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节是几月几日农历

时间:2022-12-09 20:13:34 七夕情人节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七夕节是几月几日农历

  七夕节作为我国的传统节日,七夕节的时间是讲农历时间的,那么七夕节的农历时间是在什么时候呢,七夕节农历应该是在几月几号。接下来就让阳光网小编来为您介绍吧。

七夕节是几月几日农历

  七夕节农历时间是每年的七月初七,2017年七夕节是在2017年08月28日,星期一。

  七夕节传说

  在很早以前,南阳有个放牛的小伙子,父母早亡,跟着哥哥嫂子生活,嫂子为人狠毒,一天给他九头牛,却让他等有了十头牛时才能回家,牛郎无奈只好赶着牛出了村。

  他赶着牛进山,在草深林密的山上,不知何时才能赶着十头牛回家。这时,一位须发皆白的老人出现在他的面前,问他为何伤心,当得知他的遭遇后,对他说:”在伏牛山里有一头病倒的老牛,好好喂养它,等老牛病好以后,你就可以赶着它回家了。“

  牛郎找到了那头病牛,打来一捆捆草,一连喂了三天,老牛吃饱了,才抬起头告诉他:自己本是天上的灰牛大仙,因触犯了天规被贬下天来,摔坏了腿,无法动弹。自己的伤需要用百花的露水洗一个月才能好。牛郎细心地照料了老牛一个月,为老牛采花接露水治伤,等老牛病好后,牛郎赶着十头牛回了家。

  一天,天上的织女和诸仙女一起下凡游戏,在河里洗澡,牛郎在老牛的帮助下认识了织女,二人互生情意。

  牛郎和织女结婚后,男耕女织,情深意重,他们生了一男一女两个孩子,一家人生活得很幸福。但这事很快便让天帝知道,王母娘娘亲自下凡来,强行把织女带回天上,恩爱夫妻被拆散。

  牛郎上天无路,还是老牛告诉牛郎,在它死后,可以用它的.皮做成鞋,穿着就可以上天。牛郎按照老牛的话做了,穿上牛皮做的鞋,拉着自己的儿女,一起腾云驾雾上天去追织女,眼见就要追到了,岂知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金簪一挥,一道波涛汹涌的天河就出现了,牛郎和织女被隔在两岸,只能相对哭泣流泪。他们的忠贞爱情感动了喜鹊,千万只喜鹊飞来,搭成鹊桥,让牛郎织女走上鹊桥相会,王母娘娘对此也无奈,只好允许两人在每年七月七日于鹊桥相会。

  七夕节到处都充满着爱情的味道,如果你有喜欢的人,那么也可以在情人节这一天跟对方告白,在以后的纪念日当中,也是很不错的一个日子。

  唐代七夕节习俗

  乞巧

  七夕的重头戏主要在女孩的身上,因为传说中织女的手艺极巧,能织出云彩一般美丽的天衣。为了使自己也能拥有织女一般的巧手,在少女之间,遂发展出了一种“乞巧”的习俗。乞巧的习俗大约早在汉代就已形成,只不过是后来才和牛郎织女的故事相结合。乞巧用的针就分双眼、五孔、七孔、九孔之多。七夕晚上,手拿丝线,对着月光穿针,谁先穿过谁就“得巧”。另一种丢针卜巧的方法,是在七夕的中午,放一盆水在太阳下暴晒,过一段时间后,空中的尘土就会在水面上结成一层薄膜。这时把针丢在水里,有了薄膜的支撑,针会浮在水面上。再看看水中呈现的针影,如果成为云彩、花朵、鸟兽之形,就是得巧。反之,若呈现细如线、粗如褪的影子,就是未能得巧。有些妇女,采集各种鲜花,放在盛有水的铜盆里,露置院中,第二天取来搽面,据说可使皮肤娇嫩白净。有些妇女捣凤仙花,取汁,染无名指和小指的手指甲,称“红指甲”。有些妇女还唱《乞巧歌》:“乞手巧,乞容貌,乞心通,乞颜容,乞我爹娘千百岁,乞我姐妹千万年。”除此之外,七夕当天还得在月下设一香案,供上水果、鲜花向织女乞巧。据载,蔡州有位丁姓女子,十分擅长女红。有一年七夕她乞巧时,看到一颗流星掉在她的香案,第二天早上一看,原是只金梭。从此之后,她的“巧思益进”。乞巧方式很多,甚至连祭织女的供品也可派上用场。供品中必不可少的是瓜果,如果夜里有喜子(一种小蜘蛛)在瓜果上结网,就表示该女子已得巧。讲究一点的,如唐朝宫女,就把喜子放在小盒子中,第二天早晨打开来看,如果网结得不好就是巧乞得少。

  另有窃听哭声之说,据说是童女在夜来人静之时,悄悄地走到古井之旁,或是葡萄架下,屏息静听,隐隐之中如果能听到牛郎、织女对谈或是哭泣的声音,此女必能得巧。

  祭拜魁星

  妇女问乞巧,男子也没闲着。俗传七月七日是魁星的生日。想求取功名的读书人特别崇敬魁星,所以一定在七夕这天祭拜,祈求保佑自己考运亨通。廿八宿中的奎星,为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也叫魁星或魁首。古代士子中状元时称“大魁天下士”或“一举夺魁”,都是因为魁星主掌考运的缘故。

  根据民间传说,魁星爷生前长相奇丑,脸上长满斑点,又是个破脚。有人便写了一首打油诗来取笑他:

  不扬何用饰铅华,纵使铅华也莫遮。

  娶得麻姑成两美,比来蜂室果无差。

  须眉以下鸿留爪,口弃之旁雁踏沙。

  莫是檐前贪午睡,风吹额上落梅花。

  相君玉趾最离奇,一步高来一步低。

  款款行时身欲舞,飘飘度处乎如口。

  只缘世路皆倾险,累得芳踪尽侧奇。

  莫笑腰肢常半折,临时摇曳亦多姿。

  然而这位魁星爷志气奇高,发愤用功,竟然高中了。皇帝殿试时,问他为何脸上全是斑点,他答道:“麻面满天星。”问他的脚为何跛了,他答道:“独脚跳龙门。”皇帝对他的回答很满意,就录取了他。

  另一种完全不同的说法是,魁星爷生前虽然满腹学问,可惜每考必败,便悲愤得投河自杀了。岂料竟被鳖鱼救起,升天成了魁星。因为魁星能左右文人的考运,所以每逢七月七日他的生日,读书人都郑重地祭拜。

  青年男女乞智、乞巧,希望自己的技艺才能高人一等,而已婚的、年老的、贫的、富的,莫不各怀所愿,于是七夕俨然成了一个许愿的日子。七夕当夜,拜牛郎、织女时,马上下拜,说出自己的愿望,不管是乞富、乞寿、乞子,莫不灵验。但是所乞求的愿望一次只能有一种,而且要连乞三年才会灵验。

  据说七夕的天河,还可预示当年的收成,天河明亮,收成就好,粮价就低;天河灰暗,收成就不好,粮价就贵。有的地区在七夕有“青苗会”,也是一种许愿的活动。

  卖磨喝乐

  佛教传人中国后,汉人从佛经中吸收这个神名,用来为玩偶命名。每年七月七日,在开封的“潘楼街东宋门外瓦子、州西梁门外瓦子、北门外、南朱雀门外街及马行街内,皆卖磨喝乐,乃小塑土偶耳”。其实唐朝稍晚以后的磨喝乐,已不再是小土偶了,相反,越做越精致。磨喝乐的大小、姿态不一,最大的高至三尺,与真的小孩不相上下。制作的材料则有用象牙雕镂或用龙延佛手香雕成的;磨喝乐的装扮,更是极尽精巧之能事,有以彩绘木雕为栏座,或用红砂碧笼当罩子,手中所持的玩具也多以金玉宝石来装饰,一对磨喝乐的造价往往高达数千钱。

  用来进贡宫里的磨喝乐,其可爱精致自不在话下,奢侈一点的,甚至以金银铸造而成。其实,磨喝乐应是妇女乞子时所供的吉祥之物,但从磨喝乐的生平中,我们找不出任何与七夕求子有关的事迹。尽管如此,七夕供奉磨喝乐的手中经常拿着一枝荷叶,因此在七夕时,许多小孩子也都打扮得服饰鲜丽,手持荷叶,在大街小巷游行嬉戏。

  晒书、晒衣

  夏季特有的.炎热阳光,又促成了另一项七夕的习俗—晒书、晒衣。现代的科学报告指出,日光中所含的紫外线,的确具有杀菌的效果。历史上关于文人晒书、晒衣的习俗有过几则有趣的小故事。

  据载,司马懿当年因颇受曹操的猜忌,为求自保,便装疯躲在家里。魏武帝仍然不大放心,就派了一个亲信令史暗中探查真相。时值七月七日,装疯的司马懿也在家中晒书。令史回去察报魏武帝,魏武帝马上下令要司马懿回朝任职,否则即可收押。司马懿只好乖乖地遵命回朝。

  另有一种人,在乱世中,以放浪形骸来表达心中的郁闷。他们藐视礼法,反对时俗。刘义庆的《世说世语》卷二十五说,七月七日人人晒书,只有郝隆跑到太阳底下躺着,人家问他为什么,他回答:“我晒书。”这一方面是蔑视晒书的习俗,另一方面也是夸耀自己腹中的才学。晒肚皮也就是晒书。汉代晒衣的风俗在魏晋时为豪门富室制造了夸耀财富的机会。名列“竹林七贤”的阮咸就瞧不起这种作风。七月七日,当他的邻居晒衣时,只见架上全是绞罗绸缎,光彩夺目,而阮咸不慌不忙用竹竿挑起一件破旧的衣服,有人问他在干什么,他说:“未能免俗,聊复尔耳!”由这几则小故事看来,就知道当时七夕晒书、晒衣的风俗有多盛了。

  以上所述,大多是民间过七夕的逸事,而古代的宫廷又是如何度过七夕的呢?贵为一国之君,皇室的排场自然非平民可比。

  历史上著名的风流天子唐玄宗也非常重视七夕,他在宫中建造了一座“乞巧楼”。据《开元天宝遗事》记载,这座“乞巧楼”是宫中以锦结成楼殿,高达百尺,可以坐数十人。在楼上陈列瓜果酒炙,摆设坐具,以祭祀牵牛、织女二星。对宫中妃殡们各赐给九孔针、五色线,在月光下穿过者为得巧。乞巧后,演奏清商妙曲,欢宴达旦。以致城中士民之家都仿效宫中乞巧。诗人王建在《宫词》中写道:“每年宫里穿针夜,救赐诸亲乞巧楼。”北宋西昆体诗人钱惟演《七夕》诗五首中有:

  骊享凌云对玉钩,千门高切绛河秋。

  欲闻天语扰嫌远,更结三层乞巧楼。

  这里的“骊”指骊山华清宫,玉钩指七夕季月,诗中写的是骊山华清宫乞巧盛况。七月七日酷暑未过,唐玄宗往往与宠妃杨玉环避暑华清宫,这里的乞巧又是一番景象。据《开元天宝遗事》载:唐玄宗与杨贵妃在华清宫游宴,七夕让宫女陈瓜果、插鲜花、设酒撰列于庭中,乞求于牵牛、织女。最富有特色的是“各捉蜘蛛,闭于小盒中,至晓,开视蛛网稀密,以为得巧之候。密者言巧多;稀着言巧少,民间亦效之”,这叫做“蛛丝卜巧”。以蛛丝占卜吉凶在汉代已有之,汉人焦延寿《易林·未济·虫》中曾有“蜘蛛作网,以伺行旅”的记载。魏晋时乞巧等蜘蛛结网于瓜果上,唐代就变成了捉蜘蛛于盒占丝网乞巧。《云仙杂记》中还有“洛阳人家乞巧,使蜘蛛结万字”的说法。杜甫《牵牛织女》诗中“蛛丝小人态,曲缀瓜果中”的诗词也是描写妇人乞巧、候蛛丝结网的情景。

  有一年,唐玄宗与杨贵妃临幸华清宫,住在长生殿。这夜正值七夕乞巧节。夜阑人静之时,杨贵妃这位多愁善感的绝代佳人突然抽泣起来,最后放声大哭,简直成了泪人。唐玄宗温存劝慰,收效甚微。过了好久,杨贵妃才说出心事:“妾遥望牛郎、织女二星,不由得真羡慕其夫妻长久,妾恐自身不如也!”玄宗再三追问是何原因,杨贵妃才又说:“妾览前史,每见时过境迁,秋扇抛残,怎能不为之伤情呢?”杨贵妃所忧虑的并非没有道理,那些皇宫妃殡,年轻时以美色事君,人老珠黄时就往往色衰爱弛,遭到无情抛弃。杨贵妃的衷曲深深打动了唐玄宗,这对老翁少妇遂互相盟誓,“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生生死死永不分离。白居易《长恨歌》中所写的“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就是叙述这一情景的。这段宫廷艳史,后来被写人传奇小说,编成中国历史上有名的一出戏剧—洪昇的《长生殿》。

  当唐玄宗与杨贵妃盟誓之时,已经埋下“安史之乱”的祸根,杨贵妃落了一个马嵬坡自绕的悲惨结局。李商隐在《马嵬》诗中尖刻地讽刺道: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莫愁为古代女子之名。《乐府诗集》中梁武帝《河中之水歌》写道:“河中之水向东流,洛阳女儿名莫愁,一十五嫁为卢家妇,十六生儿字阿侯。”只。有像莫愁那样的民间姑娘,才有希望求得像牛郎织女那样坚贞不渝的爱情。而唐玄宗虽然四纪(一纪十二年)贵为天子,连莫愁都不如。而南唐后主李煌就更惨了,未亡国之前,每到七夕,在宫中用红白罗百匹,拉开象征天河,一夜后再收起。(《五国故事》)。《避暑漫抄》记载:李后主降宋以后,常常郁郁不乐。在七夕时,他填了一首词:“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让故宫女演唱,宋太宗知道后大怒,下令赐死。这位擅长诗词的亡国之君,没有想到因“七夕”怀旧而送了命。


【七夕节是几月几日农历】相关文章:

农历元宵节是几月几日05-01

元宵节是农历几月几日05-01

元宵节农历是几月几日05-01

农历腊八节是几月几日04-21

元宵节是农历几月几日呢05-01

元宵节在农历几月几日201805-01

2018农历腊八节是几月几日05-12

七夕节是几月几日05-09

今年七夕节是几月几日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