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的我,不懂人情 散文精选
世上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生存法则。人活一世,也有人们的生存法则,这就是常说的人情世故。人情世故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积累的约定俗成的行为规则。记得上高中时看到《增广贤文》中一句话“人情似纸张张薄,世事如棋局局新”,那书中还有这样一句话“穷在闹市无人问,富藏深山有远亲”……据说这些话是对几千年封建社会的人情世态最贴切的总结。也记得四大古典文学名著之一曹雪芹的长篇小说《红楼梦》中一句话:“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也常听人们说现在的社会真是“人情冷漠,世态炎凉”。也常听母亲说:“人巴结有钱儿的,狗咬擓篮儿的。”那时真真不懂这些话的深刻含义。更是不懂人们说的人情世故,不懂人活在世上要遵循一些生存法则,遵循一些“潜规则”。不会透彻了解事物,不明白为人处世的道理。
中国是个重人情的国度。郁达夫有句名言:“一粒沙里看世界,半瓣花里说人情。”说的就是人情往往体现在生活的细枝末节处。人情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联系的生存关系。就是人与人之间通过利益传递结成关系网的一种潜规则。有句俗话叫“受人点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别人有恩于你,你要将永远记在心里,你就欠了别人的人情。既然如此,你就得记着早晚要去还别人一个人情。日常生活中,我们每天都接触人情,都泡在人情中。人情就是在日常生活中结下的情谊,好久不见的同学或朋友意外相见要来往;同学的儿子或女儿要结婚或是吃喜面要来往;朋友的亲人有病,你要去探望;好友亲戚家有事你也要前去帮忙。这样你有事的时候别人也会来帮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就是通过这些日常生活中的相互来往来维持的。如果你不会做人情,不懂得礼尚往来。你就被认为不会做人。逐渐的亲戚朋友就会疏远你。人们生活在社会这个大家庭,因而一生中要接触到很多人,不单单是自己的亲人或同学朋友。除了熟人还要接触很多很多的陌生人,又是这些陌生人逐渐又会变成朋友。不懂如何同陌生人打交道,就无缘结识更多的朋友。因为没有陌生,就没有熟悉。所有的这些人情,那时的我还真是不懂。
有句老话叫“朝里没人难做官”,又说“熟人好办事”,这就是人情。那时因为父母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又不会拉关系走后门。我呢,也不懂什么人情世故。1988年大学没毕业前,只想着自己的表哥(姨表)在市人事局,因而对毕业后如何分配都没操多少心。随便去哪个学校教个学都行。(我读的是许昌师专中文系)再者,也有舅舅和父母呢。因而我也很少去表哥那儿坐坐,谈谈心什么的。没想到表哥毕竟不是至亲,(加上那年我的姨妈去世。)根本没把我的事放在心上,虽然舅舅也数落表哥了几回,说这不是一般的亲戚,但表哥还是不肯帮忙。最后还是父母托了在区农委的村里的长辈的关系,才进了魏都区供销社的一个下属门店,站了五年柜台。最后还是哥哥帮帮我调到了市建筑公司,又因为公司改制我成了收入不稳定、工资没有保障的农民工。现在想想,除了自己德不配位之外,更怨自己那些年不懂人情。
大学毕业后,本来我也想去县里,随便分到哪个学校都行。但是父亲说了一句话:“人家都是想从县里往市里跑呢,你却想从市里往县里跑。你去县里也中,但是到时候你想回市里,我可没有门路给你跑。”随后,我拿着档案到了魏都区。没想到市里有政策,到了魏都区却变了。不让我们师范院校毕业的学生去学校和事业单位,让我们自己去找企业单位。我去局里报到的第一天,我第一次走进魏都区政府的大门,在办公楼门前东边停车落锁。沿阶而上北行、右拐,敲响了局办公室的门。迎接我的是一个三十多岁、中等个、很富态的中年男子陈某。当时他正面向西坐在东面靠墙的一把太师椅上,低头翻阅着桌上的一本书。办公室不大,南面靠窗户的地方两张办公桌背靠背放着,北面和西面放着几把椅子。见我走近,他合上了书本。那是一本那时畅销的由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出版英国著名作家D.H劳伦斯的的《查泰来夫人的情人》。我说明来意后,他看了看我的档案后随口问我:“你是菅庄的?你庄的'‘长’你知道不知道?”
这一问问住我了。因为我整天上学不在家,与村里的人接触时间少。一个生产队的,我也不是都熟悉,他说的“长”我还真是不知道。因而我说:“我还不知道。”我也不会察言观色,没去注意我说了这句话后他的表情。随后,他又问了我一些情况对我说:“你的事我们局里再研究研究,下个星期你再来看看。”那时,我还真不懂他说的“研究研究的涵义”。那天回来,我也没对父母说这些事情。后来,我才知道他说的“长”是我村里的一个长辈。(我该喊他叔,他和我那长叔还是亲戚)长叔家离我们家也就百十米远,只是与我不是一个生产队。多年之后,我才明白自己那时真是不懂人情世故。如果那天我随即说:“他是俺叔哩。”或者那天回来后,把这些事跟父母说说,父母一定会去我长叔家坐坐。随后与他拉近关系,我的工作肯定不会是现在这个情况。如果是现在,即便没有关系我也会想法拉拉关系。
参加工作后的一两年里,同学也都陆续结婚了。期间也有同学邀我参加他们的婚礼。但是,那时我的单位里效益不好,常年发不下工资。去吧,礼少了也拿不出手,多了又没有。再者,那时自己就很自卑,觉得自己的工作单位没别的同学好。还有就是一个女同学结婚那天,也刚好是我父亲的生日。因而几个同学的结婚,也都邀请我,我都没前往去祝贺一下。现在想来年轻时,我没参加过一个同学的婚礼,这成了我终生的遗憾。随后,才明白那时我是多么不懂人情。
1990年初,去找大学同学办些事情。随后的一天大学同学去单位找我,要我去他那儿一趟说有些事情与我说。之后才知是想把他的妹妹介绍给我,并说能给我调工作。那时,我想起了路遥的中篇小说《人生》中的一段,就是黄亚平说高加林的那些话:“如果不是我xxx,你会xxx”。我真怕以后两口生气时她会说类似的那些话。那样我总会觉得自己有小辫儿被她揪着,什么时候心里都会不舒服。因而我拒绝了这门亲事。也许真的是路遥《人生》影响了我的人生,如果当年我不考虑那么多,与同学的妹子成一家人,我的人生也许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说这件事,并不是现在我为此后悔。只是想说,那时我真的是不懂人情。因为不懂人情,也不会世故,因而驳了同学的面子,也肯定影响我和同学的关系。虽然多少年来同学还一如既往地关心我、照顾我。
随后的日子里,即便结婚之后,因为自己的经济条件不好,村里谁家有什么红白喜事,虽然有父母去应酬,我很少前往。但是后来才明白:这也如同烧香拜佛一样,各自表示的都是各自的心意,父母也代表不了儿女自己。不行春风,就难得秋雨,那时的我真是不懂人情。
在我们这个重人情的国度里,礼义廉耻是人情,温廉恭谦让是人情,七情六欲是人情,生活沟通是人情,追名逐利是人情,几十或几百几千的物件是人情,琴棋书画烟酒茶是人情,衣食住行是人情,送礼、帮忙、借钱、救急、赏脸都是人情。人们要生存,又不得不和社会上行行色色的人物打交道,利用人情套近乎,因而就不得不利用同学的同学、朋友的的朋友去拉关系,编织属于自己的关系网,帮助自己办这样那样的事情。一个人要生存不仅要学会做人情,有时候还必须得去买人情,必要的时候还得学会卖人情;或者送别人一个顺水人情。历来的成功人士都是人情练达、老于世故的人。都会在自己即使遇到不顺也能给别人个台阶下;坚持原则的同时能给别人回旋的机会;维护自己的立场是,不致伤及别人的尊严;拒绝别人不合理要求时会婉转而不伤情面;在不妨碍大局时给别人伸展自己的机会;在耐性协之下让别人配合自己的立场。
回想起年轻时的那些年,因为自己不懂人情。在发出“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慨叹之余,我也渐渐懂得了许多做人的道理。在这个人情充斥的社会里,每个人都无法逃脱“人情”这个网。“人情”二字值得每个人终其一生去研究、去参悟。亲情、友情、同学情、战友情等等,人们的一切情谊都是靠常来常往来维系的。更愿每个人都“世事洞明”“人情练达”。
【那时的我,不懂人情 散文精选】相关文章:
1.那时不懂爱情散文
3.不懂的爱情散文
4.不懂爱情散文
5.散文假装不懂