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浅析古代诗词中月的意象论文
摘要: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月亮”备受青睐,历代词人作家都对她情有独钟。具有“月”这一意象的涉月诗成为诗歌艺术中的一朵奇葩。尽管自然界的月球不过是一块荒凉巨大的顽石,但却引起地球上人们无尽的思潮,人们对她顶礼膜拜,渴慕向往,而且用奇妙的幻想,艺术的彩笔,为她塑造出妩媚的容貌,赋予她丰富深沉的感情内涵。试图从月亮的美称、月亮崇拜、涉月诗、月亮象征意义等几方面阐发古典诗词中“月亮意象”的不朽魅力。力求引起人们对月亮的情感指向、思想意蕴、审美境界、象征意义及生命内涵的思考。
关键词:“月”的意象;涉月诗;象征意义;月亮崇拜;意境
在文学作品中,月亮受到了中华民族的青睐,与中国文学尤其是古典诗词结下了不解之缘。在历代诗人的笔下,月亮和人们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升沉起落,流转变动,人和月共喜,月与人同忧。如静态的明月、清月、圆月、残月、微月、孤月、烟月、风月、霜晨月、琼枝碧月……;动态的有月出、月涌、月朝、月夕、月旦、月塑、月徘徊、月舒波、月自明、月笼沙、水中月、江浸月、月下飞天镜……;在不同的时间有古月、今月、春月、秋月、晓月、秦时明月……;在不同的地点有林月、松月、江月、海月、湖月、池月、关山月、闺里月、春庭月、娥眉山月郎、春江花月夜……,真可谓“多情谁似南山月,天上人间长相知”。
月亮崇拜——华夏民族心理的原始选择
中国文学中有关“月亮”的原型意象,根植于原始的月亮崇拜。虽然我们现在确认上古初民对月亮的情感心绪和崇拜动机,似乎是“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了,但从现有的文献资料来看,上古至先秦两汉,人们确是把月亮作为神灵来崇拜的。《礼记·祭法》云:“夜月,祭月也”。郑玄注曰:“春秋传曰:日月星辰之神”。《礼记·祭义》云:“祭曰于坛,祭月于坎,以别幽明,以制上下”。《史记·天官》亦明确地说:“月者,天地之阴,金之神也”。透过这种视月亮与金神的祭礼,便可发现一种显明的月亮崇拜的文化心态,是伴随着人类自身的渴望与需求而存在的;也正是这种渴望与需求,使这种月亮的祭礼逐渐转换成一种特定的文化习俗,在中华民族中保存下来并且世代相传。在先秦两汉时期,我国就有了拜月的风俗,但还没有脱去祭礼的某些仪式,到了隋唐时代,则已完全成为一种特殊的风俗习惯。《古今图书集成》引《广昌府志》云:“奇袭,妇女作乞巧会,罗拜月下,以诸果置糖蜜水中,厥明饮之,谓之巧水”。可见,拜月习俗的普泛化程度。如果从描写拜月这一习俗现象的诗作来看,更可见拜月习俗的广泛性。这一习俗在宋元明清一直延续,《东京梦华录》,《武林旧事》,《梦梁录》等书中都有详细的记载;元明戏曲中亦有反映,如《西厢记》中崔莺莺拜月烧香,祈求美好的爱情生活,《拜月亭》中写王瑞兰拜月烧香,祝亲人安康,夫妻团圆等等……,现在看来这种习俗是缘于原始初民处于自然混沌状态时,由对自然界的无知,依赖,将自然中的月亮想象为一个有人性的,有意志的实体而虔诚的加以崇拜,从而导致某些神秘的信仰。月亮崇拜成为一种表现在华夏民族世代相传的一种行为与意念,而人们对月亮的畏惧、敬仰与崇拜等感情又显然与遥远的原始崇拜有着密切的渊源。
涉月诗——中国诗歌的一朵奇葩
沿着诗歌源头顺流而下,就会发现,月亮与中国诗词的关系源远流长。《诗经“陈风”月出》中就有“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的诗句,以皎洁的月光衬托美丽的女子,抒发男女青年相约相念之情。《古诗十九首》中也有“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的佳句。魏晋南北朝时期,咏月抒情诗日渐增多,风格和表现手法也多种多样。曹操以“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的名句创造了寓情于景的含蓄意境,曹丕的“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曹植的“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等颇为脍炙人口。何逊的“青草似青袍,秋月团如扇”比喻新颖雅致,别具一格。谢庄的名篇《月赋》:“白露暖空,素月流天”,“美人迈兮青生绝,隔千里兮共明月”,声情并茂,写景生动,情深意长。沈约的《登台望秋月》堪为咏月名篇:“隐言崖而半出,隔雉幌而才逼。散朱庭之奕奕,入清硝之玲珑。间阶悲寡鹄,沙洲怨别鸿。文姬泣胡殿,明君思汉宫。余亦何为者,淹留此山东”。联想丰富,深切动人。
中国古典诗歌的王冠产生在唐代,唐诗中情景交融的咏月诗更灿若群星。《全唐诗》中几乎每个著名的诗人都有描写月色的佳句,风格多样,各有千秋。张若虚之婉转优美,孟浩然之恬静自然,王维之清新飘逸,李白之雄奇豪放,杜甫之沉郁顿挫,白居易之通俗平易,李贺之奇峭瑰丽,杜牧之哀伤清逸,李商隐之凄恻浓艳,韦庄之疏淡清远等风格,都在咏月诗中充分表现。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孟浩然的“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等,以景抒情,恬淡自然。王昌龄的“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白居易的“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以景衬情,含蓄蕴藉,意在言外,余音绕梁。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杜甫的“几时杯同把,昨夜月同行。”以月拟人,真挚生动。沈佺期的“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温庭筠的“玉楼明月长相忆”,韦应物的“西楼望月几回圆”,悬想委婉,耐人寻味。品尝这些诗句,怎能不使人沉浸在艺术美的享受之中呢?
宋词在写月抒情,创造意境上别开生面,不朽之作俯拾皆是。冯延已的“梦里佳期,只许庭花与月知”,写重重离情,婉约含蓄;张先的“云破月来花弄影”,人格化景物,生动逼真。晏几道的《临江仙》把幸福的爱情诉诸明月作证;朱淑真的《去年元月时》通过“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往昔与“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的今日的对比,抒发了对美好往事的无限眷恋。姜夔的“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借月光发泄了对金人的南侵,兵荒马乱惨景的感慨。文天祥的“伴人无寐,秦淮应是孤月”写出了他身陷囹圄,报国无门的激愤。
元散曲中也有不少咏月佳篇。曾瑞在《商调‘集贤宾’宫词》中,用“唯嫦娥与人无世情,可怜自孤另。透疏窗斜照月偏明”,写出了被冷落的妃嫔的痛苦之情。关汉卿的“爱的是透长门夜月婵娟”,张可久的“紫萧寒月满长空”等等都是千古流传的佳篇佳句。 月亮——丰富象征意义的载体
“月亮”这样具有多种象征意义的自然物实属罕见,在诗人词人的笔下,它既是一个具有凡胎俗骨,情感灵性,七情六欲的活生生的“人”,又是超脱于人的胸襟之外的“物”。我们很难用理性的概念来概括它的象征意义,粗略地勾画一下,它在不同情境之下,大体具备以下象征意义。
其一,孤苦的象征,思念的寄托。几千年来,不论是游子,还是妇姑,都把月亮看成了寄托思念,象征孤苦的理想象征物,表现的是一种离愁别恨的主题,委婉柔弱的情调。他们或是埋怨“屏风有意障明月,灯火无情照无眠”,“照它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或是直抒胸臆:“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俯视清水波,仰看明月光,郁郁多悲思,绵绵思故乡”。这类象征意义包含着极其复杂的感情心理。有的是苦涩的回忆:“旧时月色,曾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有的侧重于思念亲人:“几时杯同把,昨夜月同行”,“尝闻此宵月,万里共阴晴”。有的表达思念故土之情:“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玉楼明月长相忆”,“西楼望月几回圆”,“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人们把种种丰富复杂的感情寄托于明月,把它当作知己,道出了心灵当中的隐秘,因而也就赋予月亮多重的象征意义。
其二,象征美的灵魂与归化。月亮的美德是纯净的美,多姿多彩变换无穷的美。“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画出了夕阳西下与素月东升之时的奇妙景色,正是“荷风送香气,竹滴清露香”。夏夜给人的真切感受,没有比这样的描写更真实的了。“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组。”从月升到月落,描绘出一幅恬静自然的郊野月夜图。在王维笔下,月更是达到了美的最高境界,“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是一个“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声”的有如世外桃源的地方。 “月”给人美的感慨是具体的,又是抽象的。它的形是具体的,它所包含的各种意蕴是抽象的。自古以来,诗人们依月亮这一独特的美感特征,去创造自己的“月景”。
其三,明月是恋人的象征,爱情的见证。封建时代,个人的恋情只能溶于乐曲,藏于诗词,寄托于明月。于是,月亮便成了恋人的象征,爱情的见证。“乘月采芙蓉,夜夜得莲子”是爱的甜蜜的记录;“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是希翼与向往的交织;“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寓意深长,耐人寻味。而“愿随明月入君杯”,则是对理想爱情的大声疾呼。“花前月下,花好月圆”更是人间美事的代称。人们在月下获得爱情,生殖的期望与崇高的爱情水乳交融,如月光一样无所不在,滋润人间。“开帘见新月,即便下阶拜。细雨人不闻,北风吹罗带”。新月的皎洁与少女的身姿,细语,倩影及虔诚的恋情化成一体,沁人肌髓。人生在世,谁不希望花长好?月常圆?然而自然与社会的法则规律却是无情的。正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月亮圆而又缺的规律,嫦娥奔月的爱情离异传说,月光那清冷的色彩,月亮那孤悬中天的寂寞形象,经世世代代的文化积淀,使月亮成为离人情感的呼应,爱情纯洁圆满专一的象征。
“月亮”在中国古典诗词中的魅力是不朽的, 她已成为古代诗词意境表达的重要载体。人们对月亮的情感指向、思想意蕴、审美境界、象征意义及生命内涵的思考是绵延千古,从未停息的。
【浅析古代诗词中月的意象论文】相关文章:
解析古代诗歌中蝉的意象12-09
关于分析古代诗歌中的意象的方法12-09
古代战争诗歌意象解析12-09
古代中秋诗词《月赋》赏析12-09
经典诗词意象分类12-09
3首中秋咏月的古代诗词12-09
古代的经典诗词11-30
古代的诗词11-05
古代诗词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