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与洋芋相伴的日子经典散文

时间:2018-10-24 12:18:43 经典散文 我要投稿

那些与洋芋相伴的日子经典散文

  马铃薯在云贵高原一带俗称洋芋。滇东北高原多山地坡地,广袤、瘦薄,土壤多为沙性土或黄土,而洋芋具有耐寒、抗旱涝、易种植的特点,只要有充足的日照、适当的雨水,在山区它照样可以勃勃生长。

那些与洋芋相伴的日子经典散文

  尽管今天的滇东北高原早已走出了那个贫乏年代,但经历过六七十年代的人们对洋芋的感情并没有丝毫的改变,洋芋永远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的浓浓情结。无论时光如何流转,人们都不会忘记那段与洋芋相依相伴的苦涩时光。

  记得我的童年时代常常跟着父亲上山去放羊,父亲总是早早地起床,简单地吃一顿饭,其实就是一个白菜汤、一碗包谷饭,然后找个帆布袋,一五一十地数上十个八个洋芋,装进帆布袋里,赶着羊群上山就是一整天。中午,父亲就捡来一堆干柴、一把松毛,展开白布包裹了几层的火石、火链和火草,“嚓嚓嚓”几声,火花四溅,附着在火石上的火草就冒出烟来,再把火草慢慢靠近松毛,用嘴一吹,松毛也就燃起来了,熊熊的大火越烧越旺,那所有的洋芋都放进火堆里,用一节树枝随时拨弄一下,一堆洋芋就烧熟了。记得父亲从不剥皮,用一节松枝蹭几下,刮去黑乎乎的外表,拿起金黄的洋芋就开始下肚了。

  我总是不喜欢吃洋芋,父亲就摸着我的.头说:“吃洋芋,长子弟。”他说昭通大山包、威宁麻窝山的洋芋种子最好,他才20来岁时,几个伙计就被安排去大山包挑洋芋种子,三天时间,生产队长每人只给5斤小洋芋充饥,回转二百多公里,跋山涉水,一个人要挑120斤包谷去换120斤洋芋种子回来,饿了,担子里的一粒包谷、一个洋芋都不敢吃,实在走不动了,找一潭井水喝几口继续赶路。“这还不算什么。”他很痛苦地说:“你舅舅几天没有吃到一粒粮食。夜里,窗外朦胧的月光下一大片一大片的洋芋已基本成熟,那洋芋的清香就从窗子的缝隙间飘进来。几个晚上饿得没有睡着,实在是忍不住洋芋的诱惑,便偷偷地跑到洋芋地里弄到3个洋芋,刚吃下半个生洋芋,就被人发现了,被打了个半死,最后被关在了一个牛圈里,幸好他偷偷地跑了出来,可至今下落不明。”说完,父亲的眼里噙满了泪花,然后狠狠地咬了一口洋芋。

  记得我开始上学的那些年合作社都种植洋芋、包谷和水稻,但连年遭受自然灾害,导致农业歉收,家家户户还要交公粮,一年的粮食只够吃半年,很多时候一日三餐都是洋芋。母亲每天早上会早早地起来煮洋芋,挑选几个大的放在我的书包里,等到肚子饿了的时候,便闻到了书包里那香喷喷的洋芋味,就悄悄地从书包里摸了出来,还有着温度,暖暖的,一口咬下去,软绵绵的,香气四溢,其他同学看着馋得口水直流。

  到七十年代后期,吃洋芋不长子弟,可还长记性,一不小心就考上市里的高中,此时家里生活条件也有所改善。那时,整个滇东北种植的洋芋几乎都是白花洋芋、米拉洋芋,家家户户都是洋芋。火塘里烧着的是洋芋,厨房里加工的也是洋芋,地窖里收藏的还是洋芋。

  直到工作多年之后,我一直都在老家种上两三亩洋芋。一到双休日没事,就去集镇买回上好的洋芋种子,在暖暖的月光下,一边烤太阳,一边把拳头大小的洋芋切成一块块带有芽苞的种子,薄薄地拌上一层草木灰封住刀口。播种时,撒一把化肥,只要一捧农家肥,如果雨水调匀,半月左右洋芋种子就生根发芽了,长出嫩嫩的绿绿的叶片。再过一个月,满地里都是白里透红的洋芋花,鹅黄色的花蕊,淡淡的清香,翻飞的蝴蝶,成为了一道靓丽的风景。一般情况,在开花之前只需除一次草,八九月份之后即可收获。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洋芋的产量不断提高,品质也在不断更新,紫皮的、白皮的、红皮的。色彩绚丽,营养丰富,味道可口。

  洋芋,在滇东北已经成为人们最喜爱的一种食品,做法多样。炉子烤的,是火烧洋芋;铁锅里炸的,是油炸洋芋;土特产门市卖的,是加工成品的洋芋片和洋芋小粉。在滇东洋芋随处可见,大街小巷,村村寨寨,处处都有洋芋的影子,时时都能嗅到洋芋那独特的香味。

  几十年过去了,那些与洋芋相伴的日子,与家人相伴的时光,始终在我的心头萦绕着,挥之不去。

【那些与洋芋相伴的日子经典散文】相关文章:

1.与《新绿》相伴的日子小学作文

2.那些独处的日子散文欣赏

3.与歌相伴的散文

4.经典散文:那些年的那些事

5.那些季节那些未明的经典散文

6.洋芋果果伤感散文

7.种地的日子经典散文

8.关于那些逝去的日子散文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