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山秋意散文
白云山的秋意浓,很浓。
白云山海拔九百多米,为伏牛山东部余脉最高峰,驻马店境内最高峰,山势险峻,峰奇峭绝,游人少,自然环境较为原始。王安石说,“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白云山为险远之处,自有可观可想可叹之独特。
白云山山脚秋意宁静,清清爽爽。下车伊始,已经置身山中了,凉意阵阵,凉爽扑面,但思绪还在闹市里没有回来,杂事萦绕,心烦意乱。立于水边,看湖水,看山色,凝思良久,浮躁的心才慢慢平静下来。湖水如镜,清澈如碧,静静地躺在山脚下,没有风,没有涟漪,恬淡平稳,若情窦未开的处子,不羡山下的繁华,不慕山上的高远,孤独地守在山脚下,守着寂寞。
芦苇倒映在水里,山峰倒映在水里,白云倒映在水里,上面一幅图画,下面一幅图画,对称,无丝毫差别。芦苇已经枯黄,梢头保留着淡淡的青色,是希望的青色,来年将迸发新的活力。
四周山峰不高,但倒映在水里,显得那样远,那样深。相反,高高在上的白云倒映于水中,却很近,近在咫尺,似乎伸手就能捧出一朵。天空湛蓝,蓝得幽深,蓝得宁静,白云被衬托得更白了,如在水中漂洗过,如胡乱堆积的白绢。
鸟儿的倒影从白云里穿过,抬头仰望,鸟儿飞掠群山,从容,悠远,翔姿优雅,是南迁的鸟儿,从遥远的北方迁徙而来,留恋于白云山的秀美,盘桓栖息后,再次踏上迢迢征程。啾,啾,空谷鸟鸣,白云山的.秋天更显静谧。
白云山山腰秋意丰富,硕果累累。慢慢向山上爬,香气慢慢浓郁,循香走去,于密林草丛中寻见果实,情绪高涨,为之振奋,摘下来品尝,香,甜,鲜。继续向前,果实越来越多,抬头能见,举手可摘,便觉得刚才过于张狂了。枝头上结了密密麻麻的软枣,压弯了树枝。树叶凋零了,果实正处于成熟高峰,稀疏的树叶遮不住软枣的风采。栗子已过采摘期,地上留下密密麻麻的栗大包,或裸露,或陷于泥土石块中,或被落叶覆盖,脚步走过,咯吱咯吱响。
红色果实是白云山的特色。山楂红,红得浓,红得深;杮子红,红得火,红得烈;蕃茄红,红得艳,红得透。蕃茄是人工种植的,细长,光滑,在唐老道修仙处,普通的蔬菜生长在这里,便有了特别的形态,特别的味道。南瓜也好,个头大,壮实,墨青中带金丝,好看,不同于他处南瓜,又叫金瓜。山下南瓜已罢园,白云山上的南瓜长势正旺,“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山上的季节总是比山下迟一步。萝卜也不错,碗口粗,小面杖长,上青下白,青多白少,青处如碧玉,白处如白瓷,若玉雕。经主人同意,挖一只,吃起来脆,酥,多水,微辣,微甜。土好水好空气好,孕育的萝卜更好。
白云山山顶秋意壮阔,气势磅礴。向上攀登,密林渐渐甩于身后,群山渐渐落于脚下,灌木成了主角,高大植被稀疏了,视野开阔了,心胸敞亮,心情飞翔。一路走一路放眼四望,看不尽的白云山风光,赏不尽的白云山秋色。至山顶,坐下来,用心欣赏,果然好景色。
山势忽高忽低,忽左忽右,山峰重重,山谷道道,有了立体感。看似杂乱无章,实则有规律可寻,山梁朝主峰隆起,山谷离主峰而去,水流便顺山之势分流东西,东流入汝河,入淮河;西流入汉水,入长江,一山分二水,近在咫尺分属两大流域,乃白云山奇妙之处。
漫山遍野尽被绿色覆盖,道道山梁如绿色巨龙,纵横交错。细看,绿色并不纯粹,红、黄、紫、灰、白,点缀其间,万绿丛中显异色,将绿色衬托得更活跃,更有生气。红色是枫叶,红似火,再等一些日子,红色将染红更多枫叶,红得更尽致;黄色,金灿灿,如即将成熟的麦田,丰收在望;紫色雍容,远看无特色,近看竟有了梦幻色彩;灰色如土,远望难以分清是树叶还是泥土。微风拂过,色彩抖动,如水面上泛起的涟漪,有了动感;又如五彩斑斓的彩绸,飘飘悠悠。而那白色却倔强,不随波摇摆,那是植被中偶尔露出的岩石,呈乳白色,任尔东西南北风,我自岿然不动。
凝视久了,觉得那山梁那五彩缤纷似乎很近,就在眼前,就在脚下,触手可及,抬脚可至,恍惚中想跳过去,投入到山梁和五彩缤纷的怀抱里。但这是怎样一个妄想呀,在雄浑的大山面前,人是那么渺小,那么微不足道。
长时间凝望大山,凝想大山,心情平静,平静得如山下那汪湖水。
白云山的秋色美,白云山的秋意浓。
【白云山秋意散文】相关文章:
1.秋意朦胧散文
3.秋意无痕散文
4.如诗秋意抒情散文
6.描写秋意散文随笔
7.秋意渐浓经典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