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鉴赏

时间:2022-11-21 08:54:24 诗词鉴赏 我要投稿

古诗词鉴赏15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古诗都不陌生吧,古诗具有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的特点。古诗的类型多样,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古诗词鉴赏,欢迎大家分享。

古诗词鉴赏15篇

古诗词鉴赏1

  春梦·赏析·岑参

  洞房昨夜 春风起,遥忆美人湘江水。

  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

  “洞房昨夜 春风起,遥忆美人湘江水”,这两句写梦前的思念。在深邃的房中,昨夜吹进了春风,可见,春天已经悄然来到。春回大地、春暖花开的美好季节,总是容易引起人们思想的波动,这里独坐洞房中的人就不禁怀念起了远方的美人。“美人”既可以指男人,也可以指女人;既可指容颜姣好的人,也可指品德高尚的人。这首诗没有指明是诗人写自己的梦,还是诗人代他人写梦,所以,“美人”是男是女,无从考证。总之,微风吹拂的春季里,室中人越发思念在湘江边上的美人。

  后两句写室中人将这种思念直接带入了梦中。虽然只睡了片刻功夫,但他在梦中却已经走过了数千里,到达了美女所在的江南之地。“片时”和“数千里”真实地描绘了虚幻恍惚的'梦境,同时,也是以时间之快和速度之快,反映了室中人强烈深切的思念之情。虽然这只是一场梦,但是,最后给人留下了美好的感受。

  这首七绝小诗成功地用梦将强烈的思念感情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语言平实,感情真挚,结构精巧。

古诗词鉴赏2

  古诗原文

  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

  我有所感事,结在深深肠。

  乡远去不得,无日不瞻望。

  肠深解不得,无夕不思量。

  况此残灯夜,独宿在空堂。

  秋天殊未晓,风雨正苍苍。

  不学头陀法,前心安可忘。

  译文翻译

  我有着深深思念的人,却相隔在远远的异乡。

  我有所感怀的事情,深深的刻在心上。

  故乡遥远回不去,我没有一天不遥望它。

  内心痛苦万分却无处化解,日日夜夜未曾停止思念。

  我的前途似乎也迷茫无望,孤独的在空空的屋子里睡觉。

  秋天尚未来临,却已风雨纷纷。

  不曾学过苦行僧的佛法,如何忘记曾经的过往!

  注释解释

  乡:家乡。

  瞻望:往远处或高处看,敬仰并寄以希望。

  夕:日落的时候:夕阳。夕照。朝夕相处。无夕:日日夜夜。

  残灯:不好的事。夜:黑夜,代指前途的黑暗。

  空堂:空屋。

  晓:到来,来临。

  正:此时。苍苍:纷纷。

  头陀:苦行僧。

  安:怎么。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元和六年(公元811年),白居易四十岁。从“独宿在空堂”可以看出,此诗是为一个与作者相爱的女子而写。且学者周相录考证,这个女子就是白居易几度在诗作中提到过的“东邻婵娟子”湘灵。

  诗文赏析

  首句开门见山,写出了所要记叙的事情,强烈的感情色彩也在无需意像的渲染的情况下,立刻展现在读者面前。四句话形式上两两相同,但情感上却是层层深入的,第一句提到了人的思念和远,都是平平的概述,点到为止,并没有提及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如何的思念她。第二句则重点写到了思念,写到思念的程度,也并没有深写。行文至此,全诗的中心已经点明框架,已经明晰,但还只是一幅,如果用画画作比的'话,构图,或者说是工笔前的白描图,线条简洁而有力。第三句对第一句进行了扩充和延伸,乡远远的程度,对故乡,更准确的说是对故乡的生活,故乡的人的思念之深。第四句是对第二句进行了扩充和延伸。一、三句是写实,故乡、人都是客观存在的。二、四句是写虚,回忆中的事和肝肠绞痛的感觉是诗人主观的感情。一实,一虚,把气氛渲染开来,行文至此,白描已经被染,出现了淡淡的色彩,阴阳、冷暖色初步分明。诗人付与“人”一个“隔”,付与“事”一个“结”字。“隔”、“结”都是冰凉凉的字眼,给人一种一对火热的恋人被活生生分扯开来的感觉。诗人用两个冰冷的字形象地写出了自己火热的情感,而火热又败于冰冷,这时引出自己肝肠绞痛的感觉显得自然,又打动了读者。在这里,诗人又用了一个打动人的动词“瞻望”。乡远,瞻望却不可相望见,可是还要望,纵是眼望不见那心也早已回到了那故乡的恋人身畔。

  前四句是对一个长时间一直以来状态的写,从“况此”一句开始,诗人就开始描绘一个夜雨的场景了。作者在描写夜雨场景的时候,却是惜字如金。他只用了两句话二十个字。这两句话不写思,不写念,不写人,不写事,只是用简洁的言语描绘了许多意像,灯、堂、天、风雨。一个况字说明这四句所描写的这些是在前四句的前提上进一步增加的。所以,在情感上也是在前四句的思念上增加的。一个“况”字就替代了千言万语的心理描写。“夜”是时间,在“夜”之前诗人用了一个名词作形容词来形容“夜”,“残灯”。灯从晚上点,点到残,一定已是深夜。诗人夜不能寐,久久的思念着心中的恋人。残灯昏暗的光下,长长的灯芯使光闪烁着,诗人在这情景万分伤心,没有言自然显得寂静,寂静使屋子显得“空”,显得寂寥。“空”不一定是真的缺少家具,而是因为缺少“人”。夜雨同话五更的人“空堂”不一定是堂“空”也写出诗人心中的怅然若失。“秋天”“未晓”“风雨”更是融情于景。“苍苍”二字既是对风雨的描写,又是诗人此时的心境。这两句,不着一字思念,而又字字句句把诗人的思念之情着色,分染过的白描已经基本上上好了颜色。最后一句话,可谓画龙点睛之笔,使用直抒胸意的写法,将全诗推向高潮。想忘,又不能忘,想忘,又不敢忘。诗人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就在这无果的结局中谢幕,无数的思念,向何处倾诉。

  整首诗贯穿着白居易的大、简、妙风格,虽是写爱情,写思念,但不像多数爱情诗一样婉约,它大气、又不失细腻,这不是刻意为之,而是一种情感之至,一种浑然天成。这首诗不是唐代所流行的工整的今体诗,它共有七句话,前四句大量的重复用字,也并不合乎诗歌的习惯。意像的描写被放在了叙事之后,全诗没有比喻、没有用典,也没有大量的兴、比之作,可以说是完全没有格律的羁绊,用最直白的语言,抒发了最真挚的情感。

古诗词鉴赏3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江汉》译文

  我漂泊在江汉一带,思念故土却不能归,在茫茫天地之间,我只是一个迂腐的老儒。

  看着远浮天边的片云和孤悬暗夜的明月,我仿佛与云共远、与月同孤。

  我虽已年老体衰,时日无多,但一展抱负的雄心壮志依然存在;面对飒飒秋风,我觉得病情渐有好转。

  自古以来养老马是因为其智可用,而不是为了取其体力,因此,我虽年老多病,但还是能有所作为的。

  《江汉》注释

  江汉:该诗在湖北江陵公安一带所写,因这里处在长江和汉水之间,所以诗称“江汉”。

  腐儒:本指迂腐而不知变通的读书人,这里是诗人的自称,含有自嘲之意。是说自己虽是满腹经纶的饱学之士,却仍然没有摆脱贫穷的下场;也有自负的意味,指乾坤中,如同自己一样的心忧黎民之人已经不多了。

  “片云”两句:这句为倒装句,应是“共片云在远天,与孤月同长夜”。

  落日:比喻自己已是垂暮之年。

  病欲苏:病都要好了。苏:康复。

  存:留养。老马:诗人自比。典出《韩非子·说林上》中“老马识途”的故事:齐桓公讨伐孤竹后,返回时迷路了,他接受管仲的“老马之智可用”的建议,放老马而随之,果然找到了正确的路。

  《江汉》赏析

  “江汉”句,表现出诗人客滞江汉的窘境。“思归客”三字饱含无限的辛酸,因为诗人思归而不能归,成为天涯沦落人。“乾坤”代指天地。“乾坤”句包含“自鄙而兼自负”这样两层意思,妙在“一腐儒”上冠以“乾坤”二字。“身在草野,心忧社稷,乾坤之内,此腐儒能有几人?”(《杜诗说》)黄生对这句诗的理解,是深得诗人用心的。

  “片云”二句紧扣首句,对仗十分工整。通过眼前自然景物的描写,诗人把他“思归”之情表现得很深沉。他由远浮天边的片云,孤悬明月的永夜,联想到了自己客中情事,仿佛自己就与云、月共远同孤一样。这样就把自己的感情和身外的景物融为一片。诗人表面上是在写片云孤月,实际是在写自己:虽然远在天外,他的一片忠心却像孤月一样的皎洁。昔人认为这两句“情景相融,不能区别”,是很能说明它的特点的。

  “落日”二句直承次句,生动形象地表现出诗人积极用世的精神。《周易》云:“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恰好说明:次句的腐儒,并非纯是诗人对自己的鄙薄。上联明明写了永夜、孤月,本联的落日,就决不是写实景,而是用作比喻。黄生指出:“落日乃借喻暮齿”,是咏怀而非写景。否则一首律诗中,既见孤月,又见落日,是自相矛盾的。他的话很有道理。落日相当于“日薄西山”的意思。“落日”句的本意,就是“暮年心犹壮”。它和曹操“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步出夏门行·龟虽寿》)的诗意,是一致的。就律诗格式说,此联用的是借对法。“落日”与“秋风”相对,但“落日”实际上是比喻“暮年”。“秋风”句是写实。“苏”有康复意。诗人飘流江汉,而对飒飒秋风,不仅没有悲秋之感,反而觉得“病欲苏”。这与李白“我觉秋兴逸,谁云秋兴悲”的思想境界,颇为相似,表现出诗人身处逆境而壮心不已的精神状态。胡应麟《诗薮·内篇》卷四赞扬此诗的二、三联“含阔大于沉深”,是十分精当的。

  “古来”二句,再一次表现了诗人老当益壮的情怀。“老马”用了《韩非子·说林上》“老马识途”的故事:齐桓公伐孤竹返,迷惑失道。他接受管仲“老马之智可用”的建议,放老马而随之,果然“得道”。“老马”是诗人自比,“长途”代指驱驰之力。诗人指出,古人存养老马,不是取它的力,而是用他的智。我虽是一个“腐儒”,但心犹壮,病欲苏,同老马一样,并不是没有一点用处的。诗人在这里显然含有怨愤之意:莫非我真是一个毫无可取的腐儒,连一匹老马都不如么?这是诗人言外之意,是从诗句中自然流露出来的。

  《江汉》赏析二

  首联用自嘲的方式写出诗人滞留江汉的困境。此诗以首句头两字“江汉”为题,正是漂泊流徒的标志。“思归客”是说诗人想回乡而不能回,只得四处漂泊,浪迹天涯。诗人思归而不能归,成为天涯沦落人,其中包含着诗人的无限辛酸。“乾坤”句包含“自鄙而兼自负”这样两层意思,妙在“一腐儒”上冠以“乾坤”二字。

  颔联二句紧扣首句,对仗十分工整。通过对眼前自然景物的描写,诗人把他“思归”之情表现得很深沉。他由远浮天边的片云,孤悬明月的永夜,联想到了自己客中情事,仿佛自己就与云、月共远同孤一样。这样就把自己的感情和身外的景物融为一片。字面上写的是诗人所看到的片云孤月,实际上是用它们暗喻诗人自己。诗人把内在的感情融入外在的景物当中,感慨自己虽然四处飘零,但对国家的忠心却依然像孤月般皎洁。昔人认为这两句“情景相融,不能区别”。

  颈联直承次句,生动形象地表现出诗人积极用世的精神,运用借喻手法写出了诗人虽然身处逆境但依然壮心不已的精神状态。就律诗格式说,此联用的是借对法。“落日”与“秋风”相对。前者是虚写,比喻“暮年”,上联明明写了永夜、孤月,本联的落日,就决不是写实景,而是用作比喻。黄生指出:“落日乃借喻暮齿”,是咏怀而非写景。否则一首律诗中,既见孤月,又见落日,是自相矛盾的。而后者是实写。身处江汉,面对瑟瑟秋风,诗人不仅没有了往日的感伤情怀,反倒产生了“病欲苏”的感觉。这种变化是诗人壮心不已的心态和积极用世的精神的反映。这恰好说明,次句的“腐儒”,并非纯是诗人对自己的鄙薄。这与李白“我觉秋兴逸,谁云秋兴悲”的思想境界,颇为相似,表现出诗人身处逆境而壮心不已的精神状态。

  尾联借用了老马识途的典故,再一次表现了诗人老当益壮的`情怀。“老马”是诗人自比,“长途”代指驱驰之力。诗人指出,古人存养老马,不是取它的力,而是用他的智。诗人虽是一个“腐儒”,但心犹壮,病欲苏,同老马一样,意在表明自己虽然年老多病,但他还有智慧可以用,仍能有所作为。另外,诗句中也自然流露了言外之意:“莫非我真是一个毫无可取的腐儒,连一匹老马都不如么?”表达了怨愤之情。

  全诗使用委婉含蓄的手法,充分表现了诗人老而弥坚、壮心不已的心理状态。诗人虽已五十六岁,北归无望,生计日蹙。尽管如此,却孤忠仍存,壮心犹在。此诗集中地表现了到老不衰、顽强不息的精神,十分感人。

  《江汉》题解

  有人认为此诗作于夔州,有人认为作于江陵,当以后者为是。大历三年(768)正月,杜甫自夔州出峡,秋天,流寓湖北江陵、公安等地,诗即作于此间。诗题作《江汉》,近乎无题,大概漂泊流徙中,已无心拟题。杜甫这时已五十六岁,长期飘零,历尽艰辛,北归无望,生计日困,至老仍如浮云行止无定,心中自然颇多感慨。尽管如此,诗人忠魂仍存,壮心犹在,并未因处境困顿和年老多病而悲观消沉,此诗就集中地表现了这种“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精神。

  《江汉》句解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漂泊江汉,我这思归故乡的天涯游子,在茫茫天地之间,只是一个迂腐的老儒。“江汉”,长江、汉水之间。首联表达出诗人客滞江汉的窘境,有自嘲意。“思归客”是杜甫自谓,因为身在江汉,时刻思归故乡,但思归而不得,饱含天涯沦落的无限辛酸。“乾坤”,即天地。“腐儒”,迂腐的读书人,这里实际是诗人自指不会迎合世俗。如果说前一句还只是强调诗人飘泊在外的思乡之心,后一句则将自己在天地间的渺小孤独感吐露无遗。诗人原来的抱负是要经天纬地的,然而越到人生的最后阶段,他越是痛感自己的渺小无力。其中的痛楚和无奈该有多深!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像飘荡在远天的片云一样远客异乡;与明月一起,孤独地面对漫漫长夜。颔联为工对。“天共远”,承江汉客;“月同孤”,承一腐儒。诗人表面上是在写片云孤月,实际是在写自己。他把自己的感情和身外的景物融为一片,慨叹自己飘泊无依。不过,在明月的皎洁和孤清中,我们又体会到了诗人的孤高自许,他的心,仍然是光明的。“永夜”,长夜。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疏。

  我虽已到暮年,就像日将落西山,但一展抱负的雄心壮志依然存在;面对飒飒秋风,我不仅没有悲秋之感,反而觉得病逐渐好转。颈联为借对,“落日”比喻暮年,而非写实。“秋风”句是写实。诗的意境阔大而深沉,形象地表达出诗人积极用世、身处逆境而壮心不已的精神,“疏”,复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自古以来存养老马是因为其智可用,而不必取其体力,跋涉长途。尾联用老马识途的典故,比喻自己身虽年老多病,但智慧犹可用,还能有所作为。《韩非子·说林上》里讲,春秋时管仲随齐桓公伐孤竹,春往冬返,迷失道路。管仲提议用老马领路,于是找到了归途。“老马”是诗人自比。

  《江汉》评解

  诗人身滞江汉,心有感而作此诗。他用凝炼的笔触,抒发了怀才见弃的不平之气和报国思用的慷慨情怀。前两联写所处之穷,后两联写才犹可用。元代方回《瀛奎律髓》评论这首诗说:“味之久矣,愈老而愈见其工。中四句用‘云天’、‘夜月’、‘落日’、‘秋风’,皆景也,以情贯之。‘共远’、‘同孤’、‘犹壮’、‘欲苏’,八字绝妙,世之能诗者,不复有出其右矣。”确实,诗的中间两联,情景相融,妙合无垠,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故历来为所称道,明代胡应麟《诗薮·内篇》就说,这两联“含阔大于沉深,高(适)、岑(参)瞠乎其后”。

  《江汉》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杜甫五十七岁时所作。大历三年(768)正月,杜甫离开夔州,辗转于湖北江陵、公安等地。此时的杜甫历经磨难,北归已经无望,且生活日益困窘。长期漂泊无定的状况让杜甫感慨万千,于是他写下此诗。

古诗词鉴赏4

  元日

  作者(北宋)王安石

  原文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田家元旦——(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赏析: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

  田家元旦

  作者(唐)孟浩然

  原文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赏析:昨天夜里北斗星的斗柄转向东方,今天早晨一年又开始了。我已经四十岁了,虽然没有官职但仍担心农事。关于欢庆元旦的`古诗:孟浩然田家元旦

  除夜

  【唐】白居易

  病眼少眠非守岁,老心多感又临春。

  火销灯尽天明后,便是平头六十人

  元旦试笔

  作者(明朝)陈献章

  原文

  天上风云庆会时,庙谟争遗草茅知。

  邻墙旋打娱宾酒,稚子齐歌乐岁诗。

  老去又逢新岁月,春来更有好花枝。

  晚风何处江楼笛,吹到东溟月上时。

  赏析:这是陈献章写给东莞学生林光的一封信。陈在信中抄录了自作诗元旦试笔,表达出“主静”的思想。

  岁旦

  作者(宋)宋伯仁

  原文

  居间无贺客,早起只如常。桃版随人换,梅花隔岁香。

  春风回笑语,云气卜丰穰。柏酒何劳劝,心平寿自长。

  赏析:本诗反映诗人知足常乐、悠闲自在的欢度新年情趣。关于元旦的古诗四句:宋伯仁岁旦

  丁卯元日

  作者(清初)钱谦益

  原文

  一樽岁酒拜庭除,稚子牵衣慰屏居。

  奉母犹欣餐有肉,占年更喜梦维鱼。

  钩帘欲连新巢燕,涤砚还疏旧著书。

  旋了比邻鸡黍局,并无尘事到吾庐。

  赏析:钱谦益(1582—1664),字受之,号牧斋,晚号蒙叟,东涧老人。学者称虞山先生。清初诗坛的盟主之一。

  甲午元旦

  作者(清初)孔尚任

  原文

  萧疏自发不盈颠②,守岁围炉竟废眠。

  剪烛催乾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③。

  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抉桃符老兴偏④。

  鼓角梅花添一部⑤,五更欢笑拜新年。

  赏析:点爆竹,换桃符,听乐曲.拜新年。字里行间,跃动着孔尚任一颗赤诚的童心。关于庆祝元旦的古诗:孔尚任甲午元旦

  元有开始之意,“旦”指明天的意思,有辞旧迎新之意。元旦(NewYear)便是一年开始的第一天,也被称为“新历年”“阳历年”。

  语言文字栏目会及时为大家提供关于元旦的对联、元旦的谜语、元旦的成语和元旦的古诗词等内容,请大家及时查看。

  田家元旦

  作者: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注释】

  1.元日:农历正月初一。

  2.斗:指北斗星。回北:指北斗星的斗柄从指向北方转而指向东方。古人认为北斗星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指南,天下皆夏;指西,天下皆秋;指北,天下皆冬。

  3.起:开始。东:北斗星斗柄朝东。

  4.强仕:强仕之年,即四十岁。

  5.无禄:没有官职。禄:官吏的薪俸。尚:还。

  6.桑野:种满桑树的田野。就:靠近。耕父:农人。

  7.荷:扛,担。

  8.占气候:根据自然气候推测一年收成的好坏。

  【译文】

  昨天夜里北斗星的斗柄转向东方,今天早晨一年又开始了。我已经四十岁了,虽然没有官职但仍担心农事。靠近在种满桑树的田野里耕作的农夫,扛着锄头和牧童一起劳作。农家人推测今年的收成,都说这一年是丰收年。

古诗词鉴赏5

  古诗原文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译文翻译

  冬天的夜晚,来了客人,用茶当酒,吩咐小童煮茗,火炉中的火苗开始红了起来了,水在壶里沸腾着,屋子里暖烘烘的。

  月光照射在窗前,与平时并没有什么两样,只是窗前有几枝梅花在月光下幽幽地开着,芳香袭人。这使得今日的月色显得与往日格外地不同了。

  注释解释

  竹炉:指用竹篾做成的套子套着的火炉。

  汤沸:热水沸腾。

  元朝揭傒斯《寒夜》:

  疏星冻霜空,流月湿林薄。

  虚馆人不眠,时闻一叶落。

  当代阿袁(即陈忠远)《寒夜》:

  "大国何人怜,纷纷为小我。寒夜风雨声,广厦万间破。"

  诗文赏析

  善用衬托(或映衬、陪衬):因有梅花的陪衬,窗前月才别有一番韵味,不仅是嗅觉,视觉上也使人大觉不相同。

  巧用暗示(或喻示、双关):“才有梅花”与朋友夜访相呼应,梅花又象征了友谊的高雅芬芳。

  铺有细节(或铺垫、渲染):寒夜客访、主家火红,宾客情重两相顾及,知人情之暖,胜过冬夜之寒。这些使得今夜的月色较先前格外地不同了。

  这首诗因为被《千家诗》选入,所以流传很广,几乎稍读过些古诗的人都能背诵,“寒夜客来茶当酒”,几被当作口头话来运用。常在口头的话,说的时候往往用不着思考,脱口而出,可是细细品味,总是有多层转折,“寒夜客来茶当酒”一句,就可以让人产生很多联想。首先,客人来了,主人不去备酒,这客人必是熟客,是常客,可以“倚杖无时夜敲门”,主人不必专门备酒,也不必因为没有酒而觉得怠慢客人。其次,在寒冷的.夜晚,有兴趣出门访客的,一定不是俗人,他与主人定有共同的语言,共同的雅兴,情谊很深,所以能与主人寒夜煮茗,围炉清谈,不在乎有酒没酒。

  前两句,诗人与客人夜间在火炉前,火炉炭火刚红,壶中热水滚滚,主客以茶代酒,一起喝着芳香的浓茶,向火深谈;而屋外是寒气逼人,屋内是温暖如春,诗人的心情也与屋外的境地迥别。三、四句便换个角度,以写景融入说理。夜深了,明月照在窗前,窗外透进了阵阵寒梅的清香。这两句写主客在窗前交谈得很投机,却有意无意地牵入梅花,于是心里觉得这见惯了的月色也较平常不一样了。诗人写梅,固然有赞叹梅花高洁的意思在内,更多的是在暗赞来客。寻常一样窗前月,来了志同道合的朋友,在月光下啜茗清谈,这气氛可就与平常大不一样了。

  诗看似随笔挥洒,但很形象地反映了诗人喜悦的心情,耐人寻味。宋黄昇《玉林清话》对三、四句很赞赏,并指出苏泂《金陵》诗“人家一样垂杨柳,种在宫墙自不同”与杜耒诗意思相同,都意有旁指,可说真正读出了诗外之味。

古诗词鉴赏6

  半减依依学转蓬,班骓无奈恣西东。

  平沙千里经春雪,广陌三条尽日风。

  北斗城高连蠛蠓,甘泉树密蔽青葱。

  汉家旧苑眠应足,岂觉黄金万缕空。

  《柳絮》译文

  像转蓬一样纷飞而起的柳絮,在摇曳、飘荡之间,婀娜、轻柔之态已半减;离别赠柳时,平添一番无可奈何的愁绪,只得任马儿各奔东西。

  花絮漫舞,一片片广袤的沙原宛如盖上了洁白的`春雪;柳絮轻飞,一条条宽阔的街道整日风吹不息。

  北斗城墙,崔巍高耸,唯见蠛蠓蔽天;甘泉宫内,树木茂密,满目青葱一片。

  汉家旧苑的柳树呵,该已睡足,是否发现那万缕千丝的枝条上,金黄的柳花已随风飞尽?

  《柳絮》注释

  转蓬:随风飘转的蓬草。

  班骓:毛色青白相杂的骏马。

  恣:没有拘束。

  蠛蠓(miè měnɡ):古书上指蠓。

  《柳絮》赏析

  此诗首联伊始,紧扣诗题,以设喻形式出之,颇为生动:“半减依依学转蓬,斑骓无奈恣西东。”柳絮轻盈,不由自主,你看它被风吹起,像蓬草飞扬一样,飘摇不定,又宛如野马奔驰,各往西东,令人无可奈何。上句用一“学”字,以拟人手法,借转蓬喻柳絮,突出其摇曳不定,把春与秋联系起来,颇见佳妙。下句用“恣”字,以奔马喻柳絮,表现其狂放不羁,和杜甫“颠狂柳絮”之说相似。这两句通过细致地描绘,新颖地比喻,写出了柳絮的特点,透露出一种淡淡的迷蒙迟暮之意绪。

  颔联承上而生发,仍用比喻,写柳絮飘摇之广阔,“平沙千里经春雪,广陌三条尽日风。”晋代才女谢道韫咏雪,有“莫若柳絮因风起”之名句,而刘筠则反转用之,以春雪喻柳絮,这两句既有想像又有夸张,实中带虚,极尽描写之能事。

  颈联继续深化,从另一角度写之多:“北斗城高连蠛蠓,甘泉树密蔽青葱。”汉代杨雄《甘泉赋》中曾有“浮蠛蠓而蔽天”、“翠玉树之青葱”之句,此联即由此化出,这一联化用成句自然巧妙,含蓄蕴藉,虽属极力夸张,却也合乎常理,显示了作者的艺术功底。

  尾联以典故结束全诗,借物抒情,极有韵致:“汉家旧苑眠应足,岂觉黄金万缕空?”据《三辅旧事》载:“汉宫苑有柳如人形,号曰人柳,一日三眠三起。”唐人李商隐在他的《江之嫣赋》中说:“岂如河畔牛星,隔岁只闻一过;不及苑中人柳,终朝剩得三眠。”(《侯鲭录》所引)。刘筠等西昆体作家,以学李商隐为主,乐用李所推重的典故,这里的一个“空”字,与首联的“转蓬”相呼应,表现了事物多变、时光易逝、而又无可奈何的怅惘之情。

古诗词鉴赏7

  原文:

  拍堤春水蘸垂杨,水流花片香。

  弄花噆柳小鸳鸯,一双随一双。

  帘半卷,露新妆,春衫是柳黄。

  倚阑看处背斜阳,风流暗断肠。

  译文

  拍岸春水蘸着轻柔垂杨,流水中花片飘香。追啄花片争叼柳丝小鸳鸯,它们相亲相爱一双跟随着一双。

  小楼上珠帘半卷,露出佳人的新妆,薄薄的春衫是柳黄。她转身倚靠栏杆背着斜阳,为那风流情事暗自伤心断肠。

  注释

  醉桃源:词牌名,又名“阮郎归”等,双调四十七字,上片四句四平韵,下片五句四平韵。

  蘸:以物浸入水中,这里是形容垂杨轻拂水面。

  噆(zǎn):衔,叼。

  风流:风情,风韵。

  赏析:

  这首词以轻快活泼的笔调,将春天的美景和此景下美人的娇颜、春怨,一一写出。清新自然,朗朗上口。是严仁的又一佳作。

  词的上片所写的境界,是较为常见的,但写得更为有声有色,有情有味,将画境、诗意、音响感融为一体,在美学上达到一个很高的境界。首句“拍堤春水”,让人仿佛感觉到风吹浪起,湖水轻轻地拍打堤岸的声音;而堤上的杨柳倒挂湖面,轻轻拂水,象是有声,然而却非常细微。水中的瓣瓣落花,随波荡漾,种种色彩,阵阵幽香,都刺激着我们的感官。然而词人并未到此为止,又添上一对对鸳鸯。它们在湖上自由自在游戏,一会儿嬉弄花瓣,一会儿又用小嘴去咬下垂的柳梢。这一“噆”字非常准确地表现了鸳鸯动作的迅速与细巧。添上鸳鸯,整个画面就活了,完整了,并且充满了生命的气息和动态美。

  词的下片转入抒情。只见小楼上的珠帘卷处,一位佳人露出淡雅的新妆,在这新妆中最突出的一点是她那件柳黄色的春衫。“春衫是柳黄”,同上片的“垂杨”是一样的颜色,让人感觉人的装束与周围的环境取得了和谐一致。词人接着为读者摄下了这样一幅剪影:她背着斜阳,凭阑凝望。至于她的容颜和表情究竟如何,词人并未从正面予以描画,而仅仅从侧面着笔,写她的情韵;只是最后“风流暗断肠”一句,才用作者的主观评价给她的情绪淡淡地抹上一笔哀愁的色调。这首词前面几句自然轻快,后面一个转折,表现了轻微的哀怨。

  这首词的基调是轻快灵妙的。全词笔致轻灵,意境新颖,读后能给人以精神上的愉悦。另外词的.下片还注意艺术上的藏和露的关系,露出的是人物最富特征的春衫和倚阑的身影,隐藏的是人物的思想感情。这就留下足够的空间,让读者去想象,去回味。而成功的词作,大多如此。

古诗词鉴赏8

  1.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李商隐《代赠二首·其一》

  2.把酒送春春不语。黄昏却下潇潇雨。——朱淑真《蝶恋花·送春》

  3.把酒祝东风,且莫恁、匆匆去。——王安石《伤春怨·雨打江南树》

  4.白马金羁辽海东,罗帷绣被卧春风。——李白《春怨》

  5.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刘长卿《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寻南溪常道士》

  6.报道先生归也,杏花春雨江南。——虞集《风入松·寄柯敬仲》

  7.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元日》

  8.碧水浩浩云茫茫,美人不来空断肠。——李白《早春寄王汉阳》

  9.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白居易《春题湖上》

  10.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贺知章《咏柳/柳枝词》

  11.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张栻《立春偶成》

  12.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李煜《清平乐·别来春半》

  13.不枉东风吹客泪。相思难表,梦魂无据,惟有归来是。——欧阳修《青玉案·一年春事都来几》

  14.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柳枝词》

  15.布谷飞飞劝早耕,舂锄扑扑趁春睛。——姚鼐《山行·布谷飞飞劝早耕》

  16.残雪压枝犹有桔,冻雷惊笋欲抽芽。——欧阳修《戏答元珍》

古诗词鉴赏9

  蜀相

  杜甫〔唐代〕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注释】

  ①丞相祠堂:即诸葛武侯祠,现在成都,晋李雄初建。②锦官城:成都的别名。

  ③柏(bǎi)森森:柏树茂盛繁密的样子。

  ④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hǎo)音:这两句写祠内景物。杜甫极推重诸葛亮,他此来并非为了赏玩美景,“自”“空”二字含情。是说碧草映阶,不过自为春色;黄鹂隔叶,亦不过空作好音,他并无心赏玩、倾听。因为他所景仰的人物已不可得见。空,白白的。

  ⑤三顾频烦天下计:频烦,犹“频繁”,多次。这句意思是刘备为统一天下而三顾茅庐,问计于诸葛亮,这是在赞美在对策中所表现的天才预见。

  ⑥两朝开济:两朝,刘备、刘禅父子两朝。开,开创。济,扶助。指诸葛亮辅助刘备开创帝业,后又辅佐刘禅。

  ⑦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jin):出师,出兵。这两句的意思是诸葛亮出师还没有取得最后的胜利就先去世了,常使后世的英雄泪满衣襟。指诸葛亮多次出师伐魏,未能取胜,至蜀建兴十二年(234)卒于五丈原(今陕西岐山东南)军中。

  《蜀相》杜甫拼音解读

  shǔ xiàng

  dù fǔ 〔táng dài 〕

  chéng xiàng cí táng hé chù xún ?jǐn guān chéng wài bǎi sēn sēn 。

  yìng jiē bì cǎo zì chūn sè ,gé yè huáng lí kōng hǎo yīn 。

  sān gù pín fán tiān xià jì ,liǎng cháo kāi jì lǎo chén xīn 。

  chū shī wèi jié shēn xiān sǐ ,zhǎng shǐ yīng xióng lèi mǎn jīn 。

  相关翻译

  丞相诸葛亮的堂要去哪里寻找呢?就在成都城外面那柏树茂盛繁密的地方。茵茵春草,铺展到石阶之下,映现出一片绿色,春意盎然;几只黄莺,在林叶之间穿行,隔着树叶空自发出婉转清脆的叫声。当年刘备为统一天下而三顾茅庐,问计于诸葛亮,诸葛亮全力辅佐先主开国扶助后主继业,作为辅佐两代君主的老臣,为国呕心沥血,忠心耿耿。可惜出师伐魏还没有取得最后的胜利就先去世了,常使历代英雄对此感慨而涕泪打湿衣襟!

  相关赏析

  【内容解析】

  这是一首凭吊古迹、颂扬诸葛亮的咏史怀古诗。诗题“蜀相”就是指诸葛亮。当时,刘备在四川成都立国称帝,即三国蜀汉。三顾茅庐拜请诸葛亮出山为相,杜甫称其“蜀相”。以此为诗题,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一生的崇高敬意。全诗四联八句,五十六字,脍炙人口,堪称千古绝唱。

  首联“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采用自问自答的方式,从景物起笔,点出丞相祠堂所在地--“锦官城外”那肃穆静谧的柏树成荫的地方。上句“丞相祠堂”直切题意,语意亲切而又饱含崇敬。“何处寻”实属无疑而问,因为众人皆知,但就是这一问之中,却饱含着诗人对诸葛亮无限追慕敬仰之情。下句值得玩味,因为柏树本身是高大长寿的植物,四季常青,这里柏树成荫不仅是祠堂的标志,更是祠堂主人精神的象征,同时,一个地方能让柏树“森森”,更是当地百姓对其爱惜的缘故。不言而喻,诸葛亮生前死后,都是人们心中拥戴敬仰的对象。而作者,此时此刻就站在这里,就亲眼看见百姓心中的英雄忠义之人的祠堂所在,到今天依然如此,不禁使人肃然起敬。

  颔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是特写镜头,紧承上句而来。就在这柏树成荫的地方,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这里的景物色彩鲜明动静相衬,恬淡自然,无限美妙地表现山武侯祠内那春意盎然的景象。"映阶”即映照台阶。祠堂在台阶的高处,瞻仰的人们要拾级而上。“碧草”是写草的碧绿茂密。“好音”是好听的声音。这里指呜叫婉转清脆。草树茂密,乌儿鸣叫,一派生机盎然。作者触景生情,看到自然界的春天来了,想到祖国中兴的春天却非常渺茫,于是“自春色”“空好音”表达了诗人心中的哀愁惆怅之感。“自”“空”互文,一动一静,景中生意,使得此句成为千古名句。

  颈联“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用最凝练的语句高度概括诸葛亮的丰功伟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伟大一生。上句写诸葛亮出山之前,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隆中对策,定下三分天下的政治谋略,并为刘备制定了一整套统一国家之策,足见其济世雄才。下句“两朝开济”是写出山之后,诸葛亮辅助刘备开创蜀汉、匡扶刘禅,颂扬他为国呕心沥血的耿耿忠心。此联将人们带到战乱不已的三国时代,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下,刻画出一位忠君爱国、济世扶危的贤相形象。怀古伤今,在这一历史人物身上,寄托了诗人杜甫自己对国家命运的美好憧憬。

  尾联“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咏叹了诸葛亮病死军中功业未成的历史不幸。“长使英雄泪满襟”所指何人?就是百姓心中的英雄。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悲剧性结局无疑又是一曲生命的赞歌,他以行动实践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誓言,精神境界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使人产生奋发兴起的力量。诸葛亮最伟大、最感人的地方也就在这里。这里也寄托了诗人无限的哀思。

  通读全诗,祠堂主人诸葛亮忠心汉室的一生,正吻合了诗人杜甫忧国忧民的一生,出师未捷而死的悲剧也正是诗人杜甫一生漂泊,不得于志的一生。所以写者悲叹,读者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章法点评】

  1、结构起承转合、层次波澜

  首联写诗人杜甫专程寻访武侯祠,这是“起”。“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采用自问自答的方式从景物起笔,点出丞相祠堂所在地--“锦官城外”那肃穆静谧的柏树成荫的地方。一问一答,无疑而问。饱含着诗情。领联直承上文,写祠堂内的春色,这是“承”。杜甫参谒武侯祠,写碧草和黄鹂,一个绿得满阶满院,一个唱得婉转悠扬,无限美妙地表现出武侯祠内那春意盎然的景象。颈联推开一层,写对诸葛武侯评价,这是“转”。作者暂时离开写景写物,宕开一笔,用最凝练的语句高度概括诸葛亮丰功伟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伟大一生,去着意刻画一位忠君爱国、济世扶危的贤相形象。在这一历史人物身上,寄托和抒发了诗人杜甫对国家命运的美好憧憬。尾联收束全诗,直接揭示主旨,即表达对诸葛武侯的悼念和敬仰,这是“合”。“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更从诸葛亮功业未遂留给后人无限怀念,表达了对诸葛亮的赞美和惋惜之情。全诗结构起承转合,波澜起伏,清晰有序。

  2、写景、抒情、叙事、议论相结合

  这是一首感情极为浓烈的政治抒情诗,诗歌中悼惜英雄、感伤时事的悲痛情绪渗透在每一句每一字之间。前半部分描写景物,写祠堂之景,在描写中隐然流露出同样是忠君爱国者的杜甫对于诸葛亮的迫切仰慕之情。景中含

  情;后半部分纯乎叙事与议论的办法,发表对于凭吊对象的精当评论,从中也自然透发出诗人满腔的激情。首联二句。自为问答。记祠堂之所在,但目的`不是为了交代地理位置,而是为了寄寓感情。故用“何处寻”以显访庙吊古心思的急切。领联二句。写祠庙荒凉之景。“自春色”“空好音”的叹

  息,流露出对诸葛亮的深沉悲痛,以此景中含情的描写,过渡到后半部分作

  者自己站出来对诸葛亮进行评论与哀悼。后四句叙事议论结合,高度概括诸

  葛亮的事迹,能唤起读者对于诸葛亮一生的联想。“三顾”句令人想起三顾茅庐和隆中决策,“两朝”句与“出师”句更令人怀念诸葛亮辅佐先主刘备、后主刘禅两朝,取两川、建蜀汉,白帝托孤、六出祁山和病死五丈原等感人事迹。尾联二句,道出千古失意英雄的同感。这种在叙事中饱含情韵的议论,与一般抽象议论截然不同,是既能寄托作者感情、又能启发读者激情的诗化的议论。全诗短短的八句,有叙事,有写景,有议论,有抒情,笔墨淋漓,感情深挚,充分体现了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

  3、怀古伤今,以古自况,意境深邃

  在文学作品中,怀古往往是为了伤今。杜甫一生不得志。他慨叹自己未能像诸葛亮那样得遇明主,不能像诸葛亮那样去建功立业,吊古抒情,怀古寄志,通过对诸葛亮的赞扬和惋惜,表达自己忧国忧民,盼望为国立功的心情。杜甫写这首诗的时候,安史之乱尚未平定,国家分崩离析,人民流离失所,使诗人忧心如焚。他渴望能有诸葛亮这样的忠臣贤相匡扶社稷,扭转乾坤,重振国威,恢复国家的和平统一。正是这种忧国忧民的思想凝聚成诗人对诸葛亮的敬慕之情。不难看出,在“蜀相”诸葛亮的身上,诗人寄托了自己对国家命运的美好憧憬。颈联“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这是对诸葛武侯的评价。上句看起来是说刘备三顾茅庐,实则从侧面烘托诸葛亮的才智和抱负。这两句暗含的意思是:必先有君王的“三顾频烦”,后才能有老臣的“两朝开济”。杜甫这种观点的背后,流露出一丝委屈和对肃宗的失望。想当初,杜甫舍身弃家,追随肃宗,可谓忠矣。杜甫至凤翔后,于至德二载(757)五月十六日,被肃宗拜为左拾遗。对肃宗感激涕零,立志要庶竭驽钝,尽忠报国。但不久就因为上疏救房琯,深深地惹恼了肃宗。当年闰八月初一日,杜甫便被放还廊州省家。此后便被肃宗逐渐冷淡,可谓报国无门矣。而当时的一些贤才,又有多少机会?所以杜甫来到武侯祠,一则以哭,一则以告。诸葛大名垂宇宙,固然与才高智广有很大关系,但与其他人相比,得遇先主,士能为知己者死,又何其幸也!这首诗借凭吊武侯而抒发渴望重用济世之才的思想感情。前四句凭吊丞相祠堂,从景物描写中感怀现实,透露出诗人忧国忧民之心;后四句咏叹诸葛亮才德,从历史追忆中缅怀先贤,又蕴含着诗人对祖国命运的许多期盼与憧憬。全诗怀古伤今,意境深邃。

  鉴赏:

  这首诗,不仅是一首凭吊古迹、颂扬诸葛亮的咏史诗,而且是一首富有教育意义、感人至深的抒情诗。千百年来,有不少颂扬诸葛亮的诗篇,但最脍炙人口、激动人心的要算这一篇。

  诗的题目叫“蜀相”,“蜀相”就是诸葛亮。东汉末年战乱后,魏、蜀、吴三国鼎立,刘备在四川成都称帝,历史上称为蜀汉,任命诸葛亮为丞相,所以杜甫称诸葛亮为“蜀相”。但诗以“蜀相”为题,却不是单纯的历史纪录,而是寄托了作者对诸葛亮的崇高敬意。

  《蜀相》这首诗是唐肃宗上元元年(760)的春天,杜甫初到成都时访诸葛亮庙时所作。这时的情况,从杜甫个人的处境来看,政治上很不得志,“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已经完全落空,生活上的艰难困苦,更不必说。从当时社会现实来看,“安史之乱”持续了五年还没有平定下来,史思明再次攻陷了东都洛阳,自立为大燕皇帝,唐王朝仍在风雨飘摇之中;人民大量死亡,生产遭到巨大破坏,正如杜甫描写的那样:“六合人烟稀”、“园庐但蒿藜”。尤其严重的是唐肃宗的昏庸,信任宦官,猜忌功臣。在这种情况下,杜甫的心情自然是很苦闷的。所以当他来到诸葛亮庙时,缅怀诸葛亮的为人,特别是他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以及他和刘备君臣二人之间那种诗。这也许就是诗人自己说的“情在强诗篇”吧。 鱼水相得的关系,不禁百感交集,心潮翻滚,以至泪流满襟,因而写下了这首

  很明显,这首诗的主题就是歌颂诸葛亮。杜甫入蜀以后,思想上有一个很突出的变化,那就是他不再“自比稷与契”,而向往于诸葛亮。他写了一系列赞扬诸葛亮的诗,并公然说:“凄其望吕葛,不复梦周孔”。意思就是说,他殷切期望的是吕尚、诸葛亮这类英雄人物,再也不梦想周公和孔子了。这首《蜀相》诗,便正是他“凄其望吕葛”的具体表现。全诗共八句,可分为两段:上四句写丞相祠堂,下四句写丞相本人。但这两段,并不是可以分开的两截。因为在对丞相祠堂的描写中,已暗含丞相其人在内。

  开头两句:“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用自问自答的方式点明丞相祠堂的所在地。丞相祠堂,就是现在的“武侯祠”,在成都城南约二里,现在已经为“南郊公园”。武侯是武乡侯的简称,蜀后主刘禅封诸葛亮为武乡侯。值得注意的,是“何处寻”的“寻”字,它饱含着诗人杜甫对诸葛亮无限追慕的心情。因为心思其人,所以才要寻访其庙。“锦官城”是成都的别称。因织锦业发达,汉朝曾设有锦官来管理,所以后来又把成都称为锦官城有时为了适应诗句的需要,也简称为“锦城”,如杜诗“锦城丝管日纷纷”。"柏森森”三字也值得我们仔细玩味。因为这森森的高大茂密的柏树,不只是识别丞相祠堂的标志,而且是历代人民爱戴诸葛亮的见证。杜甫在夔州时写有一首《古柏行》的诗,专门描写孔明庙前的一棵老柏树。其中有这么两句:“君臣已与时际会,树木犹为人爱惜”。不言而喻,成都的丞相祠堂之所以能出现“柏森森”的景象,同样也是由于“人爱惜”的缘故。联系到古老的《诗经》里那首《甘棠》诗:“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诗意是说,老百姓出于对召伯的爱戴,竟然连他曾经休息过的那棵甘棠树都不忍砍伐,因而长得茂盛。由此,我们也就不难知道:凡是为人民做了好事的人,人民是不会忘记他的。

  三四两句“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空好音”,是进而描写祠堂内的景物。但描写景物的目的,却是为了更深刻地表达对诸葛亮的怀念心情。表面上是写景,骨子里却是抒情。关键在于“自春色”的“自”字,和“空好音”的“空”字。由于自己心目中所景仰的人已经见不到了,所以,尽管映带在台阶两边的碧草并非不悦目,那藏身在森森的柏叶之中的黄莺儿的歌唱,也并非不悦耳,但诗人都无心赏玩。这里的“自”字和“空”字,是互文对举,可以互训。所谓“互训”,也就是说,“自"可解释为“空”“空”也可以解释为"自”。如果把这两个字对调一下,说成是“空春色”“自好音”,也完全可以。对诗的原意,毫无影响。唐人李华《春行寄兴》诗说:“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空啼”,其中自、空二字的用法,和杜诗是相同的。

  对于这两句的写景,过去有不同的理解,如清朝人仇兆鳌在其所著《杜诗详注》里就说是“写祠庙荒凉”的。近人大多数也采取这一说法。我以为这是一种误解。第一,从“碧草春色”“黄鹂好音”的描写中,我们确实看不出有什么“荒凉”的意境,相反,倒是一幅春意盎然的景象。第二,古人常用草色来渲染春色之美,如江淹《别赋》中有“春草碧色,春水绿波”的句子,就是这一类。杜甫这里说的“碧草”,也正是这个意思。碧草就是碧草,不是蔓草、杂草、野草,更不是衰草,不能一看到“草”字,便和“荒凉”联系起来。而且,这样的理解也违背了诗人的创作意图。因为诗人的意图,正是要把祠堂的春景写得十分美好,然后再用“自”、“空”二字将这美好的春景如草色莺声等一齐抹倒,来加倍突出诗人对诸葛亮的敬仰之情。所以,春色越美,鸟音越好,就越有助于表现这种心情。如果理解为“荒凉”,便不能起到这种反衬作用。大好春光,人无不爱,就是杜甫也写过“不是爱花即肯死”的诗句,为什么在这儿他却采取了否定的态度呢?下文回答了这一问题。原来“伤心人别有怀抱”,他一心想念着的是这祠堂的主人--蜀相诸葛亮。这也就由第一段过渡到第二段,由写景过渡到写人。

  五六两句,“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这两句,从大处着眼,言简意赅,高度地概括和评价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和才德。这两句,都是上四下三的句法,应在第四字读断。上句写诸葛亮的才略,得到刘备的器重,刘备曾三次去拜访他。这在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所以诸葛亮在《前出师表》中也有“先帝不以臣卑鄙,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的话。”三顾频烦”就是"频频三顾”。“天下计”,即天下大计,也就是有名的“隆中对”中所说的:东连孙权,北拒曹操,西取刘璋(四川),南抚夷越等恢复国家统一的策略。这一句,虽然写到刘备,但着重点仍在赞扬诸葛亮的雄才大略。因为刘备之所以不厌其烦地三顾草庐,正是由于诸葛亮胸怀天下大计。下句,从品德和事业方面写诸葛亮的忠贞。所谓“两朝开济”,是说诸葛亮先辅佐先主刘备开创帝业、建立蜀汉,后又辅佐后主刘禅巩固帝业,济美守成,真是"功盖三分国”。然而他毫不居功自傲,这就充分表明了他那老臣谋国的一片忠心。

  诸袋亮一生中最感动人的地方,是他的死。诗的最后两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对诸葛亮的死,诗人表示了无限的哀思,对于他未能实现复兴汉室、统一中国的天下大计深表痛惜。蜀后主建兴十二年(234)春,诸葛亮第六次出兵伐魏,与司马懿的军队在陕西渭南对垒,两军相持百余日。诸葛亮多次挑战,并把巾钢妇人之服送给司马懿来激怒他,但司马懿仍780然坚不出战。诸葛亮终因操劳过度,于这年八月,病死在武功五丈原的军营中,死时五十四岁。这就是“出师未捷身先死”的史实。诸葛亮虽然壮志未酬,但是,他所表现的这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崇高精神所给与后人的积极影响,却是无可估量的。这也是诗人杜甫为之感动得泪流满襟的一个没有说穿的原因。“泪满襟”的英雄,当然就是诗人杜甫自己。但他用了“长使”二字,便大大地扩充了感染的范围,不仅把普天之下的,而且把千百年后所有的有志未遂的英雄人物全都包括在内,使他们产生强烈的震动与共鸣,而不能不为之同声一哭。

  历史也正是这样证明着的。这里可以举两个例子:第一个为这两句诗所感动的例子,是唐顺宗时的王叔文。王叔文是当时出现的有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柳宗元和刘禹锡等人参加的进步的政治集团的首领,他力图改革弊政。但因遭到宦臣俱文珍等人的反对而终归失败。《旧唐书·王叔文传》是这样记载的:“叔文但吟杜甫诸葛祠堂诗末句云'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因欷歔泣下。”所谓“欷歔泣下”,也就是“泪满襟”。这是杜甫写作这首诗之后不过三十五年的事情。第二个例子,是北宋末年的爱国将领宗泽,他也曾深受感动。当时,宋王朝的两个皇帝徽宗和钦宗父子二人双双被金人俘掳,宋高宗逃跑了,为了抵抗金兵的南侵,已经七十岁高龄的宗泽,亲自带兵镇守尚未沦陷的当时的国都开封,但终因忧愤而成疾,临死时,他也无限感慑地吟诵了这两句诗并三呼“过河”(意思是渡过黄河,抗击金兵)。此乃杜甫写作《蜀相》这首诗之后的三百六十八年的事情。仅从以上两个历史事例,我们也就可以看到这两句诗的巨大而深远的感染力量。

  在诗歌体裁的运用方面杜甫可以说是写七律的大师。仅流传下来的他一个人就写了一百五十一首七律,超过现存初唐和盛唐诗人所作七律的总和。作为一首七言律诗,它要求结构紧凑,对仗工整,声调和谐,语言精炼等等,所有这些优点,《蜀相》一诗可以说都具备了。

  作者介绍

  杜甫杜甫(712-770),字子美, 自称“少陵野老”。原籍湖北襄阳,后迁居河南巩县。诗人社审言之孙。年轻时应进士举,不第,浸游各地,后客居长安十年。安史之乱中提奔唐肃宗,授左拾遗。后弃官入蜀,定居成都洗花溪草堂。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式重中任参谋,表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严武死后携家出题,漂油江南,病元于途中。其诗以古体、律诗见长,展现了唐代由盛而我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讲史”。是我国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与李白齐名,并称“李杜”,有《杜工邮集》

古诗词鉴赏10

  《江南》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江南》译文

  江南又到了适宜采莲的季节了,莲叶浮出水面,挨挨挤挤,重重叠叠,迎风招展。在茂密如盖的荷叶下面,欢快的鱼儿在不停的嬉戏玩耍。

  一会儿在这儿,一会儿又忽然游到了那儿,说不清究竟是在东边,还是在西边,还是在南边,还是在北边。

  《江南》译文二

  江南水上可以采莲,莲叶层层叠叠繁茂葱翠,鱼儿在莲叶间嬉戏。

  鱼一会在莲叶的东边嬉戏,一会在莲叶的西边嬉戏,一会在莲叶的的南边嬉戏,一会又在莲叶的北边嬉戏。

  《江南》注释

  汉乐府:原是汉初采诗制乐的官署,后来又专指汉代的乐府诗。汉惠帝时,有乐府令一官,可能当时已设有乐府。武帝时乐府规模扩大,成为一个专设的官署,掌管郊祀、巡行、朝会、宴飨时的音乐,兼管采集民间歌谣,以供统治者观风察俗,了解民情厚薄。这些采集来的歌谣和其他经乐府配曲入乐的诗歌即被后人称为乐府诗。

  田田:荷叶茂盛的样子。

  可:在这里有“适宜” 、“正好”的意思。

  《江南》赏析

  这是一首采莲歌,反映了采莲时的光景和采莲人欢乐的心情。在汉乐府民歌中具有独特的风味。

  民歌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回旋反复的音调,优美隽永的意境,清新明快的格调,勾勒了一幅明丽美妙的图画。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荷叶,莲叶下自由自在、欢快戏耍的鱼儿,还有那水上划破荷塘的小船上采莲的壮男俊女的欢声笑语,悦耳的歌喉,多么秀丽的江南风光!多么宁静而又生动的场景!从文化学的角度,我们又会发现这是一首情歌,它隐含着青年男女相互嬉戏,追逐爱情的意思。你看那些鱼儿,在莲叶之间游来躲去,叫人怎能不想起北方的“大姑娘走进青纱帐”?

  读完此诗,仿佛一股夏日的清新迎面扑来,想着就令人觉得清爽。还不止于此,我们感受着诗人那种安宁恬静的情怀的同时,自己的心情也随着变得轻松起来。

  诗中没有一字是写人的,但是我们又仿佛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感受到了一股勃勃生机的青春与活力,领略到了采莲人内心的欢乐和青年男女之间的欢愉和甜蜜。这就是这首民歌不朽的魅力所在。

  《江南》赏析二

  这首采莲曲通过对莲叶和鱼儿的描绘,将它们的欢乐之情充分透露了出来。诗的前三句是主体,后四句只是敷演第三句“鱼戏莲叶间”,起到渲染、烘托的作用。

  主体部分的三句,描绘江南采莲风光,实际着重于表现采莲人的快乐。开头“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首先把读者引入一个碧叶鲜丽、小舟穿行的画面。“何田田”流露出感叹、赞美的语气,本身是带有情绪的。虽然没有写人,人已在其中。如此良辰美景,旖旎风光,采莲的人们自然免不了一场嬉闹。何况,采莲的活儿,习惯上总是由年轻的女孩子干的,她们平日拘束得紧,如今似鸟出笼,更兼结伴成群,欣喜活泼,自是如水荡漾。然而诗在这里逗了一逗,却不再写下去,转笔落到“鱼戏莲叶间”。开头两句之后,本该有人的“戏”,作者却将它转嫁为鱼的“戏”。这就是移情的表现。但虽是写鱼,“戏”的情绪却是从上二句流贯而来的。采莲人的情趣自在其中。不过,这里也并不是比喻、象征的手法,“鱼戏”也是实景,是一个完整画面中的一部分。采莲人本是快乐的,看到成群的鱼儿倏忽往来,潜沉浮跃,似乎自己也同鱼一样,轻松活泼,自由自在,无挂无碍。

  至此,诗意本已完足。后四句只是将“鱼戏莲叶间”逐一铺展为鱼戏莲叶之东、西、南、北。然而缺此四句,全诗即索然无味。因为诗的功效,主要在于给读者以美的感动。而“鱼戏莲叶间”一句,叙述的意味重于描写,又是孤零零一句,实在无法造成足以感动读者的浓郁气氛,必待于后四句的铺排渲染。这四句诗稚拙而又神奇。第一,它就这么简简单单地东、西、南、北一路写下来,却让读者好像眼见到一群鱼儿倏忽往来、轻灵活泼的样子。第二,这种简单的重复,造成了明快的节奏感。因此诗的形象、情绪,不仅通过语言的意义作用呈现出来,而且在语言的节奏中流泻出来。第三,一个简单而完整的旋律,经过歌唱、诵咏,会在人的感觉中形成自我重复,长久地萦回不息。所以,有了这四句,鱼群,也是采莲人的活泼轻快,才表现得淋漓尽致。

  当诗人把采莲人的快乐转化为“鱼乐”的时候,这种快乐就脱离了具体的背景和原因,成为一种单纯的、空灵的情绪,达到浑然忘我的境界。作品本身并没有正面描写过一个人物,但从字里行间以及描绘的特定环境,都能引发读者的联想,也可窥见歌者的`心态。这种含而不露的艺术手法,非常耐人寻味。

  《江南》鉴赏

  这是一首汉代乐府民歌中的采莲歌,全诗没有一字一句直接描写采莲人采莲时的愉快心情,而是通过对莲叶和鱼儿的描绘,将它们的欢乐之情充分透露了出来,仿佛亲耳听到和亲眼看见许多采莲男女的歌声和笑语声融成一片,许多小伙子和采莲姑娘们还在调情求爱。

  头两句是写采莲的人们望着露出水面的又大又圆的荷叶,心里无限喜悦,因而禁不住发出热烈的赞美。“可”这里有适宜、正好的意思。“江南可采莲”是说江南到处都生长着莲,真是采莲的好地方。“田田”是形容莲叶圆润鲜碧的样子,一说是形容莲叶饱满劲秀、挺立水面。“何田田”就是“何其田田”,是极度赞美的语气。这里只写叶,我们却可以联想到花。莲的花期为夏历五至七月,每朵花可开二至三天,每日清晨开放,下午三、四点又逐渐闭合,翌晨再度开放,花开过二十天,可采收莲蓬生食,果实(莲子)的成熟期在七、八月间。清人张玉榖说:“不说花,偏说叶;叶尚可爱,花不待言矣。”(《古诗赏析》)莲叶茂密,莲花繁盛,不仅景色无比秀丽,还表明莲子必然丰收,采莲人自然心里非常高兴。

  人们在采摘水上的莲蓬的时候,必然会看到水中的情景。“鱼戏莲叶间”写鱼在莲叶中间游来游去,宛如在游戏一般。“戏”字写鱼在水中的迅捷欢乐神态,非常形象。这里既在写鱼,也有以鱼比人意,采莲人划着小船在莲叶间穿行,互相追逐嬉戏,宛如鱼儿在水中游动,其划船动作之娴熟,船行之轻快,采莲人身姿之轻盈,心情之欢快,自然浮现在我们眼前。

  这首歌辞只有七句,明白如话,而后四句又基本上是第三句的重复,它的妙处究主要在于运用民歌中常用的比兴、双关手法,把男女之间调情求爱的欢乐之情写得极其委婉、含蓄,耐人寻味,而无轻佻、庸俗之弊。全诗一气呵成,但在结构上又可分为两个部分:前三句揭示题旨;后四句进一步展示采莲时的欢乐情景和广阔场面。而诗中第三句又在全诗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使上下相连,不着痕迹。诗的意境清新、开朗,寓情于景,景中寓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感到美景如画,心旷神怡,呈现出一派生意盎然的景象。

  这首诗在乐府分类中属《相和歌辞》,“相和歌”本是两人唱和,或一个唱、众人和的歌曲,故“鱼戏莲叶东”四句,可能为和声。故此诗的前两句可能为男歌者领唱;第三句为众男女合唱;后四句当是男女的分组和唱。如此,则采莲时的情景,更加活泼有趣,因而也更能领会到此歌表现手法的高妙。

  诗中“东”、“西”、“南”、“北”并列,极易流于呆板,但此歌如此铺排,却显得文情恣肆,极为生动,从而充分体现了歌曲反复咏唱,余味无穷之妙。

古诗词鉴赏11

  [唐]韦应物

  贵贱虽异等,出门皆有营。独无外物牵,遂此幽居情。

  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青山忽已曙,鸟雀绕舍鸣。

  时与道人偶,或随樵者行。自当安蹇劣,谁谓薄世荣。

  注释:

  【1】幽居:隐居,不出仕。

  【2】异等:不同等级。《韩非子·八经》:“礼施异等,后姬不疑。”

  【3】营:谋求。

  【4】外物:身外之物。多指利欲功名之类。

  【5】遂:称心,如愿。

  【6】曙:天刚亮的时候。

  【7】偶:相对。

  【8】自当:自然应当。

  【9】蹇(jiǎn)劣:笨拙愚劣的意思。蹇:跛,行动迟缓。劣:一作“拙”。

  【10】薄世荣:鄙薄世人对富贵荣华的追求。世荣:世俗的荣华富贵。

  作品赏析:

  韦应物的山水诗“高雅闲淡,自成一家之体”(白居易《与元九书》),形式多用五古。《幽居》就是比较有名的一首。

  诗人从十五岁到五十四岁,在官场上度过了四十年左右的时光,其中只有两次短暂的闲居。《幽居》这首诗大约就写于他辞官闲居的时候。全篇描写了一个悠闲宁静的境界,反映了诗人幽居独处、知足保和的心情。在思想内容上虽没有多少积极意义,但其中有佳句为世人称道,因而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

  “贵贱虽异等,出门皆有营”,开头二句是写诗人对世路人情的看法,意思是说世人无论贵贱高低,总要为生活而出门奔走营谋,尽管身分不同,目的不一,而奔走营生都是一样的。这两句,虽平平写来,多少透露出一点感慨,透露出他对人生道路坎坷不平,人人都要为生存而到处奔走的厌倦之情,但诗人并不是要抒发这种感慨,也不是要描写人生道路的艰难,而是用世人“皆有营”作背景,反衬自己此时幽居的清闲,也就是举世辛劳而我独闲了。

  所以“独无外物牵,遂此幽居情”,便是以上二句作反衬而来,表现了诗人悠然自得的心情。由于对官场现实的不满,他曾经说过:“日夕思自退,出门望故山。君心倘如此,携手相与还”(《高陵书情寄三原卢少府》),表示了归隐的愿望。如今,他能够辞官归来,实现了无事一身轻的愿望,自然是满怀欣喜。

  吴乔在《围炉诗话》中说:“景物无自生,惟情所化。情哀则景哀,情乐则景乐。”韦应物此时的心情是愉快的、安闲的,因而在他笔下所描绘出的景物也自然著上轻松愉快、明丽新鲜的色彩。下边六句是以愉悦的笔调对幽居生活作具体描写。

  “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青山忽已曙,鸟雀绕舍鸣。”这四句全用白描手法。“微雨”两句,是人们赞赏的佳句。这里说“微雨”,是对早春细雨的准确描绘;“夜来过”,着一“过”字,便写出了诗人的感受。显然他并没有看到这夜来的春雨,只是从感觉上得来,因而与下句的“不知”关合,写的.是感觉和联想。这两句看来描写的是景而实际是写情,写诗人对夜来细微春雨的喜爱和对春草在微雨滋润下成长的欣慰。这里有一派生机盎然的春天气息,也有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愉快情趣。比之谢灵运的“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登池上楼》),要更含蓄、蕴藉,更丰富新鲜,饶有生意。“青山忽已曙,鸟雀绕舍鸣”,是上文情景的延伸与烘托。这里不独景色秾鲜,也有诗人幽居的宁静和心情的喜悦。真是有声有色,清新酣畅。

  这四句是诗人对自己幽居生活的一个片断的描绘,他只截取了早春清晨一个短暂时刻的山中景物和自己的感受,然后加以轻轻点染,便在读者面前呈现出一幅生动的图画,同时诗人幽居的喜悦、知足保和的情趣也在这画面中透露出来。

  接下去,“时与道人偶,或随樵者行。”“时与”、“或随”,说明有时与道士相邂逅,有时同樵夫相过从,这些事都不是经常的,也就是说,诗人幽居山林,很少与人交游。这样,他的清幽淡漠、平静悠闲则是可想而知了。

  韦应物实现了脱离官场,幽居山林,享受可爱的清流、茂树、云物的愿望,他感到心安理得,因而“自当安蹇劣,谁谓薄世荣”。“蹇劣”,笨拙愚劣的意思;“薄世荣”,鄙薄世人对富贵荣华的追求。这里用了《魏志·王粲传》的典故。《王粲传》中说到徐干,引了裴松之注说:徐干“轻官忽禄,不耽世荣”。韦应物所说的与徐干有所不同,韦应物这二句的意思是:我本就是笨拙愚

  劣的人,过这种幽居生活自当心安理得,怎么能说我是那种鄙薄世上荣华富贵的高雅之士呢!对这两句,我们不能单纯理解为是诗人的解嘲,因为诗人并不是完全看破红尘而去归隐,他只是对官场的昏暗有所厌倦,想求得解脱,因而辞官幽居。一旦有机遇,他还是要进入仕途的。所以诗人只说自己的愚拙,不说自己的清高,把自己同真隐士区别开来。这既表示了他对幽居独处、独善其身的满足,又表示了对别人的追求并不鄙弃。

  韦应物的诗受陶渊明、谢灵运、王维、孟浩然等前辈诗人的影响很大,前人说:“应物五言古体源出于陶,而化于三谢,故真而不朴,华而不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又说:“一寄穗秾鲜于简淡之中,渊明以来,盖一人而已”(宋濂《宋文宪公集》卷三十七)。这些评价并不十分恰当,但是可以说明韦诗的艺术价值和艺术风格的。

古诗词鉴赏12

  《文王》是《诗经》里面《大雅》中的一首古诗。这首诗是《大雅》的首篇,歌颂周王朝的奠基者文王姬昌。下面给大家整理了相关资料,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这是一首具有史性质的颂诗,当是周王朝贵族为歌颂自己祖先的功德、为宣扬自己王朝的开国历史而作。它与《大雅》中的《生民》、《公刘》、《緜》、《皇矣》、《文王》诸篇相联缀,俨然形成一组开国史诗。从始祖后稷诞生、经营农业,公刘迁豳,太王(古公亶父)迁岐,王季继续发展,文王伐密、伐崇,直到武王克商灭纣,可以说是把每个重大的历史事件都写到了,所以研究者多把它们看作一组周国史诗,只是《诗经》的编者没有把它们按世次编辑在一起,而打乱次序分编在各处。此篇先写王季受天命、娶太任、生文王,再写文王娶太姒、生武王,最后写到武王在姜太公辅佐下一举灭殷的史实,是上述一组开国史诗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可算是这组史诗的最后一篇。《毛诗序》说:《大明》,文王有明德,故天复命武王也。意思当然是对的,但说得抽象了些。朱熹《诗集传》说:此亦周公戒成王之诗。说它和《文王》那篇一样,追述文王之德,明周家所以受命而代商者,皆由于此,以戒成王。这又太拘泥了。其实很难看出是周公所作,也很难看出有警戒成王的意思。总观这组六篇诗文,不过是周王朝统治者为歌颂祖先功德,追述开国历史的显赫罢了。

  全诗八章。历代各家的分章稍有不同,这里是根据诗意确立的。第一、二、四、七章章六句,第三、五、六、八章章八句。排列起来,颇有参差错落之美。

  首章先从赞叹皇天伟大、天命难测说起,以引出殷命将亡、周命将兴,是全诗的总纲。次章即歌颂王季娶了太任,推行德政。三章写文王降生,承受天命,因而以受方国。四章又说文王天作之合,得配佳偶。五章即写他于渭水之滨迎娶殷商帝乙之妹。六章说文王又娶太姒,生下武王。武王受天命而燮伐大商,与首章遥相照应。七章写武王伐纣的牧野之战,敌军虽盛,而武王斗志更坚。最后一章写牧野之战的盛大,武王在姜尚辅佐之下一举灭殷。全诗时序井然,层次清楚,俨然是王季、文王、武王三代的发展史。

  诗篇以天命所佑为中心思想,以王季、文王、武王三代相继为基本线索,集中突现了周部族这三代祖先的盛德。其中,武王灭商,是此诗最集中、最突出要表现的重大历史事件,写王季、太任、文王、太姒,不过是说明周家奕世积功累仁,天命所佑,所以武王才克商代殷而立天下。所以,诗人著笔,历述婚媾,皆天作之合,圣德相配。武王克商,也是上应天命、中承祖德、下合四方的。因此,尽管诗意变幻不已,其中心意旨是非常清楚的。全诗虽然笼罩着祀神的宗教气氛和君权神授的神学色彩,其内在的历史真实性一面,还是有认识价值的。

  这是一首叙事诗,但它并不平铺直叙地叙事。其中,既有情势的烘托,也有景象的渲染。文王两次迎亲的描述,生动具体;牧野之战的描绘,更显得有声有色。牧野洋洋,檀车煌煌,驷騵彭彭一连三个排比句子,真可谓把战争的威严、紧迫的气势给和盘托出了。殷商之旅,其会如林,虽然写出了敌军之盛,但相比之下,武王的三句誓师,更显得坚强和有力。维师尚父,时维鹰扬,虽然仅仅描写了一句,也似乎让人看到了姜太公的雄武英姿。至于它有详有略、前呼后应的表现手法,更使诗篇避免了平铺、呆板和单调,给人以跌宕起伏、气势恢宏而重点突出的感觉。这些,在艺术上都是可取的。诗中的小心翼翼、天作之合等句也早已成为著名的成语,在现代汉语中仍有很强的活力。

  诗经文王的原文及译文

  文王

  文王在上,于昭于天。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有周不显,帝命不时。文王陟降,在帝左右。

  亹亹文王,令闻不已。陈锡哉周,侯文王孙子。文王孙子,本支百世,凡周之士,不显亦世。

  世之不显,厥犹翼翼。思皇多士,生此王国。王国克生,维周之桢;济济多士,文王以宁。

  穆穆文王,于缉熙敬止。假哉天命。有商孙子。商之孙子,其丽不亿。上帝既命,侯于周服。

  侯服于周,天命靡常。殷士肤敏。裸将于京。厥作裸将,常服黼冔。王之荩臣。无念尔祖。

  无念尔祖,聿修厥德。永言配命,自求多福。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宜鉴于殷,骏命不易!

  命之不易,无遏尔躬。宣昭义问,有虞殷自天。上天之载,无声无臭。仪刑文王,万邦作孚。

  译文

  文王神灵升上天,在天上光明显耀。周虽是古老的邦国,承受天命建立新王朝。这周朝光辉荣耀,上帝的意旨完全遵照。文王神灵升降天庭,在上帝身边多么崇高。

  勤勉进取的文王,美名永远传扬人间。上帝厚赐他兴起周邦,也赏赐子孙宏福无边。文王的子孙后裔,世世代代繁衍绵延。凡周朝继承爵禄的卿士,累世都光荣尊显。

  累世都光荣尊显,深谋远虑恭谨辛勤。贤良优秀的众多人才,在这个王国降生。王国得以成长发展,他们是周朝栋梁之臣。众多人才济济一堂,文王可以放心安宁。

  文王的风度庄重而恭敬,行事光明正大又谨慎。伟大的天命所决定,商的子孙成了周的属臣。商的那些子孙后代,人数众多算不清。上帝既已降下意旨,就臣服周朝顺应天命。

  商的子孙臣服周朝,可见天命无常会改变。归顺的殷贵族服役勤敏,在京师祭飨作陪伴。他们在祼礼上服役,身穿祭服头戴殷冕。为王献身的忠臣,要感念你的祖先。

  感念你祖先的.意旨,修养自身的德行。长久地顺应天命,才能求得多种福分。商没有失去民心时,也能与天意相称。应该以殷为戒鉴,天命不是不会变更。

  天命不是不会改变,你自身不要自绝于天。传布显扬美好的名声,依据天意审慎恭虔。上天行事总是这样,没声音没气味可辨。效法文王的好榜样,天下万国信服永远。

  诗经文王的注释

  (1)文王:姬姓,名昌,周王朝的缔造者。

  (2)於(wū):叹词,犹呜、啊。昭:光明显耀。

  (3)旧邦:邦,犹国。周在氏族社会本是姬姓部落,后与姜姓联合为部落联盟,在西北发展。周立国从尧舜时代的后稷算起。

  (4)命:天命,即天帝的意旨。古时奴隶制和封建制国家的君主宣扬自身承受天命来统治天下。周本来是西北一个小国,曾臣服于商王朝,文王使周发展强大,独立称王.奠定灭商的基础,遗命其子姬发:武王)伐商,建立新兴的王朝。

  (5)有周:这周王朝。有,指示性冠词。不(pī):同丕,大。

  (6)时:是。

  (7)陟降:上行曰陟,下行曰降。

  (8)左右:犹言身旁。

  (9)亹(wěi)亹:勤勉不倦貌。

  (10)令闻:美好的名声。不已:无尽。

  (11)陈锡:陈,犹重、屡;锡,赏赐。哉:载的假借,初、始。

  (12)侯:乃。孙子:子孙。

  (13)本支:以树木的本枝比喻子孙蕃衍。

  (14)士:这里指统治周朝享受世禄的公侯卿士百官。

  (15)亦世:犹奕世,即累世。

  (16)厥:其。犹:同猷,谋划。翼翼:恭谨勤勉貌。

  (17)思:语首助词。皇:美、盛。

  (18)克:能。

  (19)桢(zhēn):支柱、骨干。王宗石《诗经分类诠释》据《校勘记》谓桢字唐石经初刻桢,后改为祯,祯,吉祥福庆之意。此说亦通。

  (20)济济:有盛多、整齐美好、庄敬诸义。

  (21)穆穆:庄重恭敬貌。

  (22)缉熙:光明。敬止:敬之,严肃谨慎。止犹之。

  (23)假:大。

  (24)有:得有。

  (25)其丽不亿:其数极多。丽,数;不,语助词;亿,周制十万为亿,这里只是概数,极言其多。

  (26)周服:服周。

  (27)靡常:无常。

  (28)殷士肤敏:殷士,归降的殷商贵族。肤,繁体作肤,《说文》曰:肤,籀文胪。有陈礼时陈序礼器之意。肤敏,即勤敏地陈序礼器。

  (29)祼(gun):古代一种祭礼,在神主前面铺白茅,把酒浇茅上,像神在饮酒。将:行。

  (30)常服:祭事规定的服装。黼(fǔ):古代有白黑相间花纹的衣服。冔(xǔ):殷冕。

  (31)荩臣:忠臣。

  (32)无:语助词,无义。

  (33)聿:发语助词。

  (34)永言:久长。言同焉,语助词。配命:与天命相合。配,比配,相称。

  (35)丧师:指丧失民心。丧,亡、失;师,众、众庶。

  (36)克配上帝:可以与上帝之意相称。

  (37)骏命:大命,也即天命。骏,大。

  (38)遏:止、绝。尔躬:你身。

  (39)宣昭:宣明传布。义问:美好的名声。义,善;问,通闻。

  (40)有:又。虞:审察、推度。殷:于省吾《泽螺居诗经新证》谓为依之借字。

  (41)载:行事。

  (42)臭(xu):味。

  (43)仪刑:效法。刑,同型,模范,仪法,模式。

  (44)孚:信服。

古诗词鉴赏13

  题目一:守岁

  苏轼

  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

  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

  题目二:卖痴呆词

  范成大

  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迫新岁;

  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卖。

  题目三:拜年

  作者: 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题目四:新年作

  作者: 刘长卿

  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

  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

  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

  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

  题目五:春节看花市

  作者: 林伯渠

  迈街相约看花市,却倚骑楼似画廊。

  束立盆栽成队列,草株木本斗芬芳。

  通宵灯火人如织,一派歌声喜欲狂。

  正是今年风景美,千红万紫报春光。

  题目六:迎春歌

  作者: 袁宏道

  东风吹暖娄江树,三衢九陌凝烟雾。

  白马如龙破雪飞,犊车辗水穿香度。

  绕吹拍拍走烟尘,炫服靓装十万人。

  额罗鲜明扮彩胜,社歌缭绕簇芒神。

  绯衣金带衣如斗,前列长宫后太守。

  乌纱新缕汉宫花,青奴跪进屠苏酒。

  采莲盘上玉作幢,歌童毛女白双双。

  梨园旧乐三千部,苏州新谱十三腔。

  假面胡头跳如虎,窄衫绣裤槌大鼓。

  金蟒纩身神鬼妆,白衣合掌观音舞。

  观者如山锦相属,杂沓谁分丝与肉。

  一路香风吹笑声,千里红纱遮醉玉。

  青莲衫子藕荷裳,透额裳髻淡淡妆。

  拾得青条夸姊妹,袖来瓜子掷儿郎。

  急管繁弦又一时,千门杨柳破青枝。

古诗词鉴赏14

  [唐]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注释:

  【1】折戟:折断的戟。戟,古代兵器。

  【2】销:销蚀。

  【3】将:拿起。

  【4】磨洗:磨光洗净。

  【5】认前朝:认出戟是东吴破曹时的遗物。

  【6】东风:指火烧赤壁事

  【7】周郎:指周瑜,字公瑾,年轻时即有才名,人乎周郎。后任吴军大都督。

  【8】铜雀:即铜雀台,曹操在今河北省临漳县建造的一座楼台,楼顶里有大铜雀,台上住姬妾歌妓,是曹操暮年行乐处。

  【9】二乔:东吴乔公的两个女儿,一嫁前国主孙策(孙权兄),称大乔,一嫁军事统帅周瑜,称小乔,合称“二乔”。

  作品赏析:

  这首咏史吊古诗,似是讥讽周瑜成功的侥幸。诗的开头二句,借物起兴,慨叹前朝人物事迹,后二句议论:赤壁大战,周瑜火攻,倘无东风,东吴早灭,二乔将被虏去,历史就要改观。诗的构思极为精巧,点染用功。

  这首诗是作者经过赤壁(即今湖北省武昌县西南赤矶山)这个著名的古战场,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诗以地名为题,实则是怀古咏史之作。

  发生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十月的赤壁之战,是对三国鼎立的历史形势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一次重大战役。其结果是孙、刘联军击败了曹军,而三十四岁的孙吴军统帅周瑜,乃是这次战役中的头号风云人物。

  诗篇开头借一件古物来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慨叹。在那一次大战中遗留下来的一支折断了的铁戟,沉没在水底沙中,经过了六百多年,还没有被时光销蚀掉,现在被人发现了。经过自己一番磨洗,鉴定了它的确是赤壁战役的遗物,不禁引起了“怀古之幽情”。由这件小小的东西,诗人想到了汉末那个分裂动乱的时代,想到那次重大意义的战役,想到那一次生死搏斗中的主要人物。这前两句是写其兴感之由。

  后两句是议论。在赤壁战役中,周瑜主要是用火攻战胜了数量上远远超过己方的敌人,而其能用火攻则是因为在决战的时刻,恰好刮起了强劲的.东风,所以诗人评论这次战争成败的原因,只选择当时的胜利者—周郎和他倚以致胜的因素—东风来写,而且因为这次胜利的关键,最后不能不归到东风,所以又将东风放在更主要的地位上。但他并不从正面来描摹东风如何帮助周郎取得了胜利,却从反面落笔:假使这次东风不给周郎以方便,那么,胜败双方就要易位,历史形势将完全改观。因此,接着就写出假想中曹军胜利,孙、刘失败之后的局面。但又不直接铺叙政治军事情势的变迁,而只间接地描绘两个东吴著名美女将要承受的命运。如果曹操成了胜利者,那么,大乔和小乔就必然要被抢去,关在铜雀台上,以供他享受了。(铜雀台在邺县,邺是曹操封魏王时魏国的都城,故地在今河北省临漳县西。)

  后来的诗论家对于杜牧在这首诗中所发表的议论,也有一番议论。宋人许?《彦周诗话》云:“杜牧之作《赤壁》诗,……意谓赤壁不能纵火,为曹公夺二乔置之铜雀台上也。孙氏霸业,系此一战。社稷存亡,生灵涂炭都不问,只恐被捉了二乔,可见措大不识好恶。”这一既浅薄而又粗暴的批评,曾经引起许多人的反对。如《四库提要》云:“(许?)讥杜牧《赤壁》诗为不说社稷存亡,惟说二乔,不知大乔乃孙策妇,小乔为周瑜妇,二人入魏,即吴亡可知。此诗人不欲质言,故变其词耳。”这话说得很对。正因为这两位女子,并不是平常的人物,而是属于东吴统治阶级中最高阶层的贵妇人。大乔是东吴前国主孙策的夫人,当时国主孙权的亲嫂,小乔则是正在带领东吴全部水陆兵马和曹操决一死战的军事统帅周瑜的夫人。她们虽与这次战役并无关系,但她们的身分和地位,代表着东吴作为一个独立政治实体的尊严。东吴不亡,她们决不可能归于曹操;连她们都受到凌辱,则东吴社稷和生灵的遭遇也就可想而知了。所以诗人用“铜雀春深锁二乔”这样一句诗来描写在“东风不与周郎便”的情况之下,曹操胜利后的骄恣和东吴失败后的屈辱,正是极其有力的反跌,不独以美人衬托英雄,与上句周郎互相辉映,显得更有情致而已。

  诗的创作必须用形象思维,而形象性的语言则是形象思维的直接现实。如果按照许?那种意见,我们也可以将“铜雀春深锁二乔”改写成“国破人亡在此朝”,平仄、韵脚虽然无一不合,但一点诗味也没有了。用形象思维观察生活,别出心裁地反映生活,乃是诗的生命。杜牧在此诗里,通过“铜雀春深”这一富于形象性的诗句,即小见大,这正是他在艺术处理上独特的成功之处。

  另外,有的诗论家也注意到了此诗过分强调东风的作用,又不从正面歌颂周瑜的胜利,却从反面假想其失败,如何文焕《历代诗话考索》云:“牧之之意,正谓幸而成功,几乎家国不保。”王尧衢《古唐诗合解》也说:“杜牧精于兵法,此诗似有不足周郎处。”这些看法,都是值得加以考虑的。杜牧有经邦济世之才,通晓政治军事,对当时中央与藩镇、汉族与吐蕃的斗争形势,有相当清楚的了解,并曾经向朝廷提出过一些有益的建议。如果说,孟轲在战国时代就已经知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原则,而杜牧却还把周瑜在赤壁战役中的巨大胜利,完全归之于偶然的东风,这是很难想象的。他之所以这样地写,恐怕用意还在于自负知兵,借史事以吐其胸中抑郁不平之气。其中也暗含有阮籍登广武战场时所发出的“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那种慨叹在内,不过出语非常隐约,不容易看出来罢了。

古诗词鉴赏15

  古诗原文

  昔我去草堂,蛮夷塞成都。

  今我归草堂,成都适无虞。

  请陈初乱时,反复乃须臾。

  大将赴朝廷,群小起异图。

  中宵斩白马,盟歃气已粗。

  西取邛南兵,北断剑阁隅。

  布衣数十人,亦拥专城居。

  其势不两大,始闻蕃汉殊。

  西卒却倒戈,贼臣互相诛。

  焉知肘腋祸,自及枭獍徒。

  义士皆痛愤,纪纲乱相逾。

  一国实三公,万人欲为鱼。

  唱和作威福,孰肯辨无辜。

  眼前列杻械,背后吹笙竽。

  谈笑行杀戮,溅血满长衢。

  到今用钺地,风雨闻号呼。

  鬼妾与鬼马,色悲充尔娱。

  国家法令在,此又足惊吁。

  贱子且奔走,三年望东吴。

  弧矢暗江海,难为游五湖。

  不忍竟舍此,复来剃榛芜。

  入门四松在,步屟万竹疏。

  旧犬喜我归,低徊入衣裾。

  邻舍喜我归,酤酒携胡芦。

  大官喜我来,遣骑问所须。

  城郭喜我来,宾客隘村墟。

  天下尚未宁,健儿胜腐儒。

  飘摇风尘际,何地置老夫。

  于时见疣赘,骨髓幸未枯。

  饮啄愧残生,食薇不敢馀。

  创作背景

  迨至广德二年(764)三月,严武复任东西川节度使兼成都尹,杜甫始携家人自阆州返回成都。此诗当作于唐代宗广德二年(764)春,杜甫自阆州返回成都草堂后。

  诗文赏析

  从形式上看,《草堂》用大量篇幅回溯了徐知道乱蜀的始末及其严重后果,是对旧史的重要补充,是诗史。而众多注家也是从这个角度来肯定这首诗的价值的。这无疑是杜诗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就这方面而论,《草堂》的确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历史真实。例如对徐知道乱蜀原因:“义士皆痛愤,纪纲乱相逾”、“大将赴朝廷,群小起异图”的准确把握;对汉、蕃相互勾结又相互火并的生动刻画:“中宵斩白马,盟歃气已粗”;对乱象错综复杂情况的巨细不遗:“布衣数十人,亦拥专城居”;以及对贼谋“西取邛南兵,北断剑阁隅”的揭露,其广度和深度,是抵得上一篇徐知道乱蜀始末记而有余的。

  特别是“鬼妾与鬼马,色悲充尔虞”,不仅深刻地揭示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而且表现了诗人的无比痛愤。当这位伟大诗人写到这里时,是站在审判台上,面对着毫无人性的魔鬼,怒不可遏地申斥他们的罪行的。一个“尔”字,就维妙维肖地表明了他那种面对魔鬼,痛予呵叱的坚定立场。死者而有妾,马,当然不是等闲之辈。这似乎有点为互相残杀而死的贼徒,或者为殃及阔人的枉死鬼而一表同情的嫌疑。其实不然,这是文学上常用的一种艺术手段——深一层写法。对鬼妾、鬼马尚且这样肆无忌惮地蹂躏、糟踏,则对一般老百姓的残忍、凶暴,更不消说了。杜甫的同情,始终是在无辜而死的老百姓一边的。

  然而仅仅看到这方面取得的成就及其价值,尚不足以尽《草堂》的极致。《草堂》的思想意义和文学价值,除了上述这一个方面,还有一个最主要的方面,那就是,在回忆蜀乱始末的笔触上,融入了杜甫对严武最真挚的友谊,希望他面对“成都适无虞”、“天下尚未宁”的冷酷现实,认真思考“大将赴朝廷。群小起异图”的原因;吸取祸生肘腋的沉痛教训,整顿纪纲,厉行国家法令,不要重蹈“大将赴朝廷,群小起异图”的覆辙。《草堂》诗主要是按这样的构思,艺术地再现当时的乱象的。

  开头四句,诗人用对比的方法,突出了他为“蛮夷塞成都”而去,为“成都适无虞”而归的`心情,希望严武注意国家的治乱,同人心向背,息息相关,千万不能满足于眼前的“适无虞”。这是对严武的忠告,也是对当前形势的正确估计。论者多从它同下文的关系,许其为一篇之纲,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为了让严武清醒地记取“蛮夷塞成都”的惨痛教训,诗人接着写到:“请陈初乱时,反覆乃须臾。大将赴朝廷,群小起异图。”“请陈”者,请允许我(杜甫)陈于大将之前。“大将”者,剑南节度使严大将军武也。这就充分表明《草堂》主要是向严武陈情。而陈情的第一件事是“反覆乃须臾”间事,不可掉以轻心;是诗人把“群小起异图”,直接同严武赴朝廷联系起来。这固然可以说明严武举足轻重,国家安危所系,用《八哀诗》哀严武的诗句来说,就是“公来雪山重,公去雪山轻”。但也未尝不可以理解为:严武治蜀还有严重问题,以至于前脚刚刚跨出成都,便祸生心腹。一句话,“群小起异图”,严武是不能完全辞其咎的。这是杜甫希望严武认真思考的第一个问题。

  杨伦对“中宵斩白马,盟歃气已粗”,加了“写出草草乌合光景”八个字的旁批。需要补充一句:岂止草草乌合,他们在歃血为盟之初,就有过激烈争吵呢。这消息,是“气已粗”三个字透露出来的。气粗就是喉咙大,出大声气,是提劲争吵的形象语言。它生动地反映出:叛乱集团从一开始就有冲突,其发展为分裂,为自相残杀,而终归灭亡,是必然的。

  诗中“布衣数十人,亦拥专城居”这一句,也是很值得严武深省的大问题。布衣一般指老百姓。这就是说,除徐知道这股乱军,还有铤而走险的老百姓。当然,无论从组织,还是从性质看,其铤而走险的情况都极其复杂,但有一点却是相同的,即他们都是逼上梁山的。在当时,除了这条路,已经没有别的选择了。

  严武这个人,《旧唐书》批评他,一则说: “前后在蜀累年,肆志逞欲,恣行猛政。”再则说: “性本狂荡,视事多率胸臆。”三则说:“穷奢极靡,赏赐无度,蜀方间里,以征敛殆至匮竭。”这些,杜甫都是知道的。有时也尽过朋友之道,微言相感。但因爱才心切,加以严武“骄倨”,多言未必见纳,所以平常相处,表扬鼓励居多。徐知道的反叛,以及由此引起的人民的骚动,同严武上述缺点是有关系的。现在,再镇成都,不知道会不会认真总结“大将赴朝廷,群小起异图”的血腥教训,改弦更张,防患未然。杜甫从“遣骑问所须”这件小事上,深深意识到问题已经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再不提出,严武个人成败事小,天下安危事大。因而在痛愤之馀,结撰至思,向严武表明了“饮啄愧残生,食薇不敢馀”的态度,同时,又通过初乱的回忆,提示了若干值得严武虚心思考的问题,目的都在促使严武的猛省,去其所短,用其所长,把两川的事情办好。

  《草堂》,杜甫“穷年忧黎元”的高大形象以及“何人怀抱尽”的谏诤风范,都是令人仰之弥高,即之弥亲的。

【古诗词鉴赏】相关文章:

经典的古诗词鉴赏03-21

古诗词鉴赏04-06

古诗词鉴赏11-20

劝学古诗词鉴赏03-29

《处暑》古诗词鉴赏09-08

《送别》古诗词鉴赏08-11

元宵古诗词鉴赏08-10

浣溪沙古诗词鉴赏08-09

《登楼》古诗词鉴赏01-25

《风》古诗词鉴赏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