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清明的抒情散文
又见清明。
山上的花也将谢了。昨夜一阵晚来雨急,打碎了一地飘零。好久没见过这么大的风雨了,路边的树都倾斜着身子,似倒非倒。
第二天的清早就红日将出,温暖的好像昨日夜里的雷鸣电闪只是一场梦。清明将至,在如此好的天气上山是最好不过了。
黄纸印成的冥纸,两只红烛数枝香;从中间切开的鸡蛋里蛋白裹着半熟的蛋黄,两条半大的鲤鱼;枯坟断碑,满山清露;一把开路的柴刀,一群挎篮的上山人。这便是我对清明的所有记忆。
小山重叠。山里人一出生便被大山划下了印记,生时便活在山里,死后便埋在山上。一抔土,一块碑,寥寥人生。原先有些人是葬在山上的,后来人多了起来把原本的山填平了做房子,但死去人的坟墓是不能动的,因此就出现了生人与死人共居一处的景象。不过许多人都无有避讳,生死之间倒是意外的和谐。
记忆中幼时的伙伴家门口就有两座年代久远的坟,大大的土包上长满了荆棘,荒草杂生,没有碑,用几块砖头砌成的坟头上也布满了阴暗潮湿的青苔。平地上突兀的出现两座坟墓让年幼的我异常害怕,传说中的鬼怪魅影配上荒芜的坟地时常让我晚上天黑了便不敢出门。一晃十几年就过去啦,现今想想也是别有趣味。
清明上山的人多,祭祖的有,上山拜菩萨的也有。村庄里最远最高的有一座山叫九十岭,山顶上有一座观音庙,每逢初一十五都有些信男善女穿过幽深的山谷一路迤逦走到山顶竹林深处的观音庙里。我曾去过,小路十八弯的尽头处小庙独立,一览众山小,白云翻滚,青山绕水,房屋错落有致的依山傍水而建,天地间氤氲着一片水汽,恍如仙境。至今每每想来依旧清晰如昨。
如今又是人间四月天,梨花落尽。一路草长莺飞。再次踏上家乡的土地,恍觉春浓万物非——树长高了,茂密了头发;路削瘦了,纤细了双腿;河长胖了,明亮了双目。
当我赶到家时已是中午,阳光一路颠簸,到家后日光仍重。家里菜香似水流。 青螺半大,春笋刚出,一顿饭吃过后满嘴留香。 饭后一问才知道家人已上过了山,余我一人稍稍遗憾未赶上清明祭祖。
稍适歇息便准备外出。一路走一路看:桃花谢的太匆匆,梨花落尽春正浓,柳叶初绽新月眉,河水高涨拍岸急,难辨未明陌上花……真是天暖好个万物生。
远山未近,不再上前。站在离山脚尚有一段距离远的地方遥望,看到路上还有些抱花提篮的人正往山上走,揽在怀中颜色浓丽的假花看着格外僵硬,不具有一丝灵性,如果拿来与这生机盎然的春花相比怕是落了不止一个层次。
再往山上看。春天万物苏,红的、白的'、绿的斑斓成一片,很难再看见掩盖在重重青绿下的墓碑了。先人于此黄沙掩体,只留青山相伴,浮云共游。后人来此斩荆劈枝为的不只是为那荒坟几座黄土几捧,更多的人是怀着对先人的追忆与思念来此哀悼。
千年文化不朽的遗留与光辉在此刻让华夏大地尤如群星同明,众火皆燃。传承自远古时代的宗法观念,在这块土地上延绵不绝,让千年后的我们得天清地明,以落地生根。
远山如黛。长眠与此的先辈们与鸟同鸣与花共饮,无论春夏秋冬,四季皆可站在山上望见曾经在那生长过的家园,心中思绪不知能否减轻几丝。
几番别离,便成迟暮。此时的我于清明望山,不知日后的我清明何处。但是无论在哪,只要不离这天,不离这地,不离这山,那便无论哪里都是我归处。
【描写清明的抒情散文】相关文章:
1.清明祭的抒情散文
4.清明的雨抒情散文
6.清明回想抒情散文
7.清明河上抒情散文
8.清明祭文抒情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