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的蚕豆优美散文
老家的冬天,没有象北国雪花纷飞银妆素裹那样的娇娆,也没有象海南温暖如春瓜果飘香这样的妩媚;它只是介于南北之间那四季中的一个寒冷的季节。来海南工作已三十多年,农时二十四“节”已不甚记得了。但是,当日历上翻到“立冬”,我就会想起老家冬天里收获的曾经帮助我们度过缺粮难关的蚕豆来。
我的老家在人多地不多的粤北山区,早年,只靠一年两造的水稻根本无法解决吃饭问题。“民以食为天”。人们为了解决这个“天”大的问题,就设法在冬季里再种些杂粮来弥补粮食的不足,这就是种“小冬”的由来。“小冬”的作物主要是蚕豆、小麦和番薯。蚕豆的淀粉含量高,好吃;也是加工粉丝的上好原料;它的植株有“根瘤”,很省肥;豆苗又是优质有机肥。相比之下,小麦“吃”肥多,番薯不耐寒。所以,农民种“小冬”多数还是蚕豆为主,其他种得少些。
农谚云:“寒露过三朝,涉水要寻桥”。过“立冬”交“小雪”,天气已经很冷了。辛苦了大半年的农民,还没有好好地休息一下,又不得不迎着凛冽的北风赤着脚泡在寒冷刺骨的泥水里,种下一畦畦、一垄垄的蚕豆和小麦.看着他们那因冻裂皮肤而流血的手脚,我才真正懂得:我们碗里的一粥一饭,千真万确是农民用血汗换来的啊!
蚕豆似乎很理解农民的疾苦,它们长得很快,也少见有虫害。但对来自北方的寒流,还是要用“熏烟”的办法来抵御。当听到县里的有线广播传来“寒流消息”和防寒“通知”时,人们就在豆田的周围烧起一堆堆稻草,火堆生出的浓烟就象给大地铺盖上一团团白色的棉絮.在浓烟中,任凭寒流大施淫威,而“小冬”作物却安然无恙。
“冬至”前后,蚕豆开花,小麦孕穗。蚕豆花又多又好看,尺来高的豆苗上,每个节间都有对生的两朵花;拇指大小的花瓣中间有一块黑斑,就象是一双双明亮的眼睛。站在高处一看,白色、紫色的蚕豆花与金黄色的油菜花共绘出一幅绚丽多姿姹紫嫣红的彩色画卷。使人完全忘记了此时此地还是数九寒天的冬季。蚕豆的花大多数都能成为豆夹。“大寒”过后,成熟的豆夹粗细长短跟大人的手中指差不多。每个豆夹里有三、四粒小手指节大小的豆儿。人们把豆夹都摘回来晒在场上,用扁担敲出豆儿,晒干后大部分交到国家的粮站,换回“荒月”可购买大米的“粮卡”。我上初中读书的时候,恰逢国家连续三年遭受自然灾害,粮食紧张得很。当时每人每天的口粮不足二两大米,外加一些蚕豆和番薯丝。国家为了保护下一代,想尽千方百计让读初中和高中的学生每天吃够六两大米。这就把那些用蚕豆换来的“粮卡”发给我们。在学校,我们每年有三四个月是用这些“粮卡”买米吃的。现在回想起那段饿得两眼冒黑圈的艰苦日子,心里还是很难受的!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越来越重视农业的建设。老家的'农民们在“科技兴农”英明决策的指引下,科学种田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在农科所的专家们的悉心指导下,大家认真精耕细作,经于实现了亩产吨粮的奋斗目标。加上通过落实计划生育措施,人口自然增长得到有数的控制,到八十年代后期,老家的人们终于解决了温饱问题。
前两年,曾托挚友回老家探亲顺便捎些蚕豆来尝尝。他回来后大发感慨:春节前就托了九里十八村的亲戚和朋友,颇费周折才弄到三四斤蚕豆。原来俯拾即是的蚕豆,现在已很少人种了。是啊!现在农民的大米都吃不完了,当然不再会去种换粮食的蚕豆和小麦。他们要种其他更有经济效益更适合市场需求的作物,以使生活尽快地富裕起来。现在,已经很久没有吃到老家出产的蚕豆了。虽然每逢冬天来临时,都很难抹去缠绕在心头的对蚕豆的眷恋之情。
【老家的蚕豆优美散文】相关文章:
2.回老家的散文
5.老家抒情散文
8.我那老家的妈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