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人经商的智慧散文

时间:2019-04-07 18:43:13 我要投稿

温州人经商的智慧散文

  温州商人是一群神秘部落,他们往往能从没有市场处找出市场,从鲜为人知的边缘经济的夹缝中杀出一条血路。温州人的成功,得益于他们特有的创业风格和经营手段。

温州人经商的智慧散文

  天下没有不敢去的地方

  温州老板无论在哪里都能创业,都能很快在当地扎根、发芽直至开花、结果。

  “适应人家的要求,我们才能生存、才能赚钱。”一位温州商人这样说,他在杭州边上的富阳农民城里建了一座温州商城,从设计施工到产业规划,每天都想着怎么才能适合杭州人、富阳人的要求,适应当地经济特点和发展方向。有了这种适应能力,温州的产品才具备了竞争实力。时间可以准时,款式可以按要求不走样,价格可以最低,低到令人难以相信。

  但问题就出在这“低得令人难以相信”的价格上,因为价低而又质优是有限度的,一旦低于这个限度,在别处一般是不会接受订货的。但温州人没有让客户失望的习惯,再说到了家门口的生意放跑了,对自己来说是失败,对别人来说是笑话。

  或许,绝大多数温州人对达尔文及其“适者生存”理论并不知晓。不过,他们却以自己的实践向人们显示出了温州人精神的实质:适者生存。

  运动战和阵地战交替

  温州人多地少,他们只能向外拓展,不断寻找一个个新的生存空间。正因如此,温州商人在全国分布最广,南至三亚,北到漠河,西抵拉萨,东临青岛,到处可见温州人的踪迹。

  最初他们以手工为主要谋生手段,如理发、补鞋、裁缝,一个个散兵游勇燕子般地南来北往。后来,他们发现各地时常会出台一些扶持政策,于是纷纷开辟新的商场或商品集散地。

  每到这时,散兵游勇就聚到了一起,出谋出钱出力,一定要在竞标中拔得头筹。因此,在全国很多城乡都有以温州人为主的商场或商品一条街。有的企业在全国各地设立了很多分公司、分销点、办事处,将温州人的商品意识传达给当地,辐射到周边。目前,在巴西、南非、欧洲、美洲都出现了新的温州人经商的网点。

  温州人攻伐之术的特点是:集中强大“兵力”攻下一座“城堡”,而后从家乡搬来很多愿意经商的“兵勇”,安营扎寨,守住阵地,除非是市场衰落,否则绝不后撤。可以说,这是运动战和阵地战的巧妙结合。

  不在一棵树上吊死

  温州老板有个特点:年轻、头脑活,能准确地进行市场定位,而且决不在一棵树上吊死。见到什么市场前景好,认准了立即调转“枪口”投资。举凡服装、皮衣、皮件、建材、陶瓷、灯具、印刷、电器等等,一个温州老板在他的投资生涯中可以涉足数个不同的领域。现在的温州老板没有不敢投资的行业,只要能带来利益,没有不敢去投资的地方。

  叶世光是1995年到南京投资的,当时投资什么心中无数。他注意到当时南京的饮食、休闲很火爆,便多次去消费,了解他们的消费结构。但最终他还是放弃了这个行业,因为他感到消费热点不一定是投资热点,往往市场越火,投资越要谨慎,恰恰是要在需求和市场的空当和矛盾中发现新的经济增长点。

  就在他想开办公司租房子时,他注意到当时南京办公房难以租到,价格也高。于是,他决定投资数千万元开发中低档的商务中心。这一招果然击中市场要害,他的诺亚商务中心建成后,由于市场定位准确,一经招商,立即吸引了许多中小公司认同入住。几年来,出租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与此相对应的是,目前南京大量高档写字楼因为租金太贵而闲置。

  拼抢速度

  1983年春节,一位温州华侨从美国家里打来电话:“美国警察总署消息,美国警察要换服装,34万人,需要68万副标章,每人两套就是130多万。你们可不可以做?”

  两个温州个体户心急火燎地直奔美国,向美国警察总署署长阐述意向。美国人认为中国人不可能做出一流标章,两个温州老板不温不火地说:“中国有句古话叫‘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请你们派两位专员到中国去看一看,费用我们全包。”

  也许美国人有“不去白不去”的心思,两位警察署专员来到温州,工人当场表演了从投料到成品只需35分钟的过程。几天后美国人带着100副样品回去了。美国警察总署头头们一看,价格只有本地一半,而且不需要定金,成交!温州人如法炮制,又做成了联合国维和部队和驻港部队标章的生意。

  温州老板抢占市场的速度实在令人叫绝,往往是头一天打听到某个商机,第二天就能拿到订单。“抢”字点明了温州老板做生意的一大风格。

  *款也能做生意

  温州老板做生意很少从银行*款,他们有自己的融资渠道。一是朋友互助。温州老板老乡观念很强,极富互助精神。二是赊货变现。温州有一绝:卖人参。全国的参茸市场不在东北,反而在千里之遥的温州。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同等级人参,东北供货价是2000元/公斤,而在温州却只卖1900元/公斤,旁观者傻了。明摆着赔本买卖,温州人是图热闹还是图好看?这样一来,由于价格关系,东北没有形成参茸市场,反而在温州形成了全国专业市场,何等奇妙!

  温州老板做参茸生意,一般第一次订货,开口10吨,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关系熟了后,先付20%~30%的定金,卖掉货后再交钱;关系铁了后,往往不用交定金,来年再付,东北老板觉得铁哥们迟一年无所谓。温州老板与东北老板的看法正好相反,在他们眼中人参不是货而是现金。

  他们的一般做法是接到人参后,迅速在市场上销售,甚至低于进货价,变现后的这一年可以做五六回其他生意。这样到年底,人参生意虽然亏了,其他买卖可赚了不少钱,盈亏相抵,利润颇丰。这样温州老板有了一个货源不断的民间银行。用这种巧妙的融资方式来增加流动资金,再将其投入到最赚钱的地方,温州老板盘活商业资源的'手法真可谓绝了。

  跟仇敌也照样做生意

  听到温州人论友谊,一温州人对一北京人说:“我一眼就看出你是个可依赖的人,我相信我们会成为朋友。”接着就是具体的帮助内容。北京人说:“你听见了吗?这就是温州人,跟你做朋友是看上你有用。”

  温州人不空谈,不幻想,也不怨天尤人。国家投资少,就自己建设;没有资源就搞眼镜、打火机、纽扣等玩意儿;科研教育水平低就开手工半手工工厂;路窄街头挤就开菲亚特……总之,要干事业就要改变现状,要挣钱就得面对现实,干实的。

  温州人不爱炒股,对此上海人很是不明白。《解放日报》曾把“温州股票不热”当新闻。一向以头脑灵活、精明能干著称的温州人,超前意识强、勤劳而不甘落后,事事都走在国人前头。可是,唯独对股市避而远之。尤其是那些“大款”,投入资金“炒股”的更少。这问题到了温州人这里,解释极为简单:不熟不做、不实不干。

  温州人如果跟人吵架闹翻了,又觉得这人够朋友,会很“务实”地化干戈为玉帛。

  做事情从功利出发,而且毫不掩饰,这便是温州人。

  跟北方人一样义气

  凡是到过温州的外地人一致认为,温州人具有北方人的豪爽与义气,这是温州人在残酷的商海拼搏中最具优势的人文与个性特点。它大约来自于海风的吹熏吧,温州面对东海。

  温州人穿着良好,饮食讲究,腰板挺直,笑声爽朗。与人做生意时,这综合的因素往往给对方以极大的好感与信任。而温州人或采用薄利多销的方式,或大大让利的手法,或今天吃亏明天或许能收回的聪明气量,使他们在商场上屡屡得手,意气风发。

  温州人的豪爽来自于他们的自信,他们的友好,他们的诚恳。这是昨天、今天乃至明天温州人做生意的最佳宝典!

【温州人经商的智慧散文】相关文章:

1.成功创业的温州人有什么样的智慧

2.不控制的智慧散文

3.温州人的创业故事

4.稳中智慧散文

5.智慧散文随笔

6.不抱怨的智慧随笔散文

7.经商哲理故事

8.经商格言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