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怀念的年味经典散文
临近春节,有关过年的话题就在各种场合不期而至,而人们最喜欢说的一句话往往就是:“闻到年味了吧?”
关于“年味”一词,其实并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对于它的理解往往因人而异,甚至跟一个人的人生经历、不同的心境、不同的年龄段都有关系。
童年时代,“年味”往往就代表着香喷喷的鱼肉、在大锅里翻腾的饺子,还有一身平日里绝对得不到的新衣服。虽说那个时代的春节相比今天来说要少了很多花样,但是因为心境的单纯,所以就能够得到更多的满足,享受到更多的欢乐。也是啊!那时候的孩子们会将成挂的鞭炮拆散了,一个一个地点燃了去放,每一声炸响,都会引来一串心满意足的欢笑。常记得那时候我会因为一个鞭炮的归属问题而跟四哥争执许久,其实也就是那根引线谁去点燃的问题而已。不过不管最后这只鞭炮归谁,我们还是会一起跑到院子里去点,然后期待着那一声炸响之后,欢呼雀跃。
我们跟在大人后边满村子里去拜年,将瓜子、花生、还有相对稀罕的块糖塞满口袋;我们在戏台下拥挤的人群里钻来钻去,艳羡着台上翻着跟头的武生和他们那一身威风凛凛的盔甲,臆想着有一天自己头上也能插上那两根美丽的盔翎;我们追逐着村里的高跷队和烟火队三里五村的疯跑。虽然拖着鼻涕,虽然天寒地冻,但是那种年味却因为人的单纯所以纯粹。或许那时候的“年味”,才是真的色香味俱全的吧?
在人的一生中,这种单纯的快乐其实是很短暂的。到了少年和青年时代,这年味之中就开始掺杂了一些其他的东西。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有了比较。
不知道是从哪一年开始,舅舅就给我们兄弟几个立下了一个规矩:每到春节,谁的年终成绩最好,就奖励给谁一个在那时候非常牛逼且可以拿到大多数同学面前嘚瑟一下的`“语录皮”笔记本。好在那时候我三哥和四哥的学习成绩绝对不是一般的差,所以每年走姥姥家,都是我洋洋自得地举着笔记本嘚瑟。然而尽管如此,那种患得患失之心还是难以避免,因为后来大人们又扩大了这种竞争的圈子——你俩哥不是没啥竞争力吗?那你就跟全班甚至是全校的同学去比吧。诸如此类的事情越来越多,虽然也能经常得到各种奖赏,但是却总觉得这年过得越来越有点变味。后来毕业了,结婚了,开始出门打工了,于是这新年就有了另外一种特殊的况味。平日里同学兄弟们都忙,到了这种时候终于有了聚在一起的机会。最难得的是那时候父母还在,每到年底一大家子人就可以时常围绕在父母周围,在欢声笑语中回味从前兄弟之间的一些溴事趣事;听父母唠叨他们年轻时代的点点滴滴;看着孩子们在大人们中间撒娇疯跑;一家人聚在一起吃一顿难得的团圆饭。那种融融泄泄的氛围会不知不觉地感染每一个人,大家会很自然地放下平时可能会有的一点机心来享受亲情。
那时候我们会很珍惜春节期间同学朋友之间难得一聚的机会,大家聚在一起推杯换盏,酒酣耳热之余指点江山、畅聊人生;谈梦想、说创业,往往几次聚会下来,我们就会对新的一年信心满满,充满希望。那时候我们还会很认真地准备礼物,很郑重其事地一天一个去拜访每一个亲戚。因为父母经常会说:亲戚亲戚,越走才会越亲啊!人活在这个世上,总得有点念想!
现在我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步入了中年,父母早已离世多年,自己的孩子也一天天大了,离开自己身边去闯荡自己的世界。现在我们的年味是什么?看着春节晚会不停地吐槽,然后打着哈欠早早睡觉;我们象征性地或者说是土豪式地一次性点上几挂鞭炮、几盘烟花,然后缩着脖子跑回楼道;兄弟姐妹天各一方,只能在大年初一拜年的那一个多小时里见个面,然后各奔东西;在后备箱里装上一车礼物,一天之内走遍自认为并不是很重要的所有亲戚;由于平时也经常聚个会喝个酒,所以同学朋友相聚也觉得平淡无奇。
去年春节,很难得的,我们兄弟五个加上所有的老婆孩子全都凑齐,一块去看舅舅。舅舅和舅妈高兴啊,摆了满满两大桌,一家人欢声笑语济济一堂,吃完了饭还觉得不曾尽兴。于是又组织着一家人跑到歌厅要了一个包厢,流行歌曲、老歌、京剧一块上,一直玩到黄昏这才尽欢而散。然而回到家里,我却依然感觉缺少了很多东西,没有了父母的参与,好像这“年味”总是残缺的,难臻完美。
于是有时候我就在想,这所谓的“年味”到底是什么?按理说现在我们的经济条件和早年相比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为什么我们却会觉得这“年味”不是越来越浓而是越来越淡?为什么我们越来越食不厌精却总在怀念当年的粗茶淡饭?为什么我们开着小轿车却总是对当年在鞭炮声中的并肩而行生出了越来越深的留恋?为什么我们额头已经刻上了岁月的痕迹,却又总是在怀念无忧无虑的童年?我们得到了什么,我们又正在失去什么?
想了许许多多,最后我觉得都是扯淡,其实很简单:父母高堂健在,兄弟姐妹和睦,知足常乐,这才是烹调年味之美最基本的作料。
【我怀念的年味经典散文】相关文章:
1.年味经典经典散文
4.怀念父亲经典散文
5.怀念母亲经典散文
6.怀念昨天经典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