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肩膀抒情散文
父亲已不再年轻,因为我已是不惑之年了,可父亲的肩膀照样的如当年那样结实,是一堵坚实的墙,是一间可避风雨的屋,是我漂泊中始终存在的一个家。只要父亲在,我的世界里就有阳光,生命的绿色就不会枯萎。虽然岁月的年轮镌刻在历经沧桑的脸颊及每一寸的肌肤,可他的目光所透视的还是那样的坚毅和刚强。
想起父亲并不是因为“父亲节”的来临,这是无需想起的,时时刻刻都会在心中涌现的一份无以替代的温暖,父亲的伟大在于用他的勤劳的双手养育了我们,用他的生命撑起整个家庭,他永远是我们的精神支柱。看到他的背影,会莫名的产生一股酸醋,曾经那样坚实的肩膀,如今已是白发如霜,一种心情催生了对往昔的回忆。
我出生于六十年代,从我有记忆的那时起,父亲总是早出晚归在田间劳动,少有歇息的时候。那时的农业没有机械,生产完全靠体力,农村人自有一副硬朗的身板来肩负起繁重的体力劳动。那时父亲的肌肉特发达,胸部与手臂硬硬的如石块,他一直担任当时生产队的队长,特别的忙碌,繁重的体力活总是走在前面,队长大概担任了有十多年,可以说任劳任怨,言语不多,从不与人争吵,用他自己的勤劳带动着大家的劳动,他的憨厚与朴实是那一代劳动人民的典型代表。
由于我母亲长期的卧病在床,生活的艰辛与简朴不难想象,我们姐弟三人全靠父亲的劳动在支撑,因此,姐早早的就从事生产劳动,后来哥也一样参加了田间劳动。那个年代物资匮乏,当时几乎所有的物资及食品都是定量供应的,母亲的病常年累月的需要就医吃药治疗,她根本无法参加劳动,就是在生活上很多时候需要服侍照顾,她的病况就是老中医都说从没见过,多次去大医院检查也没明确的结果,中药西药从未间断过,因此在我很小时就会去镇上抓药,回家煎药服侍母亲。当时的医疗条件与交通是不可能每次去医院就诊的,我就拿着药方去找医生开药,配药,家里也自备的针筒等简易的器件,所以我就学会了给母亲打针,每次把针扎着母亲的身上,心里该有多难受,看到母亲被病痛折磨的样子,我们除了掉泪也无可奈何。就这样从我有记忆起至母亲去世的二十多年时间里,母亲一直是病着的,由父亲坚实的肩膀维持着家庭的生活。
母亲的常年卧病,给家庭带来的困难是可想而知的`,只能靠节省与简朴来挤出母亲的医药费,很多时候去镇上卖蔬菜的钱换回母亲的药。父亲从无怨言,尽量的多做些事,自己省吃俭用,抽最差的烟,家里从不喝酒,节约每一分钱,精心照料着母亲的生活,总希望母亲的病能有所好转。那时也多亏了外公外婆不时的接济,勉强的维持着我们简朴的生活来源,总算度过那段最艰难的时期。尽管如此,父母总是教导我们做人的基本品德,村上人家办事,我们从不会去人家门前,独守着自己家的这份清贫,因为我们有这样的父亲,生活的再艰难也是能够从容度过的。
稍后的年代经济略有好转,可母亲的病还是如此,没有好转的迹象,生活虽然艰辛,一家人生活的也是安静的,这些都因为我们有一个好父亲。其后父亲不当队长之后,去村上的小工厂上班,也可以多赚一些钱来贴补家用,可他还是那样的勤劳,最苦最累的活都是他做,回到家里也从不停歇,默默地操持着家务,照料着母亲的身体,从没有懈怠过,一直待到母亲去世,他就这样数十年如一日的操劳着,父亲为母亲所做的一切,是一般的男人根本做不到的,有时候他熬着病还得去做事,家中的事不能停下手中的活,需要做事才有收入。
这就是我的父亲,一个淳朴地道的农民,如今已年逾八十,一辈子的操劳也总算可以安稳的度过晚年的生活了,可他还是延续勤劳的习惯,把家居收拾的井然有序,简单朴素,粗衣淡饭,简洁的生活这样反而使他的身体硬朗健康。看着父亲沧桑的面容与粗糙的手,曾经为这个家奋斗了自己的一生,如今年事已高,动作思维都不如从前了,他的那双手是我们生活的全部来源,抚育着我们的成长,看着他慢慢移动的背影,虽不如以前的高大挺拔,可他是承载了一个家庭,他的肩膀还是我们最坚实的依靠。父亲的背影不会消失,他永远是一堵我们可挡风雨的墙,将成为一座丰碑屹立在我们的生活中。
【父亲的肩膀抒情散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