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秋思诗词赏析

时间:2022-12-07 20:33:28 诗词赏析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渔家傲秋思诗词赏析

  渔家傲·秋思原文

渔家傲秋思诗词赏析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一、作者:

  范仲淹字希文。和包拯同朝,为北宋名臣,政治家,文学家,谥号“文正”,选自《范文正公文集》我们学过他的《岳阳楼记》

  二、写作背景:

  宋康定元年(1040)至庆历三年(1043)间,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副使兼延州知州。据史载,在他镇守西北边疆期间,既号令严明又爱抚士兵,并招徕诸将推心接纳,深为西夏所惮服,称他“腹中有数万甲兵”。这首题为“秋思”的《渔家傲》就是他身处军中的感怀之作。

  三、重点词语

  异:与江南一带风景不同

  无留意:不留恋

  边声:边境特有的风声,乐声和马嘶声等。

  角:军中的号角。

  千嶂:崇山峻岭。

  长烟:荒漠上的烟。

  羌管:羌笛。这里指羌笛鸣奏的声音

  勒:刻

  计:考虑 谋划

  四、译文

  边境上秋天一来风景全异,向衡阳飞去的雁群毫无留恋的情意。

  从四面八方传来的边地悲声随着号角响起。重重叠叠的山峰里,长烟直上落日斜照孤城紧闭。

  喝一杯陈酒怀念家乡远隔万里,可是燕然还未刻上平胡的功绩,回归无法预计。

  羌人的笛声悠扬,寒霜撒满大地。

  征人不能入寐,将军头发花白,战士洒下眼泪。

  五、主旨

  作者通过对西北边地秋天景物的描写,表现戍守将士的艰苦生活,抒发了他们渴望杀敌报国的英雄情怀,表达了对故乡对亲人的思念及作者壮志难酬的感慨和忧国的情怀。

  六、段意

  上阕:着重写塞外落日孤城寥廓荒僻、萧瑟悲凉秋景,而景中有情;

  下阙:写塞外将士艰苦的生活抒写乡思,着重抒情,而情中有景

  七、赏析

  1.塞下秋来风景异”,

  “塞下”点明了延州的所在区域。“秋来”,点明了季节。“风景异”,概括地写出了延州秋季和内地大不相同的风光。“异”字概括南北季节变换之不同,这中间含有惊异之意。

  2.“衡阳雁去无留意”。雁是候鸟,每逢秋季,北方的雁即飞向南方避寒。 “无留意”是说这里的雁到了秋季即向南展翅奋飞,毫无留恋之意,渲染了此地秋天寒风萧瑟,满目荒凉的画面。反衬出边地的荒凉,为下阕写思乡作铺垫。

  3.“四面边声连角起”。边声随着军中的号角声而起,形成了浓厚的悲凉气氛,为下片的抒情蓄势。

  4.“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长烟落日”,写出了塞外的壮阔风光。“孤城闭”三字,展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幅充满肃杀之气的战地风光画面,表现出了守边军人警觉之高,戒备之严,战事之紧,让人更觉苍凉。整句诗写出了边塞壮阔苍茫的景象,雄浑悲凉的境界,为下阕的抒情奠定了基础。

  5.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运用典故表达了将士渴望杀敌报国但壮志未酬情怀和思乡思家的情感。

  6. “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夜景,深夜里传来了抑扬的羌笛声,大地上铺满了秋霜,羌笛与秋霜衬托了将士的劳苦与不尽的乡愁给人以凄清、悲凉之感。

  7.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自己彻夜未眠,直抒胸臆抒写将士生活的劳苦和作者壮志难酬的感慨,忧国的情怀。

  八、写法

  1. 直抒胸臆和借景抒情相结合,抒发的是作者壮志难酬的感慨和忧国的情怀。

  2. 以悲景苍莽的意境体现出崇高的壮美感,风格苍凉悲壮,开宋代苏辛豪放词派的先声。

  3. 动静将结合(2.3句动4句静)

  九、《渔家傲》和《秋思》的区别

  两者体裁有别,《渔家傲》为宋词,《天净沙》为元代散曲小令。

  2、两诗均着眼于“秋”抒发其思,但各有自己的主旨。

  《渔》描写的是塞外军旅的思乡感怀,抒发出边关将士壮志难酬和思乡忧国的情怀。;

  《天》则将着眼于天涯游子的内心彷徨无助的客子之悲,以景写情,以情抒思。

【渔家傲秋思诗词赏析】相关文章:

诗词赏析:渔家傲05-07

《渔家傲》的诗词赏析05-12

《渔家傲》诗词赏析05-12

天净沙秋思的诗词赏析04-25

朱服的渔家傲诗词赏析05-04

诗词赏析渔家傲题目及答案05-04

天净沙秋思古诗词赏析04-15

渔家傲·小雨纤纤风细细诗词赏析05-04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的诗词赏析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