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茶悟人生的散文
我觉得,我的一生中,是不能缺少茶的,我始终驱散不开那袅袅的清茶香气,它在我记忆的每一个角落里百转千回,浸染了我灵魂的深处。其实,我并不是一个懂茶之人,不知道每一种茶叶应该在什么时候采摘,才是最好的;也不知道究竟应该用怎样精致的器皿泡茶,才能更好地展现出茶香、茶色;更不像有些人那样,只要轻轻地嗅一下茶香,抿一口茶水,便能够说得出,这茶叶究竟是什么品种的。
说实话,对于饮茶来说,我应该算是一个粗人了,总是喜欢拿起茶缸来,先含一口茶水在口中,停留一会,让舌尖萦绕那微微带甜的苦涩,然后猛地咽下,再一口气咕咚咕咚地灌上几大口,然后,一抹嘴唇,长出一口气,道一声:“爽!”这样如同牛饮一般的饮茶,若是让《红楼梦》中的妙玉看见了的话,恐怕会毫不犹豫地说一声“俗”,的确,我也觉得,如此饮茶,倒是和《水浒传》中那些梁山好汉饮酒时候的样子颇有些相似了。
如此喝茶,或许会被那些喜好茶道之人认为是糟蹋了好茶吧,不过,话说回来,我倒是觉得,喝茶,并不在乎茶具是否高档,茶叶是否名贵,也不在于饮茶时候所遵循的茶道,而仅仅在于,喝茶时候的心情。在我看来,手捧一杯清茶,手执一本书,独自坐在窗下,面对着窗外冷月,在蒸腾的茶雾中,读古论今,等看到兴味盎然的地方,情不自禁地拍案叫绝,然后,拿起茶杯来,伴着淡淡的茶香,将一杯清茗,一饮而尽,这也不失为一件高雅的事情啊。
所以说,在我看来,品茶,最主要的,还在于看人的心境,我喜欢明人徐渭的一段话:“茶宜精舍,云林竹灶,幽人雅士,寒宵兀坐;松月下,花鸟间,清泉白石,鲜绿苍苔;素手汲泉,红妆扫雪,船头吹火,竹里飘烟。”你看,这徐渭将适合饮茶的地方一一做了总结,只要这是一个能够让人静下心来,细细地品味一番茶中三味的地方,就都是饮茶的好去处,至于茶具和茶道,他倒的确并不是特别看重的呢。徐渭此言,颇合我的心意,饮茶,主要看的是心境,只要有一个好心情,“心远地自偏”,处处都是好地方,处处皆可品出茶中的真味来。
说起来,我倒并不是从小就喜欢饮茶的,说实话,一开始的时候,我还真是不太理解,这淡淡的、略微带些苦味的小叶片,究竟有什么神奇之处,直到我遇见了她,才知道,茶清人幽的妙处。
第一次遇见她的时候,是在一个茶园里,那时候我还小,也就五、六岁的样子,和外婆一起,去海盐乡下玩。当我看腻了屋檐下的燕子,走遍了绿油油的田地之后,便寻思着,再找个什么样有趣的地方去玩,我听人说起,在那里附近有一个茶园,便心生好奇,想看看,这茶叶长在树上的时候,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年幼的我,一直都以为,茶叶在树上的时候,就是这般干干的呢。那个时候,还不时兴农家乐之类的旅游项目,所以,茶园也是并不对游人开放的,因为外婆认识园中的一个熟人,我们便借着去看望那位熟人的机会,进入了茶园。
进茶园之前,外婆千叮咛,万嘱咐,说不能随便乱跑,尤其不能随便乱动里面的东西,不能随便摘茶叶玩,这样那样的,说了很多,我乖乖地一一答应了。不过,一进入园子之后,我便彻底将外婆的话抛在脑后了,趁着她和那熟人攀谈聊天的功夫,便自己一个人四处转悠起来。
这茶园真是一个好地方,葱茏蓊郁,处处都栽种着茶树。那些茶树其实都不高,只到成人腰部以上,不过,对于一个五六岁的小孩,已经算是很高了,所以,我抬头低头尽可看见那些绿叶翠枝。那茶树之间的小路,看上去笔直的,似乎是很好走,可是,生来便没有方向感的我,等深入进去才知道,自己是陷入了一个绿叶织成的罗网,怎么钻都钻不出去了。
其实,这时候我走得并不远,耳中似乎还能隐隐约约听见外婆和她的朋友大声说笑的声音,可是,待我想要走过去的时候,却发现,身前身后总是被一些纵横交错的茶树枝叶阻挡住了,怎么都走不出去了。
这可怎么办啊,正在我焦急的时候,却看见了前面有一个漂亮的大姐姐,双手翻飞正在匆忙地采茶呢。看见我走到了她的面前,她便笑了笑,停下了手中的活计,道:“哟,哪里来的小朋友啊,怎么跑到这里来了啊?”
“我和我外婆一起来找张大婶玩。”我轻声回答着,我生性是十分害羞的,可是,见到了这个大姐姐,却不知怎的,一点怯意都没有,反而,有一种格外亲切的感觉。尚且年幼的我,还不知道究竟什么才叫做“美”,但是,我却下意识地觉得,这个大姐姐,就是最美的,她低眉婉转,诉说着别样的风情;唇红齿白,有一种清淡出尘的韵味;更兼那一头乌黑亮丽的长发,编成了一条长长的麻花辫,搁在脑后,几绺刘海儿随着微风的吹拂而微微地在额前飘动。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外婆曾经给我讲述过的田螺姑娘的故事,于是,下意识地便将这大姐姐当成了是故事里那善良的田螺姑娘。
“喔。”她应了一声,豪爽地笑了一下,说:“茶园里可不能乱跑啊,这里可大了,要是迷路了,可就找不到外婆了啊。来,姐姐带你找外婆去。”说着,便向我伸出了手。
不由自主地,我便将手伸了过去,任由她牵着我,在茶林里穿行,不一会儿,我便看见了外婆,她已经发现我不见了,正焦急地四处张望呢,一看见我,便忙不迭地埋怨道:“你啊,真不听话,让你别跑,偏要乱跑。”说着,便向那位大姐姐道谢。
听着他们寒暄,我这才知道,原来,这位大姐姐姓“李”,和张大婶一样,都是在茶园里采茶的,乡村之人,生性好客,虽然我们只是第一次见面,可是李大姐却热情地张罗开来,说是让我们尝尝新茶的滋味。
我好奇地指着李大姐怀里那些新采下来的茶叶问:“是用那些来泡茶吗?”
李大姐笑着说:“当然不是啊,小朋友,茶叶啊,要炒过以后泡茶,才更有味道啊。”
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接下来,我便看见了迄今为止我所见过的最不像茶道表演的一次泡茶过程,然而,在我心目中,却觉得,饮茶,就应该这样。没有精致的陶瓷茶壶、茶盅,更没有紫砂壶之类名贵的茶具,李大姐所用的,就是普通的大瓷碗,她也并不像电视里演的那样,将茶叶过水,或者是来个凤凰三点头之类的。只是很随意地从一个小罐子里头抓出了一小把茶叶来,分别在每个茶碗里放了一些,然后,拿起热水瓶,哗的一下,就将沸水倾注了进去。李大姐真是一个豪爽之人啊,她冲茶的时候,就像她笑的时候一样爽朗。
不一会儿,热气氤氲而上,茶的香气便冒出来了,原本的清水,变得湛清碧绿,于是,我们一人捧着一碗清茶,一边聊天,一边慢慢饮着。
“好苦啊。”等茶水刚刚变温了一些,我便忙不迭地喝了一大口,一种微甘而带有苦涩的感觉传了过来,这大概是我第一次喝茶吧,此时的我还热衷于吃甜甜的“大白兔”奶糖,所以,对茶的感觉并不是特别好。
一回头,却看见了李大姐,她喝茶的样子,格外与众不同,不是一小口一小口地抿,而是等那茶略凉下来之后,一口气喝下去。可是,在喝茶的时候,却又微微合上双目,那细若拂柳的双眉微微低垂,仿佛是独立于尘寰之外,一副轻逸无碍的样子,那神情,竟然有一种虔诚的感觉,仿佛正身处一个寻常人无法感知的神秘世界里。水汽渺渺间,我竟然觉得李大姐,这个寻常的农家村姑,有一种说不出气度,有一份雍容的自信。
“大姐姐,你不怕苦吗?”我问道。
李大姐微微地摇了摇头,道:“不苦啊,茶,就是这样的。我喜欢把茶水含在嘴里,细细地咂摸那苦味,然后,就一口气喝下。”
等李大姐收拾好东西,重新去茶林采茶之后,张大婶才眨眨眼睛,故作神秘地对外婆说:“唉,你不知道啊,这姑娘,别看她平常总是咋咋呼呼,说说笑笑的,她的命,可不好呢。”
说着,好嚼舌头的张大婶便将李大姐的故事说给我外婆听,我这才知道,这么漂亮的大姐姐,原来也不容易啊。她不顾家里人的反对,坚持嫁给了一个清贫而正直的乡村教师,可惜,她的丈夫身体不好,竟然英年早逝,李大姐,这样一个弱女子,却用自己柔弱的身躯,独自支撑起了已经残破的家,她还有一个尚未懂事的孩子。她忍耐,顽强,倔强,每日里起得最早,休息却是最迟,除了忙茶园里的事情,回到家里,还要房前屋后忙个不停。
听着张大婶讲述李大姐的故事,我突然之间似乎是明白了,难怪李大姐喜欢这么喝茶呢,或许,她是想将一切的悲欢辛苦都深藏在一杯茶中,不对人言,独自一人,细细品味,然后,一饮而尽,将所有的苦涩,都吞进自己的肚子里。她这哪里是在喝茶啊,她根本就是在品尝岁月,品味人生啊。
时间已经过去很多年了,我也没有机会能够再次见到那位茶园里的李大姐,但是,她那种低眉垂目的`恬淡,那种“出淤泥而不染”的清纯,那种面对艰辛毫不服输的勇气,却深深地刻入了我的内心深处,于是,我便打心眼儿里觉得,只有这样素雅而坚韧的人,才配谈这个“茶”字。
不知是哪位伟人说的:为了人生的幸福,必须爱日常的琐事。“哀莫哀兮生别离”,我可以想象到,当日,那独自承担家庭重担的李大姐,她内心的愁苦和凄凉,一定是极为深重的。但是,她却并未在人前露出半点愁容,反而却是一直以笑颜示人,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撑起了一片天。
茶真是一个神秘的东西,或许,只有那一碗清茶,才能让李大姐疲惫的内心得到稍微的舒缓,让她的呼吸变得更加匀畅。我不相信这个世上有生来就豁达的人,所以说,当日的李大姐,必然是有着难以名状的痛苦和无依无靠的失落,而茶,或许就是她唯一的慰藉吧。
我不知道她现在的生活如何,不过,我相信,艰难的日子,总会在她那大口大口喝茶,大步大步走路的时候,一点一点熬过去,如此一个宁静从容的人,总有一天能够守得云开见月明的。
或许就是受她的影响吧,我也养成了这样的饮茶习惯,先喝一口,回味着舌尖上的苦与甜,就好像是在品味人生中的哀与乐,然后,一饮而尽,苦辣酸甜,管它是什么滋味,全部都吞入肚中,慢慢回味。
对于某些人来说,喝茶,是一种有品位的事情,“竹疏烟补密,茶瘦雪添肥”,那是只有文人墨客才干的事情。可是,自从遇见了李大姐,我才知道,茶,人人皆可饮,管你是富商巨贾,还是贩夫走卒,只要有一颗宁静的心,就都能品出茶中的真味。
或许,只有经历过世事沧桑的人,才真的能够品味出茶中的滋味,所以,当年少不更事的我,喝了茶之后的第一感觉便是“苦”,而命运多舛的李大姐,却能够品出茶中的真味。
浮生如茶,茶如人生,当一片片的茶叶在茶碗里尽情地上下翻腾,舒展的时候;当袅袅升腾起来的茶香,渗入人的心底的时候;当那微带苦涩的茶水触碰到舌尖的时候,很轻而易举地,就能够让人感悟到,这就是人生。在未曾投入水中之前,那茶叶是团缩在一起的,就好像是蜷缩着的婴儿一般;当它们在沸水中翻滚,慢慢地舒展开来,将茶水变绿,那便如同是到了豆蔻年华;当茶叶泡过几回之后,茶水的色泽便变淡了,就好像是人生到了暮年,这时候,一切是非荣辱,都看得云淡风轻,不再重要了。如此说来,泡茶的过程,便是在演绎生活的真谛,演绎生命的真谛。只可惜,这个世上能够领悟此理的人,恐怕还不太多吧。
我曾经听说过,白族人有一种三道茶,颇含禅意。这第一道茶,叫做苦茶,乃是用沱茶以微火烘烤,翻拨百次而成。第二道茶,名曰甜茶,用红糖、蜂蜜、核桃仁、特产乳制成。而这第三道茶,唤作回味茶,以桂皮、花椒、生姜片煮成,淡中带酸。先“苦”,后“甜”,再“回味”,这不仅是对于茶的最好诠释,恐怕也是聪慧的白族先人对于人生的总结吧,看来,这白族同胞,也是对于茶,对于人生,有着大彻大悟的了解啊。
由此说来,只要对于茶有足够的领悟,不管是听着琴对雪煮茗,还是用茶缸大口喝茶,都能够品出茶中真味;不管是身在幽清的山林间,还是在劳作的田埂垄头,又或者是在鳞次栉比的高楼丛中,都能够品出茶中禅意。
常听人将那禅意说得极为深奥,有那么几种境界,说什么第一重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第二重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第三重是“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说得太深奥,我也听不懂,不过,如果用我和茶的故事来比喻的话,就容易理解多了。第一重境界,便是我小时候饮茶,只知道茶是苦的,不好喝,可以说是“看茶是茶”;而第二重境界,便是我长大后的领悟,从茶中看到了人生,那便是“看茶不是茶”;而第三重境界,就不是寻常人能够到得了的,那便是如同李大姐那般,将喝茶当成是人生的一部分,如同喝茶一般,从容地面对人生的坎坷,足可谓之曰“看茶还是茶”啊。
夕阳静好,我独自坐在阳台上迎风饮茶,我知道,在遥远的地方,有一位年长的大姐,也正像我一样,端起茶碗,饮尽人世间的一切悲欢辛苦。
曾经听说过这样一个小故事,一位得道的高僧,每次遇见别人的时候,都会问:“你从前到过此间吗?”可是,无论对方回答的是“到过”,还是“不曾到过”,他的回答总是:“吃茶去。”旁边有一个人,看了觉得十分不解,于是,便问这位高僧说:“为什么您问别人是否到过此间,无论他回答的是‘到过’还是‘不曾到过’,您都会回答他说:‘吃茶去’?”那位高僧却并没有正面回答那人的话,只是对他淡淡说了一句:“吃茶去。”
或许,这世上最复杂的哲理,用最简单的回答,反而更能够说得清楚,纷繁复杂的人生,也是如此,如果有幸能够再次遇见那位曾经给了我无数启迪的李大姐的话,我什么都不会对她说,千言万语,都化成一句话:“吃茶去。”
【饮茶悟人生的散文】相关文章:
3.有关悟的散文
4.道悟人生的哲理
5.读懂人生四悟
6.逆境之中悟人生
7.悟人生哲理
8.关于悟的经典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