种说明方法,说明的对象是什么,以及适应了什么样的生活需求。同时,我们还需要关注所使用的说明方法是通过怎样的语言形式来表达的。

  掌握几种常见的说明方法,会分析在文中的作用:

  1、分类别:使说明的内容眉目清楚,避免重复交叉的现象。

  2、下定义:使读者对概念有确切的了解。

  3、作比较:用人们熟知的与所要说明的事物作比较,从而突出被说明事物的特征。

  4、举例子:可使读者对说明对象的特征获得具体认识。

  5、打比方:可达到形象地说明事物的作用。

  6、列数字:可以准确地说明事物。

  7、配图表:使读者一目了然,非常直观地理解被说明的事物。

  8、引资料:能使说明的内容更具体、更充实。

  (三)、说明要有顺序,这是使说明内容条理化的必要条件。

  说明文常见的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根据说明的目的和对象的不同,说明文的顺序可以以其中一种为主,同时兼用其他顺序。时间顺序是指按照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进行说明,空间顺序是按照物体或事物在空间中的位置或布局进行说明,逻辑顺序是按照事物的逻辑关系进行说明。这些顺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运用,以达到更好的说明效果。

  (四)、说明文的阅读还要注意结构。

  说明文的结构常见的形式有:“总(概说)——分(具体)”式、“总——分——总”式、“分——总”式、并列式、递进式等。

  (五)、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的先决条件。

  准确性和多样性、灵活性并不矛盾,有的以平实见长,有的以生动活泼见长。由于说明对象和作者语言风格的不同,说明的语言也是多种多样的。或概括、或具体、或简洁、或丰腴、或精练、或详尽;或平易朴实,或幽默风趣。总之不拘一格。

  二、考查要点

  (1)能够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对科技说明文中的关键词能正确理解、判断及阐释。

  (2)理解文中重要的句子。准确把握重要句子在文中的意义及作用。

  (3)能够辨别、筛选并整合文中重要的信息。

  (4)能够分析归纳文章的内容要点,通过阅读对文章的观点、说明对象等能够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

  (5)能够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合理推断和想象。

  科技说明文阅读能力测试,主要考查理解文章的能力,考查的角度是语言信息和图表信息的捕捉能力,而不是专业知识的理解程度。明确考查对象和要求,便于我们复习备考。

  三、命题规律

  说明文一般以客观题的形式来考查,命题者在设计错误题肢时,往往有以下几种思路:

  (1)偷换概念。这种选项乍看与原文的说法一样,但仔细推敲就会发现实际上二者并不是一回事。

  (2)有意混淆程度深浅、范围大小。

  (3)从发展规律看,有意混淆或然、必然的情况。即把原文中的可能有意说成必然,把偶尔说成往往。

  (4)就时态而言,有意混淆已然、未然的情况。即有意把原文中的设想或推测说成已经。

  (5)以偏概全。把其中一方面或一部分所具有的某些特点说成是所有同类事物所具有的特点。

  (6)因果颠倒或强拉因果。即把因说成果,把果说成因,或给无因果关系的二者建立因果关系。

  (7)张冠李戴。这种干扰项常常把甲的发明说成是乙的发明,或者把甲的特点说成是乙的特点。

  (8)误划类别。即把同类的拆开或把不同类的'归在一起。

  (9)无中生有。即原文中本无此意,而凭空捏造出这种说法。

  四、解题指导

  (1)、整体感知材料

  整体感知阅读材料为的是对阅读材料内容作基本把握。力求能初步的概括主旨、辨识行文思路,并对整个材料的内容有一个基本的总体的认识,为进一步深入理解阅读材料打下基础。整体把握阅读材料对理解文章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局部问题的准确分析、深入理解,离不开对材料整体的准确把握。从整体入手,大处着眼,把握阅读材料的主旨、行文特点、重要信息等方面的内容,进而加深对阅读材料中各个具体或局部问题的理解,从而达到能全面、准确地回答所要求解决的问题,这应是科技类阅读材料应试阅读的正确程序,也体现了阅

  中考科技文阅读材料一直以整体内容设计为重点,强调考察整体理解能力。因此,在应试阅读中,我们应该首先从整体把握阅读材料。在整体感知阅读材料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把握说明对象及其特征或内容要点;

  ②、抓住关键词语、重要语句,贯通全文内容;

  ③、联系试题,突出整体把目的性和针对性。

  (2)、筛选整合信息

  当然,筛选和整合信息是阅读过程中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在筛选和整合信息时,我们应该根据试题要求来选择合适的信息材料。同时,我们也需要全面把握文章内容,以便更好地筛选和整合重要信息。筛选和整合信息的目的和意图也需要考虑在内。在进行筛选和整合信息时,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确定筛选和整合的目的:在阅读过程中,我们应该明确自己的目的,即要回答什么问题或解决什么问题。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更有针对性地筛选和整合信息。

2、全面把握文章内容:在筛选和整合信息之前,我们应该仔细阅读和理解整篇文章的内容,了解作者的观点和论证逻辑。只有全面把握文章内容,才能更好地选择和整合重要信息。

3、注意信息的关联性:在筛选和整合信息时,我们应该注意信息之间的关联性。有些信息可能是相互补充或相互呼应的,我们可以将它们整合在一起,以便更好地回答问题。

4、梳理信息的逻辑结构:在整合信息时,我们可以根据信息的逻辑结构进行分类和排序。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更清晰地理解和表达信息。

总之,筛选和整合信息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在筛选和整合信息时,我们应该明确目的,全面把握文章内容,注意信息的关联性,并梳理信息的逻辑结构。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回答问题并提高阅读效果。

  ①根据阅读试题,我们需要明确筛选整理的目的,并确定展开筛选整理的范围。筛选的信息可能只涉及几句话,也可能涉及到一段、几段或者全篇内容。

  ②归纳、整合筛选范围的内容,发掘其隐含信息。有些信息,直接在筛选范围中摘录即可获取,但有的信息不是直接传递的,而需对该确定范围的内容进行归纳、整合后方能获得。归纳、整合应从该确定范围内的关键句意、层意入手,进而发掘其隐含信息。

  ③根据阅读试题的要求,对筛选整合的信息一一辨别。辨别时找准对应点,从语意重点,修饰限制语的范围、程度、正反方向等角度去认真辨析。

  (3)、借助逻辑知识

  科技说明文有很严密的逻辑性,借助逻辑常识,可帮助我们理解文意。

  ①了解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②理解概念之间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概念之间可以存在多种关系,包括统一关系、属种关系、交叉关系、矛盾关系和反对关系。请

  ③弄清概念的限制和概括。

  (3)借助语法知识

  根据现代汉语语法来解答阅读中的实际问题,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汉语语法中所讲述的语义轻重、使用范围大小、搭配是否恰当、感情色彩是否合适等,都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阅读内容。因此,我们可以借助汉语语法的知识,更加准确地理解和分析阅读材料。

  五、阅读说明文的方法步骤

  第一步:粗读文章

  1、审题

  2、理清思路,分析段与段之间的关系。

  第二步:精读文章

  1、把握说明对象及其特征或本质

  2、理清说明顺序,找到作者这样安排材料的依据

  3、分析文章采用的说明方法

  4、体会说明文语言准确的特点

  第三步:

  回答文后的问题,语言要简明,条理要清楚。

  试题举例:

  深圳南山区:

  16、鸟能教给人哪些“本领”?阅读文段后,请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概括(2分)

  17、选文除了鸟之外,还谈到了大自然的哪些“文字”?读懂这些“文字”有什么作用?

  18、最近有消息称,我国空军一支研究云和闪电的科学家团队成功研发出了一种能够为战机披上“战袍”的新技术。这种技术究竟有什么作用呢?或许可以让战机在飞行中更具隐蔽性,或者增强其防御能力。同时,我们也可以从这个消息中得到启示,科技的进步可以为国家安全和军事实力提供有力支撑。

  答案:

  16、(2分)看鸟能识天气、知季节变化(或“看鸟识气候”亦可)

  17、(3分)星、云;作用:航海时辨别方向、飞行时避免雷电

  第一问1分;第二问意思接近即可给分。

  18、保护飞机,避免雷击是一个重要的任务。我们应该注重观察和发现,从中获得有益于生活的启示。科学的进步需要不断发展,需要更多的创新和发明。

  第二问开放性较强,鼓励发表个人独特见解,酌情给分。

  山东省青岛市:

  气候的威力(节选)

  (此文选自《初中语文第四册》)

  8、本文主要介绍了南极的气候。请通读全文,概括出南极气候的基本特点。

  9、气候对人类有着双重影响,它既可以为人类带来丰富的资源和生存条件,也可能带来灾难和破坏。举例来说,温暖的气候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为人类提供丰富的粮食资源,造福于人类的生活;而强烈的飓风和暴雨则可能导致洪水和风灾,给人类的生命和财产带来巨大的损失。气候对人类的影响是复杂而多样的,需要我们认真对待和应对。

  (1)造福于人类的例子:

  (2)给人类带来灾难的例子:

  10、本文采用的主要表达方式是说明,其中文中画横线的句子采用的表达方式是:

  从内容上看,文中运用画横线的句子是为了说明什么?

  11、本文第④段中运用的主要说明方法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试根据自己的理解说出运用这些说明方法的目的。

  12、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人工智能的担忧与期待也在不断增加。然而,正如历史上的每一次技术革命一样,人工智能的出现并不意味着人类将被取代,而是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可能性。我们应该以开放的心态去探索和应用人工智能,同时也要意识到它的局限性和潜在风险。只有在人与机器相互合作的基础上,我们才能更好地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答案:

  8、南极气候的基本特点是:风大而猛、极度寒冷、变幻莫测?

中考说明文阅读指导2

  说明文是客观地说明事物的一种文体,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或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的特征,或阐述事理。

  一、掌握说明文的文体知识:

  (一)、把握说明对象,分清说明对象是事物还是事理。

  明确被说明事物的特征: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标志。

  (二)、为了说明事物特征或说明事理,需要采用恰当的说明方法。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分类别、举事例、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下定义、作诠释、摹状貌、画图表等。阅读说明文,了解说明文采用的说明方法,一要看用怎样的说明方法,说明什么对象,适应怎样的生活需要;二要看所用的说明方法是通过怎样的语言形式表达的。

  掌握几种常见的说明方法,会分析在文中的作用:

  1.分类别:使说明的内容眉目清楚,避免重复交叉的现象。

  2.下定义:使读者对概念有确切的了解。

  3.作比较:用人们熟知的与所要说明的事物作比较,从而突出被说明事物的特征。

  4.举例子:可使读者对说明对象的特征获得具体认识。

  5.打比方:可达到形象地说明事物的作用。

  6.列数字:可以准确地说明事物。

  7.配图表:使读者一目了然,非常直观地理解被说明的事物。

  8.引资料:能使说明的内容更具体、更充实。

  (三)、说明要有顺序,这是使说明内容条理化的必要条件。

  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程序顺序是时间顺序的一种)、空间顺序、逻辑顺序。说明文的顺序,根据说明的目的和对象,可以以一种顺序为主,兼用其他顺序。

  (四)、说明文的阅读还要注意结构。

  说明文的结构常见的形式有:“总(概说)——分(具体)”式、“总——分——总”式、“分——总”式、并列式、递进式等。

  (五)、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的先决条件。

  准确性和多样性、灵活性并不矛盾,有的以平实见长,有的以生动活泼见长。由于说明对象和作者语言风格的不同,说明的语言也是多种多样的。或概括、或具体、或简洁、或丰腴、或精练、或详尽;或平易朴实,或幽默风趣。总之不拘一格。

  二、考查要点

  (1)能够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对科技说明文中的关键词能正确理解、判断及阐释。

  (2)理解文中重要的句子。准确把握重要句子在文中的意义及作用。

  (3)能够辨别、筛选并整合文中重要的信息。

  (4)能够分析归纳文章的内容要点,通过阅读对文章的观点、说明对象等能够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

  (5)能够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合理推断和想象。

  科技说明文阅读能力测试,主要考查理解文章的能力,考查的角度是语言信息和图表信息的捕捉能力,而不是专业知识的理解程度。明确考查对象和要求,便于我们复习备考。

  三、命题规律

  说明文一般以客观题的形式来考查,命题者在设计错误题肢时,往往有以下几种思路:

  (1)偷换概念。这种选项乍看与原文的说法一样,但仔细推敲就会发现实际上二者并不是一回事。

  (2)有意混淆程度深浅、范围大小。

  (3)从发展规律看,有意混淆或然、必然的情况。即把原文中的可能有意说成必然,把偶尔说成往往。

  (4)就时态而言,有意混淆已然、未然的情况。即有意把原文中的设想或推测说成已经。

  (5)以偏概全。把其中一方面或一部分所具有的某些特点说成是所有同类事物所具有的特点。

  (6)因果颠倒或强拉因果。即把因说成果,把果说成因,或给无因果关系的二者建立因果关系。

  (7)张冠李戴。这种干扰项常常把甲的发明说成是乙的发明,或者把甲的特点说成是乙的特点。

  (8)误划类别。即把同类的拆开或把不同类的归在一起。

  (9)无中生有。即原文中本无此意,而凭空捏造出这种说法。

  四、解题指导

  (1)、整体感知材料

  整体感知阅读材料为的是对阅读材料内容作基本把握。力求能初步的概括主旨、辨识行文思路,并对整个材料的内容有一个基本的总体的认识,为进一步深入理解阅读材料打下基础。整体把握阅读材料对理解文章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局部问题的准确分析、深入理解,离不开对材料整体的准确把握。从整体入手,大处着眼,把握阅读材料的主旨、行文特点、重要信息等方面的内容,进而加深对阅读材料中各个具体或局部问题的理解,从而达到能全面、准确地回答所要求解决的问题,这应是科技类阅读材料应试阅读的正确程序,也体现了阅

  读过程的一般规律。中考科技文阅读材料历来十分重视整体内容设计,突出考查整体理解水平的命题特点,更要求我们在应试阅读中首先应从整体把握阅读材料入手。整体感知阅读材料,还要注意如下几点:

  ①、把握说明对象及其特征或内容要点;

  ②、抓住关键词语、重要语句,贯通全文内容;

  ③、联系试题,突出整体把目的性和针对性。

  (2)、筛选整合信息

  当然,信息材料的筛选、整合以符合试题要求为原则。信息的筛选、整合,是阅读过程中解决一些具体问题的重要方法。筛选、整合重要信息涉及对文章内容的整体把握,更关涉到筛选的目的、意图。筛选和整合信息要注童如下几点:

  ①以阅读试题为依据,从整体着眼,明确筛选整理的目的,确定展开筛选整理的范围。有的要求筛选的信息可能只涉及几句话,也有的可能涉及到一段甚或几段乃至全篇。

  ②归纳、整合筛选范围的内容,发掘其隐含信息。有些信息,直接在筛选范围中摘录即可获取,但有的信息不是直接传递的.,而需对该确定范围的内容进行归纳、整合后方能获得。归纳、整合应从该确定范围内的关键句意、层意入手,进而发掘其隐含信息。

  ③根据阅读试题的要求,对筛选整合的信息一一辨别。辨别时找准对应点,从语意重点,修饰限制语的范围、程度、正反方向等角度去认真辨析。

  (3)、借助逻辑知识

  科技说明文有很严密的逻辑性,借助逻辑常识,可帮助我们理解文意。

  ①了解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②掌握概念之间的关系。概念之间一般有如下关系:统一关系、属种关系、交叉关系、矛盾关系、反对关系;

  ③弄清概念的限制和概括。

  (3)借助语法知识

  以现代汉语语法为依据,来解答阅读的实际问题,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如汉语语法中讲到的语意的轻重、使用范围的大小、搭配是否恰当、感情色彩是否合乎要求等等,都可以用来辅助阅读。

  五、阅读说明文的方法步骤

  第一步:粗读文章

  1.审题

  2.理清思路,分析段与段之间的关系。

  第二步:精读文章

  1.把握说明对象及其特征或本质

  2.理清说明顺序,找到作者这样安排材料的依据

  3.分析文章采用的说明方法

  4.体会说明文语言准确的特点

  第三步:

  回答文后的问题,语言要简明,条理要清楚。

  试题举例:

  深圳南山区:

  16.鸟能教给人哪些“本领”?阅读文段后,请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概括(2分)

  17.选文除了鸟之外,还谈到了大自然的哪些“文字”?读懂这些“文字”有什么作用?

  18.据电视台近日报道,我空军某部研究云和闪电的科学家已经取得了为我军战机披上“战袍”的成果。请结合选文进行联想,说说这里的“战袍”会有什么作用?读了本文和电视台的报道,你获得了哪些启迪?(4分)

  答案:

  16.(2分)看鸟能识天气、知季节变化(或“看鸟识气候”亦可)

  17.(3分)星、云;作用:航海时辨别方向、飞行时避免雷电

  第一问1分;第二问意思接近即可给分。

  18.(4分)保护飞机,避免雷击(1分)启迪(3分):要注意观察善于发现,要善于从自然现象中受到有益于生活的启迪,科学需要不断的发展,需要更多的发明和创造。

  第二问开放性较强,鼓励发表个人独特见解,酌情给分。

  山东省青岛市:

  气候的威力(节选)

  (此文选自《初中语文第四册》)

  8.本文主要介绍了南极的气候。请通读全文,概括出南极气候的基本特点。

  9.气候对人类具有两面性,既可以造福于人类,也可以将人类置于死地。请根据自己掌握的气候方面的知识,各举一个气候造福于人类和给人类带来灾难的例子(要求:举例典型,表述具体,且不得引用文中的例子)。

  (1)造福于人类的例子:

  (2)给人类带来灾难的例子:

  10.本文采用的主要表达方式是说明,其中文中画横线的句子采用的表达方式是:

  从内容上看,文中运用画横线的句子是为了说明什么?

  11.本文第④段中运用的主要说明方法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试根据自己的理解说出运用这些说明方法的目的。

  12.请根据对本文的理解,顺着本文的写作思路,为本文续写一个结尾(要求:语言简明概括,过渡自然,60字以内)。

  答案:

  8、南极气候的基本特点是:风大而猛、极度寒冷、变幻莫测?

中考说明文阅读指导3

  说明文阅读

  一、信息链接

  1 中考信息:

  说明文阅读的考查点有:

  1、说明对象及说明对象的特征。

  2、对说明方法的认识及作用的理解。

  3、对说明顺序的理解。

  4、理解说明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

  5、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及相关内容的概括。

  6、拓展延伸,主要体现在科技说明文中说明对象的运用和前景。

  考点及在中考中所占比例:

  说明文一般出现在A卷,分值在12分左右。

  题型:

  命题常以主观题形式出现。

  2 基础信息:

  1、关于说明文

  说明文是三大实用文体之一。它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客观地解说事物的外貌、构造、性质、特征、范围、类别、成因、关系、功用等,来阐明事物的内容和形式、本质和规律。说明文的特点就是科学性知识性。

  2、说明文的分类:

  说明文根据说明对象可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两类。事物说明文是解说实体事物的形态、结构、性质、功能等特征的说明文。事理说明文是阐释抽象的事理、本质、关系、规律等的.说明文。中考以事物说明文为主。

  二、解题程序

  说明文的阅读步骤:

  1、整体阅读

  说明文具有科学性和知识性,也就是说,三大文体中,说明文的客观性很强。因此,阅读说明文首先从整体入手,把握文章文章说明的对象是什么,在此基础上把握住文章所要说明事物的特征。

  2、理清文章的思路,分析文章的层次

  理清文章思路就是理解文章各个部分分别是从什么角度阐释说明对象、讲解相关知识的。

  3、理解词句的含义及作用

  §1·1 把握说明对象及其特征

  应考策略:

  1、如何分清说明的对象

  (1)区分说明文的类型。事物说明文中事物本身就是说明对象,对象往往可以从题目中找出来。事理说明文中,它的对象不能仅看题目上,只有通读全文,在整体感知文章大概内容的基础上,思考分析,才能明确文章的说明对象。事理说明文的对象往往就是文章说明的主要内容。

  (2)其次,抓住文章的中心句及关键词。值得注意的是一篇文章有一篇文章的说明对象,局部段落有局部段落的说明对象,千万不要把局部说明对象当作整篇文章的文章说明对象。

  2、如何把握说明事物的特征

  (1)能区分说明文的类型,准确把握说明对象。

  (2)从文章说明事物的内容扩手,从中理解、概括说明对象的特征。

  (3)抓住文章的中心句及关键性词语。作者为了要在文章中清楚、准确的说明事物的特征,往往把有关事物特征的句子放在文中显著的位置。

  (4)文中没有明显交代事物特征的,需要逐层、逐段加以归纳概括,提炼事物的特征。

中考说明文阅读指导4

  在中考现代文阅读测试中,说明文是重要的组成部分。现就说明文中经常出现的考点、考查类型及答题对策分别进行总结、归纳,原来同学们感觉困难的说明文阅读,也没有什么神秘的。

  考点之一:说明对象

  考查类型:直接让学生回答:“这篇文章(或文段)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对策:事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的对象;事理说明文找准开头结尾的总结句。因为说明对象是一篇文章所要介绍的事物或事理,一般是一个名词或名词短语,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看文题二看首尾段。事物说明文指出被说明事物即可。事理说明文指出说明内容,形成一个短语:介绍了……的……(对象加内容)。

  考点之二:说明对象特征

  [类型1]:直接找出说明事物特征的句子。

  对策:A、看题目;B、在首段中找;C、抓关键词句(比如:运用了说明方法的语句、中心句)。

  [类型2]:概括说明事物的特征。

  对策:分析文章结构抓中心句及连接词如“首先、其次、还、也、此外”等词语。

  考点之三:说明顺序

  [类型]:本文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何作用?

  对策:

  1.了解说明顺序的基本常识:说明文有三种写作顺序。⑴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多在建筑物的结构,如上下、远近、左右、内外、东西南北中等。⑵时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⑶逻辑顺序:说明事理,多说明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逻辑顺序的具体分为:主———次、原因———结果、现象———本质、特征———用途、一般———个别(特殊)、概括———具体、整体———局部、总———分。

  2.掌握答题格式:本文使用了①的说明顺序对②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便于读者理解。(①应该填具体的说明顺序,②应该填写具体的事物名称或说明的'事理。如果是事理性说明文,但又不能准确表述,可用“事理”、“科学事理”等模糊性的语言表述。)

  考点之四:说明方法

  [类型1]:直接让考生回答文章或段落的说明方法

  对策:了解常见的说明方法(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摹状貌、引用说明)的主要特点,然后根据文段内容分析判断。

  [类型2]:文章某段或某句运用何种说明方法,简要说明它的作用?

  对策:找出运用的说明方法,再根据下列说明方法的作用具体回答。1.举例子: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2.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对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3.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4.列数字: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使说明更有说服力。5.作比较: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6.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或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或事理)。7.列图表:直观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8.引用法:用引用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说服力,如引用古诗文、谚语、俗话。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9.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10.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11.引用说明:引用说明有以下几种形式———A、引用具体的事例;(作用同举例子)B、引用具体的数据;(作用同列数字)C、引用名言、格言、谚语;作用是使说明更有说服力。D、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作用是增强说明的趣味性(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中考说明文阅读指导】相关文章:

中考说明文的阅读指导12-09

中考说明文阅读答题格式指导03-09

说明文的阅读指导12-07

2017年中考说明文阅读指导12-09

初中说明文阅读指导03-09

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题考点分析及技巧指导12-09

有关说明文阅读的指导12-02

中考说明文阅读复习11-04

中考说明文阅读题精选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