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诗词鉴赏11篇
有关诗词鉴赏1
秋窗风雨夕
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
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
助秋风雨来何速,惊破秋窗秋梦绿。
抱得秋情不忍眠,自问秋屏移泪烛。
泪烛摇摇爇短檠,牵愁照恨动离情。
谁家秋院无风人,何处秋窗无雨声?
罗衾不耐秋风力,残漏声催秋雨急。
连宵脉脉复飕飕,灯前似伴离人泣。
寒烟小院转萧条,疏竹虚窗时滴沥。
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窗纱湿。
【诗词鉴赏】
第四十五回写到黛玉值秋分时节又犯了咳嗽病,一天比一天重。一日傍晚,突然变天,渐渐昏黑,淅淅沥沥地下起雨来。黛玉凄凄凉凉地拿起一本《乐府杂稿》来读,看了其中?《秋闺怨》、《别离怨》之类的诗,不觉心有所感,于是摹拟唐代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的格调写成《代别离》(代为拟作之意)一首,名之为《秋窗风雨夕》。
这是一篇乐府体诗,诗题《秋窗风雨夕》恰与它摹仿的《春江花月夜》的题目对仗,而且是“反对”。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写的.是作者在温馨恬谧的春夜里的绵绵情思,只有一点淡淡的哀愁和怅惘;而<秋窗风雨夕)则是凄风苦雨的秋夜,一个重病少女酸苦的哀思,悲凉的情绪如浓重的暗夜压在她的心头。这个犹如娇花嫩草的少女,孤单寂寞地住在潇湘馆里,听着暗夜中淅淅沥沥的雨点敲打着窗棂,想着自己凄凉的身世和未来渺茫的前程,怎能不痛断肝肠。“助秋风雨来何速,惊破秋窗秋梦绿”,突然到来的秋风秋雨,惊破了她绿色的幻梦,预感到她短暂的青春年华就要逝去了,这是多么值得人同情。对黛玉将来因悲愁泪尽而死,《秋窗风雨夕》是一次重要的铺垫。
这首二十句的诗,竟用了十五个“秋”字,着力渲染了秋天肃杀、凄苦的气氛。如果联系全书其它诗词来理解,这个“秋”字还应有它更深的含意。《红楼梦曲》中说,“堪破三春景不长”,又说“说什么天上夭桃盛,云中杏蕊多;到头来,谁把秋捱过!”再联系咏菊诗中“露凝霜重”、“衰草寒烟”等句来思索,这个“秋”字的象征意义就明显了。大观园群芳生活的时期,正是贾家开始“萧疏”的阶段,用季节比喻相当“初秋”,只消一场暴风雨,就要万卉凋零,“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了。
有关诗词鉴赏2
中小学语文教材会选编大量的古诗词作为审美鉴赏的材料。抓住古诗词鉴赏课的审美属性,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和学生一起进行审美体验,是上好这类课的关键。而每一首诗词经典,都有个性鲜明的内在韵律,而古诗词鉴赏课的课堂形态,更应该是诗意盎然、师生共赴佳境的诗化课堂。
古诗词鉴赏课独有的诗意特质
诗歌是穿越时代、具有生命的文化精灵,诗歌课理所当然要有生动的个性,峰回路转,风光无限,而非平淡寡味、平铺直叙。特别是高潮部分,有时发生在激越的朗诵时,有时激荡在娓娓道来的赏析中,有时则感慨于深邃哲理的顿悟里。这是课堂最为动人的一刻,是学生成长拔节的求知欲和为师者的自豪感相互碰撞发出的耀眼火花,是课堂中最为迷人的灿烂花朵。
要想达到古诗词鉴赏课的良好效果,让学生拥有沉醉的审美体验,赋予课堂以勃勃生机,教师的启发则是唤醒生命意识的按钮。教师运用恰如其分的切入点,借助语言的感染力,设置一条可以便捷进入的通道,或营造一个身临其境的场域,或构建一个深邃诱人的思维空间,让学生进入其中便被笼罩,情绪处于求知若渴的状态。思维的火花四溅,辩驳的欲望强烈,就像久旱终逢甘霖,禾苗迅速进入生命的快速生长期。
这样的诗意课堂是一种生态课堂,而教师是良性循环的推动者。学生长期在“这一个”教师的课堂里,可谓生息相应,目光对接,颔首会意,周而复始,形成一种“智慧共生”的氛围。这种氛围的常态充满困惑与顿悟的转换、紧张和轻松的交替。教师是淡定者,课堂给人安宁,易于沉入内心,促发智慧生长;教师是激昂者,课堂催人奋进,长于鼓舞和励志,点燃学生激情。打动人心最长久者,不是高声大嗓,而是诗歌本身的魅力,是智慧的导引和哲思的光芒。
古诗词鉴赏课的诗意氛围
精彩的诗歌鉴赏课应该亮点频出,高潮迭起,让师生沉醉,共享艺术的甘露。如果教师富有艺术气质,可使课堂内容充满诗意,再加上外在之美,达到内外和谐统一,使课堂更加生动迷人。
教师的语音条件基本上是天生的,但也可通过后天学习不断改进。比起尖锐和声嘶力竭,学生更喜欢雄浑和厚重;比起单调和生硬,学生更喜欢圆润和柔美。是悲伤还是欢喜,是高昂还是低沉,自然要根据诗歌的基调和主题评判。但不管怎样,都应融入感情,富有磁性,抑扬顿挫,用心琢磨,多加实践,养成习惯,浑然天成。
古诗词鉴赏课需要教师有语言功力、丰厚学养,语言畅达、准确,语辞华彩,富有韵致,尽显腹有诗书气自华。这种逼人的书卷气,因为有底蕴,所以可以纵横捭阖,指点江山,尽显自信和从容。“势”在“场”存,是学养浅薄者学不来的。置身这样的诗意课堂,学生会备感享受。在这样的课堂里耳濡目染,语言本身的感染力就是馈赠给学生的福利,他们喜欢这样的课,喜欢这样的老师,喜欢这样的诗词赏析,进而喜欢文学艺术,这是一个必然会产生的因果链条。仔细观察,我们会发现,“这一班”学生普遍读得好,读得抑扬顿挫,富有感情,回答问题时有自信和见解,和整体课堂氛围的长期熏染是分不开的。亲其师,信其道,信然。
古诗词鉴赏课应是诗意流淌的过程
古诗词赏析,时代隔膜,情境陌生,用典繁多,跳跃转折,所以引导学生的思维至关重要。学生的课堂思维以流畅无阻、水到渠成为佳境,否则处处羁绊,课堂处处遭受滞顿,诗歌的美感和意蕴也就会散失逃逸。有时教师会努力找到一些线索帮助学生进入诗词意蕴的迷宫,比如分为几个层次、写了几个人物、用了几个典故,如此这般,如果寻找这些“路标”变成学生专注的目标,变成课堂的主要元素,就会使课堂枯燥无趣,更谈不上用诗词陶冶感染学生的审美意义了。有教师在讲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时,会把学生引到争议“词中几个典故”的歧路上,在课堂上运用大部分的时间讨论是五个还是六个典故,始终没法感悟诗词的意蕴和情感,课堂百般滞涩,师生备感纠结。诗词内在的深厚情感与无限感慨,淹没在知识性的细枝末节的讨论中了。
为什么课堂难熬,短短的45分钟成为折磨人的漫漫苦旅?其根本原因是学生没有融入课堂氛围,或更深一层说,是教师没有把学生“拉进”诗歌本身所固有的情境中。师生难以互动,课堂成为教师单独表演的场合,场面必然呆滞。为讲课而讲课,结果是教师自己都不能融入其中,更不用说学生了,必然离情境更远。只有教师深深沉浸在诗歌中,对诗歌意蕴了然于胸,对诗歌情感变化感同身受,同时又有巧妙的课堂设计与精彩的语言表达,必然会让学生融入其中。有时,声情并茂、感情充沛的朗诵就可以将学生带入其中。因为,最精彩的朗诵是以最深沉的理解为基础的`。
将学生“拉进”情境,需要掌握一些技巧性的方法。比如,通过分角色表演让情境再现,吸引学生的眼球和注意力,在体验中迅速进入情境。一位教师在讲《将进酒》时,可设计出这样一个巧妙环节。在讲到“主人何为言少钱”一句时,教师开始扮演“主人”这一角色,告诉客人说,“我家的酒喝完了,也没钱再买酒了”。此刻,让学生登台表演宴饮之中的“李白”,边演边活灵活现地读出“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学生形神兼备的精彩表演,一下子让全班同学体会出李白外在的洒脱和内在的愁苦,用一个快速切换的“镜头”,将古与今、诗歌和现实迅速地衔接到一起。这样的设计,胜过千言万语。
学习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这一千古名诗时,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一个诗意自然流淌的过程,紧紧抓住“梦游”,用一首诗引导“梦游”的诗歌阶段――“月夜飞剡溪,白昼山景奇。傍晚声震撼,仙府使人悸”。对于每一段“梦境”,从诗景、诗境和诗情三个方面让学生自行赏析、体悟,最后仿李白名句“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做下联“仗剑壮游访名山,谪仙岂甘作词臣”,让学生在景、境、情多重思考和交流中把握古诗意蕴。
其实,很多的课堂都是这样的,如果我们已经确立教学目标,就要心中有目标,在收放、预设和生成之间,都要有很好的把握和掌控,做到课堂充满思维张力,深切地理解作者情感的起伏变化,用感情串起课堂。中学语文中的古诗词,是源远流长的中国古典文学的璀璨明珠,俯视之可见人性美、自然美和人文美。作为一个重要课型的古诗词鉴赏课,当仁不让地要充分挖掘其中的审美资源,激发学生的丰富情感,提高审美能力,让师生共享审美教育的盛宴。
有关诗词鉴赏3
腊八节,古代称之为“腊日”。从先秦起,腊八节都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的节日,因而,全国各地有着丰富多彩的习俗,但就饮食而言,像萱草面、腊八粥、腊八蒜,至今仍然很受青睐。《礼记·杂记下》说子贡看到蜡祭的人们“皆若狂”。郑玄曾解释说蜡祭是“索飨之祭”,民众会饮,“于是时民无不醉者如狂。”会饮期间,要向神灵、尊长敬酒,还要“修刺贺君、师、耆老”。历史上,许多文人墨客在欢度腊八节时也是诗兴大发,为后人留下了不少咏颂腊八节的名篇佳作。
晋·裴秀的《大腊》比较长,主要描述了古代腊祭时,向神灵报告物阜民丰,以及感谢神灵保佑的场景。“日躔星记,大吕司晨;玄象改次,庶众更新;岁事告成,八腊报勤。告成伊何,年丰物阜;丰裎孝祀,介兹万祜;报勤伊何,农功是归。穆穆我后,务蕾蒸黎;宣力菑亩,沾体暴肌;饮飨清祀,四方来绥。充仞郊甸,鳞集京师;交错贸迁,纷葩相追;掺袂成幕,连衽成帷。有肉如丘,有酒如泉;有肴如林,有货如山;率土同欢,和气来臻。祥风协调,降祉白天;方隅清谧,嘉祚日廷;与民优游,享寿万年。”
北齐诗人魏收在寒冬与众人共祭诸神时有感而发,写下《腊节》一诗:“凝寒迫清祀,有酒宴嘉平;宿心何所道,藉此慰中情。”短短20个字,写出了寒凝大地、数九隆冬时节,人们摆上肉酒以祭祀百神、感谢百神的福佑,抒发出心中的敬神之情。
诗圣杜甫在《腊日》一诗中对当时的腊八节进行了详细记述:“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侵凌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纵酒欲谋良夜醉,还家初散紫宸朝。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罂下九霄。”从诗句中我们可以看出,往年的'腊日,天气还很冷,温暖离人还很遥远。而当年腊日气候温和,冰冻全消。高兴之余,诗人准备辞朝还家,纵酒狂饮欢度良宵,但此时此刻,又因感念皇帝对他的恩泽,而不能随便离开,只好在异乡再度过一个腊八节了。
陆游《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今朝佛粥交相馈,更觉江村节物新。”其中的“佛粥”就是腊八粥。喝腊八粥,至清朝为最盛。清朝道光帝就写有一首《腊八粥》诗:“一阳初夏中大吕,谷粟为粥和豆煮。应时献佛矢心虔,默祝金光济众普。盈几馨香细细浮,堆盘果蔬纷纷聚。共尝佳品达沙门,沙门色相传莲炬。童稚饱腹庆升平,还向街头击腊鼓。”
旧时腊八,寺庙承佛祖救苦救难之义,每不吝资财,广施粥米。然而世事艰难,虽勉力周济,也无异于杯水车薪。清人李福有《腊八诗》一首,略述其事。当中有句云:“吾家住城南,饥民两寺集。男女叫号喧,老少街衢塞。失足命须臾,当风肤迸裂。怯者蒙面走,一路吞声泣。问尔泣何为,答之我无得。此景望见之,令我心凄恻。”腊八名为节日,可我们读到诗中这些饥肠辘辘的穷人,想象他们为了一点米粥或是不顾尊严地苦苦哀求,或是争先恐后地推搡争抢,又如何能有一点过节的欢心。诗人其后发愿:“愿言借粟多,苍生免菜色”,就是一派佛心。与之相反,清人夏仁虎也有《腊八》一首,诗曰:“腊八家家煮粥多,大臣特派到雍和。圣慈亦是当今佛,进奉熬成第二锅。”清朝自雍正起,每年腊八都会在雍和宫煮粥。第一锅给神灵,第二锅给太后和帝后家眷,第三锅给王公大臣,第四锅则给喇嘛。然而,皇亲贵胄间的人情游戏,如何当得起一个佛字。夏仁虎大拍马屁,实在可笑之至。
有关诗词鉴赏4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个。
【鉴赏】
这是王维十七岁时写下的一首诗。诗人少年时代曾远离家乡蒲州,游历长安和洛阳,此诗当是他出游时的作品。在古人思乡怀亲的诗歌中,这是一首传诵人口的名作,它以真切的感受、精练的语言,细致真实地描写出自己旅居外乡思念亲人的心情。
前两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从人们共同的生活感受中写自己远游客居的体会。一个人背乡离井,到外地作客,十分孤独冷清。特别是碰到过节的日子,看到别人欢乐地同父母兄弟团聚,自己触景生情便加倍地思念亲人。首句从一个“独”字写起,一句中重叠出现了两个“异”字,写出了“异乡“、“异客”的凄凉悲苦。第二句用词十分精确,“每”与“倍”两个虚字,不仅写出了每逢佳节来临时自己思念加深,格外怀念家中亲人的特殊感情,而且字句间也暗寓着:自己独在异乡,无时无刻不在牵挂着家乡亲人,只不过到了节日这种感情更加强烈罢了。千百年来,这一句诗众口流传,被广泛引用,正是因为它以精确洗练的语言,表达了人们一种共同的思想感情。
后两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个”,是诗人猜想、推断中的情景。这两句没有接着前两句正面具体写自己如何如何想念父母兄弟,而偏偏说家乡的兄弟们在登高游乐时思念着自己。这种想象和推断是完全在情理之中的:在家时和兄弟们朝夕相处,手足难分,一旦自己只身远游,久久不归,相互之间的思念同样是很深切的。诗人从对面写兄弟们思念自己,也不是泛泛地去写,而是描绘出具体的、动人的场景:今天是重阳佳节,按照习俗要登高饮酒,插戴茱萸,家中的兄弟们此刻定然正登高游乐。他们既为节日的喜庆而兴高采烈,但是,当大家一个个插戴茱萸的'时候,又会敏感地觉察到唯独我不在他们中间。在这里,诗人通过对具体情景的虚拟摹写,用“遍插”、“少一人”几个字反衬出了自己深厚强烈的思亲情绪。从全诗看,前两句写王维自己想亲人。后两句写王维设想兄弟们想自己。两两对照,情意缠绵,结构严谨而新巧。
据史载,在安禄山占领长安时,王维曾经被迫接受伪职,两京收复后他本来要受到严厉的处分,他弟弟王缙愿意削自己的官爵为他赎罪,因而获免。从这里可以看出王维同他兄弟之间感情的深厚,也可以推见他们在青少年时期的手足之情。情真意切是这首诗的特点,也是它得以广泛传诵的根本原因。
有关诗词鉴赏5
相见欢 [南唐]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1.全词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感情?
失国之痛和去国之思。
2.描述“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所表现的意境。
仰视天空,缺月如钩,那如钩的残月经历了无数次的阴晴圆缺,见证了人世间多少悲欢离合,今夜又怎能不勾起人的离愁别恨呢?俯视庭院,茂密的梧桐叶已被无情的秋风扫荡殆尽,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和几片残叶在秋风中瑟缩,怎能不产生“寂寞”之情?然而“寂寞”的又何止是梧桐?
3.简述“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的作用。
缺月、梧桐、深院、清秋,这一切无不渲染出一份凄凉的境界,反映出词人内心的孤寂之情。
4.请体会“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一句中的`“锁”字的妙处。
即使是凄惨秋色,也要被“锁”于这高墙深院之中,然而“锁”住的又何止是这满院秋色?落魄的人,孤寂的心,思乡的情,亡国得恨,都被这高墙深院禁锢起来。
5.请体会“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的妙处。
用“丝”来比喻“离愁”,别有一番新意。然而丝长可以剪断,丝乱可以整理,而那千丝万缕的“离愁”却是“剪不断,理还乱”。荣华富贵已成过眼烟云,故国家园不堪回首,帝王江山亦毁于一旦。阅历了人间冷暖、世态炎凉,经受了国破家亡的痛苦折磨,这诸多的愁苦悲恨哽咽于词人的心头难以排遣。
6.请体会“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中“别是”二字的妙处。
昔日唯我独尊的天子,如今成了阶下囚徒,备受屈辱,遍历愁苦,心头淤积的是思、是苦、是悔、还是恨……恐怕词人自己也难以说清,常人也难能体会。
有关诗词鉴赏6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鉴赏】
《十五夜望月》是一首为人激赏的七绝,“不知秋思落谁家”一句尤其脍炙人口。这首诗以含蓄取胜。清代诗人兼诗歌评论家沈德潜认为它“不说明己之感秋,故妙。”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画出了一幅静谧而又不乏温馨的清秋月夜图。如银的月光洒满了庭院,乌鸦早已归巢;清冷的露水悄然地在花木上凝聚,而桂花已把它的缕缕甜香弥漫在空气中。这是写景,但景中含情。中秋之夜圆月升起之际,时间已经不早了,而到露湿桂花恐怕已近夜深了吧?谁人夜深不眠还在一片清辉中伫立中庭?无疑是诗人自己。诗人自身的形象本来就是清秋月夜图的核心部分。诗人虽未把它明朗地刻划出来,但读者体会得到,而且由此可以体察到,在桂花的缕缕甜香中,还摇曳着一线略带苦涩的情思。不然的话,诗人为何深夜不眠,又为何对于栖息于巢的乌鸦如此敏感呢?曹操在《短歌行》里曾经写道:“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今夜乌鸦已依于枝栖于巢了,那么远离家乡的游子怎能不思念家乡,而家乡的亲人又怎能不思念远去的游子!
当然,在诗的'前两句里,这些只是潜台词。不过这一线思念的情丝在不断地摇曳壮大,终于汗漫得不可遏止,让诗人作出了直白的抒情:“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人尽望”,诗人自然也在望月人之列;家家秋思,诗人之家自然也不例外。读者还不难想到杜郎中以及杜郎中的家人和友人……三、四两句是直白的抒情,但情中也有景:诗人举首望月、低头思乡的形象,秋思人家思念远方游子的形象。虽然它不甚鲜明,但不难联想得到。三、四两句最精采之处,还在于诗人把个人的思亲之情溶于一声为众生而发的浩叹之中,这样不仅使个人情感得到了鲜明却又含蓄地表现,而且使这情感得到了升华:它愈益宽广,愈益深沉。
有关诗词鉴赏7
何谓诗歌的脉搏?"脉搏"就是刘勰说得"沿波讨源"中的"波",也就是古典诗歌的文本结构,我们赏析和品味作品时,并不是在内省自己的心理活动,而是集中精力于文学作品本身,关注的是文本的语言、结构;形象、思想、感情等要素。通过对文学作品的语言、技巧、形式、结构的赏析才有可能窥其堂奥。
古人作诗,讲究章法、结构,注重诗歌的起承转合。"凡作诗词,要当如常山之蛇,救首救尾,不可偏也。"(《苕溪渔隐丛话》)"善救首尾"这是从宏观的谋篇而言;所谓 "一步一态,一态一变"即"于豪爽中著一二精致语,绵婉中著一二激励语(沈谦《填词杂说》)"是就诗歌内在的情节和脉络而言;"收句非绕回即宕开,其妙在言虽止而意无穷(刘熙载《词概》)"是就诗歌的收束而言。因此,如果我们在引导学生鉴赏诗歌时,从诗歌的起承转合的结构入手,就能获得解读诗歌意旨的一把钥匙。
那么,我们怎样紧紧扣住诗歌的脉搏呢?
(一)、抓住"起"句。
诗文的开头,历来就有"凤头"之说。大凡经典之作,无不在如何经营"凤头"上煞费苦心,以求收先声夺人或"意在笔先"之效。
"起"的方式很多,或以景起,或以事起,或直抒胸意,或比兴寄托,但基本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开门见山、当头棒喝;一种是迂回入题、托物起兴。无论哪种"起"法,都禁忌平淡乏味.。
"开门见山"的"起"式示例:
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的首联"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独"字当头,"偏"字相衬,如平地高岗,句式突兀,既震慑读者又点题明旨,点出作者处处"惊新"处处怀乡的宦游之慨;李白《行路难三首》(其二)中的"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如朔风逼面、铁骑突出,将作者悲愤焦灼之情、磊落不平之气迸射而出:这都是开门见山的"起"例。
含蓄蕴藉、怨而不怒的诗教,使得古典诗歌迂回入题的"起"式更为普遍。
示例: 玉阶怨 谢眺
夕殿下珠帘, 流荧飞复息。 长夜缝罗衣, 思君此何极。
作者先景语后情语,以景象渲染而后委婉抒情的写法,切合"迂回"起式。
总结:诗歌中的"起句",其作用有两点:
1、统帅全诗,奠定基调,点明题旨;
2、作者着意点染某种情绪,渲染某种气氛。
(二)、重视"承"句。 "承"句的形式多种多样。
有总接,有分承;有明顺,有暗接。但都依本文本中的固有的景路、理路、情路。恰如欧阳修在《笔说·峡州诗说》所说:"若无下句,则上句何堪;既见下句,则上句颇工。"
示例:唐代常建《题破山寺后蝉院》的颔联"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竹径"和"幽处""禅房"和"花木"紧承首联中的."清晨""古寺"和"高林",既显章法的浑圆,又使得"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造句挺拔且寓意深长,被欧阳修称为"造意者为难工"之语。
总结:诗歌中的"承"句的作用:
⑴、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缝合传递的作用,⑵、为下文铺垫和蓄势,以使"体物写志"更有根基。
(三)、直击"转"句。
请看下面的例子: 《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本诗的前两句的功用在于勾勒环境,包括时令季节和地域特色,"黄梅"和"青草池塘"相互迎合,铺就了一幅在特有的环境下人物特有的一种舒朗的、散淡的、又略带喜悦的情绪的画面。但"有约不来过夜半"一句,不仅结构上是荡开一笔,而且,也是情绪上变化的关纽所在。同时,使得"闲敲棋子落灯花"的貌似"闲适"实则是焦灼的情绪表现的含蓄而有韵味。
由此可见,"转"是指结构上的跌宕和作者思路上的转换(由事及理、由景及情、由物及人)。 "转"在诗词的结构中多指律诗的颈联、绝句中的第三句词和曲中的"过片"而言。它能引导读者从中体认思路,品味出作者的情感诗歌主旨。故历代诗人在诗歌的"转"上,无不绞尽脑汁,以求收"振人魂魄"之功。"陡然一惊便是兴观群怨""陡然一惊,正是词中妙境。"(刘体仁《七颂堂词绎》)就是对 "转"的作用的诠释。
示例(一)、 《渡汉江》—— 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诗人从贬所渡江而归,离家愈近,思乡之情愈是强烈,但作者却宕开一笔,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形象的说明了作者一方面渴望得知家人的"音书"的急切心理,另一方面作者又怕家人受自己牵连的消息得到证实,所以才"情更怯"和"不敢问来人"。这里,"近乡情更怯"的"转"上接"音书断",下"关""不敢"句,把诗人强自抑制的急切愿望和由此造成的精神痛苦抒发的淋漓尽致。
示例(二)、 《菊花》 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前两句写赏菊的实景"秋丛绕舍""边绕篱边"渲染了作者喜爱菊花的氛围,作为铺垫。第三句却是结构上的过度和情感上的急转。从而使"此花开尽更无花"的千古名句更如平地高冈,既句式挺拔,更有令人"陡然一震"的功效。此诗中的"转"句作用可见一般。94年高考题的C项"三四两句由描写转入议论,突出渲染了菊花的高洁品质。"也正是"转"句作用的最好诠释。
总之,"转"句是诗歌中重要的"结"。
1、它是文本的思路和作者的情路转换的明显的语言标志,也是体察诗歌主旨的重要线索。
2、高考命题者对其青睐有加。
(四 )、定格"合"句
所谓"合"就是指诗词的收束句。是作者情感和诗歌主旨的"神光所聚"所在,我们在解读古典诗歌时,对此应该"倾情关注"。
有关诗词鉴赏8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译文] 你戴一顶斗笠,披一身斜阳,独自归向那远远的青山。
[出自] 刘长卿 《送灵澈上人》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
注释:
灵澈:人名,当时著名诗僧。本姓汤,字澄源,生于会稷,与刘长卿友善。 他自幼出家为僧,后从严维学诗,与僧皎然游,为时人所重。元和十一年(861)卒。《全唐诗》录存其诗一卷。诗题一作“送灵澈。”上人,对僧人的尊称。
竹林寺:一称“鹤林寺”在今江苏省镇江市南黄鹤山上。
苍苍:深青色。这里指葱笼的树色。
杳杳(yǎo):隐约,深远的样子。
荷(hè):背、负。
杳杳:深暗的样子,这里指天边的暮色。
荷笠:背着斗笠。
带斜阳:映照在夕阳中。
青山独归:即独归青山。
译文1:
在苍翠的竹林寺院中,远远传来深沉的晚钟。
他身背斗笠披着晚霞,独自归向青山最深处。
译文2:
好似墨青色隐隐铺盖着曲径通幽的竹林寺,神秘的色彩在悄悄氤氲,阵阵沉重的晚钟飘渺在自然的屏障中,随风驱散,给人恍若隔世的感觉。我背着轻巧的斗笠,任晚风斜阳柔柔抚摸我的青丝。向远处眺望,连绵起伏的青山外,遥遥的远行人,那晚霞的光填补了我伤感的心。
青苍的竹林寺,近晚时传来深远的钟声。你背着的斗笠还带着夕阳,独自归向远方的青山。
译文3:
在苍茫深邃的山林中座落着竹林寺,从那里缥缥缈缈地传来了暮钟声。
“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灵澈背着斗笠,披着夕阳的余辉,独自向远方的树木葱笼的深山走去。
赏析:
灵澈上人是中唐时期一位著名诗僧,俗姓汤,字源澄,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出家的本寺就在会稽云门山云门寺。竹林寺在润州(今江苏镇江),是灵澈此次游方歇宿的.寺院。这首小诗写诗人在傍晚送灵澈返竹林寺时的心情。它即景抒情,构思精致,语言精炼,素朴秀美,所以为中唐山水诗的名篇。
前二句想望苍苍山林中的灵澈归宿处,远远传来寺院报时的钟响,点明时已黄昏,仿佛催促灵澈归山。后二句即写灵澈辞别归去情景。灵澈戴着斗笠,披带夕阳余晖,独自向青山走去,越来越远。“青山”即应首句“苍苍竹林寺”,点出寺在山林。“独归远”显出诗人伫立目送,依依不舍,结出别意。全诗表达了诗人对灵澈的深挚的情谊,也表现出灵澈归山的清寂的风度。送别往往黯然情伤,但这首送别诗却有一种闲淡的意境。
刘长卿和灵澈相遇又离别于润州,大约在唐代宗大历四、五年间(769—770)。刘长卿自从上元二年(761)从贬谪南巴(今广东茂名南)归来,一直失意待官,心情郁闷。灵澈此时诗名未著,云游江南,心情也不大得意,在润州逗留后,将返回浙江。一个宦途失意客,一个方外归山僧,在出世入世的问题上,可以殊途同归,同有不遇的体验,共怀淡泊的胸襟。这首小诗表现的就是这样一种境界。精美如画,是这首诗的明显特点。但这帧画不仅以画面上的山水、人物动人,而且以画外的诗人自我形象,令人回味不尽。那寺院传来的声声暮钟,触动诗人的思绪;这青山独归的灵澈背影,勾惹诗人的归意。耳闻而目送,心思而神往,正是隐藏在画外的诗人形象。他深情,但不为离别感伤,而由于同怀淡泊;他沉思,也不为僧儒殊途,而由于趋归意同。这就是说,这首送别诗的主旨在于寄托着、也表露出诗人不遇而闲适、失意而淡泊的情怀,因而构成一种闲淡的意境。十八世纪法国狄德罗评画时说过:“凡是富于表情的作品可以同时富于景色,只要它具有尽可能具有的表情,它也就会有足够的景色。”(《绘画论》)此诗如画,其成功的原因亦如绘画,景色的优美正由于抒情的精湛。
有关诗词鉴赏9
《短歌行》两汉: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771年是中国历史上的西周时期。为了加强统治,周王朝初期的统治者实行了“封诸侯,建同姓”的政策,把周王室贵族分封到各地,建立西周的属国。周武王死后,年幼的`成王继位,武王的弟弟姬旦即周公辅政。周公旦是位德才兼备并且忠心耿耿的臣子,曹操曾于《短歌行》中曾以“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来赞扬他的忠诚与认真。周公在“分邦建国”的基础上“制礼作乐”,总结、继承、完善,从而系统地建立了一整套有关“礼”“乐”的完善制度。
有关诗词鉴赏10
斜髻娇娥夜卧迟 梨花风静鸟栖枝
难将心事和人说 说与青天明月知
在作者写出诗句时,这里这首诗写的是唐伯虎心中比较的压抑,但是心事有无法和别人说起。表现出比较的悲惋凄凉之意,夜很深了,斜梳着发髻的娇美姑娘迟迟没有睡觉。这时候风停了,梨花树枝也不摇曳了,鸟儿栖息在树枝上。姑娘难于把心事对别人说,只好说给青天和明月,让它们知道。诉说着断人心肠的故事。好似有尘世忧绕平生难逢一笑的心情,在静中写动,在美梦中写忧,在月下写美人犹如雨中写艳花,在夜雾中写明月。这里有一种梦里看花,水中望月的朦胧感。
看完这首诗,是否有一种在心底静静聆唱着一首哀愁的'歌。斜髻娇娥夜卧迟,斜髻表明已经很晚了,可美人只有对月诉讼,在唐伯虎看到之后,也勾起了一圈圈回荡在心中的涟漪……一个美妙的月夜就在每个人的心中回荡着……
初一:xxx
有关诗词鉴赏11
《于郡城送明卿之江西》
明·李攀龙
青枫飒飒雨凄凄,秋色遥看入梦迷。
谁向孤舟怜逐客,白云相送大江西。
鉴赏
明卿,乃吴国伦。李攀龙之友,与之同为后七子中坚。在兵科给事中任上,触忤严嵩,被谪为江西按察司知事。李诗即写送朋情景。郡城,当指顺德府,治所在今河北邢台。其时李攀龙任顺德知府,颇有善政,吴国伦被贬出京,正过其地。
时当初秋,枫叶未染,在阵阵秋风中飒飒作响;秋雨连绵,长天烟锁,眺望前路,一片迷濛。两句诗,渲染了送别时的天候物象,一腔挚情,尽托于景。王国维倡言:“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因为一切景语,都是人在一定感情支配下写出来的,故景情回溯,都能窥到几分情思。李诗首二句之秋景,是冷基调的景,它与冷基调的别情相拍合。看色彩,以“青”为主;写感觉,以“湿”为主;描情绪,以“迷”为主。故二句诗虽没一字言情,但情已融于景中,无泪雨已淋淋,无言枫已飒飒,雨情枫情尽是我情也!当然,强行比附,这两句诗也有所师。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之一有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用字虽有异,句式却有借鉴之迹。
“谁向孤舟怜逐客,白云相送大江西”二句,转承突兀,感情激越,在一问一答中将对朋友的怜念之情推向高潮。吴国伦被谪出京,故称“逐客”;因失意遭冷落,才会乘“孤舟”;问“谁怜”,是虚领一句,不强求答,因诗人就是“怜”的主体。“白云”句,是对“谁怜”的间接回答。不说“我怜”,这样太直;不说“我送”,这样太浅;而以“白云相送”期许。我借秋风吹白云,白云代我送故人,这种情感的转换,既表现了诗人与明卿友谊的深沉绵长,也流露了对朋友处境的爱莫能助。读这二句诗,我们也许会想到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之句,都用了“孤”字,都用了“江”字,李白诗重在写友人走后的落漠情怀,而李攀龙诗则重在写自己对友人的.怀念,情调有别,诗境也就不同。
送吴国伦南下后,李攀龙还有《怀明卿》一诗。诗云:“豫章西望彩云间,九派长江九叠山。高卧不须窥石镜,秋风憔悴侍臣颜。”此诗,推己及友,全站在朋友的处所(豫章,南昌也),体察朋友的行为(西望思友),想象朋友的容颜(秋风憔悴)写成。两诗相照,当更能理解前诗的感情真切。一首绝问,二十八字,要写尽离情别绪,极不易。李氏此诗善造境,善取景,借景借境间接言情,故情感便有了丰富性和形象性。沈德潜称其诗“七言绝句有神无迹,语近情深”,应在余几子之上,确为知音言!
【诗词鉴赏】相关文章:
诗词鉴赏11-23
诗词的鉴赏11-08
经典诗词鉴赏精选12-09
经典的诗词与鉴赏12-09
诗词鉴赏:醉酒诗词合集12-01
《牡丹》诗词鉴赏12-07
浣溪沙诗词鉴赏12-07
塞上诗词鉴赏12-07
《永遇乐》诗词鉴赏12-07
《佳人》诗词鉴赏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