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兔儿爷与中秋节》读书感想 三篇
篇一:《兔儿爷与中秋节》读书笔记
我是一个生长在南方的孩子,每年中秋节,一家人团坐桌边,挂灯笼、吃月饼、赏明月,很是温馨和谐。却殊不知,在遥远的北方,中秋节除了吃喝玩耍外,还有卖“兔儿爷”的。这就是我读了《兔儿爷》后的收获。
文中说:这“兔儿爷”是一种用来祭月用的泥塑玩偶,兔子脸,人身,有各种各样的服饰、坐骑,很神气。不同的“兔儿爷”大小、身高也不同。“兔儿爷” 的起源大约是在明朝末期,到了清朝,功能便从祭月转变成了儿童的玩具,随之有了更多的种类、形态。“兔儿爷”大的有将近一米,小的有一二寸,捧着沉甸甸的。“兔儿爷”一般都是粉白面孔,抹上一层淡淡的胭脂,让人感到滑稽可笑,而又亲切。
从《兔儿爷》这篇短文里,我体会到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无所不有。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感到很自豪。而华夏人民的智慧也是非常可叹的。从一个个神话故事中,人们创造出了许多有趣、生动的形象,还将这些形象具体化,做成了各种玩偶、物品,点缀了我们的生活。同时,我还感受到民间的艺术的丰富多彩,就我所知,除了兔儿爷,在北方,还有吹糖人、捏泥人等小玩意,这些可爱的小东西都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不觉中,兔儿爷在我心中已经变得亲切可爱起来,我希望在以后的日子里,还可以发现更多象兔儿爷一样的民间艺术,生活和学习就是在这样不断的发现中越来越快乐,越来越美!
篇二:兔儿爷与中秋节读后感
我是一个生长在南方的孩子,每年中秋节,一家人团坐桌边,挂灯笼、吃月饼、赏明月,很是温馨和谐。却殊不知,在遥远的北方,中秋节除了吃喝玩耍外,还有卖“兔儿爷”的。这就是我读了《兔儿爷》后的收获。
文中说:这“兔儿爷”是一种用来祭月用的泥塑玩偶,兔子脸,人身,有各种各样的服饰、坐骑,很神气。不同的“兔儿爷”大小、身高也不同。“兔儿爷” 的起源大约是在明朝末期,到了清朝,功能便从祭月转变成了儿童的玩具,随之有了更多的种类、形态。“兔儿爷”大的有将近一米,小的有一二寸,捧着沉甸甸的。“兔儿爷”一般都是粉白面孔,抹上一层淡淡的胭脂,让人感到滑稽可笑,而又亲切。
从《兔儿爷》这篇短文里,我体会到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无所不有。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感到很自豪。而华夏人民的智慧也是非常可叹的。从一个个神话故事中,人们创造出了许多有趣、生动的形象,还将这些形象具体化,做成了各种玩偶、物品,点缀了我们的生活。同时,我还感受到民间的艺术的丰富多彩,就我所知,除了兔儿爷,在北方,还有吹糖人、捏泥人等小玩意,这些可爱的小东西都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在网上,我还查到关于兔儿爷很多有趣的歇后语呢:
兔儿爷拍心口--没心没肺
兔儿爷折跟头--窝了犄角
兔儿爷掏耳朵--崴泥
兔儿爷满山跑--还是归老窝
兔儿爷洗澡--一摊泥
兔儿爷打架--散摊子
兔儿爷带胡子--假充老人儿
不觉中,兔儿爷在我心中已经变得亲切可爱起来,我希望在以后的日子里,还可以发现更多象兔儿爷一样的民间艺术,生活和学习就是在这样不断的发现中越来越快乐,越来越美!
篇三:月亮中的兔子与民俗(中秋节习俗)
兔子上月宫:在人们心目中,兔子是十分亲切、和善的小动物。在古老的传说中,最早登上月宫的,除了嫦娥、吴刚之外,还有兔子。这是古代人民美好的想象。嫦娥登上了月宫,据《淮南子》等古书的记载,是因为她偷吃了她丈夫羿从西五母那里要来的不死药,就飞进月宫,变成了捣药的蟾蜍。吴刚登上月宫,据《酉阳杂俎》的记载,是因为西何人吴刚修仙犯了错误,才罚他去代月中的桂树。这桂树随砍随长,永远也砍不断。至于这兔子的上月宫,最早见于屈原的《天问》“厥利维何,而顾、菟在腹?”。
意思是说,顾、菟在月亮的肚子里,对月亮有什么好处呢?那兔子又是如何登上月宫的呢?顾就是蟾蜍,菟就是白兔。晋代傅玄的《拟天问》也说:“月中何有,白兔捣药。”据闻一多先生考证,这“白兔捣药”是由“蟾蜍捣药”变来的。这月中的顾、菟既由一物变为二物,关于他们如何到月亮中去,民间也就有传说:吴刚学仙离家三年,炎帝之孙伯陵与其妻阿女缘妇私通,生下三个孩子,吴刚谪月后,其妻内心负疚,于是就叫最小的二个孩子飞奔月亮,陪伴他们名义上的父亲。《山海经-海内经》记载:“炎帝之孙伯陵。伯陵通吴权之妻阿女缘妇。缘妇孕三年,是生鼓、延、殳。”月中的顾、兔,就是延、殳变成的。好玩的“兔儿爷”:由于兔子上了月宫,因此古时人们过中秋,祭月时必用“兔儿爷”。每当中秋节的黄昏,一轮明月高挂天边,每家每户就都在庭院中设一香案,上面摆了月饼(又称团圆饼)、水果等供品。此外,还有“月光马儿”和“兔儿爷”。女人一一向月而拜。祭毕,一家人围桌而坐,饮团圆酒,吃团圆饼。
这就是祭月的古俗。在祭月的供品中,“月光马儿”和“兔儿爷”是什么东西呢?这是古城北京的产物。据《帝京景物略》载:“八月十五日祭月,其祭果饼必需;分瓜必牙错瓣刻之,如莲华纸肆市月光纸,缋满月像,趺坐莲华者,月光遍照菩萨也。华下月轮挂殿,有兔持杵而人立,捣药臼中。约小者三寸,大者丈,致工者金碧缤粉。”这里所说的“月光纸”,就是纸神马,即“月光马儿”。《燕京岁时记》说:“京师谓神像为神马儿,不敢斥言神也”。这月光马儿,上部绘太阴星君,下部绘月宫桂殿及捣药的兔儿爷,彩画贴金,辉煌耀目。关于兔儿爷,《燕京岁时记》也有记载:“每届中秋,市人之巧者,用黄土抟成蟾兔之像以出售,谓之兔儿爷。”旧时北京东四牌楼一带,常有兔儿爷摊子,专售中秋祭月用的兔儿爷。此外,南纸店,香烛也有出售的。这兔儿爷,经过民间艺人的大胆创造,已经人格化了。它是兔首人身,手持玉杵。后来有人仿照戏曲人物,把兔儿爷雕造成金盔金甲的武士,有的骑着狮、象等猛兽,有的骑着孔雀,仙鹤等飞禽。特别是兔儿爷骑虎,虽属怪事,但却是民间艺人的大胆创造。还有一种肘关节和下颔能活动的兔儿爷,俗称“叭哒嘴”,更讨人喜欢。它虽为祭月的供品,但实在是孩子们的绝妙玩具。射木兔和食兔肝:俗语说:“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风俗因地而异,因民族而异,我国疆域广阔,民族众多,因此,同样是兔子,却有完全迥异的习俗。在我国一千年前的辽族,前身是契丹族,源于东胡,是辽河上游的一个游牧民族。因为契丹人以游牧为生,对兔子一类小动物既不以为奇,也不作为神物崇拜,只是一种狩猎对象而已。从这点出发,他们也产生了和兔子有关的娱乐和饮食习俗。这些习俗不仅别有风趣也具有浓郁的北方特点。与江南三月三出郊踏青,举行歌会不同,北方则以它自己的特点,举行骑射活动。
每年这天,辽族人民要举行一种射木兔的游戏,也是比赛箭术的一次例会。比赛者将一木雕的兔子放在选定的地方,参加者分为两组。骑马较射,以射中木兔为胜。有趣的是败组必需给胜组跪进酒浆,表示祝贺和尊敬;而胜者不需下马,仍然骑在马上,接过酒盅,一饮而光。(见《燕京杂记》)由于兔子前脚小而短,后脚大而长,奔跑迅捷,出没无常。因此,只有高明的射手才能射中。这种象征性的射兔活动,也许是在游戏中寄托人们对今年狩猎丰收的某种祝愿。
【《兔儿爷与中秋节》读书感想】相关文章:
兔儿爷与中秋节的读书笔记04-21
中秋节兔儿爷习俗的起源05-11
中秋节感想05-11
关于中秋节的感想05-09
中秋节的感想范文05-10
读书的心得感想05-03
关于中秋节的感想作文精选04-17
毕业后的中秋节感想03-31
读书感想的名言警句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