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知识的文章

时间:2022-12-09 16:41:37 灾害防范知识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气象知识的文章

  有时通过阅读一些有趣的气象知识科普文章,我们可以更轻松系统的了解某一方面的气象知识。下面是阳光网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气象知识的文章,供大家参阅!

气象知识的文章

  看云识天气

  长期的观测和实践表明,云的产生和消散以及各类云之间的演变和转化,都是在一定的水汽条件和大气运动的条件下进行的。人们看不见水汽,也看不见大气运动,但从云的生消演变中可以看到水汽和大气运动的一举一动,而水汽和大气运动对雨、雪、冰、雹等天气现象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千百年来,我国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根据云的形状、来向、移速、厚薄、颜色等的变化,总结了丰富的"看云识天气"的'经验,并将这些经验编成谚语。我们在这里将这些有关"看云识天气"的谚语汇总在一起,有兴趣的朋友不妨留心作一些观察对照。

  "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钩钩云指钓卷云,这种云的后面,常有锋面(特别是暖锋)、低压或低压槽移来,预兆着阴雨将临;

  "炮台云,雨淋淋":炮台云指堡状高积云或堡状层积云,多出现在低压槽前,表示空气不稳定,一般隔8-10小时左右有雷雨降临。

  "云交云,雨淋淋":云交云指上下云层移动方向不一致,也就是说云所处高度的风向不一致,常发生在锋面或低压附近,所以预示有雨,有时云与地面风向相反,则有"逆风行云,天要变"的说法。

  "江猪过河,大雨滂沱":江猪指雨层云下的碎雨云,出现这种云,表明雨层云中水汽很充足,大雨即将来临。有时碎雨云被大风吹到晴天无云的地方,夜间便看到有象江猪的云飘过"银河"'也是有雨的先兆。

  "棉花云,雨快临":棉花云指絮状高积云,出现这种云表明中层大气层很不稳定,如果空气中水汽充足并有上升运动,就会形成积雨云,将有雷雨降临。

  "天上灰布悬,雨丝定连绵":灰布云指雨层云,大多由高层云降低加厚蜕变而成,范围很大、很厚,云中水汽充足,常产生连续性降水。

  "云往东,车马通;云往南,水涨潭;云往西,披蓑衣;云往北,好晒麦":根据云的移动方向来预测阴晴,云向东、向北移动,预示着天气晴好;云向西、向南移动,预示着会有雨来临。云的移动方向,一般表示它所在高度的风向。这一谚语说明,云在低压内不同部位的分布情况。它适用于密布全天、低而移动较快的云。

  "鱼鳞天,不雨也风颠":鱼鳞天指卷积云,出现这种云,表明高层大气层不稳定,如果云层继续降低、增厚,说明本地区已处于低压槽前,很快会下雨或刮风。

  "天上鲤鱼斑,明日晒谷不用翻":鲤鱼斑指透光高积云,往往处在由冷变暖的变性高压气团控制下,云层如果没有继续增厚,短期内仍是晴天。

  "乌云接落日,不落今日落明日":指太阳落山时,西方地平线下升起一朵城墙似的乌云接住太阳,说明乌云东移,西边阴雨天气系统正在移来,将要下雨。一般来说,如接中云,则当夜有雨;如接高云,则第二天有雨。但如西边的乌云呈条块状或断开,或本地原来就多云,那就不是未来有雨的征兆了。

  "西北开天锁,明朝大太阳":指阴雨天时,西北方向云层裂开,露出一块蓝天,称"天开锁"。这说明本地已处在阴雨天气系统后部,随着阴雨系统东移,本地将雨止云消,天气转好。

  "太阳现一现,三天不见面":指春、夏时节,雨天的中午,云层裂开,太阳露一露脸,但云层又很快聚合变厚,这表明本地正处在准静止锋影响下,准静止锋附近气流升降强烈、多变。上升气流增强时,云层变厚,降雨增大;上升气流减弱时,云层变薄,降雨减小或停止;中午前后,太阳照射强烈,云层上部受热蒸发,或云层下面上升气流减弱,天顶处的云层就会裂开。随着太阳照射减弱,或云层下部上升气流加强,裂开的云层又重新聚拢变厚。因此,"太阳现一现"常预示继续阴雨。'这句谚语和"太阳笑,淋破庙"、"亮一亮,下一丈"等谚语类同。

  "日落射脚,三天内雨落":指太阳从云层的空隙中照射下来,称"日射脚",傍晚出现日射脚,说明对流作用强烈,预示有雨。

  "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早晨东方无云,西方有云,阳光照到云上散射出彩霞,表明空中水汽充沛或有阴雨系统移来,加上白天空气一般不大稳定,天气将会转阴雨;傍晚如出晚霞,表明西边天空已放晴,加上晚上一般对流减弱,形成彩霞的东方云层,将更向东方移动或趋于消散,预示着天睛。

  "久晴大雾阴,久阴大雾晴":指的是久晴之后出现雾,说明有暖湿空气移来,空气潮湿,是天阴下雨的征兆;久阴之后出现雾,表明天空中云层变薄裂开消散,地面温度降低而使水汽凝结成辐射雾,持到日出后雾将消去,就会出现晴天。

  在暖季的早晨,如天边出现了堡状云,表示这个高度上的潮湿气层已经很不稳定,到了午间,低层对流一旦发展,上下不稳定的层次结合起来,就会产生强烈的对流运动,形成积雨云而发生雷雨。所以有"清早宝塔云,下午雨倾盆"的谚语。

  另外,有天气预兆的云在演变过程中,往往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季节性和地方性。当天空中的云按照卷云、卷层云'高层云、雨层云这样的次序从远处连续移来,而且逐渐由少变多,由高变低,由薄变厚时,就预兆很快会有阴雨天气到来;相反,如果云由低变高、由厚变薄、由成层而崩裂为零散状的云时,就不会有阴雨天气。在暖季早晨,天空如出现底平、顶凸、孤立的云块(淡积云),或移动较快的白色碎云(碎积云),表明中低空气层比较稳定,天气睛好。

  此外,云的颜色也可预兆一定的天气,如冰雹云的颜色先是顶白底黑,而后云中出现红色,形成白、黑、红色乱绞的云丝,云边呈土黄色。黑色是阳光透不过云体所造成的;白色是云体对阳光无选择散射或反射的结果;红黄色是云中某些云滴(直径在千分之一到百分之一毫米之间)对阳光进行选择散射的现象。有时雨云也呈现淡黄色,但云色均匀,不乱翻腾。还有不少谚语是从云色和云形来预兆要下冰雹的。例如,内蒙古有"不怕云里黑,就怕云里黑夹红,最怕黄云下面长白虫"等谚语,山西有"黄云翻,冰雹天;乱搅云,雹成群;云打架,雹要下"、"黑云黄云土红云,反来复去乱搅云,多有雹子灾严重"等谚语。还有"午后黑云滚成团,风雨冰雹一齐来"、"天黄闷热乌云翻,天河水吼防冰蛋"等说法,这些都说明当空气对流强盛,云块发展迅猛,象浓烟一股股地直往上冲,云层上下前后翻滚时,就容易下冰雹

  厄尔尼诺

  (一) 什么是厄尔尼诺?

  “厄尔尼诺”是西班牙语“圣婴”的意思,特指发生在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的海水大范围持续异常偏暖现象,与拉尼娜恰好是反位相的。

  它们,源于海洋,但左右大气。海洋温度的变幅远远小于大气。如果海洋温度变化是1,大气温度将会变化3500左右。所以,厄尔尼诺对全球气象能够产生巨大而深刻的影响。

  据说它最早是被秘鲁沿岸的渔民们发现的,因为海水异常增暖导致大量死鱼出现。感谢渔民!为一项影响深远的.科学研究提供了初始的线索!

  (二)厄尔尼诺有什么规律?

  厄尔尼诺与拉尼娜往往交替发生,两次间隔通常是两到七年,但并不遵循特别严格的周期性。厄尔尼诺,也有强有弱、有长有短,有的持续半年,有的绵延一年半之久。最近的60多年来,总共发生过十几次厄尔尼诺事件。近年来,人们最为刻骨铭心的,就是1997-1998年强劲的厄尔尼诺事件。

  (三)如何判断厄尔尼诺发生?

  预示厄尔尼诺现象的一个重要征兆,就是“西风压倒东风”。

  赤道太平洋信风逆转,风本该是由东吹向西,但频现强烈的西风。不过,由于往往春季的风向很不稳定和持久,因此难以做出一锤定音的判断,业内将其称之为“春季障碍”。所以判断是否厄尔尼诺了,需要有两到三个月的“试用期”。

  当然,作为“圣婴”,有些厄尔尼诺的“出生地”会有差异,“孕期”长短、“孕期”反应也有不同,也会影响判断。

  (四)目前处于什么状态?

  暖水快速东传,赤道中东太平洋次表层已被异常暖水覆盖,并已逐步抬升至表层。2014年5月起已进入厄尔尼诺状态。之后可能形成一次至少中等强度的厄尔尼诺事件。

  众多国家的专业机构和学者都认为,今年发生厄尔尼诺事件的概率在提升,有人在比照1997-1998年的厄尔尼诺事件,有人认为一次“超级”厄尔尼诺可能卷土重来!

  (五)厄尔尼诺会有怎样的影响?

  厄尔尼诺是海-气交互作用而生出的“圣婴”,进而催生旱涝、冷暖等等气候异常,可能造成的将是全面而持久的系统性的影响。有学者担心,一旦此次厄尔尼诺事件发生,很有可能重新开启近年来原本已经趋缓的全球气候变暖的进程。

  但对于某个特定地区而言,其影响未必是一个定数。有喜有忧,影响的程度、表现形式、持续时间往往各有不同。所以不能脸谱化地看待厄尔尼诺,也不能把某天天太热、某场雨太强、某个台风之诡异都统统归咎于厄尔尼诺,它不应该是事事都被拿出来顶罪的“临时工”。

  (六)厄尔尼诺会对农业造成哪些重要影响?

  有研究表明,从以往的个例来看,剔除其他因素的影响,厄尔尼诺事件对全球四大粮食作物的影响,负面影响最大的是玉米,其次是小麦。对水稻的影响,整体而言接近中性;而对大豆的影响,偏于正面。

  为什么气象预报中要广播天气形势?

  我们收听气象广播的时候,在天气预报中总是有一节专门介绍当时的天气形势,如台风或高、低气压中心的强度和所在的地理位置,高压脊、低压槽所控制的区域,以及雨、雪区分布的范围等等。

  这种天气形势,有些人认为对本地天气关系不大,往往只听了本地天气广播就调台了。但是,气象台站和学校里的气象小组却很关心这种天气形势的报告。因为它不但能使气象工作者了解当时大范围的天气情况,而且还能预测本地区即将到来的气压系统,有助于做好本地区的天气预报。

  台风、高低气压、冷锋、高压脊、低压槽等等,都是天气系统(其中也包括气压系统)。多种天气系统的`组合,就称为天气形势。每一种天气系统有一定的天气现象出现,例如:在高气压和高压脊里,晴好天气较多;在低压槽和低气压里,以及锋面附近常出现阴雨天气。

  实践证明,一切天气系统不是静止不动的,它们往往会向一定的方向移动。例如:高气压一般是由蒙古地区移向我国,然后移向日本;低气压则是由西向东移动的;台风常发生在太平洋上,它一形成,通常是先向西或西北方向移动,当它接近我国台湾省附近时,有的转向东北,朝日本方面移去,有的继续向西移动进入南海,有的在我国东南沿海登陆后继续深入内陆,或转向东北再度出海并移向日本。

  由于天气系统有这种移动的规律,因此要作出较正确的天气预报,除了掌握当地气象资料外,还必须掌握大范围天气系统的分布,及其加强、减弱和移动状况。

  当我们在作天气预报的时候,不能孤立地分析某个单一的天气系统的独立运动,而应对周围的天气系统进行综合分析,以便了解各个系统运动的规律。因为一般天气的变化是连续的、成区的,虽然预报的地区仅仅是一小块,而大气在地球面上运行,一天之内往往可以移动一两千公里,这就必须要掌握大范围内各个天气系统所在的位置,才能作出较准确的天气预报。气象预报中的天气形势,就提供了这个内容。如果我们连续不断地掌握了各个天气系统的强度和它的历史的演变情况,并结合本地气象资料的变化,就能掌握天气变化的规律了。

  怎样运用天气形势呢?我们收听到天气形势的报告以后,可用一张全国地图,把各个天气系统的强度和位置记在地图上,到下一次收听天气预报时,再把同一个天气系统记在这张图上,那么从这图中就可以计算出在一定间隔时间内,天气系统移动的方向、速度和强度变化了。根据这个变化规律,可以粗略地推算出未来控制本地的天气系统,也就能大致预测本地区的天气了。所以在气象预报中广播天气形势是必要的。

  
看过“气象知识的文章”的人还看了:
1.2017立秋后还要热多久

【气象知识的文章】相关文章:

气象知识精选05-09

气象知识大全05-09

气象知识科普05-09

实用的气象知识05-09

气象知识题库05-11

关于知识的文章04-01

关于气象知识的作文05-09

有关雪的气象知识05-09

雪有关的气象知识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