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祖国和家庭的诗句

时间:2022-12-07 09:01:48 诗句大全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热爱祖国和家庭的诗句

  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下面为大家收集了更多的热爱祖国和家庭的诗句,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热爱祖国和家庭的诗句

  从 军 行 (选一)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出 塞 (选一)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少 年 行 (选一)

  唐·王 维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

  唐·岑 参

  火山五月行人少,看君马去疾如鸟,都护行营太白西,角声一动胡天晓。

  和张仆射塞下曲

  唐·卢 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少 年 行 (选一)

  唐·令狐楚

  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成阳,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

  夏 日 绝 句

  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牡 丹

  宋·陈与义

  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青墩溪畔龙钟客,独立东风看牡丹。

  示 儿

  宋·陆 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州 桥

  宋·范成大

  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忍泪失声询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

  初入淮河 (选一)

  宋·杨万里

  船离洪泽岸头沙,人到淮河意不佳。何必桑干方是远,中流以北即天涯。

  附:杨万里初入淮河 (选一)赏析

  《初入淮河四绝句》是宋孝宗淳熙十六年杨万里受派前往迎接金国来使北行途中所作。诗题中的淮河,是宋高宗时期“绍兴和议”所规定的宋金分界线,淮河以北的广大中原地区被全部割让给金国。诗人经淮河北上,自然会对这种“长淮咫尺分南北”的分裂局面产生感触:慨叹半壁沦陷、半壁偏安的惨淡时局,萦怀北方沦陷区的广大人民,怨恨南宋统治者的卖国求安,感触是丰富而深沉的。

  这里分析的第一首就以比较含蓄的方式表现了这些内容。“船离洪泽岸头沙,人到淮河意不佳。”诗人离开洪泽湖之沙岸一进入淮河,胸怀就烦乱、骚动,这是因为昔日国中流水今日已为边境界线。这两句写出了南宋人面对长淮时心理上独特的变化。“何必桑干方是远,中流以北即天涯。”这里紧接着“意不佳”三字,写自己内心深沉的感慨。这种感慨是针对前朝和北宋中原尚未沦陷的情况下人们的边境概念而发出的。

  唐代诗人陶雍《渡桑干水》一诗有“南客岂曾谙塞北,年年唯见雁飞回”之句,表示过了桑干河才是中国的“塞北”的意思。在北宋,苏辙元祐五年在出使契丹回国离开辽境时所写的《渡桑干》一诗中仍曾这样写道:“胡人送客不忍去,久安和好依中原。年年相送桑干上,欲话白沟一惆怅。”正因为前人有过那样的边境观念,所以现在作者说“何必”,表面看来似乎是不满于前人的看法,其实诗人正是通过这种不满的语气在今不如昔的对比中表达对江山半壁的哀惋和对朝廷偏安的怨恨,这是一种委婉的表达方式。诗人说桑干用“远”字,称准河却用“天涯”,一方面强调了淮河的边界意念、一方面渲染了淮河的遥远。

  这种渲染可以使我们从中进一步感受到作者对南宋王朝心理上弃北逃南、政策上妥协投降,视国土沦陷于不顾,置中原人民于不救的哀怨和不满。与杨万里此诗相同的意思每每见于南宋其他文人的作品中,如陆游《醉歌》:“穷边指淮淝,异域视京洛。”与陆游这两句相比,杨万里诗的后两句语言更含蓄,感慨意味更浓厚。

【热爱祖国和家庭的诗句】相关文章:

热爱祖国的诗句04-30

表达热爱祖国的诗句04-30

抒写热爱祖国的诗句05-02

描写热爱祖国的诗句大全04-30

热爱祖国的诗句有哪些04-30

关于热爱祖国的诗句古诗05-04

关于热爱祖国的诗句大全04-23

抒发热爱祖国的诗句05-02

描写热爱祖国的诗句合集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