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暖亦寒导流山抒情散文
在石佛村庄东头有一座美丽的导流山。导流山,原名东山,之所以改成导流山,这里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有一座东西走向的北山突然向南凸出,像一头横卧的老牛,人们叫它东山。据说,大禹治水之时,他就在这东山挖窑搭棚、安营扎寨,领导人们用疏导的方法,凿东山而引洪水。历经数载,终于凿出了一条沟壑,积水畅流,川原浮现。后来,人们就在这块土地上生活耕作,繁衍生息。为了永远纪念大禹治水功绩,当地人把东山改名为导流山。导流山离卦台山约10公里远,生生把渭河向南逼过去好远,起到了导流的作用。
一直想登临导流山,在圣贤走过的路上体味当初的不易。终于有机会了,我们几个人兴奋得几乎一夜未眠。天刚亮,我们已经出发了。到了山脚下,见灰濛濛的天底下,苍黑的山,赭石色的树。一条黄褐色的土路,像老农破旧的裤腰带从山顶抛了下来,弯曲,打结,有一截似乎还搭在了树梢上。朋友说:“导流山的殿宇建筑可推至明正德年间,曾经历过三次大的人为和自然毁坏,并有三次重建和修葺。听说,1958年破“四旧”时,山上庙宇被毁,古松翠柏无一幸免。天水名人王璋、冯国瑞、毛翰臣等人的题匾,现无迹可考了。”
山顶是一个平台,仰头往南看去,山势渐高,色彩鲜明的山门和亭台殿宇逐级而上。
山上一派崭新气象,牌坊高峻,殿宇阔达。有几处还没涂漆,露出新木本色,但从檐廊的雕花看,水平不错。心里暖暖地想:人们生活到底还是富裕了,不然,哪顾得上修庙!看庙的老人引着我们看这些新东西,但我们的注意力一直在关注古迹。然而没有,几乎一点都没有。
我试图能从树上嗅出一点古味,但从齐整的布局看,都是新作品。住庙老人一直在旁边讲导流山无量宗师的签卦很灵,佛祖保佑哪里的达官升了职位,哪里的财团挣了几个亿。所以他们一来就放下许多钱,这些庙宇和院内的花树都是他们的功德。我们上山没带钱,也没想依靠佛爷保佑升官发财,只想看看,想感受一下导流山的古韵流风。
我们绕过器宇轩昂的大殿走出寺院,站在了山边边上。冷风撕扯着天空的灰布帘,想让我们看得更远一些,也把我们吹落在了荒草里。
向下一看,感觉自己站到了云端。思绪像一朵云,轻轻地飘了起来:眼前的渭河像一美女拖着长长的白绢纱柔柔地从西边铺了过来。半路上被三阳川的风情灌醉了,向南向北由着她扭腰肢。流到三阳川的东头,北方大汉似的葫芦河加入了她的舞蹈团队。一起缱绻迤逦而东,一直聚到此山下。结果风溢情满,差点淹上了三阳川的眉梢醉眼。眼看迷醉的心河就要酿成大祸,大禹一镐头下去,就使他们泄了火。
但据说就是当年大禹在开山疏导,才使得渭水浩浩东流。然而此地,我们转遍了东西南北,就是没找见大禹的影子,连蛛丝马迹都没有。按理,大禹该是导流山的主神,为何却不见踪影?
心里打着一个大大的问号,我踏上“白大布”来到北山。远远地就看到一个戏台,高大而空旷。发白的层层斑驳的戏报却让我似乎听到台上高亢粗犷的秦声,看到了台下涌动的人群。戏台侧面残旧的庞大火灶和能住几十人的大房间、通铺的大床板,都在向我证实每年三月三庙会的盛大热闹。墙根下干燥平坦不长草叶的`空地和地上的残砖,断木,还在比划着讲述庙会期间生意是多么火爆。
而我,却更在乎这里的清静。法门寺原址给游人开放,一看就有原址的意味,人们怀着虔诚敬仰的心情展览了遗址,见证了宗教在古代国家政治经济生活中的地位。而原址旁边大大的法门寺广场又展现了现在文明之下对宗教文化的重视与敬仰。崆峒山上那些陈旧、窄小的亭台、庭院,还有古人走过的秃秃的石阶,都在向我们诉说着当年修葺的艰辛不易和对古圣先贤的崇敬信仰,见到如此情景,游览者无不叹为观止。
下山到山脖子处,一间不大的房屋背对着我们,面朝渭河。辗转到正面一看,原来正是大禹庙。大禹手拿镐头,旁边两位手持船桨,木锨,全然一副开沟挖渠的样子。四面壁画生动逼真,讲述着大禹治水的故事。
我们有一万个理由可以把看望大禹当做去导流山的主要原因,导流山也有一万个理由可以把大禹当做正殿的主神,供游人来祭拜,因为他曾经给我们的祖先,甚至现在的我们带来了莫大的福祉。不管是史实或是传说。当我们今天看着眼前哪一尊神佛的表情时,漫上脑际的不都不是传说吗?只是那些传说是温暖的,或是催人奋进的。今天的神佛不都是当年有血有肉有烟火味的人吗?所以,无论我们敬佛敬神,不都是敬人,敬自己吗?能从圣贤、神佛、古迹那儿得到一点生活的启示,难道不是游览古迹,膜拜圣贤社佛的初衷吗?从车窗看去,眼前的渭河已苗条成一条丝带,这或许是当年大禹未曾想到的事实。而眼下随着河水的锐减,河滩上高楼凸起,河道变成商业街可能更是当年大禹未能想到的事实。但无论怎样,人们还把大禹安置在山脖子上日夜巡守渭河,那是对治水有功的大禹的敬畏,更是有有功之臣的永远铭记。
来过导流山,自己也在给自己的人生导流:努力做于民众有益的事,再苦再累也心安。
【亦暖亦寒导流山抒情散文】相关文章:
1.亦辰亦尘
2.亦梦亦真初中作文
3.亦久
8.《亦谈“挫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