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夏季饮食养生小常识
夏季是不那么受欢迎的季节,因为在炎热的夏天,很多人开始食欲不振,还有可能会出现中暑等问题,在夏天因为炎热也不想动,因为夏天随便一活动就会觉得很热,那么有关夏季的饮食养生都有哪些好的小常识呢,接下来就让阳光网小编来为您介绍吧。
清粥小菜做主食
暑热会减弱食欲及肠胃的消化功能,这是由于高温环境作用于人体后,通过神经传导将高温刺激传导给体温调节中枢,对摄食中枢产生抑制性的影响,从而导致摄食量的减少。高温对肠胃消化功能的影响表现在:胃肠运动减弱,胃液中游离盐酸减少,胃排空加速。
爱美女性为保持窈窕身姿忽略早餐及主食,这会引起低血糖和低血压,这也是中暑的直接诱因。 粥类食品易于消化,既能帮助补充因大量出汗所消耗的水分,还能快速补充血糖和能量,是消暑的最佳主食。在做粥时,加入豆类(如绿豆、黑豆)、杂粮(如薏米、燕麦)、果蔬(如西瓜皮、苦瓜)、药材(如荷叶、金银花、莲子)等,能加强粥的保健效果,使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补充同步进行。
冷饮勿过食用
冷饮温度不要低于10°C。饮料过热会增加出汗,但太冷又对正在受热机体是一种强烈的不良刺激。但是许多人喜欢在餐前或餐后大量进食冰冻水果或啤酒等冷饮,不仅影响了正常进餐量,还会损伤胃肠黏膜、影响消化功能,因为寒湿相加最伤胃,进而导致抵抗力下降和增加“中暑”危险。冷饮以少量多次饮用为好,这样能减少机体缺水,减少直肠温度的升高,避免大量饮水而加重心脏和肾脏的负担。冷饮通过肠胃的速度远快于常温食物,往往越喝越渴。冷饮、啤酒等都是披着“冰衣”的“火球”,所含高热量是好身材的克星和暑热的帮凶。
热饮更消暑
大量流汗会造成血容量不足,使血压下降,从而增加中暑的危险。大量流汗还会引起盐分(氯化钠)大量丧失,使血液中形成胃酸所必需的氯离子储备量减少,从而影响胃液中盐酸生成,不利于铁和钙的吸收。所以要及时补充水分和盐。汤茶饮料是个不错的选择。汤类含有大量的水分和钠、钾、镁等有机盐。而茶水具有生津提神的作用,能减轻疲劳等。因此汤类、饮料及茶类夏季以多饮为宜。在进餐前先喝点饮料或汤,能够解除因饮水中枢的兴奋而引起的摄食中枢的抑制,菜汤能够促进消化液的分泌,有助于促进食欲。但喝冷饮不宜过多。温热的茶饮能通过舒张汗腺将体表温度降低1~2℃,消暑效果远优于冷茶……
汤、茶里面少加糖绿豆汤、海带汤、紫菜汤等“食物汤类”是最佳选择。应限食肉汤、骨汤等,因其脂肪含量高,不仅不能解暑,还会因为增加热量摄入而“越喝越热”。饮料包括含盐饮料和不含盐饮料,前者如盐开水、盐汽水及盐茶,含盐浓度均以0.1%~0.2%为宜,后者可选用白开水、柠檬酸水,或由酸梅糖浆、陈皮糖浆、山楂糖浆等配成的饮料。后者具有饮用可口、止渴、加速热适应等优点。清淡的绿茶和花果茶不仅能够利尿除热、消脂通便,还具有养颜美容、舒缓疲劳的特殊功效,老少皆宜。
适量摄取酸味食物
酸味的食物如天然酿造醋、柠檬、山楂、乌梅、李子、蔓越莓、蓝莓、覆盆子、优格、泡菜…等,不但能够生津止渴,使人脾胃大开,还可以抑制微生物繁殖,有极佳的杀菌功效,对于预防感冒、发炎也有一定的贡献。
多吃高纤蔬果:夏季饮食以甘寒、清淡为宜,烹煮忌重油厚味。多高纤蔬果少肉食,生食至少占全部饮食的三至四成,不论是蔬果精力汤或醋制生菜、西式沙拉,丰富的膳食纤维以及未被加热破坏的营养素、酵素有助于清热、消暑、通肠消滞、提高细胞排毒、修复和再生力,即使暑气蒸腾依然让你神清气爽、不燥不急。
别忘了还要多喝好水!夏天易出汗,即使待在冷气房中未流汗,体内的水分也会大量蒸发、流失,必须尽量多喝水予以补充,否则皮肤会因缺水而干燥、快速老化,粪便也会因为干、硬难以排出导致便秘,全身机能组织的运作更将因此而大乱。
适宜夏天养生的蔬果除了前述酸味食物之外,还有夏天盛产的丝瓜、黄瓜、苦瓜、瓠瓜、冬瓜、木瓜、西瓜、梨子、杨桃等,有利尿消肿、清热解毒、降火消炎作用的当令蔬果。
夏季是万物蓬勃生长的季节,蔬果种类繁多,瓜类之外还有叶菜、根茎、菇菌、海藻类,都是美味、营养又经济的最佳选择,再适量吃一些豆类、坚果、种子,营养就均衡且完善了。
还有一些药草植物也不妨多加运用,例如洋甘菊、薰衣草、迷迭香、薄荷、杭菊等香草植物,在疲劳倦怠、昏昏欲睡、情绪低落时,都可以泡上一壶慢慢啜饮,它们其中的成分及散发出来天然清香可以提神醒脑、消除疲劳、舒缓压力、镇定情绪、帮助消化、促进新陈代谢,提升免疫力。
夏季祛湿食物
1、夏天祛湿食物有哪些
1.1、洋葱:具有和胃下气、化湿祛痰、解毒杀虫等功效,适用于胸闷脘痞、咳嗽痰多、小便不利等病症。
1.2、水芹:有清热利水的功效,适用于小便淋痛、小便出血、带下等病证。
1.3、玉米:具有调中开胃、降浊利尿等功效,适用于尿路结石或慢性肾炎水肿、高血压、食欲不振等症。
1.4、冬瓜:有清热利水、消肿解毒、生津除烦等功效,适用于暑热烦渴、水肿、小便不利、消渴引饮以及水气浮肿喘满等病症。
1.5、扁豆:具有健脾和中,消暑化湿等功效,适用于暑湿吐泻,脾虚呕吐、食少便溏、泄泻水肿、赤白带下等病症。
2、夏天祛湿喝什么粥好
2.1、薏米红枣粥:薏米半碗、红枣10颗、冰糖少许。
做法:将红枣洗净,去核,并在枣皮上划刀口,以利于味道进入粥中;将薏米洗净,用清水浸泡2个小时;将泡好的薏米与红枣放入锅中,加入清水大火烧开,水沸后转小火,熬煮30-40分钟,熬煮过程中注意用勺子搅拌,以防粘锅;熬好后关火,加入几颗冰糖,还可按照个人喜好加入桂花、蜂蜜等,冰糖彻底化后即可盛出食用。
功效:薏米是良好的祛湿利水食材。红枣是滋补脾胃、养血安神、治病强身的良药。
2.2、茯苓粥:粳米、茯苓粉、盐、生姜。
做法:取粳米100克,淘净;粳米100克、茯苓粉20克一起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水,调至武火将水烧沸,水开后转用文火熬至糜烂,然后加入盐、生姜粒若干,搅匀即成。每天早晚各服用一次,根据口味可加入红糖。
功效:长期食用可起到利水渗温、健脾祛湿的功效,对于慢性肝炎也有一定的疗效。
3、夏天祛湿喝什么汤好
3.1、苋菜肉片汤:苋菜(绿)640克,猪肉(瘦)120克,姜4克,盐2克。
做法:苋菜去根须,摘取茎叶洗净;煲内加水适量,放少许油盐,煮至水滚。先下瘦肉,随后放苋菜,滚片刻,即可食用。
3.2、鲜桑叶炖猪腱:鲜桑叶5克、猪腱肉60克、蜜枣半粒、姜1片。
做法:清洗猪腱肉,切成大片。用水冲洗一下鲜桑叶,然后把所有材料放入炖盅内,猛火炖3小时,饮用时再加入食盐调味。
夏季祛湿的小妙招
1、多运动:体内的湿气要排除最好就是通过运动,运动的排汗不仅能够排毒,更能够有效地把多余的湿气排出来,并且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
2、蒸汗:蒸汗有湿蒸干蒸之分,它能够促进身体的毒素排出,是一种“坐着就能够排毒”的活动,更适合一些“不大愿动”的朋友,而且也能够把体内的湿气有效排出。
3、薏仁赤小豆汤:薏仁与赤小豆都是没有什么味道的药材,这样的搭配煲成一锅当水喝,能够有效地去除体内的湿气,女孩子多喝更能够有助减少水肿!
4、多喝清热去湿汤:用适量的土茯苓、茯苓、赤小豆、陈皮,加瘦肉或者猪骨煲汤,能够有效地起到清热的作用并能够去湿,这是广东的传统去湿汤,适合夏天饮用。
5、少吃盐,多健脾:吃东西比较“重口味”的朋友往往都比较容易惹来湿气,因为“重口味”会加重对脾胃的负担,大家在饮食上少吃多盐食物,并且多吃一些流质和五谷类食物。
湿气重的症状表现有哪些
1、舌苔厚腻:假如您哪一天照镜子的时候发现自己舌苔非常的厚或者发现自己的舌体胖大,并且舌头边缘还伴有非常明显的.齿痕的话,那就证明您体内的湿气太重来了,应该及时的调理过来。
如果还伴有面色晦暗且发黄,早晨起床时眼皮浮肿,或眼袋明显,这些信号说明体内的湿气较重。
2、大便不成形:正常的大便是软硬适中的条形,如果大便像熟得过度的香蕉一样外形软烂、黏腻,不成形,粘在马桶上不易被冲走,这也说明你的体内有湿,消化吸收功能异常。
3、食欲差:如果到了该吃饭的时候,没有饥饿的感觉,吃一点东西就感觉胃里胀胀的,在吃饭过程中还有隐隐的恶心感。这种现象也是脾胃功能较弱,体内湿气过重的表现之一,且这种现象更容易出现在夏季。
4、小腿肚发酸:假如您在早上起床后会突然感觉自己的小腿肚非常的酸痛,并且感觉很沉重的话,还有的人会发现最近的体重增加了不少的话,那证明您出现虚胖的现象,也是体内湿气重造成的。
夏季的养生水果
葡萄
性味甘酸平。生食能滋肝肾阴液,强筋骨。凡久病肝肾阴虚、心悸盗汗,干咳痨嗽、腰腿酸痛者,均可为补养食品。常食鲜葡萄有补益气血、通利小便的功效,适于脾虚气弱,气短乏力,面浮肢肿、小便不利等症。煎汤加酒饮,可治风湿痹痛。捣取汁加糖调服治赤痢。
杏子
四月赏杏花,七月摘杏果。每年的7月上旬,又到了杏果成熟的季节。杏是维生素B17含量最为丰富的`果品,可以防癌抗癌。杏有生津止渴、清热解毒的作用,但由于其兼有润肠通便的功效,所以吃多了也可能造成腹痛、腹泻,因此成人每天吃杏最好不超过10个。
西瓜
夏天水分散失多,祛暑生津西瓜是最好的选择。西瓜富含维生素A、B1、B2和C等多种营养物质,有清热解暑的作用。但是吃西瓜也有讲究,西瓜属寒性食物,易伤脾胃,消化不良的宝宝不宜多吃。
荔枝
七月上中旬的时候,正是荔枝红时。 荔枝味甘、酸、性温,入心、脾、肝经;可止呃逆,止腹泻,是顽固性呃逆及五更泻者的食疗佳品,同时有补脑健身,开胃益脾,有促进食欲之功效。荔枝虽然好吃,可是吃多了会上火。一般每次不宜吃超过10颗。
木瓜
木瓜含有一种称为番木瓜的重要消化酸,可将蛋白质类食物分解成可消化的状态;另一种果胶酶可消化淀粉。因此,夏天脾胃不好,容易消化不良的宝宝最适合吃木瓜。
【夏季饮食养生小常识】相关文章:
夏季健康饮食小常识05-09
饮食生活小常识05-09
健康饮食小常识05-09
女人养生小常识05-09
夏季生活小常识05-09
养生小常识生活小窍门及小常识05-09
饮食生活安全小常识05-09
绿色健康饮食小常识05-09
春季健康饮食小常识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