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情结经典散文

时间:2018-10-19 20:06:30 经典散文 我要投稿

故乡情结经典散文

  题记—随着在外漂泊的岁月越来越长,离开故乡的日子也越来越多,故乡也越来离我越远了。然而,那些曾经熟悉不过的农事和在黄土地上走过的艰辛岁月依然清晰的记在心头,永远挥之不去。

故乡情结经典散文

  在我记忆中的故乡是贫穷落后的,住房是低矮的草房或破旧的瓦房,墙是土胚做的,经过风雨的侵袭显得破旧不堪,墙面上有一种野蜜蜂用于栖身钻的孔,看上去千窟百孔。路是黄土路,一遇下雨路上变被踩成了泥糊糊,行走起来很不方便。

  我常听大人们说一天的劳动所值是8分钱,生活贫苦常为肚皮犯愁。用农村人的话说叫吃了上顿没下顿,儿时的我虽然没经历过吃糠的遭遇,但那个年代的生活情景仍历历在目,不堪回首。想吃上一顿大米饭或者是吃到一顿肉都是一件很奢侈的事。虽然家里养的有鸡,但是鸡蛋是卖了买油盐用或是招待客人的,只有在一年一度的端阳节才能吃上一个的。如果谁家能拥有一自行车也是很令人羡慕的,如果看到有城里人骑摩托车,更是觉得那是遥不可及的事。那个年代,没有打工这个名词,每个家庭都有7.8口人,那时的农村很热闹,人气很旺,谁家有大番小事婚丧嫁娶一定是全村男女老少齐上阵,叫做吃大户。那时娶媳妇不要彩礼,也不要三金,只要买几件衣服就行。那时的婚姻很幸福,没有人离婚。

  大概在80到90年代,中国农村经历了改革开放后,土地下放到户农村人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首先是有余粮了,能吃饱了,有经济头脑的人先富了,有存款了,盖新房了。那时的新房是砖木结构。能修的人只是少数,会引来很多人羡慕。有人买了黑白电视机那一定是大新闻,会惹得半个村的人去看热闹。有的人家不地道,谁到家里看电视收钱,一人一毛钱。

  那时的税收很重,农业税,公粮,提留等等,农民们不堪重负,苦不堪言。一大车公粮卖了不够交半年的农业税。那个年代政府的粮管员最吃香,这就是也最会剥削欺压交粮的粮农。无论你的粮食在干再好,你不暗地里送钱给验粮员,他就说你的粮不行,拉回去。这就是那个年代所谓的共产党的铁饭碗,有个顺口留叫一粮站,二商店。我最恨粮站的验粮员,因为我耳听目睹了他们剥削欺压交粮的粮农的下流可耻行为。直到2000年以后,国家取消了皇粮国税,曾经那些不可一世的粮站职工们像一个个泄了气的皮球下岗了,和他们曾经瞧不起的农民一样背井离乡打工去了。

  90年代中期以后,农村形势大有好转,农村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气象,摩托车彩电已在农村普遍,二层小楼也在古老的农村矗立,也就是从这时期开始,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开从农村走向沿海城市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打工生活,无论打工多么辛苦,农村人总能咬紧牙根挺过去,因为他们曾经是多么的羡慕拿工资的城里人。他们会珍惜每一份哪怕是艰辛的工作,因为他们也能像城里人一样每月能领上工资。

  2000年后的农村正在已经一步步走向城市化,到目前为止,农村的楼房已经修的很漂亮,水电设施齐备,布局合理宽敞明亮.最令人欣慰的是房子里设计和城市的住房一样,冲水厕所和太阳能热水洗澡设施已一应俱全。一般的房屋造价都达到了十万到十五万之间。这在上世纪7.80年代农村人是想都不敢想的`事。道路设施也有了很大的改变,基本做到了水泥路面村村通。在农业耕作方面,有一半左右达到了机机械化。

  从表面上看来,农村面貌是焕然一新了,也许农村得繁荣已达到了历史的最高点,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早已过时,电脑手机将在进一步普及。而实际长虹从本质上来说,故乡在崛起中正一步步走向沦陷。为什么要这么说呢?因为在表面繁荣的背后,新修的楼房如同摆设,六十岁以下十八以上的的青壮年都长年在外打工,家里大都是6.70岁的空巢老人。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原因,农村的少年儿童也少的可怜,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农村小学早已撤销并入到乡镇中心小学。如今的农村再也不像从前人声鼎沸了。再也听不到小孩子们的吵闹声.欢呼声了,农村的小学再也听不到朗朗的读书声了。

  如今的农村青年谈对象在彩礼问题上像说人命一样,开价就是十万元,就如一头牛牵到集市上去拍卖一样可以讨价还价。更甚者要求到城市去买房,我真为这些伟大的女性感到害臊。我可爱的故乡就这样在崛起中正一步步走向沦陷,沦陷。

  如今的农村青年谈对象在彩礼问题上像说人命一样,开价就是十万元,就如一头牛牵到集市上去拍卖一样可以讨价还价。更甚者要求到城市去买房,我真为这些伟大的女性感到害臊。我可爱的故乡就这样在崛起中正一步步走向沦陷,沦陷。

【故乡情结经典散文】相关文章:

1.故乡小河经典散文

2.经典散文:故乡何处

3.淡出故乡经典散文

4.故乡经典心情散文

5.枇杷情结散文

6.故乡的秋天经典散文

7.迷失的故乡经典散文

8.故乡的海经典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